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是“江南”?這牽涉到對“江南”這一概念如何加以界定的問題。通過對現(xiàn)有的研究成果加以梳理,不難發(fā)現(xiàn),江南既是一個行政、地理、經(jīng)濟概念,更是一個文化概念。無論是地處長江三角洲的蘇、松、常平原,杭、嘉、湖平原以及寧、紹平原,還是基于大運河、浙東運河的交通聯(lián)系,以及由此而來的經(jīng)濟繁盛、文化繁榮,揚州、紹興、寧波三府均應(yīng)歸于江南文化的范疇。風俗習慣、方言將揚州、紹興、寧波與所謂的江南有所區(qū)隔,卻又被一種想像的繁華統(tǒng)一于廣義的江南之中。由此可見,所謂的江南,除了蘇州、松江、常州、鎮(zhèn)江、應(yīng)天、杭州、嘉興、湖州八府及太倉州之外,尚包括揚州、紹興、寧波三府。
基于這一江南概念認定,以蘇州府為中心的吳文化與以紹興府為中心的越文化,顯然同屬江南區(qū)域文化。就此而論,明代人文地理學家王士性通過自己的仔細觀察而得出的論斷,顯然令人值得加以深思。他以“人”為經(jīng),以“物”為緯,將吳、越文化置于一處論說,進而論定吳越文化的兩大共同性特征:一是“止生人不生物”,且兩地之人,“既繁且慧”,無論是“冠蓋文物”,還是“百工技藝”,吳越人的心智“咸儇巧異?!?;二是兩地物產(chǎn)雖“不稱乏”,但均非“天產(chǎn)”,而是“多人工所成,足奪造化”。即使如此,也有清代史料記載揭示,蘇州、紹興同是食米之鄉(xiāng),兩地的“鄉(xiāng)女”卻有所不同,“蘇鄉(xiāng)健婦乃多于浙”,也“勝于紹”??梢娡粎^(qū)域文化下的吳、越,因為其他諸多復雜的原因,同樣會在部分層面體現(xiàn)出差異性。下面就吳越的地理分界線、浙東與浙西以及吳越之別三個層面,對吳越文化加以深化討論。
吳越原本同屬“三吳”,而后方有區(qū)分。據(jù)酈道元《水經(jīng)注》記載,吳興郡、吳郡、會稽郡,謂之“三吳”。漢順帝永建年間,陽羨周嘉上書,“以縣遠,赴會至難,求得分置,遂以浙江以西為吳,以東為會稽”。
△西晉時期的三吳
至于吳越的分界線,究竟是松江(即吳淞江),還是錢塘江,在歷史學者中有所爭議。一種觀點認為,吳越的分界線為錢塘江。如唐末僧人處默《圣果寺》詩,有句云:“到江吳地盡,隔岸越山多?!彼稳岁悗煹酪?qū)Α妒酚洝こ兰摇贰氨M取故吳地至浙江”一句有所誤讀,導致他在《錢塘寓居》詩中斷言“吳越到江分”。為此,將吳投伍子胥于江,認定為錢塘江,于是出現(xiàn)了錢塘江潮頭“為子胥怒潮”的傳說,甚至杭州吳山所祀亦為伍子胥之神主。即使王安石所寫的碑文也持相同之論。其結(jié)果,則把浙西之杭州、嘉興稱為“吳地”,錢塘江以東稱為“越地”。另一種看法,認為吳越的分界線為吳淞江。他們的史料依據(jù),分別來自《春秋》《吳越春秋》《越絕書》《左傳》《國語》與《史記》,認定春秋時,吳越的分界,是在后世的嘉興之境,亦即“檇李”;錢塘江,理應(yīng)屬于越地;后世的嘉興、華亭、吳江、昆山瀕江一帶之地,其南則越之北鄙,其北則吳之南鄙,吳縣、太湖亦然;至于三江、五湖,則屬吳越共管。
△春秋時期的吳越
概言之,從行政地理的角度來說,吳越的分界線自應(yīng)是吳淞江,杭州、嘉興則屬于越地;然從文化地理的角度來說,則似應(yīng)錢塘江為界,杭州、嘉興、湖州更近于吳地,于是后世遂有浙西、浙東之說,所謂的“吳越到江分”,倒也不無道理。
毫無疑問,浙東、浙西之分,同樣與吳越之別牽纏在一起。浙江號稱“兩浙”,兼有吳、越之分,山川風物,迥乎不侔。
△南宋時期的兩浙東路與兩浙西路
