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杜甫
內(nèi)容摘要:人文,這是不同于人本的一個概念。在中國,人文一詞,最早見于《易經(jīng)》。天文、人文互相對應,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互惠,構(gòu)成中國人最原初、最樸實的世界觀。我說人文,而非人本。乃以天為本,以自然為本,而非以人為本。人文視角,觀察人物及事件的一種立場和角度。藉以論文,著眼點就在于人文精神的創(chuàng)造。李杜優(yōu)劣,不易論定。衡之以人文,看其是否體現(xiàn)人文精神,作形上之思,則高下立判。
關(guān)鍵詞: 人文與人本 謫仙與腐儒 智慧與智商 善入與善出
李白與杜甫,是個老話題,但換個角度來講,可能還是個新話題。因此,在老話題展開之前,還得解釋一下人文這一概念。在中國,人文一詞最早見于《易經(jīng)》?!兑捉?jīng)》賁卦象辭稱:“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睂τ谶@兩句話,向來有兩種不同的解釋。一種是許慎的解釋,一種是孔穎達的解釋。許慎著眼于觀與察,以為洞察地上的情況,包括自然物象和社會事相,必得察看天上的變化。比如庖犧氏,兩儀、四象、八卦,相關(guān)布局均依俯與仰以及遠與近的觀察所得,其所構(gòu)成紋理(卦象),亦與日月星辰運作所構(gòu)成之天上的紋理以及山川河岳變化所構(gòu)成之地上的紋理互相對應??追f達著眼于一個“化”字,以為人文乃圣達所立,用以教育人民、化成天下的一種文化。前者說明人文是與天文、地文相對應的一個概念,以天為本、以自然為本,天人合一,是中國人最原初、最樸實的世界觀。后者將人文看作儒家依據(jù)天文、地文所創(chuàng)造的一種禮樂教化,將人文這一概念轉(zhuǎn)化成為人本,以人倫代替天理,將禮樂教化看作治國安邦的核心思想和時代強音。
我贊同許慎的解釋。以為人文與人本,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那么,人文與人本這兩個概念又是什么時候給混淆在一起的呢?應當是孟子的時候。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保ā睹献印けM心(下)》)這句話,民本與君本相對應,表示君輕、民貴。今天看來,帶有一定民主意識,但還是在人與人之間,尚未到達天人之際。從根本上看,還是以人為本,而不是以天為本。后之儒者,大多依此立論。這是古時候的情形。至于現(xiàn)代社會,擺在眼前的仍然是,到處說人本,不說人文;說以人為本,不說以天為本。人大于天,人大于自然。故之,人欲遮蔽了天理。全世界許多國家,沒有一個以天為本。如果你要我減排,就得談判。寧可高消耗、高污染,就是不愿意減排放。自以為科學發(fā)展,實際并不一定科學。這是當下的情形。
為進一步了解人文與人本的區(qū)別,以下講一段治水的故事。據(jù)《孟子·滕文公(上)》載:當堯之時,洪水泛濫。草木暢茂,五谷不登。獸蹄鳥跡,交織于中國。堯選派舜統(tǒng)領(lǐng)治理,舜命伯益掌管火政。伯益以烈火焚燒山林沼澤,禽獸逃散藏匿。禹則疏導九河,既將濟水、漯水引入大海,又挖掘汝水、漢水,開啟淮水、泗水,為之導入長江。然后,中原地區(qū)得以耕種田地,百姓也有飯可吃。不過,孟子接著說,除了讓百姓飽食、暖衣、逸居,還得教以人倫,使知:“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闭f了大半天,還得回到各自的位置上,即人與人相互關(guān)系的位置之上。這是人本層面的一種思考。但是,如就伯益及禹對于天的態(tài)度及于治水過程所踐行的方法及所出現(xiàn)的結(jié)果看,二人的行為,或焚之以火,或疏而導之,已是人與天、人與自然的較量。相對于人本層面,這是人文層面的較量。那么,所謂人文與人本,亦即以天為本與以人為本,二者究竟有何區(qū)別?就上述故事看,所謂以人為本,就是圣人憂民,令于溫飽之后,教以人倫,以鞏固帝王基業(yè);而以天為本,就是順應天道,令人與禽獸,和平共處,以獲得大自然的賜予。看其結(jié)果,以人為本,只是一世、二世;以天為本,萬古永恒。一世與萬古,這是以人為本與以天為本的區(qū)別。
