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特展《特洛伊:神話與現(xiàn)實》已經(jīng)開幕。上一期《誰是阿喀琉斯?(上)》講到阿喀琉斯為好友帕特羅克洛斯的死悲痛萬分,今天我們將從阿喀琉斯的復(fù)仇開始講起。
阿喀琉斯是怎樣為好友復(fù)仇的?
阿喀琉斯決意不計代價為帕特羅克洛斯復(fù)仇,他將與阿伽門農(nóng)的爭執(zhí)擱置一旁,重新回到戰(zhàn)場。兩軍對峙之時,赫克托耳也毫不畏懼,等候在城門外準備與阿喀琉斯決一死戰(zhàn)。
陶制雙耳罐描繪了阿喀琉斯(左)和赫克托耳(右)決斗的場景,約公元前490年
在決斗中,阿喀琉斯將長矛刺入赫克托耳的頸部。臨死之際,赫克托耳請求阿喀琉斯將自己的尸體歸還安葬,卻遭到無情的拒絕。赫克托耳以最后一絲力氣預(yù)言阿喀琉斯就會死于特洛伊王子帕里斯(Paris)之手。赫克托耳的死未能平息阿喀琉斯的怒火。為了對仇人極盡侮辱,他將赫克托耳的尸體系在馬車上,一路拖曳至希臘人的軍營。
彼得羅·特斯塔(Pietro Testa,1611–1650),《阿喀琉斯拖曳赫克托耳的尸體》,蝕刻版畫,1648至1650年
為什么阿喀琉斯將赫克托耳的尸體歸還?
帕特羅克洛斯的葬禮后,阿喀琉斯悲痛萬分,久久無法平靜。他用馬車拖曳著赫克托耳的尸體在帕特羅克洛斯的墓前重復(fù)往來,作為對仇人的懲罰。但是,眾神憐憫赫克托耳和他的家人,以神力保護赫克托耳的尸體完好無損。
雙耳陶罐描繪了阿喀琉斯用馬車拖曳赫克托耳遺體的畫面,約公元前520至500年
最終,赫克托耳的父親普里阿摩斯(Priam)在眾神的使者赫耳墨斯(Hermes)的幫助下,歷盡艱險抵達希臘軍營,懇求阿喀琉斯歸還赫克托耳的遺體。這次會面的場景被記錄在這件18世紀威治伍德瓷板上,畫面中特洛伊國王普里阿摩斯正在親吻殺子仇人阿喀琉斯的右手。
《伊利亞特》卷24,頁505-6
威治伍德(Wedgwood)瓷板表現(xiàn)了普里阿摩斯單膝跪地請求阿喀琉斯歸還兒子尸體的場景,18世紀晚期
這次會面中,普里阿摩斯的悲傷深深地感動了阿喀琉斯,英雄重燃人性的悲憫,世界亦重歸秩序。阿喀琉斯最終同意了普里阿摩斯的請求。破曉時分,普里阿摩斯將愛子的遺體帶回特洛伊安葬,而赫克托耳的葬禮也標志著《伊利亞特》的結(jié)束。
《伊利亞特》之后阿喀琉斯經(jīng)歷了什么?
雖然《伊利亞特》沒有講述阿喀琉斯的結(jié)局,但他的故事在后世無數(shù)的傳說和文學作品中延續(xù)。赫克托耳死后,失去了最優(yōu)秀戰(zhàn)士的特洛伊不得不向盟友求援。前來支援的亞馬遜女王彭忒西勒亞(Penthesilea)以及埃塞俄比亞國王門農(nóng)(Memnon)先后被阿喀琉斯擊敗。傳說在阿喀琉斯將長矛刺進彭忒西勒亞女王身體的那一刻,他望向女王的眼睛,瞬間墜入愛河,但為時已晚。
雙耳陶罐描繪了阿喀琉斯殺死亞馬遜女王彭忒西勒亞的一瞬,約公元前530年
阿喀琉斯是怎樣死的?
