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鳳雛龐統(tǒng)不幸命喪落鳳坡,取西川行動便頓然停滯,劉備首席謀士諸葛亮不得不離開荊州親自入川助陣。諸葛亮離開荊州之前,猶豫再三之后才將印綬交給關羽,一是因為關羽身份非同一般,二是關羽名氣響亮,三是關羽有一定的謀略,盡管如此,荊州后來還是失守,關羽也落得身首異處。人們會說,這是由于東吳所施詭計所致,其實不然。
劉備與孫、曹最大的不同在于人材構成。曹氏在不同時期均能找到能人輔佐,這些能人能力之強,甚至于最后曹氏天下都被占有;孫氏由于深耕東吳,形成了人材更新機制,而且人材結構不斷年輕化;而劉備的人材結構相對不夠合理,僅僅倚重幾個主力,五虎將加諸葛亮,這些人全都可謂精英中的精英。該人材結構雖然穩(wěn)定,但只是靜態(tài)穩(wěn)定,一個精英出現(xiàn)問題,短時間無法彌補,甚至始終都無法找到替代者。關羽威震華夏,兼有智謀,但其致命缺點在于傲慢,由于傲慢而忽視小的力量,由于傲慢而不能輕易聽取謀士意見,由于傲慢而拉大了他和屬下之間的距離。荊州是戰(zhàn)略重地,東扼江東,北刺曹操,根據牛頓
第二定律(第三定律,和訊網友zhyl1129 指出此錯誤)可知,江東和曹操也會反作用于荊州,形成夾擊之勢,被擊破的危險也非常大。劉備下益州,得漢中之后,益州便成了腹地,漢中與荊州則成為兩翼,或者說兩只拳頭,其中由以右拳為重。此時,江東覬覦荊州已久,曹操也想報漢中之仇,兩方夾擊荊州之勢已成,但是,劉備卻在此時派關羽攻打北邊的樊城,主動出擊雖不算下策,但是劉備、諸葛亮對關羽表現(xiàn)出過分的依賴,以至于沒有派兵接應,剛取下的漢中前線也沒有派大將鎮(zhèn)守,以呼應關羽,發(fā)揮兩只拳頭同時出擊的威力。由于關羽的傲慢惹惱了江東孫權,這在出兵伐魏之前便鑄成大錯,之后由于打了勝仗,關羽的傲慢隨著名聲達到頂峰,終于有了呂蒙白衣渡江,計取荊州九郡。此刻,如若有漢中和西川援兵接應,保住關羽不成問題,甚至有可能借東吳立腳未穩(wěn),復奪荊州。但遺憾的是,關羽父子殞命,荊州盡失,依賴精英的負面后果可見一斑。龐統(tǒng)之死也是一樣,龐統(tǒng)再有韜略,如果將校不配合或者配合得不好都無法成事,龐統(tǒng)一去,人才立即宣告真空,這就是過分依賴精英的后果。
無論是關羽落敗,還是龐統(tǒng)之死,都反映出上述劉備人材結構的不足,也印證了精英的作用類似鈔票,沒有它萬萬不能,但它并不是萬能。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由于當時荊州前有夾擊,后無援兵,劉備又將關羽從荊州調出等客觀原因,失守不能完全歸罪于關羽,這是諸葛亮戰(zhàn)略上的失誤。攻取西蜀,然后又攻打漢中,這一拳打得過大,在西蜀、漢中未穩(wěn)之前,荊州老家絕對是需要重點防范的,何況荊州還是日后重扶漢室的必經之路。縱觀諸葛亮的所有行動,可以發(fā)現(xiàn)他過分看重西蜀,而輕視了荊州;過分強調了東聯(lián)孫權,一廂情愿,從而忽視了孫權的想法。如果拋棄精英思想,大才大用,小才小用,上下配合,取西川、奪漢中就不會出現(xiàn)首尾難顧的局面;如果沒有諸葛亮過大的權威,魏延或許真的能兵臨許都城下,東吳也不會有恃無恐,得寸進尺。三分天下之策再好,那也是隆中之假說,也需要根據形勢,不斷修正;關羽再英勇,也擋不住韓信楚歌之計,也有力盡被擒的一天。關羽可以說是犧牲在精英意識之下,諸葛亮、劉備的用人策略筆者不敢恭維,畢竟,歷史終究是眾人之歷史,戰(zhàn)略終究不能完全取代戰(zhàn)術,“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也同樣適用于西蜀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