對于以天為本所創(chuàng)立的功業(yè),其萬古永恒,可以辛棄疾《生查子》加以驗證。其曰:
悠悠萬世功,矻矻當年苦。魚自入深淵,人自居平土。
紅日又西沉,白浪長東去。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這是辛棄疾的最高理想。但呼號一生,他的聲名,包括君王的天下事,都未及大禹的功業(yè)悠久。大禹當年,孜孜矻矻,死而后已;他的功業(yè),雖只十個字,卻概括所有。他使得魚之與人,或入深淵,或居平土;各居本位,各安本分。十個字,體現(xiàn)了大自然的秩序規(guī)范。紅日西沉,白浪東去;大禹功業(yè),永遠讓人懷念。
總之,人文是不同于人本的一個概念。中國人歸根結(jié)底,還是以天為本,還須要以原初的人文觀點看世界。所以,我說人文,不說人本。說以天為本,以自然為本,而不說以人為本。所謂人文視角,指的就是觀察人物及事件的一種角度、一種立場,試圖用這個角度和立場來看一看李白與杜甫,看一看二人的為人及其作品是否體現(xiàn)人文精神,作形上之思,是否有過人文精神的創(chuàng)造。這是以天為本,超越人自身存在的一種思考,是展開李白與杜甫這一話題的指導思想。
李白與杜甫,各有不同的定位。二人死后大約十年,社會上出現(xiàn)李杜優(yōu)劣論。鬧鬧攘攘,忙乎一千多年。今天所說,也是一種優(yōu)劣比較,不知能否說出點新意來。準備講四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天上謫仙人與乾坤一腐儒;第二,先民的智慧與現(xiàn)代人的智商;第三,知人論世與以意逆志以及入乎其內(nèi)與出乎其外;第四,歌詩的吟唱與大唐之音的發(fā)掘與重構(gòu)。
一、天上謫仙人與乾坤一腐儒
天上謫仙人,乾坤一腐儒。這是人物位置的確立以及人物的歷史論定。謫仙人,在天上,這是毫無疑問的。乾坤呢?上乾下坤,并非上不了天,但也不一定,腐儒就在地面。兩句話,用以為李白、杜甫定位。一句是別人對李白的定位,賀知章見到他,覺得他是下凡的神仙,就是天上的人;一句是杜甫自己給自己的定位。兩句話概括說明,李白與杜甫究竟是怎么樣的一種角色。相關(guān)作品都在,我就不多講了。
接下來,說李杜優(yōu)劣論。歷史上,這一話題是元稹提出來的。元稹在《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志銘并序》中云:
唐興,官舉大振。歷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研練精切,穩(wěn)順聲勢,謂之為律詩。由是而后,文變之體極焉。然而莫不好古者遺近,務華者去實;效齊、梁則不逮于魏、晉,工樂府則力屈于五言;律切則骨格不存,閑暇則纖濃莫備。至于子美,蓋所謂上薄風騷,下該沈宋,言奪蘇李,氣吞曹劉,掩顏謝之孤高,雜徐庾之流麗,盡得古今之體勢,而兼人人之所獨專矣。使仲尼鍛其旨要,尚不知貴,其多乎哉。茍以其能所不能,無可無不可,則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是時山東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稱,時人謂之李杜。余觀其壯浪縱恣,擺去拘束,模寫物象,及樂府歌詩,誠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鋪陳終始,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shù)百,詞氣豪邁而風調(diào)清深,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
這段話說,唐興之后,歷世之文,能者互出,這個“文”,實際上講的是詩歌,是指以沈、宋為代表的近體詩寫作。謂唐律確立,古體、今體樣樣都有,但也出現(xiàn)諸多偏頗。至杜甫出,能所不能,無可無不可,自有而未有,就是說,他樣樣都會,是一位集大成者。如用現(xiàn)代的話語,給概括起來,就是古今種種體式他都能掌握,而且人人之所獨專他也能掌握。這就是集大成的意思。接著說李白,說他不及杜甫,到不了杜甫的這個范圍,進不了他的堂奧,不能登堂入室??傊?,以為李白不及杜甫,這是唐朝時候的評價。
