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皇帝居住的地方稱大內(nèi),因在臨安城南,當時又稱“南內(nèi)”。宋高宗趙構(gòu)退位以后,在皇城以北、望仙橋東秦檜舊宅基礎(chǔ)上建造新宮,以“德壽”為名,后又改名為重華、慈福,時人稱之為“北內(nèi)”。德壽宮之所以也被稱為“內(nèi)”,是因為它是太上皇帝居住的地方,高宗、孝宗二位皇帝退位后,均遷居于此。 南宋皇城圖 “北內(nèi)”德壽宮在皇城以外,與皇城之間隔著多個街區(qū),中間有很多其他建筑,如衙門、民居、商店等。這些街區(qū)平日里人來人往,是非常有煙火氣的熱鬧場所。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皇帝每次從“南內(nèi)”到德壽宮朝見太上皇,幾乎全城的老百姓都會知道,而且還會擁擠在御道兩邊駐足圍觀。按照今天的說法,皇帝每次過宮請安都會成為公共輿論事件。如果皇帝一直循例朝見太上皇,自然不會有什么問題。比如每月十五,光宗要到德壽宮朝見孝宗。在一些重要節(jié)日,更是如此。元旦,要去朝賀新年;會慶節(jié)是孝宗的生日,要去祝壽。如果這些重要日子,從和寧門到朝天門的御街上沒有任何動靜,就會引發(fā)臨安城百姓的各種猜測,流言滿天飛?;蕦m里的一些人,比如太監(jiān),也會將一些小道消息泄露出來,在臨安城中形成各種八卦新聞。 中國歷史上的太上皇帝與太子 首先講太上皇的問題。中國歷史上產(chǎn)生的太上皇有兩種:一種是一些人沒有當過皇帝,但他的兒子做了皇帝以后,會追封他為太上皇;另一種是當了皇帝的人把皇位禪讓給兒子,自己成為太上皇。這里我們只討論第二種。這樣的太上皇,唐代有3個,即唐高祖李淵、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宋代有4個,即宋徽宗趙佶、宋高宗趙構(gòu)、宋孝宗趙昚、宋光宗趙惇;明代和清代各有1個,即明英宗朱祁鎮(zhèn)和清高宗乾隆。按照帝制時代的權(quán)力運行邏輯,出現(xiàn)太上皇并非正?,F(xiàn)象,反而說明國家的政治運轉(zhuǎn)有問題了。宋代的太上皇有4個之多,特別是南宋連續(xù)出現(xiàn)3個太上皇,這在秦始皇以來的兩千多年帝制史上獨此一家。南宋國祚只有150多年,唐朝將近300年,但是南宋出現(xiàn)太上皇的數(shù)量與唐朝打成平手,這顯然是不正常的,或者說南宋的政治運行始終存在某種隱患。 太上皇的出現(xiàn),往往與冊封太子有很大的關(guān)系。太子是皇位的法定繼承人,也是離皇權(quán)最近的人。他對皇權(quán)的渴望是普通人無法想象的,如果長時間不能繼位,掌握天下大權(quán),心態(tài)上必然會發(fā)生變化。這時候,如果皇帝又非識權(quán)達變、通情達理之人,無視太子不耐煩的情緒,任由這種狀況持續(xù)下去,就會出現(xiàn)政變等問題。因此,太上皇帝的出現(xiàn)和太子的長期存在兩種現(xiàn)象,必須放在一起來看。 立太子有很大的風(fēng)險,相當于埋下一顆定時炸彈,如果不在合適的時間禪讓,這顆炸彈就會爆炸,導(dǎo)致人倫慘變。如秦代李斯矯詔弒太子扶蘇,秦二世而滅;漢武帝立漢昭帝為太子而誅殺其母鉤戈夫人;隋煬帝弒父,并殺太子楊勇;唐初太子李建成淪為隱太子并被滿門抄斬;唐太宗時太子李承乾先立后廢,復(fù)立又廢;清代康熙年間的“九子奪嫡',太子胤初被“兩立兩廢”。后來的清朝皇帝擔心早立太子會威脅到皇權(quán),于是從雍正時期開始實行秘密立儲制度:把皇位繼承人的名字放在一個鐵匣子里,藏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后面,皇帝在彌留之際命人把鐵匣子拿出來,公布繼承人。