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蘇州的一天從一碗熱氣騰騰的蘇式湯面開始
除了經(jīng)典的燜肉、爆魚、蝦仁等澆頭
蘇式面的花樣還有很多
今天,就帶大家吃遍東西南北中
來品嘗蘇式面中的
#風(fēng)味十碗面#
吳中區(qū)
01 太湖十八澆
在光福鎮(zhèn)漁港村有一家面館,據(jù)說即使到了深夜也要排隊,蘇州的面館一般都是做早午市,而這家卻偏偏反其道而行,從中午一直經(jīng)營到半夜,頗有幾分深夜食堂的味道。
雖然叫“十八澆”,但店里的面澆頭可遠(yuǎn)不止十八種:青椒牛肉絲、糖醋小排、紅燒小腸、太湖蝦仁、洋蔥鱔絲、糖醋鳳尾魚、獅子頭、水面筋……面澆頭還會隨著時令而變。
面湯是典型的蘇式紅湯,帶一點甜味,又有湖鮮的鮮美之味。挑起一筷子面條,一口面,一口湯,配上幾樣家常小菜,感覺不像是在面館,而是在自己家中,吃著媽媽煮的湯面,配上幾樣家常小菜?;蛟S,這就是這家面館的魅力所在吧!
02 老湯面
在蘇州洞庭東山有一碗老湯面,多年來一直吸引著無數(shù)食客一大早驅(qū)車幾十公里前去品嘗。
老湯面的靈魂和精髓就在于那碗面湯。原湯以大骨、整雞、鱔骨等加入各種材料,經(jīng)過長時間文火熬制而成,濃郁醇厚。再加入“助汁”,如此拼制而成的面湯具有清、香、濃、鮮四大特色。
面澆頭也根據(jù)蘇州人不時不食的特點,一年四季推出時令澆頭。這碗湯鮮味美、品種多樣的老湯面,聽說還是限量供應(yīng),需要提前預(yù)約~
高新區(qū)
03 菩薩面
深山藏素面,此面非一般。在花山腳下,有一碗菩薩面。
菩薩面的面湯十分特別,吊湯的水,來自位于花山翠巖寺前的怡泉。古井之水溫潤甘甜,純潔醇厚,用此水吊湯,鮮美而回甘,比普通的面湯更添一層滋味。
這面還獨有一股清新的素油香。此素油是用姬松茸、牛肝菌、雞樅菌、秀珍菇這四種菌菇慢熬而成。趁熱澆在剛煮好的面條上,一碗原白色的陽春面,瞬間有了“活力”。
端一碗菩薩面,慢慢品味。面湯清澈,面條爽滑有筋道,還有那醇厚的香氣,隱匿在每一根面條的縫隙中,滿是春日里草木萌動的蓬勃朝氣。
相城區(qū)
04 太平素面
相城區(qū)的太平禪寺,不僅有著定心靜氣的香火味道,更有一碗能暖人心脾的太平素面。
每日用心熬制的一鍋素高湯,不用味精提鮮,只用各類蔬菜和菌類來調(diào)味,用全素食材熬出來的醬油紅湯,鮮美又清爽。
再配以筍片、油面筋、香菇、木耳、黃花菜、豆芽等食材炒制的素澆頭,色彩鮮明,清香可口,有一種洗凈鉛華的樸實感,一碗熱氣騰騰的面足以撫慰人心。這里要提醒下各位食客,素面8點開賣,賣完即止~
05 昂刺魚面
靠近陽澄湖的相城,湖鮮絕對是必不可少的美味。這一碗昂刺魚面,就俘獲了蘇州人的味蕾。
昂刺魚面不僅湯底清澈鮮美,澆頭更是陣容豪華:在直徑20多厘米的大面碗中,兩條昂刺魚并列打頭陣,五六只橘黃粉嫩的湖蝦點綴一旁,蛤蜊和咸肉片列席,秋季還有時令大閘蟹客串出場,鮮上加鮮!
