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所愛,就有了鎧甲。
有了鎧甲,就有了軟肋。
我去年秋天開始養(yǎng)貓,養(yǎng)了之后,好多事情就變了。
過去覺得寵物就是財產(chǎn),但是現(xiàn)在,知道一切伴侶動物,都是家庭成員。
跟孩子幾乎一樣。
前幾天,北京大興的一些居民要集中醫(yī)學觀察。
社區(qū)志愿者說,不能帶貓狗等寵物同行。
萬般無奈之下,有個居民把自家的狗拴在院子里,放上水和糧食離開,心里明明知道這樣冷的天狗挺不了兩天,但也沒有辦法。
去年武漢有一只小貓,因為主人突然被隔離,靠著屋子里一切可吃的東西,和浴缸里的一浴缸水,支撐了幾十天,活了下來。
去年是我們大意,是我們沒經(jīng)驗,今年我們應該做得更好了呀。
之前上海的隔離工作,居民是背著貓砂盆和貓包一起入住酒店的在,這是文明的標志。
當然,關于寵物,后來是一個大歡喜結局。
昨天的北京市疫情發(fā)布會上,指揮部特別宣布了最新的安排——如果家里有寵物,每家可以留下一個人來居家隔離,照顧寵物。
這件事讓好多人看得驚心動魄,比如有些朋友是這么說的:
“誰要是讓我遺棄我的狗,我就跟他拼了?!?/span>
“我一定跟他們干一架。”
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還是得說一句,有的時候,溝通是有技巧的。
志愿者或者工作人員,都不希望我們中的任何一個人出事,他們愿意為我們的安全提供方便,這是他們的任務。
但是,一些人并不能理解伴侶動物對人類的意義,因為在他們的人生經(jīng)驗當中,沒有那么幸運,遇到了一個或者幾個可愛的小精靈。
熊不行,大約2020年6月出生,田園大橘
丁黃岡,2020年7月5日出生,英短
它們都是我的貓。
你和對方的關系,不是“反擊-對抗”模式,而是“傾訴-理解”模式,這兩種說話方式的區(qū)別,我來舉幾個例子吧,有√的是“傾訴-理解模式”,而?則表示“反擊-對抗”模式:
熊不行才來我家三個月,疫苗還沒打完就發(fā)情了,會尿床
這是鉆進隔尿床單和被子之間的時候,貓貓祟祟的樣子
“我家的貓糧見底了,朋友能送到社區(qū)門口,我知道您這兒肯定優(yōu)先解決人吃的東西,但是麻煩您幫我?guī)нM來好不好?您看給這孩子餓的。哎,對了,我給您個人和社區(qū)都送一面錦旗,您回頭也一起拿進來吧。”?
“你們怎么這樣?一點愛心都沒有……”?
“我們遇到困難了,還得多虧社區(qū)的同志們送溫暖,您幫我想想辦法?!?
“我是納稅人……你們就應該……”?
“您看,一條小生命,它也添不了什么麻煩,我小時候,家里鬧水災的時候解放軍都允許老奶奶把小豬抱出來的……”?
“人家上海就能帶貓,你們XX怎么就不行……”?
昨天我介紹這種說話方式,有人跟我說:
“你不對,你缺乏斗爭性!我跟你說,就是那個打紅叉的說話方式,才能推送社會進步的!”
我認認真真說一句,不是。
真正推送這件事起變化的,是決策部門里,有伴侶動物的那些人,是那些愿意傾聽、愿意共情的人,是那些愿意平心靜氣表達自己感受的人。
沒人害怕吵鬧的人,但是大家敬重講道理的人。
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有些人說:“你就要脾氣壞一點,去跟人沖突,別人怕了你,你就……你不橫,別人欺負你?!?/span>
我們父母那一輩,50、60年代的人,生活經(jīng)驗當中,可能確實如此,但是現(xiàn)在,完全沒有必要,大多數(shù)時候,被人欺負是因為你不表達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你橫。
只要說一句:“你這樣讓我太痛苦了?!?/span>
對方就會收斂許多。
北京調(diào)整了政策,外地的朋友們可能還會遇到類似的情況。
真要是遇到了,要明白對方只是聽從命令,不要去跟對方對立。
拿對方當人,拿對方當體面人,更為重要的是,拿對方當自己人。
穩(wěn)重一點……
說話要客氣,行動要堅決,嘴上可以極其客氣,但就是不和動物分開。
女孩子能哭就哭,老年人說氣病就氣病,讓對方覺得扎手,并不是只有激怒對方一個辦法。
一線辦事的人有時候有些裁量權,尤其是上面沒有明確政策的時候,一瓶水,一瓶可樂,一包煙,一句辛苦了,都能換來對方對你的善意,對吧。
昨天又囤了10公斤貓糧和四袋貓砂,怕有個萬一。祝大家都能和自己的貓貓狗狗長長久久。
這是熊不行剛來時候的樣子,怯生生的,那時他會跳起來對我以死相逼。
跟網(wǎng)上流傳的一只看瓜攤的小貓咪,一模一樣
動物,孩子,都是磨煉我們心性的天使。
(孩子天使得更霸道一點,比如我家熊小鬧專治熊不行)
祝愿大家在生活中勇猛精進,越戰(zhàn)越強。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