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安徽省安慶市北部,有一個縣級市桐城,春秋時期為桐子國,因為當地適宜種植油桐樹而得名。桐城城市雖小,卻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蘊。
提起這個城市人們自然會想到大名鼎鼎的“桐城派”。桐城派是清代文壇最大的散文流派,也稱桐城古文派。桐城派的文章具有簡明達意,條理清晰,論點鮮明,邏輯性強,辭句精練的特點。
桐城派的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劉大櫆、姚鼐被尊為桐城派的“四祖”。清代重臣曾國藩也稱自己論文師從方苞、姚鼐,為文義法取自桐城派。
桐城派從康熙朝一直綿延至清末,高居清代文壇200余年,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地位顯赫,由此桐城被譽為“文都”。明清兩代,桐城一地考中進士240人,舉人640人。
現代的桐城也是人才輩出,桐城籍的兩院院士就達十位以上。1902年由國學大師吳汝綸創(chuàng)辦的桐城中學在歷年高考中屢創(chuàng)佳績,眾多學子考入國內頂級院校。
桐城的歷史文化遺存眾多,城中的700年歷史的文廟是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老城內另外一處全國文保單位,則與桐城的張氏家族祖孫三代受到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的青睞,合家頂戴,滿門朱紫,一門兩宰相的故事有關。
02
在桐城老城區(qū)的南部,有一條鵝卵石鋪就的小巷,稱做“六尺巷”。它的全長不過一百多米,卻有著一段不尋常的故事。
清代康熙年間,巷子的兩側分別住著張,吳兩家,張家即是時任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的張英家人。張英治國輔政,才學出眾,先后充任纂修《國史》《一統(tǒng)志》等典籍的總裁官。他不僅身居高位,還任過皇太子胤礽的老師。而鄰居吳家也是一個官宦之家。
兩家宅子之間原來有空隙,可是吳家在修建房屋的時候越過了中線。這個舉動讓張家不愿意了,與吳家在宅基地的問題上發(fā)生了爭執(zhí)。兩家對于宅界互不相讓。雙方將官司打到了縣衙,因為雙方都是官位顯赫的名門望族,這讓縣官遇到了難題,也不敢輕易了斷。
于是張家人寫信到京城向張英訴說求援。張英獲悉事情由來后,馬上寫了一首詩寄回老家:“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家人見到此信一下子便想通了,主動將自家圍墻往后退讓了三尺。吳家見狀不好意思了,感動之余也往后讓出三尺,于是這里形成了一個六尺寬的巷子。
六尺巷的故事于是廣為流傳,張英的寬容曠達受到人們稱頌。如今六尺巷也成為鄰里之間和睦相處,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的典范。
03
張英的長子張廷瓚和三子張廷璐都是科舉中進士,點翰林的人才。張廷璐,康熙五十七年榜眼。為官歷經康、雍、乾三朝,曾任禮部侍郎、吏部侍郎,被稱頌為“三朝舊臣,后進楷?!?。
張英的次子更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那就是整個清代官位最高的漢人張廷玉。
張廷玉在康熙三十九年中進士,授為翰林院庶吉士。幾年后被選作皇帝近臣,入值南書房,康熙皇帝曾召見他,詢問其父張英退休后居家生活的近況。
后來張廷玉作為隨從,多次陪同康熙南巡。張廷玉涉政后,先后擔任過吏部﹑刑部和吏部的侍郎,顯示出他不凡的才能。
到了雍正朝,張廷玉更是深受重用,他歷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等要職,達到仕途的頂峰。雍正皇帝將總攬軍、政大權,作為最高國家執(zhí)政機關的軍機處交由漢族大臣張廷玉掌管,可見他對張廷玉的信任和重用。
