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 庭
水云奔涌勢難收,欲借長江獨出頭。漁笛吹殘千古夢,荻花搖落一湖秋。豈無清露滋時物,自有寬懷納細流。尤喜國門開例禁,五洋通達任行舟!
【林 岫評】 正寫起篇。次句拈出“勢”寫,用虛筆。中二聯(lián)屬對工整。“漁笛”、“荻花”牽出“千古夢”、“一湖秋”,以實帶虛,放翁最擅此法,“醉眼本輕千古事,釣竿新賜一湖秋”是也。五六句流水,借感,作放寬一步語,有廓清醒目之妙。尾聯(lián)巧切時局,結(jié)足頸聯(lián)中意,流水行云,馀韻不盡。
【周篤文評】 詩家詠物,每見性情。從“欲借長江獨出頭”到“五洋通達任行舟”,不是可以見出作者雄杰之抱負嗎?是之謂此中有人,呼之欲出。
鷓鴣天
秋日隨團登羊頭山,時國慶、中秋雙節(jié)臨近,山中例有裝飾,偕行詩家,頌聲盈耳,因成是篇,歸寄柏扶疏老。
借得天風(fēng)掃路塵,羊頭同看節(jié)前新。云裁畫卷清娛目,鳥弄詩簧巧逗人。 秋半老,酒微醺,鬢邊簪菊意能春。山民見客多知趣,但說年來雨水勻。
【魏新河評】 小序不可不讀,“頌聲盈耳”,“三百篇”中“風(fēng)雅”無多矣。由此可知“鳥弄詩簧”之妙寓。而“節(jié)前新”與“例有裝飾”,又予人多少遐想。下闋“意”字尤妙,“春”之名實,似可思而得之。此“頌”聲莫說時人,即便前人亦不多見。結(jié)語從稼軒處借來,“父老爭言雨水勻”是也,盛世元音具焉;然略作回味,又似與“卻道天涼好個秋”同。通篇回環(huán)起伏,妙趣橫生,大得風(fēng)人之旨。
賀新郎·自嘲
日與松為友。伴長風(fēng)、我歌松舞,松詩我酒。云去云來無心管,只對青山稽首。都道是有為有守。畢竟守為俱不易,問嚴(yán)灘、釣叟歸來否?魚未得,竿先朽。 杜陵枉作吟邊瘦。算而今、也應(yīng)窺破,浪潮新舊。少數(shù)英雄驅(qū)虎豹,多數(shù)英雄驅(qū)狗。渾未省、乾坤能袖。且效帶湖盟鷗客,向南坡、租種桑三畝。余者事,亦何有。
【袁第銳評】 此詞意境超脫,層次井然,不落俗套。上闋由景著筆,情景交融,而以“都道是有為有守”為一轉(zhuǎn)。再以“畢竟守為俱不易”,歸結(jié)到“魚未得,竿先朽”更為一轉(zhuǎn)。對于沽名釣譽之流,當(dāng)頭一喝。下闋自“也應(yīng)窺破,浪潮新舊”,至“少數(shù)英雄驅(qū)虎豹”、“多數(shù)英雄驅(qū)狗”為一轉(zhuǎn)。對于所謂“英雄”,加以揭露、鞭撻。最后,以“渾未省、乾坤能袖”再作一轉(zhuǎn),若舉千鈞之力,對于世之善于運用“袖里乾坤”以及好為陰謀或“陽謀”者流,只此輕輕一擊,便覺直中要害,入骨三分。
高陽臺·初夏橘洲公園有懷
露濕鶯聲,煙青柳色,渚園長夏清幽。廿四番風(fēng),昨宵暗渡汀洲。傾杯欲共芙蓉醉,奈芙蓉、不解離愁。漫侵懷,一抹衡云,一注湘流。 年來有約因誰誤? 但鴻飛眼底,夢繞心頭。寂寂孤琴,可堪重上西樓。憑高莫問春消息,怕春還、鬢已成秋。向江濱,立盡斜陽,眺盡歸舟。
【白 一評】 以景語開篇,予人以清新明快之感。“廿四番風(fēng),昨宵暗度汀洲”一句,既點明“初夏”,又別寓情懷,個中消息,最耐尋繹。以下轉(zhuǎn)入懷人,悱側(cè)纏綿,一波三折,直至終篇,誠可謂“剪不斷、理還亂”者也。作者素重友情,其名句“人知友誼真非假,佛說因緣色是空”,向為時人稱道,與此參讀,似可互證。
【蔡鎮(zhèn)楚評】 衡云、湘水、斜日、歸舟,皆以景傳情妙筆。
【易 丁評】 “向江濱,立盡斜陽,眺盡歸舟”,情一何癡,情一何摯!被懷者有知,信舊約不當(dāng)再誤。
【林從龍評】 作者素以詩名,不常為詞,然偶一涉筆,便成絕響。如此篇之濃郁沉雄,已入宋賢堂廡。至若“一縷琴音風(fēng)淡淡,半簾花影月遲遲”(浣溪沙)、“風(fēng)從花圃分香至,雨自云衢送爽來”(鷓鴣天)、“一彎新月柳梢頭——不成裁恨剪,偏作釣思鉤”(臨江仙)等,或涵天籟,或運奇思,俱令人一新耳目。
客西湖月夜寄內(nèi)
何堪秋節(jié)近,獨傍圣湖居。橋斷思無礙,山孤夢有馀。江聲南國遠,梅影夜窗疏。情寄天心月,愁來自可驅(qū)。
【魏新河評】 情理兩勝,愧我不能。昨醉酒,未能細品,今重讀“橋”、“山”一聯(lián),倍覺新奇深遠,意蘊不盡。把卷回甘,情不能已,特致敬意。
雨中游赤壁陸水湖同李銳周篤文王澍諸老
也曾青眼對紅塵,千面難求一面真。只有湖山無世態(tài),四時晴雨不因人。
【周燕婷評】 壬午赤壁詩會,作者偕諸友冒雨游湖,前輩詩家李銳老詩興大發(fā),連得佳章數(shù)首,復(fù)命作者試題雨趣。作者口占一絕云:“水是妝臺霧是屏,翠峰初浴影亭亭。天公也欲留詩客,不放湖山一霎晴。”詩成,復(fù)借雨勢另出此首,并呈銳老及座中諸公。銳老當(dāng)即為之擊節(jié)曰:“這才是真正的詩,我們寫的那些,只能算是打油。”銳老之言,固然有獎掖后進和自謙的成份在內(nèi),不過東遨此作,確有其眼光獨到處。詩中趣味,全在借題發(fā)揮。“只有湖山無世態(tài),四時晴雨不因人”,寫出了“湖山”的公正公平,反襯出人世間的各種“貓膩”,其深刻程度,似可與東坡“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相頡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