那么,今天對于李杜優(yōu)劣論,又是怎么一種說法呢?以下這些說法,請比較一下,哪一種靠譜一些?哪一種不靠譜。就我所知,最常見的一種說法是,李白與杜甫,一個是浪漫主義者,一個現(xiàn)實主義。又有一種說法是,李白與杜甫,一個代表長江文化,一個代表黃河文化。兩種說法似乎都顯得較為空泛,說不出具體的東西。不過,另一說法,倒有點意思。如曰:李白與杜甫,一個所寫都是大的意象,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比如太陽、月亮,長江、黃河;一個有特定時間與空間,比如夜闌秉燭,相對如夢,都有具體的時間、地點、人物及事件。二者對照,確實有明顯的不同。說明,在文學活動以及詩歌創(chuàng)作實踐中,李白與杜甫,其相同與不同之處,怎么講都講不完。但多數(shù)都泛泛而談,不著邊際。不知道你們同意不同意?看起來,很難找到一個讓大家都能夠信服的答案。
為了探尋這一問題,有一回,我碰到上海復旦大學的陳尚君,我問,李白與杜甫有什么不同。他不加思索地說:一個姓李,一個姓杜。我沒話說,不能再追問下去。為什么呢?因為只有這個答案最肯定、最沒有異議,最令人信服。所以,我才想換一個角度,以人文的視角,評價李杜。
現(xiàn)在,先說結(jié)論,然后再加以求證。我的觀點是:李白和杜甫有著共同的理想,都想當?shù)弁鯉?,而不同之處是,李白會思考,杜甫做官時不會思考,罷官后才會思考。因此,對于李白和杜甫,我會更喜歡李白。簡單一點說,李白所思考的問題在人文層面;杜甫所關(guān)心的問題在人本層面?!爸扉T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社會上的貧富懸殊,這是杜甫所關(guān)心的問題?!?/span>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對影三人,這是李白所創(chuàng)造的心靈世界。兩個人,一個在地上,一個在天上。這是從人文的視角,對于李、杜二人的判斷。
為什么說李白在天上,杜甫在地上?杜甫升不升天呢?最后不是也到天上去了嗎?二人都升天,都是了不起的詩人。但從人文角度看,二人的差距還是很大的。想了解二人的情況,須從奮斗目標說起。先看二人有沒有共同的理想?來到這世上,究竟想干什么?李白與杜甫,兩人相差十歲左右,都是在盛唐。李白在盛唐的中間,杜甫出現(xiàn),盛唐一下就完了,變成中唐。二人都在大唐帝國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出現(xiàn)。二人最高理想是什么呢?做官?太籠統(tǒng)了。揚名天下?也太籠統(tǒng)了。寫詩?是的。但這只是個工具而已。二人的目標,是當?shù)弁鯉?。這是中國讀書人的共同理想。李白說,“如逢渭水獵,猶可帝王師”(《贈錢征君少陽》),謂有人來請,像姜太公在江濱釣魚一般,皇上車駕經(jīng)過,那就有機會;杜甫說,“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只要意見能被接納,風俗就淳樸,社會就安定。究竟能否當其帝王之師呢?先說杜甫,再說李白。
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年),二十四歲,杜甫以鄉(xiāng)貢資格赴洛陽參加進士考試,充當觀國之賓,可謂少年得志,但卻不得意,不能夠“一朝看遍長安花”。不過,仍然進取。時有《望岳》一詩,末了寫道:“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毙谔鞂毼遢d(746年),三十五歲,到達長安。六載(747年),三十六歲,應試未被錄取。其時,讀書告一段落,在社會上混了一十三年。七載(748年),三十七歲,上詩韋濟,請求援引。說自己“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而韋并不明白他的意思,也沒有給他推薦。