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月,中央軍委向粟裕大將的部隊下達了過江命令,可他卻連連搖頭,遲遲不肯過江。
1949年1月我黨與國民黨再次展開和平談判,要求粟裕大將暫緩渡江,可此時的他卻迫不及待的要打過江去。
渡江戰(zhàn)役開始前,中央軍委最終制定的策略是“穩(wěn)扎穩(wěn)打,逐步推進”,包括粟裕大將在內的五大前委也都表示了認同。
可是在戰(zhàn)役打響后,粟裕大將卻“臨陣變卦”,兩度更改戰(zhàn)術,先斬后奏,最后還向總前委追認批準,這是怎么回事呢?
身為屬下,臨陣抗命乃是大忌,作為將軍,朝令夕改更是要不得,那么粟裕大將為何會做出如此出格的事?而面對粟裕大將再三“壞規(guī)矩”的行為,毛主席與中央軍委為何始終保持寬容呢?
1948年1月下旬,我軍在陜北及山東地區(qū)皆取得大勝,為了將戰(zhàn)火燒到軍統(tǒng)區(qū)去,毛主席下達了兩項命令,一是命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二是令粟裕大將主動過江去吸引火力。
說是兩項要求,其實主要還是吸引火力這一個目的,畢竟劉鄧大軍總人數高達13萬,這樣一支部隊駐扎到大別山,700公里外的南京方面,不可能熟視無睹。
這時候就需要有一支部隊孤軍深入,到長江以南去作戰(zhàn),而經過再三思量后,中央軍委將這個任務交給了極具經驗的陳毅元帥和粟裕大將的部隊。
然而,部隊的指揮人之一的粟裕大將,對當時的局勢有著不同的意見。
他認為將戰(zhàn)火燒到軍統(tǒng)區(qū)去是必要的,但在當時還為時過早,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當時的中共部隊沒有堅城攻擊經驗,抵達江南地區(qū)后很容易獨立無援。二是當時蔣介石的注意力都在中原戰(zhàn)場上,粟裕大將即使率領部隊渡江,也很難吸引蔣介石的注意力。三是江北戰(zhàn)役尚且沒有結束,這樣貿然跑到江南去,有些首尾難顧。
所以考慮再三的粟裕大將還是決定將自己的意見報告給中央,他先是說服了陳毅元帥,然后又將自己的想法提交到了毛主席、周總理等人的手中。
毛主席并沒有盲目做決斷,反而是將陳毅元帥和粟裕大將召回了中央,大家面對面的進行了一次討論,最終包括毛主席在內的大多數人都認為粟裕大將的意見是有道理的,所以過江計劃就被推后了。
當然,放棄了渡江計劃的毛主席,也對粟裕大將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那就是必須在下一次渡江前,至少殲滅10個旅的部隊。
而粟裕大將也沒有讓毛主席失望,憑借輾轉攻擊、圍點打援等計策,累計殲滅9萬人,可謂是戰(zhàn)功赫赫!
而到了1949年1月中旬,淮海戰(zhàn)役與平津戰(zhàn)役已經相繼落,在國民黨累計折損超過百萬部隊的情況下,誰都知道國民黨已經命不久矣。
可就在粟裕大將準備率部展開渡江戰(zhàn)役之前,國民黨突然又鬧出了幺蛾子,提出要和中共“談判”,當即就讓我黨陷入到了為難之中。
拒絕談判是不可能的,畢竟我黨的一大要義是為人民服務,若早日結束戰(zhàn)爭,將人民從水深火熱的環(huán)境中解放出來,那自然是善莫大焉。
可是一味同意談判也不可取,畢竟誰知道這是不是國民黨的“緩兵之計”呢?