早在明代,楊士奇就已明確指出浙東、浙西風俗有異:“浙東趨文雅,浙西騖浮華,文雅有務(wù)尚之意,浮華流于薄矣?!比宋牡乩韺W家王士性基于錢塘江為界,將浙東、浙西風俗作了有益的區(qū)隔,說:“浙西澤國無山,俗靡而巧近蘇、常,以地原自吳也;浙東負山枕海,其俗樸。又說:“浙西俗繁華,人性纖巧,雅文物,喜飾鞶帨,多巨室大豪,若家僮千百者,鮮衣怒馬,非市井小民之利。浙東俗敦樸,人性儉嗇椎魯,尚古淳風,重節(jié)概,鮮富商大賈?!?/span>
入清以后,李光地、章學誠從學問的視角切入,均對浙東、浙西有所分辨。清初理學大家李光地認為,“人物亦隨山川”,而“江南風氣,似勝浙江”。首先,他認為,江南人物如范仲淹、朱熹,無人敢有異論;而浙中人物,如宋元時期的金華、永康學派中諸人,明代的劉基、方孝孺、于謙、王陽明,“皆未能醇”。其次,江南與浙東的學問,同樣有所區(qū)別。江南如顧炎武之音韻,梅定九之歷算,“真能有考究,不涉一字虛浮”。而浙東人又是一種學問。他舉黃宗羲、萬斯同等人為例子,認為浙中學問,“大抵好詆訶先儒”;“浙東人大概主自立說,不論是非,但立異同”??梢?,李光地所謂的“江南”,又將安徽的徽州、宣城包括在內(nèi),且對浙東學問帶有一種偏見。
與李光地不同,身為浙東史學流派的章學誠,對浙東、浙西的論定則更顯理性。章學誠有一句論斷浙東、浙西學問的名言,云:“浙東貴專家,浙西尚博雅,各因其習而習也?!彼ㄟ^學術(shù)史的梳理,最終將浙西、浙東學問的比較集中于顧炎武、黃宗羲兩人,認為“浙東、浙西,道并行而不悖也”。相較之下,章氏更為肯定浙東學問,認為浙東之學,“言性命必究于史,此其所以卓也”。
概言之,浙東、浙西之分,某種程度上為江南區(qū)域視野下考察吳越文化之別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就風俗而言,浙西奢靡,浙東儉樸;就學問而言,浙西“尚博雅”,浙東“貴專家”。在明清時期,以錢塘江為界,地處浙西的杭州、嘉興、湖州三府,與地處浙東的紹興、寧波二府,在江南文化的大視野下,同樣存在著細微的差別。究其原因,浙西三府在文化上更近于吳文化,而浙東二府在文化上則仍保持著越文化的本色。
江南區(qū)域文化視野下的吳越比較,某種程度上是由山川風土的差異所定。吳越山水,同屬江南,卻多有不同。明人陶琰因游幕而到過紹興,他對紹興的山水與蘇州的山水作了很有意思的比較。他說:“大抵吳中山水,如歌兒舞女,有曉風楊柳之思。越中山水,如老衲名髯,有郁蒼澹蕩之致。每詠千巖競秀、萬壑爭流之語,覺王、謝音徽如在?!币粋€如“歌兒舞女”,難免給人“曉風楊柳之思”;一個如“老衲名髯”,自然具有“郁蒼澹蕩之致”。這是很有意思的比較。山水不同,造成吳越士風之別。前引王思任的記載,以“沃土之民謔,瘠土之民忍”一說,概括蘇州與余姚的差異。事實確乎如此。吳士與越士,風氣迥異。明代寧波人朱定國在回答蘇州士人時,曾經(jīng)道出“甬士以不造偃室為高”的特點,顯可證明浙東寧波人不愿與官府結(jié)交的特性。盡管在明代,名士以吳越居多,然相較之下,在朱定國看來,吳士更容易得名。這并非是因為越地偏僻,而是吳地的先達,“弗惜齒牙余論”,即不惜獎掖后進。
論及吳地風土習俗,大抵可以從以下兩點觀之:一是蘇州人“聰慧好古”,善造假古董,且領(lǐng)導著天下時尚的潮流。明人王士性曾說蘇州人,“善仿古法為之,書畫之臨摹,鼎彝之冶淬,能令真贗不辨”;明人江盈科亦說“姑蘇諸技皆精致甲天下,又善為偽古器”,故當時有“宋板《大明律》”之謠,藉此譏諷蘇州人善造假古董之風。與此同時,蘇州人又善于操持海內(nèi)“上下進退之權(quán)”,即領(lǐng)導天下時尚潮流:“蘇人以為雅者,則四方隨而雅之;俗者,則隨而俗之?!?strong>二是蘇州風俗相當“麗靡”“澆薄”,為人“空心虛偽”。明代畫家文徵明自己就是蘇州人,他對蘇州風俗的評說還是可信的。他說:“吳俗麗靡,喜任智能,以獧黠牟大利。業(yè)稍增羨,輒驕盈自恣,綺繻鼎食,以相取下。而逐末之家為甚。”