韋時任尚書省左丞。天寶十四年(755年),四十四歲,安史之亂,獲授河西尉(河西縣故城在今云南河西)一職。十五載(756年),四十五歲,只身往靈武(今甘肅?。┩侗紕倓偧次坏拿C宗皇帝。途中被俘,押解長安。肅宗至德二年(757年)四月,四十六歲,在亂離中,安祿山不殺他,讓逃到肅宗臨時駐地鳳翔(今陜西鳳翔),獲聘為左拾遺。官職很低,但他很認真。后來,因出了一點小差錯,疏救房琯,皇帝不高興,把他貶為華州司功參軍。乾元二年〈759年),四十八歲,自洛陽返回華州。到達成都,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杜甫草堂。嚴武薦為節(jié)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官職也很低。在民間,杜甫所見許多不合理現(xiàn)象。他憂國、憂民,可惜就是沒有思想,不會思考問題?;实墼趺凑f,他就怎么做。是一名非常忠實的小官員。永泰元年(765年),五十四歲。小軍閥(嚴武)死了,沒有靠山,只好帶著家人離開四川出峽,向長江以南出行。其間,乘舟東下,途經(jīng)渝州一帶,寫下《旅夜書懷》。這是個關(guān)鍵年月,其時,皇帝不要他,他才思考問題。只是沒過多久,大歷五年(770年),五十九歲,就病死在湘江小船中。至于李白,情況就大不一樣。杜甫不思考,李白思考。以下看看,李白是怎么思考的。
二、先民的智慧與現(xiàn)代人的智商
三、知人論世與以意逆志以及入乎其內(nèi)與出乎其外
通過以上的分析、比較,對于李白與杜甫之如何進行人文精神創(chuàng)造,相信已有初步的了解;身處今天的我們,究竟應當怎么思考問題,相信亦已有了自己的想法。作為這一話題的講述者,自然也有自己的規(guī)劃。講一句不加包裝的話,可以說,我的這場講座,目的乃在于借助李白與杜甫這一個案,推而廣之,進而探討、研究唐詩與宋詞,乃至于全部中國文學史。而探討與研究,又將如何著手呢?
這一講題,就想借助李白與杜甫的思考,進行我們自己的思考。
上文說思考,以為思考就是比較。例如,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這是從數(shù)開始的一種思考?!兑住罚ㄏ缔o)曰:“上古結(jié)繩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書目契?!编嵭吨芤鬃ⅰ吩疲骸敖Y(jié)繩為記,事大,大結(jié)其繩,事小,小結(jié)其繩?!苯Y(jié)繩為記,或結(jié)繩記數(shù)。這是先民最早的活動記錄,也是人類文明的一個標志。至其計算方法,《易傳》(系辭下)有云:
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所謂仰觀、俯觀,大致從上到下,從近到遠,乃至于整個宇宙空間。觀察世界、認識世界;計數(shù)、比較、思考。這是《易經(jīng)》所總結(jié)、歸納出來的方法與途徑?!兑捉?jīng)》的經(jīng)驗,如包裝起來,由具象到抽象、由個別到一般,漸次加以提升,其方法與途徑,即可歸納為二:知人論世與以意逆志以及入乎其內(nèi)與出乎其外。這就是今天講題所要闡述的問題,傳統(tǒng)批評方法與現(xiàn)代批評方法。兩種方法與途徑,為孟子和王國維所總結(jié)、歸納的經(jīng)驗。
《孟子》萬章(上)云:
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孟子》萬章(下)又云:
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
孟子兩段話,著眼點在世和志,一指外在環(huán)境,一指內(nèi)在意志。知人論世,以意逆志,這是認識其人其詩的前提,亦尚友、為文所必備之條件。兩千多年來,成為說詩、用詩的指針。是為傳統(tǒng)批評方法。
王國維《人間詞話》云:
詩人對于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nèi),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nèi),故能寫之。