吳江區(qū)
06 海鮮青蟹面
在盛澤,有一碗超豪華的海鮮青蟹面,面里包含了一整只新鮮的大青蟹!據(jù)說不少江浙滬的資深食客還會定期驅(qū)車而至,就為了吃上一口解解饞、過過癮。
大青蟹與小海鮮,在油鍋里用旺火爆炒,并加入了番茄、青椒、秋葵等蔬菜調(diào)味。煮好的細(xì)面在碗中打底,爆炒的海鮮澆頭,連同濃郁的湯汁一起澆入碗中,瞬間,整碗面變得色彩豐富、層次分明了起來。
挑起碗底的面條,攪拌一下,面條吸收了海鮮濃湯,爽滑、筋道又入味,而那大青蟹,緊實飽滿的蟹肉,豐腴的蟹黃蟹膏,肥美得讓人只想放開肚子趕緊吃!
姑蘇區(qū)
08 九宮面
蘇式面素以澆頭聞名,種類之繁多,制作之精妙,琳瑯滿目,不勝枚舉。位于書院巷的一家面館為此創(chuàng)新推出了一款九宮面,讓前來品嘗的顧客都能“面面俱到”!
精致的碗碟中整齊地擺放著燜肉、爆魚、鹵鴨、蝦仁、糖醋面筋、羅漢凈素六種澆頭,以及碧綠的青菜、彤紅的草莓,甚至還有店家自制的小點心。
太倉市
08 雙鳳羊肉面
蘇州羊肉做法豐富,各地的羊肉美食“自成一派”。在太倉,雙鳳羊肉大名鼎鼎。
雙鳳一品羊肉美食街上,一家家羊肉老店鱗次櫛比。
店里的羊肉面,羊肉澆頭酥爛入味,帶一點皮和肥肉的部分,吃起來口感最好。面條入口爽滑有嚼勁,而那帶著羊肉香的面湯,更是整碗面的精華所在,許多人吃完面都會把整碗湯喝個精光,才舍得離開。
常熟市
09 蕈油面
蕈油面是常熟最具代表性的一碗面,有言:“嘗過松樹蕈,三日不思葷”。虞山上的蕈在每年六月至十月生長,那時便是品嘗蕈油面最好的時機(jī)。
采下的新鮮的蕈只需用菜籽油加以煉制,無需太多調(diào)味就已鮮美異常,配一碗傳統(tǒng)的蘇式細(xì)面,有一種親近自然的妥帖與舒暢。
小心翼翼地拿起筷子,將面條挑起,熱霧騰騰,湯汁滴落。熱面入口,鮮、香、滑的感覺依次在口中彌漫開來。新鮮的蕈吃口爽脆而鮮美,回甘悠長,如雨后的森林般,充滿了清新的氣味。
昆山市
10 昆山奧灶面
蘇州人愛吃面,每個縣市區(qū)都有至少一碗代表性的面條,對于昆山人來說,那一碗不可替代的老味道,便是久負(fù)盛名的奧灶面。
“唱戲靠腔,吃面靠湯”,一碗面湯的水準(zhǔn),決定了一碗奧灶面的成敗。奧灶面的面湯有紅湯、白湯之分,用豬大骨、雞、鴨等食材熬制的白湯講究吊鮮度,而紅湯講究吊濃度和香度。
奧灶面經(jīng)久不衰,還在于面澆頭有考究,主要有爆魚和鹵鴨兩種。爆魚與紅湯面是絕配,而鹵鴨則與白湯面組成了經(jīng)典款。這兩碗奧灶面中的“絕代雙驕”,俘獲食客無數(shù)。
再加上特制的龍須面,根根雪白如銀絲,一碗面湯鮮香濃郁惹人饞,再加上爆魚、燜肉、鹵鴨、蝦仁等多種面澆頭,嘗過的人都說“真的鮮”!
上面這十碗面
有讓你心動的嗎
你還知道蘇州哪些特色面呢?
