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qiáng):求必勝與只求不敗有何區(qū)別呢?老子《道德經(jīng)》: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司馬懿如果敗諸葛滅蜀,必狡兔死走狗烹))
很多外國人都弄不清楚,中國人跟日本人,到底有什么不同。根本的不同,就是日本人求必勝,我們只求不敗。
想想看,必勝是可能的嗎?要必勝,就要有足夠的條件,而不是說你喊出來就可以得到。但是不敗,是完全可以自己掌握的。我想辦法先把自己立于不敗之地,然后等待敵人敗,而不是我去打他,這才是最高明的。
大家馬上會想到一個人,這個人也許名聲不是很好,但是很出名,就是三國時代的司馬懿。司馬懿知道諸葛亮很行,自己打不贏他,所以不管諸葛亮怎么挑釁,甚至送來女人的衣服以示羞辱,他不打就是不打,因為一打他就輸。其實打贏也是輸,為什么?一打贏他就沒命了嘛。大家從這個例子就可以知道,打勝命沒有,打輸命也沒有,唯一的辦法就是不打。但是不跟你打要有一套方法,既不打又不和,還能保住自己的性命,說明司馬懿這個人不簡單。
日本有一個華僑叫吳清源,他是有名的圍棋大家,被稱為吳大國手。有一次,國學(xué)家錢穆教授和他一起吃飯,就問吳大國手:'你這么會下圍棋,有沒有一套方法可以永遠(yuǎn)不敗的?'吳大國手也是懂得《道德經(jīng)》的。他說“沒有這種事情,因為每盤琪的局勢都是變來變?nèi)?,怎么有把握一定會贏呢?”想不到錢穆教授說;我有一套本事能保證永遠(yuǎn)不會輸?!眳乔逶春芎闷?,就問:"你有什么辦法?”錢穆只講了兩個字:不下。我不跟你下,怎么會輸呢?
不下怎么會輸呢?不下不就立于不敗之地了嗎?這樣各位才知道,我們中國的小孩子在外面打架,受傷回來,做爸爸的一看,直接一個巴掌打過去。外國人覺得中國的家長太殘忍,不會教育小孩,其實我們這么做才是大智慧。打他就是說,你打不贏別人還要硬出頭,為什么不跑呢?西方人不了解這個道理,他們總覺得,孩子打輸了,你就要安慰他。殊不知一安慰,他下次更亂打,輸?shù)母鼌柡Α?br>
老子在《道德經(jīng)》第六十四章中,特別為我們提出來一個立于不敗之地的方法,就是"慎終如始,則無敗事。'’這個方法說到底就一個字:慎。慎,就是謹(jǐn)慎。謹(jǐn)慎就是小心。比如小孩要出門,媽媽二話不說,小心。小孩做任何事情,大人二話不說,小心。干部要出門,老板二話不說,小心。我們就是這樣子,開始的時候都小心翼翼,最后卻往往大意,然后整個都翻盤了。“行百里者半九十,”往往最后那一關(guān),是最難堅持的。
所以,老子要我們記住“慎終如始,”這四個字很難。慎始比較容易,中國人一開始都很謹(jǐn)慎,我好不容易有這個機(jī)會,不能對不起自己,一定要好好把它完成。但是越往后做越順,就越來越大意,越往后做越熟練,就覺得自己越來越內(nèi)行。然后大意失荊州,陰溝里翻船,最后痛哭流涕,那都是沒有用的。因為錯就是錯,改不過來的。
我們中國人是把“終”擺在前面,慎終,就是堅持到最后五分鐘,因為這當(dāng)中會有很多人來誘惑你,會有這樣那樣的拉拉扯扯,搞得你心神不寧,搞得你對自己都沒有信心,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路是否正確。因此,老子才會說“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就是一直到最后,都跟剛開始一樣那么謹(jǐn)慎,這種人不容易,這種人不會失敗。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diǎn)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