正如赫克托耳預(yù)言的那樣,阿喀琉斯最終的確死于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的箭下。在大部分的故事版本里,帕里斯的箭在太陽神阿波羅(Apollo)指引下射向了阿喀琉斯唯一的弱點——他的腳踝。根據(jù)其中一種說法,阿喀琉斯是在攀爬城墻,馬上要攻陷特洛伊城的時候被射死;而另一種說法則是,阿喀琉斯即將迎娶特洛伊公主波呂克塞娜(Polyxena),特洛伊之戰(zhàn)即將以聯(lián)姻的和平方式結(jié)束之時,帕里斯射出了致命的一箭。
紅玉髓圣甲蟲刻有阿喀琉斯受傷的形象,伊特魯里亞,約公元前400至350年
阿喀琉斯死后被火化,他的骨灰與摯友帕特羅克洛斯的骨灰混合在一起,永遠不再分離。根據(jù)史詩《奧德賽》的記載,阿喀琉斯葬在特洛伊海灘上宏偉的墓葬中,特洛伊英雄奧德修斯下游到冥界時曾碰到阿喀琉斯和其他死去英雄的亡靈。
阿喀琉斯是如何被后世解讀?
由于阿喀琉斯本身鮮明而又復(fù)雜的特征,自古至今不乏對他的解讀和重塑。對于古希臘人來說,他是人性英雄的原型——盡管他擁有強大的神力,但仍然與凡人一樣逃不過死亡。在希臘的一些地區(qū),阿喀琉斯被作為神靈供奉。特洛伊城所處地域有一處被稱為“阿喀琉斯之墓”的建筑也迎來了包括亞歷山大大帝在內(nèi)的很多朝圣者。
西蒙·弗朗索瓦·拉韋內(nèi)特(1706–1774)以菲利波·勞里(Filippo Lauri)《亞歷山大大帝訪阿喀琉斯墓》為基礎(chǔ)創(chuàng)作的蝕刻版畫,1769年
對與羅馬人來說,阿喀琉斯是強大軍事力量的代表,但同時對賀拉斯、卡圖盧斯等詩人來說,他又是殘暴的代名詞。到了中世紀,阿喀琉斯變成了行為典范的反面教材。從特洛伊角度書寫的神話在這個時期占據(jù)主導(dǎo),阿喀琉斯被塑造成一個因為色欲而毀掉自己的懦弱的惡棍。在但丁的《神曲》中,阿喀琉斯正是出現(xiàn)在地獄的第二環(huán)——色欲地獄。
菲利波·阿爾巴奇尼(Filippo Albacini,1777–1858),《受傷的阿喀琉斯》,大理石,1825年。版權(quán)所有? The Devonshire Collections, Chatsworth. Reproducedby permission of Chatsworth Settlement Trustees
到了文藝復(fù)興時期,隨著希臘典籍的重新引入,西歐各國重燃了對古典世界的興趣。阿喀琉斯作為一個復(fù)雜的人物也引起了關(guān)注。在19世紀早期的浪漫主義時期,阿喀琉斯是一個完美的英雄形象,他的一生至情至性,擁有注定被毀滅的美。這件新古典主義大理石雕塑《受傷的阿喀琉斯》表現(xiàn)了瀕死的阿喀琉斯依然呈現(xiàn)出一種完美的體態(tài)。另外,阿喀琉斯的英雄形象常被用來為在戰(zhàn)爭中犧牲的將士們正名,同時又成為代表戰(zhàn)爭的殘酷性和摧毀性的象征。
馬克斯·斯萊福格特(Max Slevogt,1868–1932),《阿喀琉斯震懾特洛伊》,石版畫,1905年
人們從未停止對阿喀琉斯復(fù)雜性的探索。派特·巴克的新小說《女孩們的沉默》( The Silence of the Girls)書寫了被阿喀琉斯所俘的布里塞伊斯的經(jīng)歷,而瑪?shù)铝铡っ桌盏摹栋⒖α鹚怪琛罚═he Song of Achilles)則從阿喀琉斯的愛人——帕特羅克洛斯的角度講述故事。
想了解更多關(guān)于阿喀琉斯和特洛伊的故事,歡迎參觀大英博物館BP特展《特洛伊:神話與現(xiàn)實》,30號展廳,展期2019年11月21日至2020年3月8日。展覽詳情及票務(wù),請登陸大英博物館中文網(wǎng)站查詢http://britishmuseum.org.cn/exhibition.aspx?id=163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