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麥茵
小時候,我們都曾有過五彩繽紛的創(chuàng)想,而我曾創(chuàng)想長大以后成為一名寫手。
也許是潛意識小宇宙強大的吸引力,讓我在一次偶然的機會遇見了寫作三六五,這是我第一次報名參加線上寫作訓練營,報名的時候和很多人一樣都有過各種猶豫:22天,說短不短,我能堅持嗎?我能寫嗎?我有時間寫嗎?
然而22天過去了,我驚嘆自己跑完了這條時間軸,苦亦甜,甜亦苦,我總結了以下三點“蛻變”,與你共勉。
01 寫作教會我自我管理
我是一枚繁忙的打工上班族,因為疫情的影響,身在湖北的同事不能回來復工,我成了他的頂班人,每天干著兩個人的工作,拿著一個人的薪水,加班是常事,每天的時間都不夠用,更何況是找時間學習寫作,時間擠得很費勁。
然而那天正巧有工作需要早起,我坐在車上回爬Peter老師的微課,講到“寫作拖延”時我豎起了耳朵,寫作原來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寫,寫作原來分這么多步驟,寫作拖延原來可以通過設定自我懲罰來應對解決;
再往后聽,醒醒,原來時間管理要做的是自我管理、目標管理。我感覺猛然一擊。
于是,我學著重新去審視每天的事務與碎片化時間,制定寫作的時間與目標管理。
比如早上早出門把上班碎片化時間利用起來學習寫作,一通地鐵的時間就把作業(yè)完成;每天上班把工作進度抓好;中午飯間休息時間思考文章邏輯框架。
借由寫作,我學會了做目標管理、自我管理。
02 寫作促進我思維躍升
以前沒有學寫作,對寫作的認知就是文字表達,一種表達能力、表達思維,文章生產不出,產不好,就是表達不行。起筆不出就死磕,憋一天都沒有500字。
上了22天營訓后,我才明白這些都是我的思維誤區(qū)、認知誤區(qū)。
原來寫作的背后是有三個核心能力:輸入、思考、輸出。每一種能力都是一種思維。
思維升級了,行為也跟著帶動,現在我學會了有每日固定時間作優(yōu)質輸入,碎片時間做思考、輸出,還日更微頭條。
以前我認為寫作就是寫文章、投稿賺稿費,也曾投過稿,雖然沒稿費。
上了22天訓練營后,我才發(fā)現原來寫作還有復利思維,還以為復利思維是投資理財的專利。
沒想到一篇好的文章,還可以改成演講稿、文章付費專欄、做社群分享,還可以用在書里變現。
借由寫作,我開拓了眼界,思維在升級,行動在改變。
03 行家?guī)诽嵆白?/p>
從小學到大學,我們在求學生涯里每門課都有老師教,也有老師輔導,課下還有老師布置作業(yè),這樣的學習方式能夠讓我們很快的掌握一門知識。
可是畢業(yè)后出來社會,都不再有這樣的老師陪伴輔導我們,我們學什么東西都不得不靠自己,依靠自我的摸索,很多時候需要不短的時間才能掌握一門知識、技術。
我之前也在如何建立個人品牌路上迷糊很久,曾有幾次要注冊公眾號寫文章的沖動,聽了幾堂99元教你一夜成名的寫作課,依舊困惑,原地不動,也不知道路該怎么走。
后來遇到Peter老師才被答疑解惑,行家?guī)愤h比自我摸索來得重要。
行家走過的路總結出來的都是經驗,行家給到新手都是接地氣的踐行方案,沒有行家?guī)?,估計要在彎路里兜一圈,然后探索很久才能弄明白寫作的復利思維是什么、寫作的核心能力是什么、寫作要如何入門……
跟著行家走,我發(fā)現寫作入門并不難,可謂是事半功倍。
我在22天里,堅持打卡學習復盤22天,日更微頭條22天,發(fā)布了5篇頭條文章,拿到了頭條黃V和圖文原創(chuàng)。
我感到在成長路上行走,或慢過快,與其一個人摸黑探索,不如有行家?guī)?,與一群人共同成長。
??斯?托利說:“毛毛蟲眼中的世界末日,我們稱之為蝴蝶”。
成長就是一種毛毛蟲的蛻變,在成長的過程中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蛻變,這是我們每個人一生都在做的事情,畢竟,成為更好的自己是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渴望。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