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班布爾汗
昔班尼奪取中亞后,內政上也頒布了行之有效的措施,眼見就要恢復帖木兒帝國的榮光,但是在波斯的土地上興起了什葉派教團主導的軍事勢力薩法維王朝。中亞與波斯都曾經是帖木兒帝國的領地,兩地之雄必須有一個勝者,這次昔班尼未能繼續(xù)好運,被波斯人擊殺,但他和他的家族仍然令烏茲別克人在中亞站穩(wěn)了腳跟。
昔班尼汗修明內政
占領呼羅珊后,昔班尼汗停止了軍事擴張,開始對自己的帝國進行治理。
常年的戰(zhàn)亂,很多原本富庶的的地區(qū)已經極為破敗,昔班尼汗必須讓經濟重新恢復,否則自己的霸業(yè)是難以持久的。
首先,他利用烏茲別克人畜牧發(fā)達而各大城市紡織業(yè)發(fā)達的現(xiàn)狀,讓游牧經濟與城市經濟相得益彰。游牧民生產大量的毛、絨,可以十分便宜的給各大城市的紡織業(yè)提供原料,而各大城市則給游牧民提供所需的布匹、糧食以及各種日用品,這樣一來,游牧民和定居居民的矛盾得以緩和,雙方得利,而各大城市的紡織業(yè)也得以繁榮,豐富了稅收。
同時,他制定了向商人們頒發(fā)“達罕”證書的制度。有了這種證書,商隊便是“君主的仆人”,受君主保護,只要在昔班尼王朝境內,任何地方官和貴族領主都不得隨意侵害,也不得任意征稅。這項制度保證了商人的權益,使得一度衰退的商貿重新恢復,中亞地區(qū)又成為連接東西的商業(yè)樞紐。
更進一步的,昔班尼汗統(tǒng)一了貨幣,廢除了原先各地割據(jù)者擅自發(fā)行的貨幣,而統(tǒng)一用自己鑄造的新貨幣,以制造全國市場,保障貨暢其流。
烏茲別克汗國雖控制了絲綢之路中亞段
但被奧斯曼土耳其、薩法維波斯、莫臥兒印度三雄包夾
中亞衰落已成定局
雖然昔班尼王朝有諸多不如意,但畢竟結束了多年戰(zhàn)亂,中亞的百姓也可喘一口氣了。而昔班尼汗在奪得赫拉特時已經五十六歲,算是遲暮之年了。他也希望自己能夠在榮耀中壽終正寢。
可惜,事與愿違,中亞處在四戰(zhàn)之地,很難真正享受長治久安。就在昔班尼汗占據(jù)赫拉特的時候,他已經與西方的一個強敵結下了梁子。
這個強敵便是伊朗的薩法維王朝。
波斯薩法維王朝崛起
伊朗在在帖木兒帝國開國大帝帖木兒死后,形成了土庫曼人建立的黑羊王朝。后來在1468年土庫曼另一支白羊部落滅亡了黑羊王朝,建立了白羊王朝。
白羊王朝的創(chuàng)始人是土庫曼英雄烏尊·哈桑,這位強人在位時,白羊王朝穩(wěn)定無虞,可隨著烏尊·哈桑于1477年去世,其后繼者也如帖木兒的后人一樣,無休止的內訌紛爭,幾乎每次王位的交接都要伴隨著戰(zhàn)爭。在一次次戰(zhàn)爭中,白羊王朝逐漸崩壞,伊朗出現(xiàn)了權力真空。
有真空自然要有人來填補,一支名叫“蓋澤爾巴什”的軍隊趁勢崛起。這支軍隊的前身本是一個宗教團體,名叫“薩法維”,是以伊斯蘭什葉派的十二伊瑪目派為教義,產生于阿塞拜疆的阿達比勒地區(qū)。這個團體的創(chuàng)始人名叫謝赫薩菲丁,這位大神級的人物將薩法維教團發(fā)展壯大,在小亞細亞、敘利亞和阿塞拜疆等地的許多土庫曼部落紛紛加入。謝赫薩菲丁死后,教團的首腦便在他的子孫中世襲。
謝赫薩菲丁一直堅持教團的宗教屬性,并沒有軍事和政治訴求。然而到謝赫·祝奈德為教長時(1447-1460年),薩法維組織的性質發(fā)生了重大轉變。
他成功的將其追隨者,組織成為一支富有戰(zhàn)斗力的軍隊。每個戰(zhàn)士都佩戴一種紅帽,上飾有十二條流蘇,代表十二伊瑪目,他的軍隊因此得名“蓋澤爾巴什”,意為紅頭軍。這本是其敵人對薩法維戰(zhàn)士的蔑稱,但戰(zhàn)士們卻很快將其當作一種榮譽稱號而引以為豪。從此,薩法維教團發(fā)展成為帶有極端主義什葉派色彩的武裝運動,其影響也日益擴大。
