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寫好小楷,執(zhí)筆與運腕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元鄭杓說:“夫執(zhí)筆者,法書之機鍵也”。盡管在總的執(zhí)法上與行書、大楷并無很大的出入,但小楷也有其自身的特點:
趙孟頫小楷《道德經(jīng)》
1、“指實掌虛,腕平掌豎”是基本大法
所謂“指實”即為擫、壓、鉤、格、抵的五指執(zhí)筆法。擫以大指第一節(jié)指肚緊貼筆管上方,力量朝右上方,要斜一點。壓用食指上節(jié)端壓住筆管外方,力量與大指相對。鉤用中指上節(jié)靠近橫紋處,彎曲如鉤地鉤住筆管,力量朝右下方。格用無名指甲肉相接處緊貼筆管,力量與中指相對。抵用小指緊貼無名指下端,藉以增加無名指的指力。由于五指的合理分布,力量由四面聚集筆管,一枝筆就堅實穩(wěn)定地執(zhí)在手中。
趙孟頫小楷《道德經(jīng)》圖2
書寫小楷,執(zhí)筆宜淺,當以指端貼管,因為指端處感覺靈敏。執(zhí)筆淺則掌自然虛,掌虛則運動適意,無窒礙之勢。南唐李后主所提出的“撥鐙法”,歷代書家各有不同的解釋,有的人認為善于騎馬的人,當以足尖踏馬蹬,淺則易出入,有的人認為撥鐙即古人用指尖持小棒挑撥燈心,比喻淺執(zhí)之法,有的人認為由于淺執(zhí)筆時,虎口狀如馬蹬即鳳眼執(zhí)筆法,這三種解釋盡管不同,但都是指執(zhí)筆要淺,淺則易于轉(zhuǎn)動。
趙孟頫小楷《道德經(jīng)》圖3
書寫小楷,執(zhí)筆不可太緊,亦不可太松,太緊則用筆易于僵硬,太松則點畫易靡弱,故執(zhí)管當用軟硬勁,緊而不死,松而不脫,不寬不猛,有中和之道乃佳。明趙宦光《寒山帚談》中說:“握管太緊則力止于管而不及毫,且反使管不靈動,又安能指揮如意哉?”這確為心得之語。筆力要透過肩、肘、腕、指貫注到筆尖。各關節(jié)部分的肌肉都不宜緊張用力,執(zhí)得太緊則力止于管,腕部緊張則力止于腕,縱有臂力,亦不能貫注于筆尖,故蘇軾提出把筆雖無定法,但必須欲虛而寬,只有虛而寬,才能運轉(zhuǎn)自如。
趙孟頫小楷《道德經(jīng)》圖4
書寫小楷時,若執(zhí)筆太深(即執(zhí)管在食、中指中節(jié)處),則掌勢必不能虛,指深掌實,運筆時就不能回旋進退,容易導致氣息窒滯、調(diào)運不靈的毛病。書寫小楷時,執(zhí)筆又不宜過高,以離筆頭約一寸左右,低則沉著而堅定,字無飄忽之弊。唐韋榮宗說:“真書小密,執(zhí)宜近頭?!壁w宦光《寒山帚談》也說:“真書宜穩(wěn)重,故執(zhí)筆去筆頭一寸或一寸二分?!比鐚懶】瑫r執(zhí)筆太高,則畫勢虛浮,而無實力,況小楷以端重沉著為主,執(zhí)筆稍低可以更好地控制筆力。書寫小楷,腕宜平,掌宜豎(即肘腕部平桌面,腕能挺起則手掌微微豎起,與紙面保持一個斜直角度)。腕平掌豎則鋒容易正,鋒正則四面勢全。
趙孟頫小楷《道德經(jīng)》圖5
在這里必須說明一點,書寫小楷,在運筆時筆管不是永遠與紙面保持垂直之狀而平行運動著的。當以直為圓心,筆管隨著筆勢的往來,前后左右,翻騰起倒,惟意所使,及其收筆時,端若引繩,終則持之以正,則筆勢自然圓活。特別是書寫以方筆側(cè)鋒為主的小楷時,在發(fā)筆時,握管不宜正中直下,當使筆管向右后下方微微傾斜,以側(cè)取勢,則內(nèi)無阻遏,自當流暢,往往可以達到得心應手的效果。清朱和羹《臨池心解》中說:“吾更謂執(zhí)筆如槍法,左右前后,偏鋒正鋒,必隨勢轉(zhuǎn)之,一氣貫注,操縱在心,時亦微帶側(cè)意,運掉更靈?!边@段話是很值得我們回味的,若拘泥以中鋒為定法,一味持之以正,則勢必不能達到圓活自然的變化??傊瑘?zhí)筆之法,但取適意,不可好奇,這樣才能使筆力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趙孟頫小楷《道德經(jīng)》圖6
2、指死腕活是寫小楷的基本運腕方法
書寫小楷,手腕要松動靈活,不可過于緊張,用力過甚,反使手腕僵死,縱有腕力,亦不能將此力發(fā)揮出來,腕的作用主要在于調(diào)整筆鋒,通過提按、頓挫等動作,暗換筆心,使之達到中鋒行筆的目的。只有藏鋒畫中,才能沉勁入骨,使筆力充沛,筆勢圓活,故作小楷時,筆頭宜剛勁,而手腕令輕便,方寸以內(nèi)的字以運腕為主,務求筆力從腕中來,則點畫自然沉勁而不飄浮。