這種做法使得繼承人無法提前知道自己將來可以做皇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皇子奪儲的悲劇發(fā)生。宋高宗在這方面就格外注意,只讓孝宗當了十幾天太子,自己就禪讓了。 盡管存在很大風(fēng)險,但是歷代皇帝仍要冊立太子,而且樂此不彼。個中原因,一是皇帝年事已高,精力不濟,不能躬親細務(wù),需要太子協(xié)助。比如乾隆皇帝在位60年,時間確實很長了。二是迫于道德壓力,期望獲得高度評價。立太子,公開表明皇帝以天下為公,不“以位為樂”,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堯舜禹三代圣人主動禪位,后世廣為稱頌。如果效仿圣人之行,大臣和百姓對皇帝的道德評價就很高。三是國賴長君?;实墼谏懊鞔_心智健全的成年繼承人,可以避免突然駕崩之后出現(xiàn)紛爭動亂。具體到南宋,由于宋金對峙,國家長期處于戰(zhàn)時狀態(tài),萬一需要皇帝親征,存在太子監(jiān)國的客觀需要,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冊立太子。 孝宗立太子前后 南宋一朝的太上皇帝與立太子事件,要先從宋高宗趙構(gòu)說起。建炎年間,宋高宗可能被金兵追擊所驚嚇,喪失了生育能力。他曾經(jīng)有過親生兒子,但后來都夭折了,于是不得不考慮在宗室里面挑選繼承人。高宗認為,北宋之所以滅亡,可能是因為宋太祖在天之靈不保佑,便決定從宋太祖一系中挑選皇位繼承人。最終入圍的是宋太祖的兩個七世孫,一個叫趙瑗(初名趙伯琮),就是后來的宋孝宗;另一個叫趙璩(初名趙伯玖)。趙瑗比趙璩年長三歲,進宮時間也更早一些。這兩個人和趙構(gòu)都沒有血緣關(guān)系,沒有嫡庶之別,所以雙方是平等的。紹興十二年(1142),年滿16歲的趙瑗被封為普安郡王,并遷出皇宮,另賜府邸居住。三年之后,同樣年滿16歲的趙璩被封為恩平郡王。兩名郡王的幕僚屬官的配備和相應(yīng)禮儀都一樣,恩平郡王府和普安郡王府號稱東、西二府,這引起了軒然大波,“自宗藩并建,道路切切,頗有異言”。 宋高宗 高宗行事縝密,在選擇繼承人這件事上表現(xiàn)得非常謹慎。兩個郡王并立以后,開始了漫長的暗中考察。直到15年之后,紹興三十年(1160)二月高宗最終立普安郡王趙瑗為皇子,并晉封為一字王——建王,改名瑋。趙瑗的競爭對手恩平郡王趙璩則被命判大宗正事,出居紹興府。這樣一來,儲位的歸屬已經(jīng)昭然若揭。但是高宗還是留了一手,并沒有立建王為皇太子。也就是說,高宗還只是承認他是唯一的皇子,但還不是皇位繼承人。又經(jīng)過兩年的考察,紹興三十二年(1162)五月二十八日,高宗才最終下詔立趙瑋為皇太子,改名昚。同年六月十日,距趙昚被冊立為皇太子僅僅過了12天,趙構(gòu)就宣布禪位,自稱太上皇帝,移居德壽宮。趙昚做太子的時間很短暫,但他即位之時,已經(jīng)36歲了??梢哉f,高宗立太子不久就主動禪位,體現(xiàn)了他作為政治家的高超智慧,皇帝和太子之間的各種紛爭由此得以避免。 和高宗不同的是,孝宗有三個成年的兒子,分別是鄧王趙愭、魏王趙愷、恭王趙惇。而且三子均是他在當普安郡王時和正室郭氏所生,因此沒有嫡庶之別,這在宋代歷史上是很少見的。這也反映孝宗的個人生活作風(fēng)比較嚴謹,當時的大臣對孝宗因此非常崇敬。如果皇帝和妃子生的兒子,即庶子,日后成為皇帝,必然會追封自己的生母為皇太后。