烏尊·哈桑在建立白羊王朝的過程中,便曾經倚重于薩法維教團的力量。祝奈德的兒子海達爾還娶了烏尊·哈桑的女兒為妻,兩家攜手并肩,一起推翻了黑羊王朝。祝奈德死后,教主之位傳給他的兒子海達爾。1487年,海達爾在反對巴庫國王什爾凡沙赫的戰(zhàn)爭中被殺,薩法維教團便又傳給其子伊斯麥爾執(zhí)掌。
白羊王朝在烏尊·哈桑去世后陷入了無休止的內斗,伊斯麥爾看到了自己的機會,1499年,他率領忠實于己的七大土庫曼部落軍隊發(fā)動征服戰(zhàn)爭,先擊敗了與自己有殺父之仇巴庫國王什爾凡沙赫,占領了巴庫。然后又在1501-1502年期間擊潰了白羊王朝阿爾文德蘇丹的軍隊,占有整個阿塞拜疆南部、伊朗中部和西部,結束了白羊王朝的統(tǒng)治,建立了薩法維王朝,定都大不里士,宣布什葉派十二伊瑪目宗為國教。
在征服伊朗中部以后,伊斯麥爾在西部、南部和東部繼續(xù)擴張。1507年,占領亞美尼亞、庫爾德斯坦。1508年,占領巴格達與阿拉伯的伊拉克。接著,揮師東進,征服了伊朗南部的胡澤斯坦,使之成為波斯與奧斯曼帝國之間的緩沖地帶。
薩法維王朝是薩珊波斯帝國被阿拉伯帝國滅亡八百五十年后,第一個由波斯人建立的統(tǒng)一的波斯國家。“薩法維王朝在幾個世紀的外來統(tǒng)治和長期的政治分裂以后,在伊朗建立起一個強大而持久的政權”,是今天伊朗國家的奠基者。
波斯人統(tǒng)治波斯
以什葉派為國教的薩法維王朝
這是一個朝氣蓬勃的帝國,作為波斯皇帝,伊斯麥爾一世也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而其崛起的時間與昔班尼汗的王朝是幾乎同時的。
波斯人與烏茲別克人的決戰(zhàn)
兩個軍事強國同時崛起而又比鄰而居,這本就必然會發(fā)生沖突,何況昔班尼汗占領赫拉特,已經威脅到了薩法維王朝的東境。而薩法維王朝疾風烈火般的伊朗統(tǒng)一戰(zhàn)爭,也給昔班尼王朝的西境制造了極大的壓力。
1509年,認為應該先下手為強的昔班尼汗率兵取道卡維爾沙漠,襲擊了薩法維王朝的克爾曼省,大肆搶劫。伊斯麥爾一世此時還不想和這個東部強敵決戰(zhàn),他修書一封以示交好。
但昔班尼汗因為多年來戰(zhàn)爭順風順水,見到對手主動示弱,不但不給予同樣友好的回應,反而派使者給伊斯麥爾一世送去了一副乞食的棍子和托缽,并在回信中譏諷說:“你已忘記你父的職業(yè),這副東西就可使你想起來。”以此來嘲笑伊斯麥爾一世出身于伊斯蘭托缽僧,不能和自己出身于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高貴身份相比,完全不把這位波斯皇帝放在眼里。
作為王朝開創(chuàng)者,伊斯麥爾一世也不是甘于服軟的人,最初的示好只是為了騰挪出整頓西部疆土的時間,見昔班尼汗如此咄咄逼人,他也只好全力應戰(zhàn)。1510年初,伊斯麥爾一世發(fā)動了反擊,他率四萬大軍從阿塞拜疆出發(fā),開往呼羅珊。
薩法維軍隊的反擊是出乎昔班尼汗意料的,他原以為未經一戰(zhàn)便至書修好的伊斯麥爾一世是沒膽量與自己決戰(zhàn)的。此時,他的兵力并不充足,因為昔班尼王朝是依靠河中地區(qū)的埃米爾和有影響的伯克們的軍事力量。
在征服的過程中,昔班尼汗把被征服地區(qū)的行政權委任給參與戰(zhàn)爭的埃米爾和伯克們,對于征戰(zhàn)的軍官們以賞賜土地作為回報。分封的好處是這些埃米爾和伯克可以因此效忠于汗室,但他們的軍隊并不能由昔班尼汗如臂使指,戰(zhàn)爭時間一長,各領主的軍隊便要返回自己的封地。
此時,昔班尼汗的大部隊已經散去,和他一起駐扎在呼羅珊的,只有其直屬部隊不到兩萬人。
