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常常將'竹'視為高潔,卓然的象征,故而喜愛竹子,更將其雅稱為'四君子之一'。若提及對竹的偏愛,首當其沖便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了。蘇東坡偏愛于竹,竹融入了他的品格,更是融入他的作品。他的文學作品中常出現(xiàn)竹的符號形式和審美價值:墨竹畫和詠竹詩文。
孟子曾曰'知人論世',蘇東坡對竹的偏愛與其作品的內涵和個人經(jīng)歷是密不可分的。故而,文章將結合蘇東坡的生平經(jīng)歷,通過其畫作和詩文剖析他對竹偏愛的原因。
蘇東坡生于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四川氣候溫暖濕潤,盛產各式各樣的竹子。蘇東坡的故鄉(xiāng)眉州的竹歷史悠久,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眉山的先民就已開始用竹制品,被稱為“竹鄉(xiāng)”。
生于竹鄉(xiāng)的蘇東坡,或多或少受到家鄉(xiāng)環(huán)境的影響,自小培養(yǎng)起的愛竹情節(jié),根植于心,致使他對竹的偏愛:不僅畫竹詠竹,還喜食竹。
他在《寄蔡子華》一詩中寫道:“遙憶青衣江畔路,白魚紫筍不論錢?!?/strong> 白魚是青衣江特產,紫筍就是洪雅一帶產的苦筍。此外在《送筍、芍藥與公擇二首》中他還寫道:“故人知我意,千里寄竹萌。…… 送與江南客,燒煮配香粳?!?/strong>彼時蘇東坡任徐州知州,李公擇拜訪離別之際,蘇東坡贈予他兩件禮物,其中之一就是竹筍。
在蘇東坡的《記嶺南竹》中寫道:'記嶺南竹嶺南人,當有愧于竹。食者竹筍,庇者竹瓦,載者竹筏,爨者竹薪,衣者竹皮,書者竹紙,履者竹鞋,真可謂一日不可無此君也耶。 ' 嶺南人應該對竹感到愧疚才是。因為嶺南人食用的是竹筍,房上蓋的是竹瓦,載貨用的是竹筏,燒飯用的是竹枝,書寫用的是竹紙,腳上穿的是竹鞋,真是一天都離不開竹子呀。
生于竹鄉(xiāng)的蘇東坡,深知竹用途之廣,他贊美竹之奉獻,也借用竹奉獻之多以贊美千百年來如竹般挺進有節(jié),不屈不撓,辛勞奉獻的'凡俗'之人,這也折射了蘇東坡對竹子的偏愛。
北宋年間,繪畫與文學逐漸合為一體,梅、菊、竹、蘭'四君子'也成為文人大夫們爭相繪畫的主題。蘇東坡更是文人畫的最早倡導者,其畫作常為枯木竹石。
蘇東坡在《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寫道:'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意思指,畫竹子時,應該對竹子的形態(tài)樣貌了然于心。蘇東坡畫竹,難道僅僅是愛竹之風姿嗎?
筆者選取他傳世的兩幅畫作《枯木竹石圖》和《瀟湘竹石圖》進行粗略分析和比對。
1蘇東坡 《枯木竹石圖》
其流傳的畫作《枯木竹石圖》是蘇東坡任徐州太守時所作畫作。畫面構圖簡單,筆墨不多。唯左下怪石盤踞,石上點綴焦墨竹葉,旁有枯木一株,向右側斜比生長,蒼勁有力。作畫之時(約公元1069年),蘇東坡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反對推行新法,自請外任,出為杭州通判。后遷知密州,移知徐州。畫作便是他在徐州前往蕭縣圣泉寺時所繪制。
畫面中怪石、枯木本是毫無生氣之物,二者畫在一起,蕭條沉郁之感更是體現(xiàn)蘇東坡耿耿不平的內心。但細究其畫面,怪石后繪制點點墨竹,枯木生長從虬曲到平緩,為畫面增添了動勢,體現(xiàn)了生命的頑強,蒼涼背后的生機勃發(fā),帶給人以希望之感。
2蘇東坡 《瀟湘竹石圖》
再觀另一流傳畫作《瀟湘竹石圖》,經(jīng)明代吳勤考證,畫作為蘇東坡在黃州時(公元1080年—1085年)贈予孫莘老(孫覺,政見與蘇東坡相近,后同遭政治迫害)的墨寶。時蘇東坡因'烏臺詩案'牽連,險些送命,后責授黃州團練副使。
畫作的構圖上,以近水與云天、怪石與遠山、筱竹與煙樹的強烈對比作為畫面的焦點展開。值得一提的是,畫中前景之上,纖細的竹枝從怪石下斜伸而出,蘇東坡用濃淡不一的筆墨繪制竹的枝干和葉片以體現(xiàn)層次:竹葉筆觸一氣呵成,竹竿則以楷書及行書的筆劃筆法寫就。畫面淡然空靈,雖無青山綠水之凈,但畫面中折射出了一種人與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諧之感。
