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讀到一首唐詩,題目很隨意,就叫《偶書》。
再看一下作者,這作者的名字也很隨意,叫劉叉。
唐代的叉是什么?總不至于是今天的刀叉吧?或許,和農(nóng)事生產(chǎn)的勞動工具有關(guān)?
最后看下這首詩,前兩句隨意得讓人無地自容: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間萬事細如毛。
就這?這叫唐詩?在燦若煙海的唐詩之中,這兩句恐怕連打油詩的資格都不夠吧?
隨后又隨意地瞟了一眼最后兩句。
大哥你唐詩寫得這么隨意,還不允許我隨便瞅瞅了?
反正林子大了,什么樣的鳥都有;唐詩多了,也是什么樣的詩歌都有。
這一看不要緊,最后兩句看得我虎軀一震:
野夫怒見不平處,磨損胸中萬古刀。
前兩句似乎隨意到了極致,但因為這兩句的存在,使得整首詩變成了一首詩風粗獷,立意奇警的抒懷詩。奇就奇在最后一句:“磨損胸中萬古刀”。
刀,兵也。最早指的是兵器。既然是兵器,自然是要用在戰(zhàn)場上砍人的,殺敵無數(shù),自然也是砍人無數(shù)。但是在這里,這是一把什么樣的刀,又為什么受到磨損呢?
前兩句的意思是說,每天太陽從東方升起,人世間紛繁復雜的事情便一一發(fā)生。確實如此,說這首詩的隨意,也就隨意在這個地方。晚唐宦官專權(quán),藩鎮(zhèn)割據(jù),外族侵擾,自然是“人間萬事細如毛”。但是通過后兩句的敘述我們能看到,這“細如毛”的“人間萬事”,也多是“不平”之事,無外乎善良的人受到欺壓,貧窮的人受到勒索,正直的人受到排斥,多才的人受到冷遇。
每當這種時候,作者便憤懣不平,怒火中燒,而結(jié)果卻不得不“磨損胸中萬古刀”。
我們都喜歡《好漢歌》當中的“路見不平一聲吼”,但遺憾的是,當時詩人所見到的不平之事實在是太多,即便是時時吼,日日吼,也沒有什么效果,最后只能將心中的正義寶刀不斷地磨損了。
整首詩看上去隨意無比,但是這最后的7個字,又是何等的悲苦!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