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垃圾在西方發(fā)達國家被分類了。將垃圾分門別類,可回收的和不可回收的分開,自然容易處理垃圾,減少我們自己對對我們生活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對個人和家庭的角度來看,垃圾分類這個看上去易如反掌的小事,須變成一種自覺的行動,才有更大的社會意義。雖然可以依賴國家的干預和立法來約束人們的那些不利于環(huán)境改善的行為,但垃圾分類真能變成個人自覺的行為,還要得益于整個社會意識的成熟。這就是說,行為的變化是時間熬出來的。
對于國人,關于垃圾分類的益處也早已人人皆知。我們現(xiàn)在也在向社會公眾和城市的居民不斷地倡導和宣傳著生活垃圾的分類。但是在眼下就要我們去模仿西方人的那個垃圾分類的做法,看上去還困難重重,甚至等到我們的人均收入水平達到了3000美圓的水平,我也懷疑西方的垃圾分類制度在中國能否奏效。畢竟,由于飲食上的差異,中國人的生活垃圾的種類遠遠多于西方人,不易分類。另外,也很難象美國那樣每周一次由政府或政府特許的垃圾收拾公司來收集垃圾,因為易于腐爛的肉食垃圾在中國人的生活垃圾中占的比重比較大。
就我在美國的生活經(jīng)歷來講,每天的生活垃圾要分撿出來,將玻璃瓶、易拉罐、硬紙板、報紙以及易腐爛的食物等分門別類裝入不同的垃圾袋子或分撿盒內,每周由垃圾車來收拾這些垃圾,每周一次,所以,垃圾必須在家里存放到垃圾車來收取垃圾的這一天才能拎到門口堆放。這個做法對于不“炒菜”的美國人來說是能理解的,但是對于我們中國人,每天都要從洗菜、切肉到重油炸炒才能吃上飯。不僅每天產(chǎn)生的垃圾品種繁多,而且還包含大量易于腐爛的肉類就蔬菜垃圾,如果不立即處理掉,那整個家就會彌漫著垃圾的臭味。
所以,要中國人來遵循美國的這個垃圾回收慣例和法律,生活就會變得不那么自由,是極其難受的。要么把易于腐爛的垃圾裝在保鮮塑料袋內重新放回冰箱等待每周一次的收撿,要么干脆也去吃烘烤的包裝食品。就象美國人一樣,這樣的食品除了留下它的紙包裝以外,全都可以吃了。所以,每到收拾垃圾的日子,美國人的門前堆放的垃圾主要就是食品的包裝紙和喝酒剩下的空瓶子,再有就是過期的報紙和雜志了。而由于中國的“國情”,老百姓不僅發(fā)現(xiàn)在自己的廚房里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是相當麻煩和困惑的事,而且,因為有較高比重的易于腐爛的垃圾,城市的生活垃圾根本不可能僅每周一次地由政府出面來收集。
中國的很多城市家庭過去長期以來都有周日(過去的周末只有周日)集中處理和出售舊物廢品的習俗,如舊衣服、報紙雜志和瓶瓶罐罐。現(xiàn)在,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了,過去每周一次集中處理廢舊物品的習俗日漸消失,廢舊物品更多地隨垃圾、甚至當作生活垃圾來傾倒了。所以,現(xiàn)在的城市生活垃圾的種類比過去復雜多了,從環(huán)保的角度說,對環(huán)境的危害則更大了。但是,正因為垃圾的內容比過去更豐富了,所以我們這個城市出現(xiàn)了一個以垃圾為生的“拾荒”大軍。他們在替代著我們分類著垃圾。這可能是在今天存在著的解決中國人的垃圾分類問題的一套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但可能是非常有效率的垃圾分類“制度”。
