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作家·快訊】阿 月 /西南作家工作室聯(lián)盟隆重上線
《西南作家》微信公眾號
主 辦:《西南作家》雜志社
主 編:
曾令琪(聯(lián)系電話、也是微信號:18228014307)
郵 箱:675833642@qq.com
要 求:
1、只接受原創(chuàng)、首發(fā)稿。作者文責自負,《西南作家》沒有偵探之責,敬請作者留意。作者投稿時,請附上自己的文學創(chuàng)作簡介、近期生活照。
2、作者投稿時,請同時發(fā)來以下授權書:
該作品是我的原創(chuàng)首發(fā),我授權《西南作家》雜志旗下微信公眾號獨家首發(fā)并標原創(chuàng)。有諸如一稿多投、抄襲等問題,由作者承擔一切后果。
3、關于稿酬
按照常規(guī),本微刊所發(fā)文章,暫無稿酬。若有讀者打賞,則在系統(tǒng)到位后,賞金如數(shù)轉給作者。
附——
《西南作家》雜志紙刊郵箱:
xinanzuojiazazhi@qq.com
《新蕾》雜志紙刊郵箱:
2903469047@qq.com
文融詩情話揚州
——曾令琪散文《煙花三月下?lián)P州》讀后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收入曾令琪散文集《熱鬧的孤獨》
自李白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亮世以來,后人的析義與評論層出不窮,派生出詩歌文化的絢麗多姿。當代,一篇散文《煙花三月下?lián)P州》,添景立秀,以它的獨具特色,以文釋義,文融詩情,清麗而豐盈,令人眼界一新,記住了曾令琪這位著名散文家的大名!概總而議,《煙花三月下?lián)P州》至少有如下特點——縱觀全文,不得不欽佩令琪君對歷史研究所具備的豐富學識。為說明揚州之所以名揚天下和太白詩之所以韻流千古,該文的布局謀篇,極盡清晰歷史脈絡,交待文化背景之用心,信手牽出上下數(shù)千年的“揚州史”,躬身迎來光耀歷史的“人物群”,雅致道出關聯(lián)的“詩文事”。這些,無疑為散文創(chuàng)作中較為重要“閑筆”。這樣的閑筆,其實就是散文中的“放”。一篇懷古論今的散文佳作,一定是收放自如的作品。這樣,隨文章的深入,讀者很快便進入品味美詩、觀光名城的神游意境中去……令琪君的筆法,藝術而精巧,于娓娓道來中蘊含啟承轉合的自然運勢——這是他的散文所具備的一大特點。不難看出,《煙花三月下?lián)P州》更顯其妙筆描法——如“接龍”般的層層遞進。請看:全篇由而今人們所居都市及其城市“名片”說起,以揚州開題,自然請出詩仙李白,論議其故鄉(xiāng)身世,尋覓其文源詩蹤,再涉及眾多歷史人物與揚州的密切關系,從而展示揚州古今之魅力風貌!全文的第二部分,話及李白詩的山水之緣及送別詩,便速遞至詩人孟浩然與黃鶴樓及廣陵的詩情淵源。于是,黃鶴樓的地理位置及名氣傳說,李白因崔顥《黃鶴樓》名作而斂手賦詩的謙遜之舉,欽羨襄陽布衣詩人孟浩然的訪問之行,“兩大詩人”惜別于黃鶴樓下,這樣,“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情狀便觸景動心,化意為詩,演繹成千古絕唱。真可謂詩如畫,畫幻影,影入神,神潤心,醉迷了后世文人騷客,廣大讀眾,卓立于送別詩之林!繼后章節(jié)的描述,更為生動形象地從“水”至“花”,自“人”觸“物”,“接龍”般的描繪,活鮮鮮地把古譽“淮左名都”、“竹西佳處”的揚州佳境,透顯得古色生香,美不勝收。謂予不信?請看——“就這樣,幾千年來,揚州以其獨冠天下的美,?立在長江的下游。”“揚州的美,首先美在她的水?!