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zhàn)爭是扎在中國人心頭的一個刺,直至今天,這根刺依然沒有消除!通過甲午戰(zhàn)爭,日本迅速崛起,成為東亞第一強國!可以這么說,日本是踩著大清的軀體,才站了起來的!
在這一場決定兩國命運的戰(zhàn)爭中,李鴻章固然犯了不少戰(zhàn)略戰(zhàn)術錯誤,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即:李鴻章是一人一地,對抗日本全國!當時,無論是帝黨的翁同龢,還是國內的其他總督,都喜聞樂見李鴻章慘遭失敗。
為什么會如此?原因很簡單,翁同龢代表帝黨,而李鴻章是慈禧的人,翁同龢等人自然希望李鴻章失敗,從而有攻擊的口舌,扳倒李鴻章,削弱慈禧力量。至于其他總督之類,對李鴻章的“天下第一總督”身份,一直虎視眈眈,總想把李鴻章拉下馬。
在這種情況下,李鴻章只能一人一地(直隸地區(qū))對抗日本,如此焉能不???至于其他的政治制度,將士貪生怕死等,屬于次要原因!
對李鴻章而言,此時危機重重,軍事失敗的打擊,和國內各路人馬的攻訐只是一方面,更大的羞辱來自對日求和的談判!
1894年9月17日,甲午海戰(zhàn)失敗之后,清政府準備求和,但由于日本攻勢如潮,拒絕了求和!1894年底,日本國內不穩(wěn),多次爆發(fā)農民起義,于是在1895年2月2日,同意清政府的求和!然而,日本伊藤博文提出要求,必須要李鴻章作為全權代表,其他人不行!
在這一求和過程中,想必大家都聽過很多故事,(1)李鴻章遭到日本浪人刺殺,身中一槍,于是賠款減少一億兩白銀,(2)李鴻章身材高大,但談判桌上,日本人給了李鴻章一把矮椅子,以此羞辱李鴻章,(3)李鴻章苦苦哀求,但伊藤博文依然不肯減少,所謂 “只管辯論,但不能減少”!
1895年4月14日,慈禧電令李鴻章,接受日本的條件。4月17日,李鴻章代表清政府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至此,甲午戰(zhàn)爭全面結束!
整個甲午戰(zhàn)爭中,李鴻章不僅身體受傷,而且精神遭到羞辱,可謂是身心俱傷!那么,對于李鴻章,慈禧是如何評價的呢?李鴻章回國面見慈禧時,慈禧也沒有說太多話,對李鴻章在為大清的減少一億兩賠款之類,一概不提,只是淡淡的說了三個字,即:“辛苦了”!
慈禧為什么如此冷淡?或許對一億兩白銀不在乎,或許對李鴻章不滿意,或許覺得沒什么可說的......總之,答案有很多,只是已經找不到真相了!
客觀的說,作為超級補鍋匠或背鍋俠的李鴻章,在晚清一系列對外活動中,可能有很多失誤,比如甲午戰(zhàn)爭中就有很多錯誤,但問題的關鍵在于:換一個人來,就能做的更好嗎?有什么樣的領導就有什么樣的下屬,慈禧才是最該被譴責的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