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通”連續(xù)六年位居全國同行前列。
您的關注,我的動力!
水鄉(xiāng)吳江河港交織,湖蕩密布?!八鄻蛞捕唷?,乾隆年間,吳江各地有“橋梁數(shù)千”,至今在一泓泓碧水上,尚浮臥著200余座拱形、梁式古石橋,或飛越于河港,橫跨于街面,或盤旋于要津,點綴于園林。另有不少橋已予改建,但其橋名依舊。至今吳江各地的地名之中,仍有許多是以橋名來命名的?,F(xiàn)選析一些如下。
倉橋頭
倉橋頭,為吳江老城區(qū)中心地帶的一個地名,其中的倉橋,早先有大倉橋和小倉橋。大倉橋正名為永定橋,初建無考,元至治元年(1321)知州陳璧重建。小倉橋正名為治安橋,清雍正四年(1726)至清宣統(tǒng)三年(1911)吳江縣分為吳江、震澤兩縣期間,其南堍屬吳江縣界,北堍屬震澤縣界。
▲清乾隆《震澤縣志》載大倉橋(永定橋)
▲清乾隆《吳江縣志》載小倉橋(治安橋)
現(xiàn)今跨廟前街南河道的倉橋是由小倉橋改建而成的。大倉橋的位置在今松陵飯店東大門處,跨北塘河。大倉橋西原有官府糧倉,名積谷倉,建于清光緒四年(1878),樓屋三十二間,內倉廒十四間。積谷倉有兩副對聯(lián),均由安徽全椒人,清咸豐進士,曾任嘉興、杭州知府的薛時雨所撰,一副為“婁南應主藏天星,斯萬斯千多多益善;吳下擅具區(qū)之利,余三余九陳陳相因”。聯(lián)中的“婁”為古縣名,治所在今昆山東北;“吳下”為吳國的代稱;具區(qū)為太湖的古稱。另一副為“其谷宜稻,既堅既好;自天降康,乃績乃倉”。大倉橋因橋通向積谷倉而名。
▲清光緒《吳江縣續(xù)志》載積谷倉
小倉橋處,元末張士誠擴建吳江城以前為縣城的北門,其北軫角圩上有糧倉“常平倉”。小倉橋在宋、元時是吳江縣城北門通向糧倉的橋。明代及以后兩座倉橋在此“相聚”,這一地段稱為“倉橋頭”,街面兩側商鋪林立,是縣城內最熱鬧的地方。
▲現(xiàn)今倉橋
▲現(xiàn)今倉橋橋額
橋北社區(qū)
橋北社區(qū),位于吳江區(qū)東南部,屬盛澤鎮(zhèn)。社區(qū)名中的“橋北”系指橋北蕩,即紅梨湖,相傳明代初年江南巨富沈萬三在湖畔植萬株紅梨樹,而其中的“橋”則指白馬橋。
▲清乾隆《盛湖志》載白馬寺橋
白馬橋,亦名白馬寺橋、東暘橋、圓明寺橋,初建于明崇禎二年(1629),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道光年間(1821-1850)數(shù)度重修、重建。后圮。清同治十年(1871),經知縣萬青選上請勸捐,予以重建。1949年4月毀于戰(zhàn)火。2021年,盛澤鎮(zhèn)政府和圓明禪寺予以重建,恢復了往日圓明寺橋的宏觀,與橋西側重建的圓明寺構成了江南水鄉(xiāng)特有的“橋廟相映”景觀,并在橋的南北兩向橋柱上鐫刻了四副對聯(lián)。
▲重建的白馬橋(譚首盛攝)
南向主拱聯(lián)為:“憶先賢,竭慮殫精玉螮重通塹;看舜水,織云繡錦寺橋又映輝”,聯(lián)中的先賢指清乾隆年間盛澤徐氏父子、清末任吳江知縣的周恩來外祖父萬青選等為白馬橋做出杰出貢獻的人士。副拱聯(lián)為:“登圯上,覽千層云浪;倚舟中,聽百八鐘聲?!?/span>
▲白馬橋對聯(lián)(譚首盛攝)
北向主拱聯(lián)為:“白馬越千年,南國佛光含螮影;紅梨滋萬樹,東暘春色滿綢鄉(xiāng)?!甭?lián)中的“東暘”,具有雙關之意,既指白馬橋的別名,也寓東方日出。副拱聯(lián)為:“十里煙波,近連五聚;百年虹彩,遙映三吳?!甭?lián)中的“十里煙波”,指白馬橋北側的紅梨湖和南側的西白漾等水面;“五聚”,盛澤東白漾西受市河水,南受東秀橋、東涇橋水,西北受柏家橋水,東北匯帶福橋水,故稱其形勢為“五聚”。
砥定社區(qū)
砥定社區(qū),位于吳江區(qū)西部,屬震澤鎮(zhèn)。該社區(qū)以轄區(qū)內有底定橋而得名。
