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的冬天,辛棄疾的家中忽然來了一名訪客。此人名叫陳亮,字同甫,號“龍川先生”,當時十分落魄。不過舊友重逢,辛棄疾卻是喜不自勝。
于是,辛棄疾當即置辦宴席款待對方。二人一邊喝酒,一邊暢談,沒想到喝到后半夜,醉酒的辛棄疾忽然談起了一直隱藏在他胸中的“北征”大計。
陳亮聽到辛棄疾這一番話后,頓時大驚失色。他擔心辛棄疾酒醒后會“殺人滅口”,于是就連夜盜走辛棄疾家中的寶馬,逃之夭夭。
臨行之前,陳亮還不忘留書一封告訴辛棄疾:哥已經(jīng)知道你的秘密了,現(xiàn)在哥要去辦一件大事,先向你借十萬緡錢來花花。第二天,辛棄疾醒來,看到信以后并不生氣。
因為辛棄疾知道,自己這位老朋友真的是個“干大事”的人。于是就給陳亮寄去十萬緡錢,還寫下一首大家十分熟悉的愛國詞,即《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其中的“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更是傳誦了千年。陳亮從辛棄疾家中遁走之后,去了一趟建康,然后也寫下了一首流傳千古的名詞,叫做《念奴嬌·登多景樓》。
《念奴嬌·登多景樓》
——南宋·陳亮
危樓還望,嘆此意、今古幾人曾會?鬼設(shè)神施,渾認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橫陳,連崗三面,做出爭雄勢。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
因笑王謝諸人,登高懷遠,也學英雄涕。憑卻長江,管不到,河洛腥膻無際。正好長驅(qū),不須反顧,尋取中流誓。小兒破賊,勢成寧問強對!
白話翻譯:
登上多景樓,極目遠望,千里河山盡收眼底。一念及此,胸中百感交集。你問我為什么而嘆息,是因為沒有人能夠明白我此刻的心意。
此處的天險,真乃鬼斧神工的杰作。如此險要的軍事環(huán)境,卻白白被當成了南北疆域的分界線。你看那鎮(zhèn)江,北臨長江,東西南三面群山環(huán)抱,天然是一個有利于爭雄的地勢。
可是朝中的大老爺們,放著進可攻退可守的軍事要塞,卻不愿意北伐收復(fù)失地。六朝興亡本來是天下大事,現(xiàn)在全憑幾個門閥貴族,關(guān)起門來算計。
晉代的王、謝之流,登上此樓時只會懷念往事,再學著那前代人物,灑下幾滴英雄淚。他們守住長江天險,從此不管中原百姓正在被人奴役。
難道我朝是真的無人了嗎?事實并不是這樣!此時正好長驅(qū)北伐,不必瞻前顧后,要學那晉朝的祖逖,為收復(fù)失土擊楫而誓。
要北征,何愁沒有人才?只須派出我朝中的少年英雄,便可破敵。一旦形成有利的形勢,就應(yīng)當長驅(qū)千里,掃清河洛,任憑敵人再怎么強大,也不足為懼。
南宋時期有不少作者都寫過登樓詞,比如朱墩儒的《相見歡·金陵城上西樓》,陳與義的《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辛棄疾也寫過一首《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以上提到的所有詞作,全部是借登樓觀景,來抒發(fā)詞人對山河破碎的痛惜之情,但是陳亮偏偏不屑寫這樣的登樓詞。
因為陳亮覺得,傷春悲秋是毫無意義的,所以他的這一首《念奴嬌·登多景樓》,幾乎沒有什么抒情的成分,而是采用了一種賦體形式,議論關(guān)于“北征”的恢復(fù)之志。
詞的開頭,是從陳亮登上多景樓,眼中望到的一切引發(fā)的。這座樓位于鎮(zhèn)江之畔,據(jù)當時的文獻記載,晴天登上此樓,可以“一目萬里”,可見它是一座高樓。
多景樓位于北固山的最高處,臨江而建,登高望眺就可以看到對岸的河洛地帶,而此時那里已經(jīng)淪入胡人之手。所以陳亮登上高樓,看到這種情形,很自然就會產(chǎn)生“恢復(fù)之志”。
但是陳亮并不是空有這樣的想法,沒有行動的人。他此來鎮(zhèn)江,其實就是為了考察當?shù)氐能娛碌乩憝h(huán)境,好寫成奏折,上達天聽。陳亮觀察了鎮(zhèn)江的地勢后,寫了一個奏折遞給皇帝。
折子的大意是說:鎮(zhèn)江“一水橫陳,連崗三面”,是一個“虎出之穴”,最利于出征打仗。勸皇帝不要猶豫,要抓住有利的時機,果斷出兵收復(fù)河洛。
在這首詞里,陳亮事實上指出了南宋北伐一直不能成功的一個最大“癥結(jié)”,那就是南宋上層的貴族們,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并不愿意出兵北征收復(fù)失地。
在這些世家大族里面,可能也有一批像晉代的王羲之、謝安一樣的文化名人,他們有時也會登上多景樓,為國家的不幸掉幾滴眼淚。
可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家族利益,王、謝之流根本不可能干什么實事。陳亮在詞的最后,提議南宋應(yīng)該馬上出兵,恢復(fù)河洛。并告訴上位者,不要害怕我們沒有軍事人才。
當年的淝水之戰(zhàn),謝安只派出自己的侄兒,就打到了河對面。如今南宋有的是少年英雄,只要瞅準時機,一鼓作氣就能把對面拿下。有利的形勢一旦形成,還怕敵人太過強大嗎?