币源肆黜嵆觥皳P州境內河湖廣布,水系縱橫,灘蕩密織”,“潤澤了揚州這一方水土,更養(yǎng)育了揚州這一方風雅的文化和堪比帝京的風物?!?/span>“揚州的美,還美在她的花。”以此勾沉隋唐宋金、明清至今,關于天下稀有名花——瓊花那玉色冰潔及其興衰栽種逸事來。其間,令琪君的筆端自然地串聯(lián)出隋煬帝詔令開鑿開發(fā)運河,三下?lián)P州看瓊花,蓋迷樓行止的功罪評說;宋明金帝王對瓊花的羨而不得,皆因瓊花“與宋之興俱興,與宋之亡俱亡”的玉潔故事;直至當代,經(jīng)相關專家、部門搶救培植,瓊花復開,清香四溢,并榮登揚州市花芳座的佳話。正因為揚州水花風物的絢麗燦爛,歷史人文的厚重悠久,“唐宋文人的青睞與追捧”,以至形成其“風華獨立,雅韻獨具”的無窮魅力。這就有了:“前輩詩人孟浩然,高潔清雅之余也未能免俗,在煙花三月的佳日,不顧高仰他的晚輩詩人李太白的盛情挽留,也趕趟兒似的獨自奔去參加風雅名士的揚州之會?!?/span>“而黃鶴樓下的李白,佇望孟浩然的輕舟孤帆遠去那令人向往的揚州城,想象著孟老夫子就要去消受廣陵的大好春光,聆聽維揚的吳儂軟語,不由得詩潮涌動: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薄霸谀c禮送的悵惘心緒中”,詩仙太白焉能想到他的這首送別詩竟讓后世文人代代心儀,其中,他的一位四川老鄉(xiāng),當今散文家曾令琪更是淌心泉之水,合流他的詩意浪花,文融詩情,互映生輝呢?2013年5月23日,《揚州晚報》整版刊發(fā)曾令琪《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我認為,李太白的這首詩,之所以卓立于送別詩之林,就在于他以“孟浩然·黃鶴樓·煙花三月·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天際流”所表述的人物·地點·時間·景象·心境等交織融合為自我的意識流,對孟浩然遠去的景象飽含著詩化的惜別心意,并挾裹著自己向往揚州的悵惘情緒流動。這是一種高超的文學立意:盡管送別詩的內容中偏不顯現(xiàn)一個“送”字,然而,他的惜離之情卻似滔滔長江水,向流于“孤帆遠影天際”……而當代令琪君的這篇散文發(fā)抒情緒亦是異曲同工:縱觀全篇,與其說從字面詞句上予以全詩的釋義,不如講更是從李白的高誼情懷,文氣視野,賦詩才華等方面開視眼光,走筆揮灑,酣暢地抒放自己的文心胸懷,由衷地贊揚一番盛唐時期兩大“布衣詩人”文氣相投的可貴。甚者,由此花生妙筆,有根有據(jù)地鋪陳展示錦繡揚州的一輻歷史畫卷,儼然一堂廣陵歷史人文知識普及課,一場揚州旅游文化故事匯,讓讀者美美地享用一回揚州文化大餐。倘若詩仙太白有知,該是多么的欣賞,怎樣的欣慰呢!而對于當今揚州市民而言,又一位四川文士盛話揚州,他們的心情又該是如何呢?關于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功過是非,作者在文中較為客觀地進行了評價,這就牽涉到作家的“識”。對于古人、古事,一個作家應該有自己歷史學家一般的見解,不能人云亦云。所謂史德、史識、史才,不僅僅是對歷史學家的要求,也應當看作是對作家的要求。否則,作品中的立論,將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或大或小的偏頗。
作家簡介
張季次,筆名季風、紅帆,詞作家、藝術評論家、社會音樂活動家、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樂濤風潮》總策劃,從過藝,從過政。現(xiàn)賦閑卻文忙,以文學、藝術自娛,筆耕不輟,冀秉燭之明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