“底定”一詞出自《尚書·禹貢》:“三江既入,震澤底定?!薄叭敝柑M入東海的三條主要泄水通道,即松江(今吳淞江)、東江和婁江;“震澤”指太湖。后鎮(zhèn)上將“底定”的“底”諧音為“砥”。據(jù)清乾隆《震澤縣志》、道光《震澤鎮(zhèn)志》載,底定橋,俗呼大橋,在鎮(zhèn)中,跨頔塘,初建無考,宋淳祐二年(1242)重建。元至大二年(1309),廣濟寺僧人再建。明景泰元年(1450),重建。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又建。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里人潘思川修。清乾隆三年(1738),奉旨發(fā)帑銀重建。清乾隆五十二年,里人蔡振業(yè)修。民國5年(1916)火災后重修。1971年,拆除原石橋,改建為鋼筋水泥平橋。
▲清道光《震澤鎮(zhèn)志》載底定橋
▲清道光《震澤鎮(zhèn)志》載震澤鎮(zhèn)圖(底定橋在下中部)
最近聞說,震澤在恢復頔塘故道的同時將恢復底定橋,其橋名不用“砥定”,而用正名“底定”。
橋南村
橋南村,在吳江區(qū)南部,屬盛澤鎮(zhèn),位于盛澤鎮(zhèn)西南端,與桃源鎮(zhèn)交界。村名中的橋指延陵橋,為蘇州市控制保護建筑。
延陵橋,在橋南村蘆頭埭,東西走向,跨蘆頭埭河,梁式單孔,金剛墻的構筑石材大多為青石,其他構件為武康石和花崗石。橋長11.9米,寬1.32米,跨度3.9米,高3.3米,始建于明初,清同治十三年(1874)重建。2021年,予以修繕。
▲延陵橋
說起延陵橋,明代著名小說家馮夢龍在《警世通言》一書中專門提到了它。該書第三十四卷《王嬌鸞百年長恨》中說,王嬌鸞為河南南陽衛(wèi)千戶之女,幼通史書,舉筆能文。一日,王嬌鸞偶遇蘇州吳江南麻延陵橋堍宰相府公子周廷章,郎才女貌,彼此傾心。倆人背著父母,寫下婚書誓約,私結了姻緣。后因周父做主議婚,王嬌鸞與周廷章的姻緣以悲劇告終。
橋港里
橋港里,是一個自然村,隸屬江陵街道同興行政村,村名中的“橋”指的是思本橋。據(jù)載,此橋系葉茵于寶祐年間(1253-1258),隱居在橋港里的順適堂時出資所建。
葉茵是南宋時期有名的詩人,字景文,“隱居高尚,名其堂曰順適,藏書萬卷,有水竹墅十詠……善詩,格清矯”,著有《順適堂詩稿》,他又仰慕唐代文學家陸龜蒙,致力于匯集其詩文,編成《甫里集》二十集。葉茵在崇文好詩的同時樂于善舉,曾為里中修建多座橋梁,思本橋即是其中之一。
思本橋,現(xiàn)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俗名思汾橋,拱形單孔,東西走向,跨遼浜水道,長22.5米,中寬1.85米,全由紫石(武康石)筑成,拱券以全拱并列法砌置,橋頂石梁采用兩端向中間逐漸增厚、外側又鑿成弧形的做法。以前,思本橋的石級上長滿了一種名叫絡石的綠色藤蔓,只留出中間一條細細的橋路。遠遠望去,仿佛是一條蒼龍橫臥在碧波上。橋上未置欄石,走在狹狹的橋頂上,濃濃野趣油然而生。
▲思本橋
龍橋村
龍橋村,現(xiàn)為隸屬于盛澤鎮(zhèn)的一個行政村,地處吳江區(qū)東南部、盛澤鎮(zhèn)新城區(qū)。全村耕地面積已基本被征用,大部分自然村納入新城區(qū)規(guī)劃。該村靠近盛澤鎮(zhèn)區(qū),企業(yè)眾多。村以境內有白龍橋而得名。
白龍橋現(xiàn)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江南運河中線爛溪的支河白龍橋港上。該橋系花崗石構筑,拱形三孔,南北走向,總長40.6米,三孔拱券均采用縱聯(lián)分節(jié)并列法砌置,中孔矢高5.6米,跨度9.9米,兩次孔小于中孔,使橋形變化多姿,猶如長空雁序。白龍橋所跨的水面頗為開闊,東西兩向緊依蜆子兜和小牛蕩。在一片泱泱碧波上,形制恢宏的三孔石橋展現(xiàn)著雄偉多姿的身影。
▲白龍橋
據(jù)《重建白龍橋碑記》載,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沈節(jié)母出所儲千金率先捐助,本鎮(zhèn)綢業(yè)諸君聞風慕義合集巨資”,在康熙時港口橋址上建造三孔拱橋,至清宣統(tǒng)三年(1911)竣工,共歷時三年有余,花費白銀一萬四千余兩。
▲重建白龍橋碑記
白龍橋之所以聲名遠播,除了它的形制恢宏多姿、周圍風景優(yōu)美外,更重要的是橋身上鐫刻著這么一副對聯(lián):“風送萬機聲,莫道眾擎猶易舉;晴翻千尺浪,好從飲水更思源”。
