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佳
軌道交通是上海市的一道靚麗風景線。自1號線于1993年5月28日正式運營以來,經(jīng)過20多年的高強度開發(fā),上海已構(gòu)建起國內(nèi)、乃至世界規(guī)模最大的城市軌道交通網(wǎng)絡。截止2018年12月,全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總長705公里,共17條路線和415座車站,日最大客運量達1256.3萬人次。
盡管軌道交通缺乏根治城市擁堵病的神力,并需要依托高投入開發(fā)和高質(zhì)量管理,才能艱難維持高成本的運營。然而在城市職住分離、建成區(qū)剛性擴張、住行供需緊運行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下,地鐵等軌交為促進上海經(jīng)濟可持續(xù)發(fā)展、提升城市整體運行效率和方便市民安全快捷出行,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比較特殊的是,上海市軌交在數(shù)十年成長、運營進程中,與本土方言不斷碰撞出的一些令人抱憾的新火花和新摩擦,會對城市的和諧與進步,產(chǎn)生出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必須引起社會各界和決策部門的共同關(guān)注。
在這里,需要先說明兩個問題。
第一:
上海市各條軌道交通運營線,均擁有充滿個性和魅力十足的標志色。除了磁懸浮和浦江線以外,1-13號線以及16、17號線,全是采用數(shù)字編號形式命名的。若是用字正腔圓的普通話來表達,常常能給人帶來一種簡潔清晰和瑯瑯上口的聽覺享受。
第二:
上海方言將“線”念成“xi”。尤其是另一個市民很忌諱的字——“死”,滬語也念“xi”。
“線”和“死”為同一個音,并且糾纏在一起成為出行者的日常用語,就會使上海軌道交通與上海方言之間出現(xiàn)一些難以規(guī)避和協(xié)調(diào)的尷尬事。
在上海,市民言談溝通始終是由植根于黃浦江兩岸的滬語占統(tǒng)治地位。最近二十年,上海市人民生活質(zhì)量得到歷史性提升,市民票子增多、閑暇時間富余,各種家庭、親友、同學、同事、朋友間的聚會和游樂活動豐富多彩。尤其是飽經(jīng)滄桑的老三屆,數(shù)十年天各一方的艱辛拼搏,如今葉落歸根安享晚年,相聚在一起追憶似水年華,總有說不完的貼心話語和吐不盡的喜怒哀樂,大家也都習慣于使用從牙牙學語時就開始深入腦髓的本土方言。
由于城市交通擁堵已成頑疾,民間各種飯局一般都喜歡安排在大家行走都方便的地鐵站附近,而每一次聚會后的離別,相互間的對話卻幾乎全都是:
“儂(你)或哪(你們)幾號xi?”
“伊(他)或伊拉(他們)幾號xi?”的問話。
以及:
“阿拉(我或我們)最便當(方便),1號xi十分鐘就到家”。
“儂(你)路程最遠,2號xi到虹橋,趕最后一班高鐵,估計半夜才能回到蘇州”。
“伊拉幾嘠頭(他們幾個人)動遷到滴水湖。2號xi轉(zhuǎn)16 xi,到窩里廂(家)也要接近零點”的答語。
上述對話,一問一答,繞來繞去,離不開一個不吉利的字——“xi”。
在這里,用上海方言交流和表達,確實會演繹出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荒誕劇。
說則無心,聽則有意。有時候,一些從北方返滬的老上海人實在聽不下去,就只能在一旁大聲疾呼:“不要老講觸霉頭的儂xi我xi了,我們還是應該多講講普通話”。
然而,鄉(xiāng)音難舍,習慣難改,充滿激情和離別情的對話最終仍然是戳心扎耳的“xi來”與“xi去”。
上海是國際化大都市,語言環(huán)境理應優(yōu)美、文明。為此,筆者建議有關(guān)部門要著手對上海地鐵線路編號進行適度變革。
一是將地鐵線路起始編號由“1”提高至“51”。
上述變革,不僅能使地鐵線路編號與日歷編號個性分明、不再混淆,更能使兩者避免因讀音雷同而產(chǎn)生使人生厭的齟齬、沖突和誤解。同時還具有簡便易行、可操作性強等特點,因而能得到市民的理解和接受。
當然,如此變革一般需增加一-兩個音節(jié);同時,要有較長時間的磨合和適應。
二是將地鐵線路變更為文字形式命名。
例如地鐵1號線可變更為富(富錦路)-莘(莘莊)線;
2號線更名為徐(徐涇)-浦(浦東國際機場)線,或徐(徐涇)-廣(廣蘭路)線以及廣(廣蘭路)-浦(浦東國際機場)線……。
文字命名比較直觀,有助于人們了解地鐵線路的走向。但其缺陷是變化幅度大;若是線路延長,則需再次進行更名;此外,市民接受度有限,磨合期更長。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