趙孟頫小楷《道德經(jīng)》圖7
指死腕活謂運筆時,當指隨腕動,心中但知有腕而不知有指,當以腕運,不可但以指頭挑剔。明宋曹《書法約言》中說:“手不主運而以腕運,腕雖主運,而以心運?!边@是一種十分微妙的運腕方法,只有用筆圓熟,才能達到心手相忘、得心應手的自由境界。指死不是指手指僵死不動,腕活則指隨腕動,指亦能活。清姚孟起《字學憶參》中謂:“死指活腕,書家無等等咒也,指死則筆直,腕活則字靈?!毕鄠髑宕鷷覄④餍】瑫r,常捻轉(zhuǎn)筆桿,此為別法,雖可參考,初學者仍當以運腕為主。
趙孟頫小楷《道德經(jīng)》圖8
坐作小楷,力在于指腕之間,不必一定要高懸手腕,因為小楷每字亦只有二三分見方,筆勢有限,另一方面,小楷沉著端重,用筆精到細致,要懸肘作小楷,對于初學者來說,實在很難于控制和駕馭,故初學小楷,不宜高懸手腕。晉以前人作小楷時常席地而坐,無所憑藉,懸腕書之,筆力十分可觀。故前人主張作小楷亦當懸腕。如清蔣衡《拙存堂題跋》中說:“使懸筆中鋒,臂指如鐵石,盡一身之力作蠅頭小楷,所謂芥子納山河大地,非好為神奇,亦欲存竹簡漆書之意于萬一耳?!?/p>
趙孟頫小楷《道德經(jīng)》圖9
相傳宋代書家米芾善懸肘作小楷,有一次,他的學友陳伯修父子向他請教提筆法,米芾說:“以腕著紙,則筆端有指力無臂力也。”接著伯修又問:“懸肘提筆亦能作小字嗎?”米芾笑而不答,就命書童拿出紙筆,端坐懸腕,寫了一通《黼扆贊表》,字如蠅頭,筆畫端嚴,體裁一如大字,十分精到,伯修父子看到,大為傾倒,相顧嘆服,因請教其法,米芾回答說:“這并不難,只要您今后作書時,無一字不提筆,久之自然會熟練地掌握這個方法?!边@個故事,對后人起到了一定的影響,如清蔣驥《續(xù)書法論》謂:“作小楷能懸腕已非下乘,惟能懸臂,則靜氣益靜,非端坐不能為之,此所以更高于懸腕一籌。”
趙孟頫小楷《道德經(jīng)》圖10
又如清代的汪云在《書法管見》中也譏笑了不能懸腕作小楷的人,他說:“古人懸腕書扇頭,雖小楷不必倚案,細閱《黃庭》楷法,律度最嚴,而神機盡以行草流貫,人忽不察。今人多按定扇骨作小字,不敢作《淳化》、《圣教》諸大字,以小者機熟掩過,大者病處盡露?!?/p>
趙孟頫小楷《道德經(jīng)》圖11
我認為初學者,沒有必要懸臂作小楷,一般可采用提腕的方法,即肘著桌面,虛提其腕,所謂虛提即腕部不死死的貼著桌面,而與桌面保持一種若即若離的狀態(tài),這樣既能有效地控制和駕馭這枝筆,又能使腕部靈活地轉(zhuǎn)動,則筆力和筆勢自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如寫稍大一點的小楷(約每字二公分見方)亦可用枕腕的方法,所謂枕腕即明徐渭《執(zhí)筆法》中所說的:“以左手搭桌上,右手主筆按在左手背上,則往來亦覺通利,腕亦自覺能圓?!比鐚憳O細小字(每字半公分見方),則可用著腕之法,即腕部貼著桌面,但也不能貼死,只動指不動腕,反使筆機凝滯。
趙孟頫小楷《道德經(jīng)》圖12
書寫小楷,還要注意一定的姿勢。一般地說,端坐作小楷時,兩足放平,腳跟著地,分開與肩相平齊,上身微向前傾,胸口與桌子邊緣保持一寸左右距離,不可靠在桌上,眼睛與紙面不可緊逼貼視,當保持在一尺左右,兩肘宜開,以左手按在紙上,然后靜作小楷,正確的姿勢不但能有助于保持體力和護養(yǎng)眼力,同時亦能更好地發(fā)揮書寫時的藝術(shù)效果。
趙孟頫小楷《道德經(jīng)》圖13
以上就是書寫小楷時必須注意到的執(zhí)筆和運腕的方法,實際上要能真正圓熟地掌握用筆技巧,唯一的辦法就是要多寫多體味,開始時是有意識的,被動的,迨至純熟之極,則氣自和,勢自貫,臂自活,腕自靈,指自凝,筆自端,氣貫十指,集中一點,到得此時,便無事思慮,只憑自己的一種感覺在寫,正如清朱履貞《書學捷要》中說:“夫運者,先運其心,次運其身,運一身之力,盡歸臂腕,堅如屈鐵,注全力于指尖,運之既久,俾指尖勁健,運筆如飛,迨乎至精極熟,則折釵、屋漏、壁坼之妙,自然具于筆畫之間,而畫沙、印泥之境,于是乎可得矣?!?/p>
趙孟頫小楷《道德經(jīng)》圖14
總之,正確的指法和腕法,其最終目的不外乎得“勢”、得“力”兩字,寫字的人就是玩這枝筆,這枝筆在您的手中玩得“得心應手”,便會達到一種“心手相忘”的境界。
趙孟頫小楷《道德經(jīng)》圖15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