饕餮大全“硬面,爛面,寬湯,緊湯,拌面;重青(多放蒜葉),免青(不要放蒜葉),重油(多放點油),清淡點(少放油),重面輕澆(面多些,澆頭少點),重澆輕面(澆頭多,面少點),過橋——澆頭不能蓋在面碗上,要放在另外的一只盤子里,吃的時候用筷子搛過來,好像是通過一頂石拱橋才跑到你嘴里……”
這是陸文夫先生在《美食家》里的一段描述。江南水鄉(xiāng)滋潤了蘇州人溫婉糯性的性格和細(xì)膩精致的生活習(xí)性,無論味濃味淡、面硬面軟、湯寬湯緊、青重青免,都能吃出清風(fēng)明月、吃成風(fēng)雅事來。今天就去尋覓蘇州最具代表性的十碗面!
蘇州人愛吃面,無論味濃味淡、面硬面軟、湯寬湯緊、青重青免,都能吃出清風(fēng)明月、吃成風(fēng)雅事。今天,就一起去找找蘇州老字號里響當(dāng)當(dāng)?shù)氖朊娼饨怵挵?
1.陸長興——爆魚面
陸長興是蘇州面館業(yè)中的后起之秀。1992年,受到洋快餐啟發(fā)的陸氏父子申請注冊了“陸長興”商標(biāo),陸長興由此成為蘇州餐飲行業(yè)第一塊商標(biāo)。陸長興的面名聲在外,不僅是本地人,就是許多到蘇游客也對它贊不絕口。各店的生面和各種面澆頭統(tǒng)一配送,進(jìn)入了規(guī)模經(jīng)營的新時代。
網(wǎng)友點評:是我迄今為止吃到的最最好吃的一家面店。超級喜歡牛肉面,又酥又爛,量又多。爆魚炸的剛剛好,不老不嫩,透著鮮甜;燜肉肥而不膩,入口即化;雪菜又脆又爽口,從里到外的鮮。大排面,爆蟮面,扁尖肉絲面都是不錯的選擇。點上一碟姜絲,簡直絕配。
地址:姑蘇區(qū)葑門路安利橋496號。
2.俞長盛——雙鳳羊肉面
“雙鳳肥羊大面”為太倉餐飲文化中的特色品種之一,以酥、濃、香、肥著稱。相傳一百多年前,有個姓孟的師傅在有著1600多年歷史的雙鳳古鎮(zhèn)西市梢開了一個面館。因其重烹肉、善熬湯、精制面,使得“雙鳳孟家羊肉面”名聲在外,遠(yuǎn)近皆知,成為地方上的冬令特產(chǎn)名吃。
網(wǎng)友點評:聽他家的名氣挺大的 就和老公去了
在一個鎮(zhèn)上,如果家里沒車的,但獨去吃個面有點---,面確實挺好吃的,我最喜歡他家的羊雜湯了,很好喝的,就是去一次太不方便了,呵呵,是很多的年的老招牌了,對做羊肉很有把握的,喜歡吃羊肉的人很值得一去的地方,羊蹄也燒的很美味。我說還真想吃了呢!
地址:太倉市雙鳳鎮(zhèn)一品羊肉街鳳北路48號。
3.朱鴻興——燜肉面
蘇州人在外地吃面后常常抱怨說:吃的是杠棒面醬油湯。此乃地區(qū)口味的不同。蘇州面條講究湯水,朱鴻興亦然。每日吊湯像菜館里燒高湯一樣,決不含糊。吊湯要用雞肉、豬肉、骨頭、鱔骨做原料,加水煮透,然后吊出清湯。各有手法,此乃秘方。說到這里,大家就會領(lǐng)悟陸文夫《美食家》中“頭湯面”的含義了。
面的花色上也不簡單。以前蘇州人吃東西十分講究時令,吃朱鴻興的面也是四季分明。春日里的三蝦面、蝦仁面、爆蟮面;夏日的楓鎮(zhèn)大肉面和菜饅頭;秋天的蝦蟹面、蟹粉饅頭,冬天的膀蹄面等等,都是美味的好面、好點。如今,朱鴻興不分各季,面色齊全,適時推出各類時令新品,以滿足不同客人的口味。