這樣的皇太后,地位顯然不如嫡母,加上兩個皇太后同時并立,皇帝很難處理嫡母與生母之間的關(guān)系,容易產(chǎn)生各種矛盾。所以說,孝宗的三個兒子皆為嫡出,從根本上杜絕了很多政治隱患。 宋孝宗 不過,這時候?qū)髞沓蔀榛实鄣墓踮w惇來說,他并不是孝宗考慮的第一順位繼承人,他前面還有兩個哥哥。乾道元年(1165),孝宗立長子鄧王趙愭為皇太子。孝宗即位是在紹興三十二年(1162),做皇帝不到4年,就迅速立了一個太子,原因可能有兩個:第一,乾道元年孝宗將近40歲,這個歲數(shù)在宋代已經(jīng)比較大了,身體狀況開始走下坡路了,而三個兒子都已經(jīng)成年了;第二,孝宗立太子,可能是專門做給高宗和大臣看的。孝宗并非高宗的親兒子,在他看來,高宗是出于社稷延續(xù),才把皇位傳給他這個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人,所以他繼承的只是高宗的政治正統(tǒng),而不是血緣正統(tǒng)。早立太子,可以表明自己以社稷為重,視皇位為公共所有,他本人僅僅是一個過渡性的人,不會貪戀皇位。但出乎意料的是,太子趙愭竟然在乾道三年(1167)去世了,只活了24歲,謚號莊文。 莊文太子還有個兒子趙挻。如果按照西周宗法制度的原則,嫡長子去世后,嫡長孫是第二順位繼承人,譬如明代建文帝直接繼承了爺爺朱元璋的皇位。但宋朝去古已遠,北宋初期,宋太宗就“兄終弟及”直接繼承了哥哥宋太祖的皇位,直接略過了太祖的兒子,長子繼位權(quán)尚且得不到尊重,遑論“嫡長孫”了。到了南宋,嫡長孫的地位遠不如嫡長子,嫡長子去世后第一順位繼承人就是次子,因此沒有多少人提起“皇嫡孫”趙挻的繼承資格。當然,如果孝宗讓嫡長孫繼承皇位,也是符合禮法的。遺憾的是,太子去世6年之后,乾道九年(1173)嫡長孫趙挻也去世了,只活了9歲。 太子去世后,孝宗便在另外兩個兒子魏王趙愷、恭王趙惇之間選擇繼承人,前前后后考慮了4年時間,到乾道七年(1171)孝宗越次建儲,即越過第二子魏王,立第三子恭王為太子。魏王趙愷為什么會落選呢?淳熙七年(1180)二月,魏王去世,宋孝宗說:“朕向來越次建儲者,正為此子福氣差薄耳,然亦不料其如此之夭折也?!蔽和踔换盍?5歲,他的兒子亦未及成年早卒。孝宗本人活了68歲,也就是說魏王去世后,孝宗還活了15年。如果當時立魏王為太子,必然會竹籃打水一場空。正因為孝宗覺得魏王并非長命之人,于是立第三子趙惇為太子。后來的光宗趙惇享年54歲,光宗之子寧宗趙擴享年57歲,都達到了那個時期的正常壽命長度,這對一個王朝的延續(xù)來說意義重大。僅就壽命而言,孝宗選擇趙惇是沒有看走眼的。 趙惇成為太子之后,孝宗先是讓他出任京城臨安府的府尹,其實這并非一件好事情。太宗趙光義、真宗趙恒都曾當過京城開封府府尹,但兩人當時還不是皇位繼承人,太宗當時只是親王,真宗只是普通皇子。欽宗以太子身份當過開封府府尹,沒過多久北宋就滅亡了。因而有大臣上疏反對,“蓋親王尹京,所以系人望,將以正儲,未聞已升儲乃始尹京者”,“大抵太子之職在于問安視膳而已,至于撫軍監(jiān)國,皆非得已事也。陛下但與之擇師友僚屬,俾日與端人正士游,養(yǎng)成德性,相與講論古今治亂之理,他日民情吏事,不患不知”。孝宗沒有采納這些意見,而是讓太子趙惇當了兩年整的臨安府府尹。乾道九年(1173),宋孝宗認為趙惇經(jīng)過兩年歷練,對政務(wù)熟悉得差不多了,就免去其臨安府尹之職,召他回宮。此后整整14年間,太子一直待在大內(nèi)的高墻之內(nèi),在政治舞臺上銷聲匿跡了。直到淳熙十四年(1187)十一月二日,孝宗手詔“皇太子可令參決庶務(wù)”,趙惇才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當中。