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幼年聰穎,弱冠能文,不到二十歲便能精研文章,不到壯年便已窮經(jīng)典之奧。
他存詩僅6首,一首“五絕之最”,一首“七絕之最”,一首“送別之最”,“七絕圣手”王昌齡稍遜一籌,李白杜甫尚“甘拜下風(fēng)”。
李白、慈禧太后曾是他的粉絲:李白仿寫過他的《送別》,慈禧太后將他的《涼州詞》刻于扇面。
他仕途不暢,受人誣謗,拂衣去官,居家唱和,最后遭疾而終。
他就是盛唐“四大邊塞詩人”之一的王之渙,有人說他是唐代詩壇的掃地僧,有人說他是當(dāng)之無愧的絕句無冕之王。
既然他的作品皆為上品,我們不妨欣賞一下他的3首能以“最”字冠之的作品。
01 五絕之最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站上高樓,但見夕陽傍山而落,黃河奔涌向大海。
若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風(fēng)光,便需登上更高的樓層。
全詩以淺顯之語,將所見的萬里山河納進詩筆之下,千載之后再讀,依舊如見其景,胸襟為之一開。在后兩句,以無止境探求的所感所想,將詩之主旨推向更高的境界,如由觀看星空而進入探索宇宙的境界,意境一浪高過一浪。
02 七絕之最
涼州詞?
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縱目望去,黃河漸遠(yuǎn),好像奔流于白云間,一座孤城聳峙,高似萬仞山。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你可知玉門關(guān)外春風(fēng)不度,楊柳不青。
這首詩的高妙之處在于:以山川雄闊蒼涼,襯托戍守邊關(guān)的孤危;再以羌笛之聲勾起征夫離愁。和同類詩作對比,就會發(fā)現(xiàn)此詩雖極寫戍邊者不得還鄉(xiāng)的怨情,但悲中有壯,委婉蘊藉。
03 送別之最
宴詞?
長堤春水綠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聽聲聲催去棹,桃溪淺處不勝舟。
長堤逶迤,綠水悠悠,匯入漳河,同流入海。
東風(fēng)鼓帆,桃花逐波,莫聽催促,舟難載愁。
在王之渙僅存的6首詩中,有3首送別詩,而《宴詞》是寫得最好的。此時王之渙步入仕途,以門蔭調(diào)補冀州衡水主簿,親友為他餞行,有感而作。
開端首句看似平平無奇,不過是寫眼前所見之景,但有了后兩句的承接,情景交融,不著痕跡地表現(xiàn)出了滿腹離愁,與李清照的“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對于這3首詩的評價,其中“七絕之最”采用了國學(xué)大師章太炎先生的說法,“五絕之最”與“送別之最”采用綜合評價。
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真正要比較起來,對于佳作中的佳作,差別極為微妙,而且見仁見智,但無論如何,王之渙的這3首詩確為“唐音”的典型代表,是當(dāng)之無愧的千古絕唱。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