網(wǎng)友點評:到蘇州一定要吃面,朱鴻興也是百年老店,在觀前街邊上的宮巷里,位置很好找,面條是那種特細(xì)的龍須面,很有勁道。那個小龍蠻好玩的,樣子怪怪的,但是味道超好??傆X得蘇州的肉肉超好吃。
地址:姑蘇區(qū)宮巷108號(碧鳳坊口)。
4.美味齋——爆魚面
美味齋飯莊始源于上海,創(chuàng)于1923年,以經(jīng)營上海風(fēng)味菜肴為主,口味獨特、正宗。1956年北京美味齋飯莊在宣武區(qū)菜市口正式開始營業(yè),經(jīng)營生炒鱔糊、五香大排、小白蹄、古老肉、叉燒肉、松樹鱖魚等,經(jīng)營的菜肴中既有蘇錫幫菜的特點又兼有淮陽風(fēng)味,尤其善烹魚蝦類菜肴?,F(xiàn)在以“菜肴實惠、菜品豐富”為經(jīng)營特點的美味齋,以科學(xué)的經(jīng)營管理模式、繼承流傳的美食風(fēng)格,在各界食客的關(guān)懷下,得到長遠(yuǎn)的發(fā)展,使得美味齋的菜肴成為美名遠(yuǎn)揚的美食品牌,如今美味齋已成為國際知名的重要美食聚集之地。
網(wǎng)友點評:滿出名的面館,最好吃的當(dāng)然是面!離拙政園滿近的,走一下就到了,環(huán)境一般般,是很舊式的那種方桌、長凳,桌面還有點油油的。面是細(xì)面,碗又大,點了份燜肉面居然沒吃完……就把肉吃掉了,嘿嘿,肉很好吃下次可以去吃吃魚面,貌似大家也推薦的
地址:姑蘇區(qū)西北街111號。
5.同德興——楓鎮(zhèn)大肉面
大宅門、石獅子、中式桌椅、詩文餐具……勢將“古色古香”進(jìn)行到底。再看出品,“說是蘇州最好吃的面”——“重油高湯”,“鮮醇清爽”;面條“筋道”,“不結(jié)不粘”;澆頭式樣“豐富”,獲獎作燜肉燉得“酥爛”,“入口即化”。服務(wù)“殷勤周到”,價格也“挺上檔次”。
網(wǎng)友點評:吃的楓鎮(zhèn)大肉面,白湯底,味道很好的,肉煮的很爛,感覺入口就化掉了,湯也很好喝,一大碗,都吃光了,呵呵!感覺比朱鴻興的好吃,只是店有點少,只有兩家,第一次去十全街的那家,只是它晚上不開,第二天就專門來這家吃早餐了,真是不吃到不罷休啊。
地址:滄浪區(qū)十全街624號(近鳳凰街)。
6.偉記奧灶館——奧灶面
奧灶面以紅油爆魚面和白湯鹵鴨面最為著名。紅油爆魚面,面條細(xì)白,湯色醬紅;白湯鹵鴨面,白面白湯,原色原味。
奧灶面深受顧客歡迎,首先在于湯面有特色。它繼承傳統(tǒng)做法,用青魚的魚鱗、魚鰓、魚肉、魚的粘液煎煮提出,所以味道鮮美異常。其次在于餃頭有考究,爆魚一律用青魚制作,鹵鴨則以“昆山大麻鴨”用老湯烹煮,故肥而不膩。再有就是,面條用精白面加工成龍須面,下鍋時緊下快撈,使之軟硬適度。
網(wǎng)友點評:很喜歡吃奧照面,那個鹵教在面里,味道很濃,很不錯,面湯也變的很鮮,這個確實是特色面了,自己家的話除了方便面,煮的面一般都感覺不好吃,這個面我連湯都喝的差不多了,很不錯。
地址:平江區(qū)白塔東路266號。
7.五芳齋-----五香排骨面
