褚遂良(596年-659年),字登善,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市)人 ,祖籍陽翟(今河南禹州)。歷經(jīng)隋煬帝楊廣(569-618)、隋恭帝楊侑、隋末皇帝楊侗、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628-683)四代千古帝王和兩代隋末小主。
三個階段認識褚遂良:
第一階段:生不逢時的小褚同學。
褚遂良出生于隋開皇文帝楊堅在位期間,文帝駕崩時,小褚同學8歲。其父褚亮在文帝期間官至散騎常侍, 與虞世南(558-638)、歐陽詢(557-641)等時人為好友。大業(yè)十三年(617年)七月,薛舉稱帝,褚亮被任命為黃門侍郎,褚遂良則做了薛舉的通事舍人,掌管詔命及呈奏案章。此時,褚公子時年21歲。公元618年農歷九月,薛舉病逝,隨之薛王朝覆滅。
公元618年農歷三月李淵進駐長安,昭布謠言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擁立煬帝之孫楊侑為帝,改元義寧,是為隋恭帝,此時煬帝楊廣被串通李淵的禁軍將領兵變殺死。同年五月,恭帝被迫禪位于李淵,李淵即皇帝位于長安,年號武德,國號唐,是為唐高祖。薛舉之子薛仁杲被迫投降,被押往長安處決,他手下的人被收編在李世民麾下,褚遂良就這樣入仕李唐王朝,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第二階段:褚河南的人生巔峰。
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命李世民掌握東部平原文武大權,并允許他在洛陽建立天策府。同年,李世民成立了自己的文學館,其中有十八名學士做他的國事顧問。褚遂良的父親褚亮便是其一,主管文學。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褚遂良的學識與日俱進。尤其是書藝,在歐陽詢與虞世南的指導下,更是出類拔萃。此時褚遂良在天策府做鎧曹參軍,李世民對褚遂良頗有好感?!短茣肪砹摹妒佛^下》記載:文館諸事,遂良司之,時人曰“館主”。此時褚公子24歲。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之變”,被立為皇太子。八月,唐高祖禪讓皇位于李世民,次年改年號為“貞觀”。貞觀十年(636年),褚遂良出任起居郎,專門記載皇帝的一言一行。貞觀十二年(638年),虞世南逝世,魏徵將褚遂良推薦給李世民,太宗命他為“侍書”。李世民曾廣泛收集王羲之的法帖,而褚遂良可以鑒別出王羲之書法的真?zhèn)?,使得沒有人再敢將贗品送來邀功。此時褚遂良41歲。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褚遂良的父親褚亮去世,他不得不暫時回鄉(xiāng)守孝。貞觀二十二年(648年),褚遂良被任黃門侍郎。同年九月,被提升為中書令,成為繼魏徵之后,與劉洎、岑文本、馬周、長孫無忌一樣在唐代政壇上起著舉足輕重作用的大臣。此時褚遂良以至暮年,時年51歲。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六月,李治繼帝位,封褚遂良為河南縣公,次年,又升為河南郡公,三年后,征拜吏部尚書,監(jiān)修國史,加光祿大夫,兼太子賓客。 永徽四年(653年),升為尚書右仆射,執(zhí)掌朝政大權,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頂峰。褚河南時年56歲。
第三階段:褚遂良亡于政治斗爭。
永徽六年(655年),在是否立武昭儀(武則天)為皇后的斗爭中,褚遂良與長孫無忌強烈反對任何廢黜王皇后的企圖。褚遂良發(fā)了一通議論,給皇帝潑了一瓢冷水。而他的那種不要命的態(tài)度--將官笏放在臺階上,同時也把官帽摘下,叩頭以致于流血--更使皇帝大為惱火,讓士兵把他強行拉了出去。而坐在皇帝后邊的武氏則恨不得立刻將他處死。
武氏在永徽六年(655年)陰歷十月被冊封為皇后,褚遂良也被武皇后趕出朝廷,貶至潭州。顯慶四年(659年),禇遂良在流放地含憾離世,享年63歲。 在他死后的兩年多時間里,武則天不僅削掉了他的全部官爵,還把他的子孫后代也流放到了他故去的地方.........