“風送萬機聲”,是盛澤紡織業(yè)生產規(guī)模的真實寫照。據(jù)史載,盛澤的絲綢生產,在明代嘉靖年間便有“日出萬綢,衣被天下”之稱。明代著名小說家馮夢龍在《醒世恒言》中寫道:“話說這蘇州府吳江縣離城七十里,有個鄉(xiāng)鎮(zhèn),地名盛澤。鎮(zhèn)上居民……俱以蠶桑為業(yè)……絡緯機杼之聲,通宵徹夜……乃出產錦繡之鄉(xiāng),積聚綾羅之地。”至清光緒六年(1880),江海關官員E·羅契到盛澤來實地調查,全鎮(zhèn)織機已有8000臺之多,成為國內生產絲綢最多的地方。
▲民國14年刊印的《盛湖志》載白龍橋
“晴翻千尺浪”,可視為寫景之句,也以比擬手法,描繪了一幅綢緞煉染業(yè)的興盛圖景。據(jù)載,明清以來,盛澤出產的絲綢除少量以生坯直接運往外地外,大多煉染為綢,煉坊、染坊最多時達上百家。這些作坊常在空曠地上豎起竹竿,將染整的綢緞晾曬于上,清風吹來,那十余丈長的綢緞翻舞起伏,掀起了層層彩浪。
白龍橋村
白龍橋村,現(xiàn)為隸屬于江陵街道的一個行政村,地處吳江區(qū)北部,東臨京杭大運河,南以五方港與八坼街道友誼村分界,西以行船路與松陵街道蘆蕩村相分,北連龐楊村。
明代,白龍橋村屬吳江縣范隅上鄉(xiāng)。清雍正四年(1726),吳江縣分置吳江、震澤兩縣后,屬震澤縣。民國年間,先后屬吳江縣城區(qū)施家尖鄉(xiāng)、施龐鄉(xiāng)、施梅鄉(xiāng)。1950年屬城廂區(qū)長泰鄉(xiāng)。1954年,分為官字、官南、勝堂、牌樓4個行政村。1957年3月成立勝建高級社。同年10月屬八坼鄉(xiāng)。1958年9月為湖濱人民公社勝利大隊。1981年更名為白龍橋大隊。1983年7月更為白龍橋村。1985年10月屬松陵鎮(zhèn)。2002年11月,劃歸吳江經濟開發(fā)區(qū)代管。2018年10月,江陵街道成立,白龍橋村屬之。村以運河塘岸上有白龍橋而得名。
白龍橋,據(jù)清乾隆《吳江縣志》載,初建無考,明洪武十九年(1386),塘長顧燁易石重建。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刑部郎吳邦楨、海寧僧文玉再建。清光緒五年(1879)前重建。民國19年(1930),蘇(州)嘉(興)公路延伸至八坼,改建為石臺3孔木平橋。1960年,改建為鋼筋混凝土單拱平橋。
▲清乾隆《吳江縣志》載白龍橋
白龍橋村與八坼街道友誼村交界處存有原蘇嘉鐵路的白龍橋橋墩,與北側徹浦橋橋墩共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這兩處橋墩位于云龍橋西堍南北兩側,西邊緊挨524道和京杭大運河。
迎春村
迎春村,在吳江區(qū)西南部,屬桃源鎮(zhèn)。位于桃源鎮(zhèn)銅羅社區(qū),1981年由工農大隊更名為迎春大隊,1983年更名為迎春村。2001年8月后興村和羅北村合并成立羅北村,2003年7月羅北村和迎春村合并成立迎春村。村因有迎春橋而得名。
迎春橋,位于迎春村人民街,東西走向,跨迎春河。為梁式三孔,由花崗石砌筑,橋身上有石欄,望柱4對。橋長15.3米,中寬1.95米,中跨5.2米,高2.95米。初建無考,現(xiàn)存之橋為民國時期重建。2019年8月公布為蘇州市控制保護建筑。
▲迎春橋
該橋西堍緊挨汪宅。汪宅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建于民國初期,共有六進,第一進臨水,建有一座“雙落水”的河埠(宅東側依河也建有河埠),此進原是樓房,后改為平屋,第二進與第一進之間為街路,第二進至第五進均為樓房,第六進為平房。第二、三、四進后面均置有磚雕門樓和石板天井。汪宅在充分體現(xiàn)小橋流水人家風貌和民國初期江南民居建筑風格的同時,也具有較高的人文價值,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汪集旸的故里。
▲迎春橋(東西向)
吳江各地以橋名命名的地名尚有江陵街道的三里橋村、柵橋村,七都鎮(zhèn)的東廟橋村、雙塔橋村,桃源鎮(zhèn)的九里橋村、開陽村、富鄉(xiāng)村,震澤鎮(zhèn)的花木橋村、眾安橋村,黎里鎮(zhèn)的烏橋村等,限于篇幅,不一一贅述。
本文承蒙譚首盛先生提供盛澤白馬橋照片,在此鳴謝。
—END—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