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我們講到周武王深謀遠慮地執(zhí)行四大舉措,不僅鞏固了新生的周王朝,還保證了它的長治久安,甚至影響至今。其中分封制度不僅幫周王朝迅速的穩(wěn)定了局勢,還讓獲得分封的諸侯列土封疆,福祚綿長。那么這些有幸成為第一批獲封的諸侯都有誰呢,他們的后續(xù)發(fā)展又怎么樣?今天陽光君就來簡單盤點一下。
周武王滅商后,最早分封的諸侯主要可以簡要分為四類,他們分別是:
第一類,同姓兄弟,也就是周武王的姬姓親兄弟、近親和遠親。他們主要有:姬發(fā)的9位同母兄弟中的7位,最知名的有魯國姬亶和三監(jiān);姬昌的其他兒子,最知名的是召公姬奭被封在燕國;姬發(fā)的叔伯,如虢公;還有遠親,如周太王次子后裔周章和虞仲分別封在吳國和虞國。
第二類,開國元勛,也就是在周滅商過程中功績卓越的大臣。這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姜尚,他作為周滅商的總策劃,功績最大,被封在齊國。其次,就是前面提到的姬姓兄弟們,因為周朝創(chuàng)業(yè)時家族勢力參與多,這些人有很多是貢獻巨大的功臣。其他的別姓功臣沒看到相關記載。
第三類,圣王后裔,也就是過往的氏族領袖或者前朝王族的后裔。他們主要有:神農(nóng)氏后裔封焦,黃帝后裔封祝,帝堯后裔封薊;帝舜后裔封陳,大禹后裔封杞,武庚封邶[bèi]。這些都是前朝貴族,時至周初,實力仍然不容小覷,是姬發(fā)有意拉攏或者安撫的人。
第四類,既成事實,也就是沒有經(jīng)過姬發(fā)分封,就已經(jīng)形成的方國或族群,周王朝加以承認或者沒有反對。最具代表性的是越國,早在夏朝少康時期就封在會稽供奉大禹祭祀。還有如商湯后裔鄧國,箕子朝鮮等,都等到了周王朝的承認。
這些諸侯國,按照先祖不同,還可以被分為:
1. 最繁盛的姬姓國,為帝嚳后裔,是周天子的本家;
2. 鐵桿同盟姜姓國,為炎帝后裔,最知名的是姜姓齊國;
3. 帝舜后裔的媯姓國,最知名的是后來代齊的田氏;
4. 大禹后裔的姒姓國,包括杞國,和后來成為春秋霸主的越國;
5. 商湯后裔的子姓國,最知名的是武庚一世而亡的邶國,箕子朝鮮,和宋國;
6. 其他還有風姓國傳說是伏羲后裔,以及其他少數(shù)幾個沒有確定來歷的已姓國、董姓國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