五芳齋在保留經(jīng)典名點,經(jīng)營傳統(tǒng)五香排骨、兩面黃外,同時還供應(yīng)各類正宗蘇式面點,以新鮮、精致、小巧、多變?yōu)閷iL,為食客提供休閑餐飲服務(wù),深得各地美食人士好評。1999年榮獲“江蘇省著名小吃”,2000年榮獲“中華名小吃”。
在五芳齋得名150周年之際,在被稱為“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fēng)流之?dāng)场钡睦辖帧教两謿v史街區(qū)特地設(shè)立了“咸豐老鋪”以資紀(jì)念?!跋特S老鋪”前街后河,花欞朱欄,室內(nèi)有水碼頭直通山塘河,再現(xiàn)“人家盡枕河,水港小橋多”的姑蘇水鄉(xiāng)風(fēng)光?!跋特S老鋪”力主姑蘇飲食傳統(tǒng),茶點并舉,細(xì)味小酌,以經(jīng)營花色面點為主,口味為江南典型,咸中帶甜,講究時令其五香排骨面,楓鎮(zhèn)大面,蝦仁小籠等都被國內(nèi)貿(mào)易部評為著名點心?!跋特S老鋪”景物情交融,為古老山塘添上了亮麗的一景。
網(wǎng)友點評:五芳齋的得名不知道和它的五香排骨面有沒有關(guān)系,反正當(dāng)你吃過這碗面后會有一種“唇齒流香,三日不絕,醍醐灌頂,恍若來生”的感覺,呵呵,或許有點夸張,不過五芳齋的五香排骨面是所有面中我最推崇的,可能與我天生食肉有關(guān),但看見那塊散發(fā)著陣陣香氣的大排上還點綴了生青碧綠的雞毛菜,即使是大家小姐也會狼吞虎咽的吧。
地址:姑蘇區(qū)山塘街141號。
8.松鶴樓——鹵鴨面
古人以松鶴寓長壽,故取名松鶴樓。清乾隆二年(1737年)由徐氏在蘇州玄觀廟創(chuàng)建,經(jīng)營面點帶賣飯菜。光緒年間(1875—1908)飯菜生意興旺,經(jīng)營額超過面點。到1918年,因經(jīng)營不善,餐廳瀕臨倒閉。后由天和祥店主張文炳牽頭以合股形式租賃該店,改名為和記松鶴樓,經(jīng)營蘇幫正宗名菜。松鶴樓又坐落在市內(nèi)一條古老而繁榮、熱鬧的觀前街的中心點,故遂成為名流聚宴的場所。
網(wǎng)友點評:推薦鹵鴨面,甜甜的,很香很鮮,配的面也是標(biāo)準(zhǔn)的蘇式面,很清爽。里面的鴨肉很象叉燒肉,甜甜的,好吃。
地址:姑蘇區(qū)太監(jiān)弄72號(近玄妙觀)。
9.黃天源——炒肉面
蘇州玄妙觀隔壁的黃天源,是家響當(dāng)當(dāng)?shù)母鈭F(tuán)老字號。大家都知道蘇州黃天源是賣糕團(tuán)出名的,哪知道黃天源也賣面,而且黃天源賣的是一碗蘇州極品炒肉面。黃天源從大門口到里面都是擺放著蘇州糕團(tuán)和土特產(chǎn),待走到店堂里面最深處才看得到賣面和餛飩的柜臺,除了純炒肉面外還有爆魚炒肉面、悶蹄炒肉面等等。
網(wǎng)友點評:那里最有名的是“炒肉面”。這碗面最適合女孩子了。把豬肉切成丁,配上香菇丁、木耳丁、扁尖丁和蝦仁一起炒,不放醬油喔!這么多的作料混在一起,不鮮才怪。下好一碗寬湯面,舀上一大勺炒肉澆于面上,一吃難忘,二吃上癮,三吃思念!