聽到薩法維軍逼來的消息,昔班尼汗直到自己軍力不足不能硬拼,于是一面率軍撤退到謀夫城(今伊朗第二大城市馬什哈德)中,一面派使臣到各地召集封臣率兵來援。
伊斯麥爾一世見昔班尼汗收兵守城,知道強攻損失太大,而要等昔班尼汗的封臣們率軍來到,兩軍軍力相當時再開戰(zhàn),自己則沒有必勝的把握。于是,他使出誘敵之計,在謀夫城下駐扎一段時間后便撤退,而且故意顯出隊伍散亂,士氣低迷的樣子。
薩法維軍退卻的情報被哨探報告給了昔班尼汗,昔班尼汗本就瞧不起伊斯麥爾一世,見他未戰(zhàn)先退,認為是怕了自己,感覺這是一舉擊潰敵軍,解決西部威脅的良機。于是不聽麾下將領等待援軍到達后再出擊的諫言,率主力出城追擊。
薩法維軍早已在烏茲別克軍必經之地設下了埋伏,昔班尼汗的部隊很快便陷入到重重包圍之中。烏茲別克軍本就比薩法維軍少了一半還多,又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頓時陷入全面的混亂,在薩法維紅頭軍的碾壓之下,烏茲別克戰(zhàn)士紛紛倒斃,余下的開始潰退。
波斯薩法維王朝彪悍的紅頭軍
危機之中,昔班尼汗和麾下的將領們倒是展現(xiàn)了騎士風范,他們不肯逃走,在隊伍的最后壓陣,試圖阻止?jié)⑻拥氖勘?,但是大勢已去,昔班尼汗和將領們反而被薩法維軍包圍,經過殊死搏斗,昔班尼汗與自己五百名王子、將領、部落首領全部戰(zhàn)死沙場。他自己的尸體被壓在眾多尸體之下,被找到時已經血肉模糊難以辨認。
這樣全體將帥戰(zhàn)死的戰(zhàn)例在歷史上是不多見的,《拉失德史》的作者米爾咱·馬黑麻·海答兒便在書中做出了這樣的慨嘆:“(像這樣)將帥全隕的激戰(zhàn),有史以來還從未聽說過,載籍上也未曾見過”。
昔班尼汗塑造烏茲別克民族
謀夫城之戰(zhàn),讓烏茲別克汗國——昔班尼王朝從輝煌跌落到谷底,汗廷直屬部隊損失殆盡,汗室成員折損大半,連汗王自己都殞命疆場。
而伊斯麥爾一世也對這位曾羞辱過自己的對手大肆羞辱,下令將昔班尼汗尸體肢解,以分送各地示眾,其頭皮被剝下來填滿草送給奧斯曼帝國的蘇丹;其頭骨則鑲上金銀寶石,作為自己舉行大型宴會時炫耀赫赫戰(zhàn)功的擺設。
從流浪兒到傭兵最后奮斗到中亞霸主的昔班尼汗,竟然在自己五十九歲時,用這么慘烈的方式結束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不過,昔班尼汗很幸運,他沒有如自己的祖父一樣人亡國破,他的子侄輩中出了一位杰出的領導者奧貝杜拉。這位英雄迅速整合力量,重新振興了汗國,擊退了薩法維王朝的進攻。
奧貝杜拉去世后,烏茲別克汗國分為布哈拉汗國與希瓦汗國。1594年,昔班尼汗后裔阿卜杜拉二世將兩汗國合并,重新統(tǒng)一中亞。雖然在阿卜杜拉二世去世后,兩汗國再次分立,但烏茲別克人已經完全在中亞站住了腳跟。
布哈拉汗國與希瓦汗國加起來
就是烏茲別克汗國的版圖
雖然看似烏茲別克汗國——昔班尼王朝的歷史不如蒙古帝國、帖木兒帝國那么波瀾壯闊,但是,昔班尼汗建立的王朝以及衍生出來的布哈拉、希瓦兩汗國,其領土以今烏茲別克斯坦為中心,基本囊括了整個中亞地區(qū)。
他們在這片土地上深深扎下了根,產生了烏茲別克民族。其政治、經濟、文化對中亞各民族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是中亞各國、各民族一個重要的歷史時期。
而在歷史上有過無數(shù)帝國崛起,由無數(shù)民族執(zhí)掌的河中地區(qū),終于在昔班尼之后不再更換主人,永遠地成為了烏茲別克人的故鄉(xiāng)。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