雍正吸取了康熙朝皇子們?yōu)榱藸巸Χ鴲憾返慕逃枺瑳Q定不設皇儲而改為秘密立儲。張廷玉作為最受信任的大臣,雍正甚至將自己立皇四子弘歷(乾隆)為儲君的秘密也告訴了他。并且只有張廷玉一人知道立儲密旨在宮中的收藏之處。
張廷玉從政勤勉,而且為官清廉。對于雍正交給他主持的軍機處,兢兢業(yè)業(yè),擬定完善了軍機處的規(guī)制。對于兼理的吏部、戶部要職,也是恪盡職守。
為了獎賞張廷玉對朝廷的貢獻,雍正病危臨終前,特別遺詔恩準他身后配享太廟的殊榮。太廟本是供奉皇室神位的地方,經皇帝批準也可以將立過大功的人物供奉在太廟內。這已是皇帝對臣子的最高獎勵,是極其難得的榮譽。
整個清代共有26位王公大臣配享太廟,其中滿人23 位,蒙古親王2位,而漢族大臣只有張廷玉一人。
04
乾隆登基后張廷玉仍然深受重用,位極人臣,被授為總理事務大臣。而且打破清朝慣例,將文臣張廷玉封為伯爵。乾隆皇帝每次外出巡幸,總是將張廷玉留在京城總理朝政,夜宿紫禁城內。
只是后來乾隆刻意樹立滿族大臣的優(yōu)勢,加之老年后的張廷玉性格越發(fā)固執(zhí)偏激,使他與皇帝之間產生了嫌隙。從而得罪了皇帝,逐漸失勢,差點失去死后配享太廟的待遇。不過最終乾隆還是兌現了雍正對張廷玉的允諾,使得他成為清代唯一進入太廟的漢人。
說起來,乾隆對張廷玉翻臉,問題也就出在身后配享太廟的事情上。乾隆當朝之初為了籠絡人心,對老臣分外信任重用,此時張廷玉位高權重,自然成為漢族官僚的核心人物。
而滿人至上卻是滿清政權根深蒂固的宗旨,羽翼豐滿后的乾隆開始遏制漢族大臣的勢力。他將軍機大臣的人數增加到6名,以滿族大臣鄂爾泰為首,張廷玉以外其余皆為滿人或蒙古人。
乾隆的做法,加劇了滿漢大臣之間的矛盾,使他們明爭暗斗互不買賬。張廷玉與鄂爾泰共事十余年,居然常常整天沒有一句話的交談。
乾隆忌憚大臣們結為朋黨,張廷玉盡管小心謹慎,還是不時受到皇帝不可結黨營私的警告。
乾隆十四年,78歲的張廷玉被允許退休。他已經不再看重榮華富貴,卻對于身后配享太廟的榮譽耿耿于懷,加之外界本有對他進太廟的資格有所質疑,弄得他寢食難安。
昏了頭的張廷玉居然上了一個奏折,讓乾隆書面承諾,會按照雍正遺命讓自己配享太廟。乾隆看了大怒,認為這是臣子對皇帝的要挾和不敬。
不過乾隆又怕承擔違背先帝旨意的罵名,只好忍下怒火,頒布諭旨承諾讓張廷玉配享太廟,還作詩賜給他,其中寫道:“先皇遺詔惟欽此,去國余恩或過之”,讓他放心。
這時張廷玉又做了一件糊涂事,在皇帝讓步之后,他沒有親自前去謝恩,只是讓兒子張若澄代表自己前往。這讓乾隆找到了懲治張廷玉的由頭,他指責張廷玉的罪不在于不親自謝恩,而在于讓自己承諾,是不信任自己的舉動。
其實他的真實想法還是認為張廷玉沒有在戰(zhàn)場立過赫赫戰(zhàn)功,不配進太廟。不過此時的張廷玉畢竟是漢族大臣與滿族和睦相處的一面旗幟,又有先帝雍正許諾在先,在對他做出奪除爵位的懲罰后,乾隆準其以大學士身份退休,死后仍準予配享太廟。
禍不單行的張廷玉又一次讓乾隆找到了打擊的借口。乾隆的長子永璜卒死時,張廷玉因為急于告老還鄉(xiāng),剛過了初祭即奏請南還。這觸及了乾隆的喪子之痛,他不再顧及面子,大罵張廷玉“當官多年毫無建樹,不過是個古董擺設而已”。張廷玉身后配享太廟的資格也被取消。
不久,乾隆借張廷玉的親家、四川學政朱荃被人告發(fā)治罪的機會,查抄了張氏家產一萬五千兩白銀給朱荃贖罪,還將張廷玉為官50年間皇帝所賜的物品悉數繳回。
05
原本安徽桐城張氏家族及其親戚在朝為官者眾多,甚至有“登仕籍者甲于天下”的說法。張廷玉的幾個兒子也都才華出眾,相繼進身官場。
張若靄,雍正十一年中進士,授內閣學士,侍值內廷,后來官至禮部尚書。張若溎,雍正八年中進士,曾任刑部侍郎、左都御吏等。張若澄,乾隆十年中進士,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張若渟,乾隆年間做到內閣學士,工部侍郎。
經過乾隆的幾次打擊,到了乾隆中期,張氏家族僅剩下張廷玉的七子張若渟一人留在官場,他后來在嘉慶朝做到兵部尚書。
歸鄉(xiāng)后的張廷玉晚景落寞凄涼。五年后,八十四歲的張廷玉在家中黯然離世。乾隆聞訊,覺得自己對張廷玉的處置過分苛刻,重新準許他配享太廟。張廷玉當然已經不會知道自己重新獲得此等殊榮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