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先生是中國傳統(tǒng)書法美學的集大成者,堪稱詩、書、畫三絕。早年拜鄉(xiāng)賢范培開先生學書,后從含山進士張栗庵先生學詩。此后為求藝道,只身負笈上海,拜黃賓虹先生為師,書、詩、畫俱進。
林散之
1898—1989
林散之,字散之,號三癡、左耳、江上老人等。江蘇省江浦縣(今屬南京市浦口區(qū))人。歷任江蘇省國畫院任專職畫師、江蘇省國畫院一級美術(shù)師、省書法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1972年中日書法交流選拔時一舉成名,趙樸初、啟功等稱之詩、書、畫“當代三絕”。也被稱為“當代草圣”。
Lot 364
林散之 《書論》
紙本冊頁
1974年
31.5×22.5 cm×16 約 0.6平尺(每幅)
釋文:筆之執(zhí)使在橫畫,字之立體在豎畫……以上論書,言淺而旨確,非工力深者不解其難也。
款識:《書筏》笪重光,七四年五月十日林散之書。
鈐?。?/strong>林散之印
冊首:《書論》,一九七四年五月十六日,聾叟。鈐?。毫稚⒅?/p>
題跋:壬辰三月弟子莊希祖謹記于金陵。鈐?。何踝?、大吉
在1966年時,林老因悲悸夫人去世,已然雙耳失聰,與人交流基本依靠筆談。加之受到形勢的影響,林散之基本停止了繪畫的創(chuàng)作,全身心的投入到書法創(chuàng)作當中。
“···橫之住鋒或收或出,(有上、下出之分。)豎之住鋒或縮或垂,(有懸針、搖縷之別。)撇之出鋒或掣或捲,捺之出鋒或回或放。人知起筆藏鋒之未易,不知收筆出鋒之甚難。深于八分章···”
1970年,林散之受傷,右手只有三指可用,但他堅持苦練,書風漸趨成熟。及至1972年,林散之參加中日書法交流,一戰(zhàn)成名,書法技藝又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光之通明在分布,行間之茂密在流貫,形勢之錯落在奇正。橫畫之發(fā)筆仰,豎畫之發(fā)筆俯,撇之發(fā)筆重,捺之發(fā)筆輕,折之發(fā)筆頓,裹之發(fā)筆圓,點之發(fā)筆挫,鉤···”
此冊寫就于1974年,正是林散之書風成熟,狀態(tài)頗佳之時。此冊既有對先賢的致敬,又有對自己書風漸成的肯定,且裱工精良,自題簽條,足見對林散之此冊的重視。
Lot 357
林散之 《賀中日邦交詩一首》
紙本鏡片
160×60 cm 約 8.6平尺
釋文:日映天門一望開,有人招手向蓬萊。秋帆無限波濤里,載得東方友誼來。新釀蒲萄酒數(shù)缸,拑對未肯獨先嘗。麻姑遙指云間路,笑獻瑤臺田一郎。
款識:祝中日邦交永締不渝,林散之。
鈐印:林散之印、左耳七十后作
出版:《林散之中日友誼詩書法手卷》P147,文物出版社,2010年。
林散之曾概括其學書經(jīng)歷:“余學書,初從范先生一變;繼從張先生,一變;后從黃先生及遠游,一變;古稀之后,又一變矣?!贝酥^林氏學書“四變”。
Lot 358
林散之 《清平樂·會昌》
紙本立軸
152×41 cm 約 5.6平尺
釋文: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會昌城外高峰,顛連直接東溟。戰(zhàn)士指看南粵,更加郁郁蔥蔥。
款識:清平樂·會昌,散耳。
鈐印:林散之印、曾登太白
出版:《20世紀杰出書法家林散之書法藝術(shù)解析》P21,江蘇美術(shù)出版社,2000年。
林散之寫字采用繪畫用墨法:積墨、破墨、焦墨、宿墨、淡墨、渴墨、濃墨。為了取得不同的墨色,先把墨磨得很濃很濃,然后破清水寫字,水墨交融,洇散滲化,加上寫字時筆上墨的多少不同,字就有濃淡深淺,濕潤枯燥等多種墨彩。
Lot 359
林散之 《草書李白詩》
紙本立軸
96.5×41 cm 約 3.6平尺
釋文: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款識:白墅同志留念。李白《送孟浩然》。散耳。