因為這一年十月八日,高宗在德壽宮駕崩了。 孝宗在位時其實非常壓抑,上有太上皇帝壓著,下有急于上位的太子頂著。高宗健在的時候,很多事情要和高宗商量,很難有回旋余地。高宗駕崩以后,孝宗才真正掌權(quán),自己說了算。當時的人們已經(jīng)議論紛紛,覺得趙惇做太子已經(jīng)有十幾年了,孝宗應(yīng)當禪位給太子,如果不禪位,是不是意味著太子能力不行呢?孝宗可能找人商量過禪讓之事,當時朝野流傳著一句話:“天下不可以奉三宮”,意思是說天下承擔不起供養(yǎng)三個皇帝。實際上,財政負擔固然是一個問題,禮法上問題更加嚴重。當時已有太上皇帝,如果孝宗禪位,成為第二個太上皇,該怎么稱呼呢?這種情況在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孝宗認為,只能等到趙構(gòu)駕崩以后才能禪位給太子。 孝宗讓太子協(xié)助處理日常政務(wù),設(shè)立專門的辦公地點“議事堂”,并和右丞相周必大秘密商議了一些具體制度: 01 皇太子隔一天與宰相、執(zhí)政在議事堂商議政務(wù); 02 議事堂可以決定所有官員的任命,但京官館職、外官知州以上的官員的任命要向孝宗呈報請示; 03 新任的知州都要到議事堂向皇太子參見辭行,并且可以以札子的形式現(xiàn)場奏事,皇太子若判斷奏事的內(nèi)容可行,可與宰相、執(zhí)政一起進呈給孝宗。但是,侍從知州、監(jiān)司知州、武官鈐轄兼任的知州不需要向皇太子辭行。 如此一來,可以讓太子對官員隊伍有所了解,熟悉朝政。從表面上看,參決庶務(wù)的皇太子好像權(quán)力很大,實際上皇太子并不是皇帝之下、宰執(zhí)之上的一個獨立的決策層級,而是現(xiàn)有決策體系中可有可無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由于孝宗本人還在為高宗服喪,沒有恢復(fù)御殿聽政,因此皇太子并未立即“參決庶務(wù)”。直到淳熙十五年(1188)正月初二,這一制度才真正施行??墒菦]過多久,孝宗突然取消了這一部署,提出太子以后不必每隔一天到議事堂商議政務(wù),在他接見群臣之時,太子在旁邊侍立聽政,加以觀摩學(xué)習(xí)即可。于是太子僅有的一點權(quán)力空間也被取消了。但是太子對皇位已經(jīng)有些迫不及待了,據(jù)宋人葉紹翁《四朝見聞錄》記載: 光皇春秋已富,又自東宮尹天府入侍重華,從容啟上以:“有贈臣烏髭藥者,臣未敢用?!鄙险Z光皇曰:正欲示老成于天下,何以此為?” 烏髭藥可能是一種讓須發(fā)變黑的藥,也有可能只是一種染發(fā)劑。太子把這個故事說給孝宗、意在暗示他應(yīng)該禪位了,而孝宗卻不以為然。這個故事可能出于編造,但太子的年齡已經(jīng)偏大,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 明人田汝成《西湖游覽志余》也有一條類似的記載:趙惇曾經(jīng)央求祖母即宋高宗遺孀憲圣太后吳氏為他說情,孝宗卻認為趙惇當十幾年的太子已經(jīng)非常幸運了,因為儲君的名分已經(jīng)確定,當皇帝是板上釘釘?shù)氖隆Ec兒子相比,孝宗本人只當了12天的太子,況且繼位之前,孝宗長期只是一個親王,連皇子的名分都沒有。孝宗這么做,與其說是關(guān)心愛護,還不如說是對兒子治國理政的能力始終不放心。太子趙惇遲遲不能即位而蹉跎歲月,愈加憤懣,這種精神壓力可能導(dǎo)致了他后來精神失常。 編輯 | 吳義全 劉俊萍 責編 | 劉萬偉
《杭州文史》27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