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站在我們個人喜好的角度而言,歷史總是充滿了許多非善意的故意行為。就好比明粉們所常常津津樂道的一樣,如果大明能夠再多給崇禎一點時間,可能也就沒有后來辮子軍什么事了。
與崇禎相反的是,唐帝國曾經也有機會恢復往日的榮耀,那個被稱作大唐“復興者”的唐憲宗李純,將唐帝國從內戰(zhàn)的泥潭中一點點拉了出來,唐帝國留足了李純用了復興帝國的時間,但歷史卻沒有給夠李純足夠的時間,如果再有十年的生命,說不定就能還你一個榮光如初的大唐帝國。
李純這個名字,可能大多數(shù)人并不熟悉,但說起另一個人的名字,大家或多或少都應該聽過,那就是韓愈。
在中國文學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韓愈,在安史之亂后的唐朝一度過得非常不如意,曾被流放到了在當時還極為偏遠窮苦的湖南地區(qū),正當他在陌生的南方充滿驚恐之時,縣衙外的擊鼓聲給兩年混沌中的他帶來了希望。
這是縣衙宣布新皇登基的鼓聲,這個新皇就是唐憲宗李純,李純登基后,很快發(fā)布了大赦令,包括韓愈在內的一大批曾經受到打壓的人才都重新得到了任用。
韓愈在回到帝都后,上書唐憲宗,“天賜皇帝,為天下主。并包畜養(yǎng),無異細巨,億載萬年、、、、、”,這首詩飽含了韓愈對唐憲宗李純的贊揚,而事實上,唐憲宗是對得起這一褒揚的。
自登基之日起,唐憲宗便竭力將遏止帝國的衰落作為自己執(zhí)政后的第一目標,他不僅將自己大量的個人精力投入到了與地方潘鎮(zhèn)爭奪權力的博弈中,以重新恢復帝國對藩鎮(zhèn)的控制,并且積極爭取他們對帝國改革的支持;同時,利用一切可用的行政、財政和軍事手段,對分離趨勢明顯的東北部進行權力回收,企圖重建帝國的權威。
這些目標在實現(xiàn)過程中顯然會遭遇各種各樣的挫折,但一些對于恢復帝國權威的目標仍然得以實現(xiàn),如唐帝國在安史之亂后,首次恢復了對東北地區(qū)的控制;同時,恢復了對藩鎮(zhèn)收取賦稅的權力。
這兩項目標的實現(xiàn),一方面穩(wěn)固了帝國的疆界,遏制住了帝國分崩離析的趨勢;另一方面帝國的財政收入得以保證,藩鎮(zhèn)勢力得到削弱;最后,也是重建了帝國對于藩鎮(zhèn)節(jié)度使的權威,對于帝國人心的穩(wěn)固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按照李純所設計的這個帝國恢復路徑,雖然距離恢復唐帝國鼎盛時期的疆域還有一定的難度,并且看起來遙遙無期,但實際上在完成了上述兩個目標,逐步恢復了帝國對于藩鎮(zhèn)的控制,并且取得地方財稅權的基礎上,第一個偉大目標的實現(xiàn)實際上只是時間問題,這時候的帝國只要按照李純所設計的復興路線,當財、權逐漸通歸帝國后,不出十年的時間,帝國即可恢復往日的榮光。
但歷史就是那么故意,當?shù)蹏膹团d之路正要駛上快車道時,這位果斷堅毅的帝國皇帝卻在一樁懸案中暴斃。有史學家認為唐憲宗是死于兩名宦官之手,但對于其中細節(jié)、目的、緣由卻不曾有詳細描述。
無論如何,掌舵帝國15年的唐憲宗在公元820年離開了這個還沒能實現(xiàn)往日榮光的帝國。
唐憲宗之后,繼任的皇帝幾乎都沒有什么能力去平衡帝國、節(jié)度使和宦官之間的復雜關系,原本已經在改革復興道路上快步前進的唐帝國,猶如突然失去了牽引力一樣,迅速跌向藩鎮(zhèn)割據(jù)和宦官專權的深淵,帝國的復興之夢徹底瓦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