清人的記載足以證明,蘇州風俗澆薄,尤其體現(xiàn)在服飾上。當時有歌謠給以揭示,其中云:“蘇州三件好新聞:男兒著條紅圍領(lǐng),女兒倒要包網(wǎng)巾,貧兒打扮富兒形?!庇衷疲骸耙浑p三鑲襪,兩只高底鞋,到要準兩雪花銀。爹娘在家凍與餓,見之豈不寒心!”服飾習俗上的澆薄,其根本還是在于虛偽與好面子。在清代,蘇州府轄一州七縣,舊時就有評語說:“金太倉,銀嘉定,銅常熟,鐵崇明,豆腐吳江,叫化昆山,紙長洲,空心吳縣?!逼渲兴囊馑既缦拢航稹y富厚,銅臭鐵剛,豆腐淡,叫化齷齪,紙薄,空心虛偽。蘇州一府以長洲、吳縣為附郭,其中的“紙薄”“空心虛偽”,尚能從其他笑話與俗諺中得到印證。蘇州人做買賣喜歡漫天要價,故明代笑話說:“蘇州人撒半價,視其討價半酬之可也?!鼻宕男υ捴卑捉沂荆骸疤K州人慣扯空頭,與人講說,他說兩句,只好聽他一句。”此外,俗諺中有“蘇人發(fā)盡空心”之說,其意思是說,人的頭發(fā)沒有中間空虛的道理,而只有蘇州人的頭發(fā)都是空心的,這是譏諷蘇州人做事空虛。但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蘇州人玲瓏剔透之處。
反觀越地習俗,清人戴名世認為,紹興的山水特點,造就了紹興的人文俗尚。紹興人文,自宋以來,至于明,堪稱到達極盛。其人文俗尚的特點,就是“尚氣節(jié),敦詩書”。此外,紹興一地,最是“古道相傳,尊師重傅”。如紹興人羅萬化、張元忭,都高舉鼎甲,卻均師事俞咨益,且在一同拜見地方官時,侍坐一旁,不以為屈;紹興城中縉紳回籍,必先進謁文廟,拜見儒學先生,而后拜見府縣地方官;縉紳道遇紹興府、山陰縣、會稽縣三學學生,雖不避轎,必讓三學學生行過而后行。諸如此類,足見紹興士風,頗為醇厚。
一地有一地的風土,便有一地的文學,風土與文學關(guān)系最為密切,且使文學呈現(xiàn)出地域性的風格。近人周作人在考察了明末以及清末300年的紹興文學后,得出了“飄逸”與“深刻”兩大潮流的論斷。所謂飄逸,如名士清談,莊諧雜出,或清麗,或幽玄,或奔放,不必定含妙理而自覺可喜,以王思任、張岱為代表;所謂深刻,如老吏斷獄,下筆辛辣,其特色不在詞華,在其著眼的洞徹與措語的犀利,以毛奇齡為代表。身為紹興余姚人的黃宗羲,也同樣得出了“吾越自來不為時風眾勢所染”的論斷,證明紹興地方文學足以保持自己的獨立性。清初文人宋琬,論定明代徐渭之文,“陰怪奡兀,不盡合古人法度”,卻又難掩一段“精光氣焰”;清代山陰人徐緘,堪稱徐渭之流亞,自信而不隨流俗,曾云:“文章非以悅俗,不為當世所罵,則必無后世之傳也。”從他們兩人“落落焉與世俗鮮有所諧”來看,顯然保持了自己的文學性格。
即使如此,在明清兩代,就文壇而論,蘇州人確乎領(lǐng)導著時尚潮流。張岱深感蘇州人“極有鄉(xiāng)情”,喜歡“阿其先輩”。一見世人趨奉鐘、譚,冷淡王、李,就“故作妒婦之言,以混人耳目”。作為紹興人的張岱,盡管堅信必須“自出手眼”,不受蘇州人風氣的“溷亂”,但事實頗讓張岱感慨萬千,浙人(包括紹興人)極無主見,“蘇人所尚,極力摹仿。如一巾幘,忽高忽抵;如一袍袖,忽大忽小。蘇人巾高袖大,浙人效之;俗尚未遍,而蘇人巾又變低,袖又變小矣?!睘榇?,浙人常常被蘇州人譏笑為“趕不著”。從張岱的一番感嘆中不難發(fā)現(xiàn),紹興文人在保留獨立性的同時,也不免受到蘇州時風的熏染,最后陷于“趕不著”的尷尬境地。這或許就是吳越文化的最大差異。
(作者為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民族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編輯 | 吳義全 衛(wèi)留行
責編 | 劉萬偉
《江南憶 最憶是杭州》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