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學科:中國諸民族語言
分支主編:黃行 副主編:王遠新
史籍稱“河西字”,使用者自稱“番文”,黨項羌人的文字,用來記錄黨項語。這種文字在西夏建國之前的1036年由夏景宗元昊委托大臣創(chuàng)制而成,隨即被用為西夏的官方文字,在王國覆亡之后一直斷續(xù)使用到明代中期。西夏字的總數(shù)將近六千,基本筆畫和造字理念來源于漢字,多用“會意”“形聲”手段構成合體,但無一字與漢字相同,且絕大多數(shù)字形都比漢字復雜。目前見到的西夏文獻主要出土于內蒙古自治區(qū)、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和甘肅省的幾處遺址,尤以內蒙古額濟納旗的黑水城所出為大宗。出土文獻分藏俄、英、中、法、日等國,數(shù)量巨大,內容以佛教著作為主,另有一批中原典籍的譯本,最為引人注目的是西夏人自己編寫的字典、童蒙教材、法令和詩歌諺語。西夏字目前能獲得大致解讀的約占總字數(shù)的十之七八,閱讀文獻已經基本夠用。
1345年西夏文石刻陀羅尼拓片局部(原石在北京居庸關云臺)
(撰稿:聶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