地址:姑蘇區(qū)觀前街86號。
10.老陸稿薦——爆鱔
從觀東的醋坊橋走入觀前,首先看到的第一家門面就是蘇州百年老店"陸稿薦"。以"醬汁肉"名揚姑蘇的陸稿薦在蘇州老字號中也可稱老了。康熙二年(1663年),陸稿薦初創(chuàng),當(dāng)時是一家普通的肉鋪,現(xiàn)在面食和醬肉齊名。
網(wǎng)友點評:正宗的蘇州面館,量很足,因此看上去湯就稍微少了點,味道很好,紅湯面哦。雖然就幾個品種,都是經(jīng)典的。素澆/爆魚/燜肉/雪菜肉絲/炒肉釀等等,很多人到這里都是雙澆面,還是很便宜,一般6~7元就是2個澆頭了,比學(xué)校食堂還便宜啊……我一直覺得蘇州的面吃上去都有點甜甜的哦,細(xì)細(xì)的面條,咬起來很有勁道,不是爛掉的那種,蠻喜歡。
地址:金閶區(qū)西中市12號(皋橋橋堍)。
1、瓊琳閣
每年蘇州評十碗面,瓊琳閣的醇香肉排面都榜上有名。為了吃這碗面,即便不是飯點,店外面也會大排長龍。瓊琳閣面莊的老板蘇松是蘇州本地人,烹飪科班出身,曾在蘇幫菜館做紅案廚師多年,后學(xué)習(xí)蘇式湯面,專注研究傳統(tǒng)制面、吊湯等技藝,于2006年在書院巷開出首家瓊琳閣。
瓊琳閣面莊門前懸掛著這樣一幅對聯(lián):“七葷八素定乾坤,清新淡雅不失鮮?!边@是老板對于蘇面的理解:“七葷八素”指的是配料豐富,“清新淡雅”則是這碗面的色澤與味道。瓊琳閣面莊的特色之一,是用到金華火腿來吊湯。以書院巷老店為例,每天晚上11點左右,專門負(fù)責(zé)吊湯的師傅才來上晚班,他要將一整條金華火腿用熱水洗去表層油脂,將10斤鱔魚骨、5只草雞、10個草魚頭、40斤帶肉筒骨沖洗干凈,按照時間順序分別投料,并不停的打沫,整個過程持續(xù)5個小時,最后才能得到一鍋清湯,食物的味道被完全激發(fā)出來,層次分明,湯清見底。
除了在面湯上下功夫,瓊琳閣在面本身及澆頭上也十分講究。生面全部采用品牌雞蛋面,澆頭上蝦仁和蟹粉全部手工剝除,肉類全都選用生態(tài)而精品的生肉。上文提到的醇香肉排是瓊琳閣的招牌澆頭,它是由蘇幫菜里的醇香酒燜肉改進(jìn)而成的,其制法是用蘇州特有的醇香酒與冰糖、醬油來腌制豬排,之后再油炸、燜制,最后收汁。醇香酒比普通的黃酒味濃,類似原漿,但是有甜味,用它制作的肉排色澤深紅,醬味濃郁,肥瘦相間,非常好吃。此外,瓊琳閣還有蘇式爆魚、爆鱔、炒鱔糊、現(xiàn)炒蝦仁等,顧客可以按照需要挑選澆頭,豐儉由人。蘇州人吃完面,總要感嘆一聲:瓊琳閣的這碗面,窮靈咯!
2、朱鴻興
說起面點,大家都會講到蘇州的面業(yè)大王朱鴻興。這塊金字招牌已經(jīng)有80年歷史了。最早的老板朱春鴻在1938年3月,開啟了一家不足30平方米的面餛店,取名朱鴻興。陸文夫的小說《美食家》里有一段文字,可以間接看出當(dāng)年朱鴻興在蘇州人心目中的地位:眼睛一睜,他的頭腦里便跳出一個念頭:“快到朱鴻興去吃頭湯面!”