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nèi),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夢見。
王國維這段話,同樣有內(nèi)、有外,表示一定空間范圍的思維活動。但其著重說入與出二字。入乎其內(nèi),出乎其外,能入能出,既是由多到一的歸納與提升,又是由一到多的推理與演繹。這是觀察事物、創(chuàng)造人文精神的方法與途徑。一百多年來,中國文學之步入現(xiàn)代化進程,亦以之為指針。是為現(xiàn)代批評方法。
兩種不同的批評方法,既從先民實踐中來,又是先民經(jīng)驗的提升。兩千年與一百年,其于運用過程所體現(xiàn)的不同之處,主要是層面的區(qū)分。如傾向于形下層面,或傾向于形上層面,二者各不相同。在文學研究領(lǐng)域,其區(qū)分則表現(xiàn)為文學社會學研究和文學文化學研究。就1949年之后的大陸學界而言,孟子的方法,經(jīng)廣泛運用,已形成一個固定模式,批判繼承三段式:
社會背景、生平事跡+思想內(nèi)容、藝術(shù)特點==文學史地位及影響。
這里,孟子知人論世與以意逆志八個字,其內(nèi)與外之所能發(fā)揮的功用,已被發(fā)揮到極致。到目前為止,包括在座各位在內(nèi),凡寫作學術(shù)論文,恐怕都不曾脫離這一模式。三個段落,三個步驟,往上一套,文章就出來了。這是孟子傳統(tǒng)批評方法的運用及推廣。至于王國維入乎其內(nèi)與出乎其外這一現(xiàn)代批評方法,如從思維模式看,則可概括為以下兩個公式:
(1)表層結(jié)構(gòu)與深層結(jié)構(gòu)的分析與提升;
(2)兩個互相對立而又互相依賴單元的化合與分解。
第一個公式,由形下層面到形上層面的提升,即由批判繼承三段式上升為從表層結(jié)構(gòu)到深層結(jié)構(gòu)的分析與提升。這一組合方式,如用吳世昌的結(jié)構(gòu)分析法加以闡釋,就是一種勾勒。即于前景與后情之間,滲入一個第三因素──事,令得前后勾連的方式。吳世昌說:「必有故事,則所寫之景有所附麗,所抒之情有其來源。使這三者重新配合,照成另一境界,以達到美學上的最高要求?!梗ā吨馨顝┘捌浔诲e解的詞》)吳世昌說勾勒,既從立意造境的角度,對王國維現(xiàn)代批評方法作檢驗及認證,又為中西詩學接軌提供一方法與途徑。
第二個公式,兩個既相互對立而又相互依賴單元的組合,如借用西方結(jié)構(gòu)主義的原理二元對立定律加以包裝,其組合,可以下列圖表標示。兩個單元,各據(jù)一方,當中有一中介物加以聯(lián)系。中介物相當于用作勾勒的第三因素,在兩個單元之間,產(chǎn)生化合、或者分解的作用。其所謂內(nèi)與外以及生氣與高致,就體現(xiàn)在中介物所產(chǎn)生的化合、或分解的過程當中。就方法而論,王國維有關(guān)入乎其內(nèi)與出乎其外的表述,已從意境創(chuàng)造層面,進入結(jié)構(gòu)分析層面。這對于新變詞體結(jié)構(gòu)論的創(chuàng)造是一重要的啟示。
大致而言,傳統(tǒng)批評方法與現(xiàn)代批評方法,各自展現(xiàn)兩種不同層面的方法與門徑。傳統(tǒng)批評方法之說知與論,其所謂內(nèi)與外以及遠與近,一般都同在一個平面上;而現(xiàn)代批評方法則著眼于上與下,是從一個層面到另一個層面的提升,也是由表層意義到深層意義的深化。