鈐?。?/strong>林散之印、長壽
備注:上款人余白墅歷任上海大眾美術(shù)出版社、上海書畫出版社主任、編審。
Lot 361
林散之 《草書錄唐人詩》
紙本立軸
68.5×34 cm 約 2.1平尺
釋文: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款識:唐盧綸塞下曲,散耳。
鈐?。?/strong>江上老人、大年
1975年,日本書法代表團訪問中國,林散之書“中日友誼書法手卷”相贈,其水平之高,震撼了日本書法代表團,后日方團長青山杉雨手書“草圣遺法在此翁”譽之,由此,“當代草圣”書名遠播。
青山杉雨手書“草圣遺法在此翁”
Lot 360
林散之 《草書許瑤詩論懷素》
紙本立軸
1979年作
124.5×42 cm 約 4.7平尺
釋文:志在新奇無定則,古瘦漓驪半無墨。醉來信手兩三行,醒后卻書書不得。
款識:唐許瑤論懷素草書,七十九年散耳。
鈐?。?/strong>林散之印、七十年代
出版:《20世紀杰出書法家林散之書法藝術(shù)解析》P26,江蘇美術(shù)出版社,2000年。
Lot 363
林散之 《草書七言聯(lián)》
紙本立軸
1979年作
147×24.5 cm×2 約 3.2平尺(每幅)
釋文:多栽綠竹親君子,每對垂楊憶故人。
款識:己未春二月書,八十二叟林散耳。
鈐?。?/strong>散之信璽、大年
備注:林昌庚舊藏,林昌庚系林散之次子。
Lot 362
林散之 《草書七言聯(lián)》
紙本立軸
1983年作
151×40.5 cm×2 約 5.5平尺(每幅)
釋文:名花未落如相待,佳客能來不費招。
款識:八三年元月初霜,八十六叟林散耳。
鈐?。?/strong>散之信璽、江上老人、大吉祥
出版:《林散之書畫集》P254,文物出版社,2003年。
展覽:林散之100周年書畫作品展,中國美術(shù)館、上海劉海粟美術(shù)館,1998年。
林老不僅在書法界縱橫捭闔,在繪畫上也頗有建樹。早在1929年,林老便已拜入賓翁門下,得其真?zhèn)鳎瑝延紊胶?,畫風漸進。直到60年代,因為時代沖擊與身體因素的雙重影響,不得不停止了繪畫的高產(chǎn)創(chuàng)作。所以林老六十年代后的繪畫作品極為少見。
Lot 365
林散之 《佛門有道》
紙本立軸
1946年作
82×22.5 cm 約 1.7平尺
款識:卅五年殘冬,仁唫兄索畫撿此以報。
鈐?。?/strong>林散之印
備注:原藏家得自林散之家屬。
林散之雖然畫名不彰、畫作不多,但事實上他卻是吳昌碩之后僅有的在以書入畫實踐中最成功的藝術(shù)家之一。他自己對此也多有認識,在《林散之書畫集·自序》中,他自稱:“余之學書過程即余學畫過程。以作畫之理寫字,以寫字之理作畫,互為影響,暢其機趣?!倍渲两簧圩油藙t賦詩稱:“先生作畫如作書,春蛇入草夏藤枯;先生作書如作畫,鐵畫銀勾懸筆下?!笨芍话摺?/p> Lot 366 林散之 《林靜山幽》 紙本立軸 1973年作 88×30 cm 約 2.4平尺 款識: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癸丑夏日聾叟寫于南京。 鈐?。?/strong>林散之印、長壽、散耳 出版:《林散之書畫集》P32,江蘇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95年。
林散之的山水與書法一樣,充滿“金石趣味”,既重骨力,又重勾勒,注重用筆的細微變化及其與刻畫對象的相互適應(yīng);而在畫格上,則崇尚“生拙”,力避甜俗,在渾厚樸質(zhì)外別有某種秀逸與清新。他自己曾說:“作畫法宋人,皈依元明,力戒浮華,旨在質(zhì)樸天真,千丘萬壑,求無俗跡,能除魔障,我之原也。”即是其謂。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