從蘇東坡的人生機遇來看,他在政治上是郁郁不得志的。雖然年少入仕,卻逢父病故;服滿還朝,又逢神宗繼位扶持王安石變法,蘇東坡與故友恩師皆因與宰相政見不合而紛紛離京。此后十年,又因'烏臺詩案'牽連下獄而遭受貶謫。數(shù)年間,蘇東坡不斷循環(huán)著'還朝-外放-貶謫'的命運。蘇東坡縱使早年有著經(jīng)世濟國的遠大政治抱負,卻在宦海沉浮,'不合時宜'而無所建樹。
枯木怪石是蘇東坡創(chuàng)作頗勤的題材。但因蘇東坡的一生可謂是頗多坎坷,幾經(jīng)貶謫,故世人多以他借由作詩繪畫來紓解心中郁結,抒寫他那滿腹的'不合時宜'。但在另一方面,他筆下的怪石竹木雖然表現(xiàn)出一種孤絕的處境,但枝干卻極遒勁灑脫的,充滿了生命的勃勃生機,透露著他不屈不撓的堅毅品質:戰(zhàn)勝絕境的意志和精神。
蘇東坡亦曾在《文與可畫贊》中說道:'竹寒而秀,木瘡而壽,石丑而文,是為三益之友。'借以論語中'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中的三益的品格來對應竹、枯木和丑石蘊含的特質。他贊賞和喜愛竹韌而不折,枯木表面滿目瘡痍但仍然頑強地生長,巖石樸實無華卻內含風韻。
可見,東坡繪竹喜竹,是因為竹所蘊含的品格,一種同他一般內在所固有的,又能借由竹寓示的品格。換言之,蘇東坡在'竹'身上找到了自我的精神寄托。
蘇東坡愛竹,不僅畫竹,更作詩文詠竹。蘇東坡留與世人'愛竹'的印象最深的莫過于他《于潛僧綠筠軒》中的詩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北宋熙寧六年,蘇東坡出任杭州通判。與僧人慧覺游綠筠軒時,寫下'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yī)。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癡。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
寧愿不吃肉,也不能讓居所沒有竹子。不吃肉無非讓人消瘦,沒有竹子卻讓人變得俗氣。人變得消瘦還能長胖,(文)人變得俗氣卻不能醫(yī)治。周遭的人嘲笑這番言論'似高還似癡'。若對著竹仍然大嚼,世上哪有這樣的美事呢?
詩面意指即想通過種竹獲清高之美名又想享受甘食之味的事情是不可兼得的。蘇東坡借由竹來表達自己關于'精神'與'物質'之間取舍的價值觀:即不必追求美好的物質享受,但不可丟失君子高尚的品德。結合他當時的際遇,盡管廟堂上不得志甚至受到牽連,但對自我道德完美的追求不能停止。他將這種情感寄托于竹,將對自我的期許放置于'竹'這樣一個客體上,借助客體表達出來。
另一方面'竹'寓示著'君子之潔',是精神品格的象征;'肉'則指'口腹之欲'是物質追求的象征。物質的匱乏,無非是缺少生活上的物質供給;精神品格的缺失則會讓人有失風骨。由此引申,若人追求物質滿足汲汲名利,隨權勢而俯仰,則會陷入物欲追求的漩渦。反之,人堅守自我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有了高尚的情操,不畏強暴,直道而行,卓然為人。
蘇東坡一生風雅剛直,在他看來精神生活比物質生活更為重要。蘇東坡在政治漩渦中保持本心,不見風使舵,政見不合自請離京;百折不撓縱使幾經(jīng)貶謫,仍淡泊名利,積極人世,這和他所偏愛的'竹君子'是如出一轍的。
'竹'是蘇東坡的牽絆一生的事物。隨著他年歲的增長和人生經(jīng)歷的變化,他對竹的認知和寄托也隨之轉變。從年少時的時候,他懷著'門前萬竿竹,堂上四庫書'的理想,渴望經(jīng)世濟國;到壯年不得志卻心懷希望的'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中年不復激進豪邁欣賞'疏疏簾外竹,瀏瀏竹間雨'的情景;暮年又增添'累盡無可言,風來竹自嘯'的淡定從容了。
正如林語堂先生在《東坡傳》中評價他:'他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 蘇東坡愛竹,他亦如竹般堅韌,又如竹般樂觀豁達,他'竹君子'的情節(jié)和品行更是值得世人的學習和品鑒。
參考文獻:
《蘇東坡的詠竹詩》何永炎
《蘇軾與竹文化》譚敦容
《觀'瀟湘竹石圖'——探蘇軾文人畫之情境》邵麗
《蘇軾文集》蘇軾
《東坡傳》林語堂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