褚遂良的一生經(jīng)歷了隋末戰(zhàn)亂和盛唐氣象,浮華光影,過眼云煙,晚年蕭瑟凄涼、含憾離世。他合上眼睛的那一刻,一定不會出現(xiàn)兒時跟著舅父虞世南學書的畫面。他也一定不會想到千年以后,自己的書法被后人頂禮膜拜,而政治地位卻被忽略了。
這就是褚遂良的一生,成也為官,敗也為官,唯有其高超的書法藝術在歷史中留下驚鴻一瞥。
褚遂良書法,初學其舅父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并稱"初唐四大家",傳世墨跡有《大字陰符經(jīng)》。史稱他的書法初學歐陽詢、史陵,然后學習舅父虞世南,終法為"二王"(王羲之和王獻之)且融會貫通漢隸,自創(chuàng)一體,所以被稱為"初唐四大楷書家"之一,"歐、虞、褚、薛",人稱"褚體"。
他以《雁塔圣教序》引領大唐楷書新氣象,雖然初唐時歐、虞、褚同時稱雄書壇,但真正開啟唐代楷書門戶的是褚遂良。
唐中期的顏真卿、徐浩等莫不受其影響,唐朝中后期書壇風貌是由褚遂良啟導的,特別是《雁塔圣教序》更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意義。唐張懷瑾評此書云:“美女嬋娟似不輕于羅綺,鉛華綽約甚有余態(tài)?!鼻匚腻\亦評曰:“褚登善書,貌如羅綺蟬娟,神態(tài)銅柯鐵干。此碑尤婉媚道逸,波拂如游絲。能將轉折微妙處一一傳出,摩勒之精,為有唐各碑之冠?!?/div>
他用細勁道婉的線條把流動之美落實在點畫之間,既體現(xiàn)了他剛直的性格,又體現(xiàn)了他滿腹經(jīng)綸的學識。如果說北碑體現(xiàn)了雄肆剛強的骨氣之美,歐陽詢體現(xiàn)了嚴謹法度的理性之美,虞世南體現(xiàn)了溫文爾雅的內斂之美,那么褚遂良體現(xiàn)的是來自率性筆意的華麗與古拙的結合之美。
褚遂良刻意處理每一個筆畫,每一根線條,每一個點與每一個轉折,力求使點線變?yōu)槿N抽象的美。假如把歐陽詢比作“結構大師”,那么褚遂良就是“線條大師”。他的線條充滿著生命,體現(xiàn)了靈魂之魄和飛動之美。袁中道在《珂雪齋集》卷一《劉玄度集句詩序》中說:“凡慧則流,流極而趣生焉。天下之趣,未有不自慧生也,山之玲瓏而多態(tài),水之漣漪而多姿,花之生動而多致,此皆天地間一種慧黠之氣所成,
書寫此作時褚遂良58歲,風格瀟灑自然,既不倉皇失措,也不鋒芒畢露。在結字上改變了歐、虞的長形字,銳意出新,創(chuàng)造了看似纖瘦,實則勁秀飽滿的字體。字形結構緊湊,字雖不大,但氣勢寬博,給人以震撼。每個字形以弧形線條居多,即使是短線條,也有一詠三嘆的情調,正中有奇,變化極為豐富?;【€的大量使用,使原本筆直堅挺的基本筆畫,增加了柔和委婉。其中有很多細的筆畫,也韌勁十足,像一根略微彎曲的鋼絲,細的線條過后,會出現(xiàn)厚重的線條,讓人賞心悅目,落筆著實用力,需墨濃重充盈,行筆穩(wěn)健。線條效果無論粗壯或細柔,都會給人明顯的質感。
《雁塔圣教序》是唐楷沒有完全成為規(guī)則前的引路之作。此碑鐫刻出自隋、唐間刻字名家萬文韶之手,傳真程度很高,因而空靈飛動,使褚遂良書藝“空靈”特色躍然碑上。梁巘《評書帖》說:“褚書提筆‘空’,運筆‘靈’。書法的“空靈”是通過運筆與提筆體現(xiàn)出來的。正如孫過庭《書譜》:“一畫之間,變起伏于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挫于毫芒?!?/div>
更為重要的是,此碑由于有行入楷、隸意造字,為臨寫者開辟了多種的選擇與啟示。
《大字陰符經(jīng)》亦是褚遂良晚年代表作。寫于唐永徽五年(公元654年)的作品,筆力勁健,形態(tài)多姿,風流倜儻,沉著而暢展,天然有趣,韻味十足。
此作屬于行楷書,但偏重楷的筆意,起筆直下與收筆的引帶,顯得比較生動。褚遂良受隸書影響很大,在極為靈活的運轉之中,他把隸書改造成了楷書,把楷書的運行轉成了行草書的意味。宋代書法家姜夔在《續(xù)書譜》中說:“一點一畫,皆有三轉;一波一拂,皆有三折?!睆娬{每一個點畫、每一個波折都要在不斷的變化中來完成的,每筆點畫波折要力求其曲,《大字陰符經(jīng)》體現(xiàn)的正是這種精神。
撇捺開張,線條對比強烈,時而纖巧,時而厚重,時而疏密有致,時面筆勢翻飛,波折起伏,巧于變化。結字被正相生,高拙于巧,變化多端,不落蹊徑,運筆牽絲暗連,俯仰呼應,各有所據(jù)。
褚遂良書法深具“二王”行意、北碑意趣和古隸之美。這種整序有變,飄逸酒脫的書寫,達到了姿媚自在其內、飄逸瀟灑盡在其外的藝術境界,恰好與現(xiàn)代人的意趣和追求相合,所以深得現(xiàn)代書壇的青睞。
此貼看似易學,但其中機巧,須仔細體悟,尤其要在隸書、北魏中探尋其信息。許多字起筆獨特,常常凌空行筆,把許多動作省在空中。
傳世的還有《孟法師碑》,褚遂良42歲所書?!兑陵I佛龕碑》,褚遂良45歲所書。此二貼書法質樸,與《雁塔圣教序》《陰符經(jīng)》之空靈飛動不類,多有歐體及虞體影子。
《伊闕佛龕碑》此碑雖說是碑,實際上卻是摩崖刻石。字形較之碑志大得多,舒卷自如,開張跌宕,是為國內所見褚遂良楷書之最大者。
看完三件事:
1,點贊,讓更多熱愛書法的朋友看到這篇文章(收藏不點贊,耍流氓?。?。、
2,關注我的公眾號“谷鳴書社”,窺探晉唐筆法。
最后谷鳴送上部分《陰符經(jīng)》高清單字,供書友賞析下載學習。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