例如,曹操《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這首詩,如用傳統(tǒng)批評方法解讀,所謂知人論世,必先介紹時代背景及作者生平事跡,接著說詩篇的思想內(nèi)容及藝術(shù)特點,最后是評價,肯定其雄才大略及豪情壯志。依上述公式,一套便得,但這樣的闡釋,易于千篇一律,說不出具獨創(chuàng)性的意見來。而用現(xiàn)代批評方法解讀,結(jié)果可能不一樣。首先,就內(nèi)與外的方位看,將這首詩劃分為兩個部分,另外加二句樂府套語。前面八個四字句,為一部分,列舉神龜、螣蛇、老驥及烈士,分別介紹各自的長處和短處,屬于個別物象;中間四個四字句,為另一部分,就前面四種物象的長處和短處,所謂盈與縮,發(fā)表議論,表達觀感,謂盈縮之期,不但在天,而且在人,只要養(yǎng)怡得當,都可得永年,這是就個別物象的長與短所歸納出來的道理。末了二句為樂府套語,表示對于詩篇內(nèi)容的贊嘆,沒有實際意義。其次,就入與出的關(guān)系看,詩篇的兩個部分,既將自己設(shè)想為神龜、為騰蛇,并且設(shè)想為老驥、為烈士,仿佛自己就是神龜、騰蛇以及老驥、烈士一般,但又十分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終歸不是神龜、不是螣蛇、不是老驥,也不一定就是烈士,仍然從具體物象中抽離出來,堅守自己的主體地位。兩個部分,先說神龜、螣蛇,以及老驥、烈士,再說怡養(yǎng)的問題。先具象,后抽象;先個別,后一般。從具體的現(xiàn)象提升到一般的道理。就整體上看,解讀這首詩,大致可在兩個部分之間劃一直線,一邊展現(xiàn)具體物象,一邊說明抽象道理,所謂入乎其內(nèi)與出乎其外,即將某些重大的哲學命題放進詩篇。這無疑就是一種層面的提升。
又如,李白《靜夜思》:
這首詩,如用傳統(tǒng)批評方法解讀,所謂知人論世、以意逆志,大多就其作客他鄉(xiāng)這一事情作聯(lián)想與推斷,同樣不易說出具獨創(chuàng)性的意見來。但用二元對立定律解讀,詩篇中的光和霜,此物與彼物,構(gòu)成一互相對立而又互相依賴的單元,二物之間,一個中介物──明月,便將光和霜,亦即他鄉(xiāng)與故鄉(xiāng)聯(lián)結(jié)在一起。明月這一個中介物,是一副催化劑,在光和霜之間產(chǎn)生化合或者分解作用。通過明月,既可將他鄉(xiāng)的光(此物)和故鄉(xiāng)的霜(彼物),這兩個互相對立的物象聯(lián)系在一起,又可將他鄉(xiāng)的光(此物)和故鄉(xiāng)的霜(彼物),這兩個互相依賴的物象加以分解?;?、分解,調(diào)和、分隔。光和霜這一相互對立而又相互依賴的單元,通過中介物(明月)的聯(lián)想,其深層意義,亦即詩篇的主題──他鄉(xiāng)與故鄉(xiāng),也就顯示出來。如下圖。這就是運用二元對立定律所進行的一種分析與提升。
以上說現(xiàn)代批評方法的兩個公式及具體運用,說及二元對立定律,這是人類基本思維模式。這一定律,既放諸四海而皆準,也為批評方法及模式的確立提供依據(jù)。演說人文精神,區(qū)分人文與人本,對于李白與杜甫,進行比較、思考,其所依據(jù),就是這一定律。唐詩與宋詞,數(shù)以萬計,依此定律與模式,可以判斷,其所歌詠,大致可以故鄉(xiāng)與他鄉(xiāng)以及瞬間與永恒兩大主題加以概括。這是一種思考,一種運用,是人文層面的分析與提升。這種分析與提升,對于全部中國文學史同樣適用。比如,一般所說文學的兩大主題是勞動與愛情,現(xiàn)在的文藝理論課程,可能還這么宣稱。這是人本層面的表述,如以人文視角看問題,于人文層面回答問題,應當明確指出,文學的主題,除了勞動與愛情,還有另外兩大主題,故鄉(xiāng)與他鄉(xiāng)以及瞬間與永恒。這是運用現(xiàn)代批評方法,于人文層面所進行的分析與提升。
四、歌詩的吟唱與大唐之音的發(fā)掘與重構(gòu)
詩歌與歌詩,就文體而言,并無太大區(qū)別,二者所指都是韻文中的一種體裁樣式。這一體裁樣式,或稱詩歌,或稱歌詩,既因人而異,亦因語境不同而有不同的稱謂。一般皆名其為詩歌,但亦有稱歌詩者,白居易“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與元九書》)即是,杜牧所見四卷本《李長吉歌詩》,據(jù)說李賀親手編定,亦如是。我這里講歌詩,目的在于突顯一個“歌”字,強調(diào)這是一種須要以聲音進行解讀的韻文品種。所謂聲音解讀,籠統(tǒng)的講是吟唱,分別開來講,叫誦、吟、歌、唱。這是學習中國古典詩歌的一種有效方式與途徑。不過,我不準備講得那么細致,而只是籠統(tǒng)的講吟與唱,看看如何以聲音的形式與手段解讀古典歌詩作品。