史料記載,陳亮一生中曾經(jīng)六次上書給宋孝宗請求出兵北伐,但是因為他性格“太激進”,講話時常得罪達官貴人,所以曾經(jīng)二度入獄。
比如陳亮在《水調(diào)歌頭·不見南師久》中,就罵南宋群臣沒有“一個半個恥臣戎”,又在《鷓鴣天·落魄行歌記昔游》里面罵當權(quán)者,“口腹安然豈遠謀”。
總之,在陳亮的眼里,南宋的上層貴族完全都是廢物。于是他經(jīng)常因為“口舌”獲罪,被“投降派”陷害入獄。
這首《念奴嬌·登多景樓》,寫于陳亮第一次被人冤枉入獄獲釋之后。寫完不久,他又上奏書給皇帝,請求出兵。
沒想到,這一次奏折還沒有遞上去,就被政敵截獲了。對方趁著陳亮返鄉(xiāng)的時候,設(shè)計了一起“投毒案”,又第二次把他投進了大牢,問了一個死罪。
后來,在辛棄疾等老朋友的幫助下,陳亮才得以獲釋返鄉(xiāng)。但是回到家中的陳亮,并沒有因此氣餒。
陳亮一面在家中撰寫思想文章,與朱熹等文人辯論,一面努力讀書,最后在五十一歲時,考中了“進士第一名”。換句話說,他在五十一歲時,當上了南宋的“狀元”。
然后,陳亮又寫了一首詩給宋光宗,詩中說:“復(fù)仇自是平生志,勿謂儒臣鬢發(fā)蒼”。原來他這么拼命地參加科舉考試,還是為了實現(xiàn)他的“北征”夢。
陳亮大約是覺得,自己從前提到“北伐”沒人理會,還被朝中政敵打擊,完全是因為沒有當大官。然而不幸的是,他考上狀元當了官,也沒能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因為第二年他就去世了。
正史上記載,陳亮是因為勞累病逝的,但是也有可信的史料記載,他最后是被一名“桶匠”殺死的,這件事情頗為離奇。
《念奴嬌·登多景樓》在眾多的登樓詞中,算不上最杰出的作品。但是陳亮在詩中卻道出了南宋王朝一直不能打回江北的原因——南渡之后,皇權(quán)是被朝中士家大族的勢力“架空”了。
這些世家大族就像晉代的門閥一樣,壟斷了朝政,他們?yōu)榱俗约盒F體的利益,置國家利益于不顧,這也是封建歷史的真諦。
另外,根據(jù)野史《養(yǎng)疴漫筆》中的記載,陳亮在與辛棄疾飲酒之時,聽聞辛棄疾提到了一個攻破南宋都城的計策,即“斷牛頭山,天下無援兵,決西湖水,滿城皆魚鱉”。
大約是因為這個原因,讓陳亮感到很不安全,所以他在前線考察完畢以后,馬上就寫奏書給皇帝,就求盡快出兵北伐。
誰能想到,當時的皇帝一心只想著趕緊退休,把天下的爛攤子交給自己兒子去打理。陳亮奏折并沒有被皇帝看到,而是被朝中的“投降派”截獲了,于是陳亮去又蹲了一回大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