我們這個城市流動著一個規(guī)模非常龐大的城市“拾荒”大軍,我們不一定知道這個拾荒者的規(guī)模有多大。他們可能來自千里之外,他們甚至舉家遷徙。他們每天走遍城市的大街小巷,在大大小小的公共垃圾桶里面尋找著任何可以掙錢的東西。在我所居住的公寓里,每天我們朝樓層配備的垃圾桶里傾倒的混合垃圾會隨時由物業(yè)公司雇傭的清潔工收集起來,隨時運出公寓。但同時,這些清潔工從生活垃圾中分撿出來報紙、硬包裝紙、塑料瓶和玻璃瓶等。不難理解,這些清潔工將這些可回收的東西從每天的垃圾桶中分撿出來,再由“廢品站”的人來上門收取,這樣,這些清潔工就從收集垃圾的工作之外又掙得了另外一筆來自分撿垃圾的額外收入。
不難想象,城市的拾荒者所以能夠依賴垃圾而生存,從分撿的垃圾中掙到錢,顯然是因為在他們背后還存在著另外一個龐大的、而且可能是一樣有效率的廢品收購的“商業(yè)系統(tǒng)” 或者網(wǎng)絡。這個商業(yè)網(wǎng)絡是由大大小小的廢品回收站站點連接起來的。拾荒大軍以極高的效率將從垃圾中分類出來的可回收的所謂“廢品”賣到“廢品收購站”。說這個收購網(wǎng)絡有效率,是因為拾荒者常常是一日多次甚至可以隨時將從垃圾中撿來的各類“廢品”到“廢品收購站”兌現(xiàn),哪里需要領導審批、簽字和等待?拾荒者也不會遭遇“打白條”的荒唐。
可想而知,在廢品收購站的背后“隱藏”著的則是一個更有效率的“制造業(yè)”。它們極可能進行著作坊式的生產(chǎn)。這些處于社會最低層的“企業(yè)家”們就這樣大部分地依賴著廢品收購站提供的源源不斷的“原材料”進行著生產(chǎn)活動,創(chuàng)造著一個不為我們所熟知的經(jīng)濟。我無法估計出這個依賴垃圾生存的經(jīng)濟到底有多大,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它并不是我們假想和推論出來的經(jīng)濟,而是事實在在的、完全依托高度的社會分工的一塊有相當規(guī)模的市場經(jīng)濟。是我最近有幸從一個知情者和當事人的口中才知道了這個我未曾想象到的經(jīng)濟的存在。讓我轉述這其中的一個關于“鞋底”的真實的故事,其間分工之發(fā)達,市場之有效,讓我們經(jīng)濟學家汗顏。
在湖北的武漢,幾個農(nóng)民經(jīng)營著一個專業(yè)的廢品收購站,專門收購運動鞋的舊鞋底。價格根據(jù)鞋子的品牌和質量而有差別。例如,如果是舊的某某型號的耐克鞋,一只可以賣到10幾塊,一般的橡膠鞋底也就幾毛錢一只。據(jù)說,收購者經(jīng)驗老道,用眼一看就能區(qū)別定價。每天,城市的拾荒者們從大街小巷的垃圾桶里分撿著這樣的舊鞋子,將這些舊鞋子賣給這個收購站,由該收購站定期將收購來的舊鞋底打包北上,押運到河北的石家莊,賣給那里的作坊式的橡膠廠。橡膠廠將這些舊鞋底熬成膠磚,再南下運送到福建的鞋子生產(chǎn)商,福建的鞋子生產(chǎn)商生產(chǎn)出新鞋子再銷往全國。就這樣,從垃圾分撿舊鞋子開始,到新鞋子生產(chǎn)出來,整個流程跨越了大半個中國,全然依靠著高度的社會分工和信譽,創(chuàng)造了一塊經(jīng)典而又非常有驚人活力的經(jīng)濟活動。
這個故事還只是講述了垃圾桶中的一個“廢品”而已。在生活垃圾今天,由我們的垃圾創(chuàng)造的這個經(jīng)濟活動的規(guī)模究竟有多大,應該可想而知了。有人曾這樣評價過美國的“硅谷”,說在那里是年輕人的智慧使沙子變成了黃金。而在我們這個社會的最底層,流動著成千上萬的再普通不過的人,是他們靠著自己的手和腳,創(chuàng)造著垃圾經(jīng)濟的神話。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