大致而言,歌詩的吟與唱并不一樣,吟須要將每個字的平仄體現(xiàn)出來,唱則不一定,有時候可以捎帶過去,未必一一落實。吟較難以把握,唱則似乎比較容易。學習古典詩歌,包括唐詩宋詞,在平仄聲音的體現(xiàn)上,南方人一般較占優(yōu)勢,尤其是泉州一帶,南音保存得較為完善,生長在這個地方的人,得天獨厚,生來就具備分辨平仄聲音的能力。北方人多數(shù)不識南音,也不一定熟悉其他方音,對于吟詩,就較多困惑。比如說,“行行重行行”,五個字都是陽平,有往而無返,這是普通話的讀法,但不能用普通話的讀法,推斷那個時候不講平仄。我試過請河北、山東、四川的朋友用自己的方言讀這五個字,大都覺得,這五個字的平仄,普通話分辨不出來,方言分辨得出。這五個字排列一起,不是“平平平平平”,而是“平平仄平平”。廣東話的意思是,走了還要走(行行仲行行),仲,讀仄聲。仲要。閩南話亦然。以廣東、福建讀詩詞,其平仄組合,體現(xiàn)得非常明晰。說明并非那個時候,格律詩沒出現(xiàn),不講平仄,或者分辨不清楚平和仄。
我的籍貫是臺灣鹿港,出生在福建泉州,生活在南音保存得較為完善的地方,不會被詩詞中的平仄組合所難倒。那么,何謂大唐之音?能不能舉個例子給個說明?請看以下詞語:讀書。這兩個字應該怎么讀呢?普通話是dushu,只是一種讀音,我家鄉(xiāng)有兩種讀音:文讀與白讀。文讀為讀書音,稱dushu(讀書);白讀為說話音,稱duce(讀冊)。這里,稱duce(讀冊),而不是dushu(讀書),說明那是用竹片串起來的冊葉。大唐當時,杜甫詩云“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章碣詩云“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焚書坑》),二例說明:當時已有今天所說紙質(zhì)的書。并說明:其所稱“讀書”,相當于南音中的文讀。至于文讀以外,是否另有白讀,則尚待發(fā)掘。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今日南音中的讀冊(duce),應是非常古老的一種讀音。這一讀音,或在唐代,或者在唐之前、漢之前,甚至可能是秦始皇時代的讀音。因此,可以推斷,在南音的音庫里,其所保存,既有大唐,或者大唐之前的聲音,自然亦有大唐之音。或者說,大唐之音就保存在現(xiàn)在還流行的南音音庫里。
今天講歌詩的吟唱,所謂大唐之音的發(fā)掘與重構(gòu),對于唐詩的解讀而言,這只是眾多方法中的一種,并非僅此一途。先時,也曾為吟唱一事請教過老前輩,大都說沒有一定的規(guī)限,只要自成曲調(diào)就行。但這并非不要規(guī)限,而是說,不同地方有不同曲調(diào),不一定非得一個地方的曲調(diào)才算正宗。曾經(jīng)與西北一位朋友交換過意見,他用秦腔唱唐詩,聽起來也很有味道。同樣,以南音吟唱,也要依據(jù)曲調(diào)。有個說法叫一調(diào)唱千詩。一個曲調(diào),可以配上千百首歌詩。南音如此,其他地方的樂曲,應當也有這種性能。大唐之音的重構(gòu),簡單的說,就是采用南音里的曲調(diào)吟唱唐詩,將聲音還原出來,成為有聲的唐詩。比如,李白《將進酒》,王偉勇的鹿港調(diào),就是以閩南語(南音)吟唱的一種南音曲調(diào)。這一曲調(diào),原創(chuàng)在泉州,傳到鹿港,經(jīng)由裝飾、潤色,已是一種重構(gòu)。眼下,兩岸各高校舉辦詩詞吟唱活動,已不局限于某一地方的曲調(diào)。那么,以聲音的形式與手段解讀古典歌詩作品,究竟怎么樣做,做到那一步,才算到位呢?這一問題,確實很難說得清楚,但依據(jù)我的經(jīng)驗,覺得有兩條,應當做到:一是能夠?qū)⑵截坡曇趔w現(xiàn)出來;二是應當自成曲調(diào),無論自創(chuàng),或者他創(chuàng)。當然,依然那句老話,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希望各位能有興趣,并依據(jù)各自熟悉的曲調(diào),各自方音,加以嘗試。
戊戌(2018)清明后三日于濠上之赤豹書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