多方考量下,中央最終還是決定暫緩渡江步伐、跟國民黨談一談,然而粟裕大將在這個問題上卻顯得非常憂慮。
作為渡江主力部隊的指揮官,粟裕大將在長江沿岸偵查的時候,經常發(fā)現國民黨部隊在長江對面修筑防線,由此就可以看出來,國民黨根本沒有談判誠意。
至于國民黨究竟為何要拖,原因也很簡單,只要時間進入到4月下旬,那么長江就會進入汛期,到時候想要渡江,就是難上加難。
綜合考量過后,粟裕大將再次給中央發(fā)出了自己的意見,談判最遲不應超過4月20日,需在此之前展開渡江。
涉及國共兩黨談判大事,粟裕大將一開始是對自己的意見其實是不抱太大希望的,然而令他驚訝的是,中央軍委竟然采納了這個意見,讓他提前做好軍事部署,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其實是因為我黨也看出來了,國民黨沒有談判誠意。
雖然當時名義上蔣介石下臺了,上位的是李宗仁,但是國民黨的權勢依舊掌握在蔣介石的手中。
為了試探蔣介石的誠意,我黨將“審判戰(zhàn)犯蔣介石”放在了談判協(xié)議第1條,國民黨方面對此居然沒有批駁,由此可見其敷衍。
既然國民黨沒有和平談判之誠意,那所謂的劃江而治自然也就是空談,這直接促使中央軍委最終支持粟裕大將的建議。
1949年4月20日,談判依舊無果,渡江戰(zhàn)役如期展開。
渡江戰(zhàn)役正式打響之后,解放軍部隊很快就撕裂了國民黨的長江防線,這讓原本以為這道防線“固若金湯”的國民黨陷入到了恐慌當中。
由于之前沒有大規(guī)模兩棲登陸的經驗,又預測到國民黨可能會率部進行反撲,所以我軍剛開始制定的計劃是“穩(wěn)扎穩(wěn)打,逐步推進”。
可是戰(zhàn)場局勢變化太快了,眼見長江防線被撕裂后,國民黨部隊直接陷入潰敗之中,粟裕大將知道軍情如火、奠定勝局的機會來了,于是他自作主張,直接率領部隊對國民黨全部進行了猛攻。
原本緩慢行軍的部隊就此展開突襲,通過各種穿插戰(zhàn)術,消滅了大量的國民黨有生力量,等到國民黨反應過來準備組織反攻的時候,在后來發(fā)現僅存的國民黨部隊已經被屬于打垮了士氣,國民黨在想與共產黨分庭抗禮,已然屬于奢望,蔣介石只能在絕望之中展開撤離。
在下達乘勝追擊的命令過后,粟裕大將當即就向中央軍委上報了自己的策略,對此中央軍委并沒有怪罪他,反而是認可了他的策略。
因為毛主席等人的觀點與粟裕大將是一樣的,既然戰(zhàn)局發(fā)生變化,那就要隨機應變,既然國民黨潰敗,那就應該乘勝追擊,畢竟“宜將勝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嘛!
而在渡江戰(zhàn)役中,粟裕大將先斬后奏的行為并不止一次,除了在渡江過后臨時改變軍隊策略外,他還擅自主張實施了郎廣圍殲戰(zhàn),這場戰(zhàn)斗也充分展示了他的軍事才能。
當時國民黨部隊正大量從南京等前線地區(qū)撤退,而粟裕大將在一番推演后,很快就找到了國民黨撤退路線上的一個必經之地,那就是安徽浙江以及江蘇三省的交匯處。
為了徹底剿滅國民黨有生力量、斷絕國民黨卷土重來的可能性,于是他命令部隊在國民黨候車部隊之前抵達郎溪以及廣德地區(qū),設計好伏擊圈,甕中捉鱉。
然而粟裕大將的這個想法和中央軍委又產生了一定的偏離,當時中央是覺得既然主力部隊已經順利渡江,也已經在4月23日順利攻占南京,那么就不應該再繼續(xù)窮追猛打,否則若橫生波折。
然而粟裕大將卻堅信,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倘若此時不能覆滅國民黨殘部,那么后面必然要以更大的犧牲來彌補,與其如此,不如放手一搏。
事實證明,粟裕大將是正確的。
4月28日他設計的伏擊圈正式形成,隨后短短兩天時間里,粟裕大將就率領部隊殲滅了國民黨5個軍,將近8萬人,一舉擴大了渡江戰(zhàn)役的戰(zhàn)果,同時也給解放戰(zhàn)爭畫下了一個句點。
在戰(zhàn)場上大獲全勝后,粟裕大將已經做好了接受處分的準備,可令他驚訝的是,總前委竟然再次認可了他的計劃。
雖然粟裕大將多次在戰(zhàn)場上“抗命”,但是中央軍委并沒有怪罪他的意思,這一方面是因為我軍經歷過“化整為零”的階段,組織上充分認可個人發(fā)揮自己的才能。
另外一方面是因為毛主席早就給予了粟裕大將決策權,甚至還特意將他選到了五大前委之中,由此可見毛主席以及黨中央對粟裕大將的信任。
除此之外,別看粟裕大將在渡江戰(zhàn)役中打的相當“兇猛”,其實粟裕將軍是一個非常穩(wěn)重的人,沒有八九成把握,但是絕不會讓士兵置身于險境的,黃橋戰(zhàn)役大獲全勝、解放戰(zhàn)爭中的七戰(zhàn)七捷都是最好的證明。
再者說了,熟悉粟裕大將的人應當都知道,他打仗的時候“戰(zhàn)損比”通常都是相當低的,“以小傷亡換取大成果”,這是他作戰(zhàn)方針的最好寫實。
倘若說蘇中、蘇北戰(zhàn)役中,粟裕大將憑借以少勝多充分證明了自己的才能,那么在渡江戰(zhàn)役里,粟裕大將則是憑借相當兵力,直接殲滅了國民黨北方主要警衛(wèi)部隊,這就讓他一戰(zhàn)封神,向了不起的粟裕大將致敬!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