朱鴻興的面點之中,最為出名的莫過于一碗凍雞面。據(jù)朱鴻興董事長、中國烹飪大師俞水林老先生介紹,凍雞面是蘇州傳統(tǒng)冬令面的代表,由于制作工藝繁雜,老一輩的師傅退隱江湖,這碗面幾斤失傳,甚至曾經(jīng)在離開蘇州人的餐桌五十余年。所以就在2014年,俞老先生和高扣林、汪成等幾位業(yè)內(nèi)烹飪大師、蘇幫菜非遺傳承人,加上90余歲的蘇式面點祖師爺俞雪根,成立了蘇邦面大師工作室,通過查閱資料和不斷嘗試,將這“冬季一碗面”又還原了出來,這才有了現(xiàn)在朱鴻興面館里的【凍雞面】。
凍雞面的制作工藝確實相當(dāng)復(fù)雜精細(xì),一只生雞到最后呈現(xiàn)在餐桌上,要經(jīng)過8-10個小時。原料要選擇放養(yǎng)的草雞,而且規(guī)定要用8個月到1年左右的公雞;雞肉要經(jīng)過浸、漂、洗、焯這幾個步驟,焯過的雞塊再每塊洗清血水。以上這一整套流程要循環(huán)整整2次,花費2小時左右,才能保證最后的“凍”晶瑩剔透。上鍋之后,文火焐 5個小時左右,調(diào)料輔料一次到位,過程中不開蓋, 焐好裝盤自然解凍,一盆色澤透明、鮮香嫩爽的凍雞面澆頭才算大功告成。而待天氣一暖,這鮮香Q彈的雞肉凍就凍不起來了??磥怼短K州日報》所稱“做碗凍雞面用上繡花功”絕非虛言。
這凍雞面吃起來也十分講究,千萬不能把澆頭直接放進(jìn)面湯里。所有的精華就集合在這個“凍”里,老饕客們會先吮吸雞塊上面的凍,晶瑩如琥珀,追求其原味;吃完凍之后再嘗一口熱乎乎的面湯,嘴里寒與熱的交織,讓許多老饕客們吃的“熱淚盈眶”。由于凍雞面用料考究,制作工序較為復(fù)雜,所以并不是每家朱鴻興都有供應(yīng),僅在齊門路店有售。
3、壹得面館
壹得面館,算不得是蘇州面館的主流,但就靠著一碗蕈(Xùn)油面,在高手如林的蘇州站住了腳。蕈油面過去是常熟興福寺的齋面,一得面館老板在興福寺學(xué)藝后,將它帶到了姑蘇城。原料取自松樹蕈,松蕈“生于松樹茂密處,松花飄墜著土生菌”。在民國年間刊印的《吳中食譜》也有記載:“寺院素食,多用蕈油、麻油、筍油,偶爾和昧,別有勝處?!蔽闹械霓τ停此赊τ?。極品蕈油面采用的是野生雞孵蕈,并且用農(nóng)家菜油,加以八角、丁香等佐料,爆炒而成,所以吃起來會有菜油特有的香味。常熟風(fēng)味的鮮湯,配上山珍野蕈的鮮嫩、爽滑,真應(yīng)了那句“香留齒牙麝莫及,菘羔楮雞避席楫?!?div style="height:15px;">
蘇州必吃的11家面館
說到吃面,蘇州人那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面,似乎成為了蘇州人的一種情懷,貫穿在蘇州人的生活日常里。蘇州城不大,面館卻有2000多家,百年老字號也多,于是到哪里去吃面,吃什么面,就大有講究了。在蘇州的老面客心中,都有一個面館排行榜,每天早上去自己心儀的面館中吃上一碗頭湯面,這才心滿意足,開始一天的美好生活。
1、同得興
如果說楓鎮(zhèn)大面是蘇式湯面的一塊招牌,那同得興就是蘇州面館的一塊招牌。比起蘇州不少明清時就已創(chuàng)立的老字號,同得興只能算是后起之秀,然而它卻憑借著一碗白湯楓鎮(zhèn)大肉面成為當(dāng)下蘇式面館的代表。2001年,為配合中日邦交友好30周年紀(jì)念,同得興應(yīng)邀訪日并傳授與交流蘇州面技,被每日放送一一“世界走訪記”拍攝成記錄片,取名為《難忘你,蘇州湯面王》,在日本播放,引起極大的轟動。2013年,《舌尖上的中國Ⅱ》攝制組在蘇州蹲點“私訪”,反復(fù)品嘗篩選后,最終看中同得興“一碗面”,并給出評價“白糟粒粒,面滑湯鮮”,僅僅八個字的簡單評語,已足夠勾起人們對于這碗面的向往之情。
同得興創(chuàng)立于1997年,是由有“姑蘇面癡”之稱的肖偉民一手創(chuàng)建的品牌。肖偉民說,取名'同得興',一是沿襲蘇州老字號面館'興'的傳統(tǒng),二是希望做面的吃面的都能'同德同心',共同做大蘇州一碗面。為了做好這碗面,肖偉民傾其所有,不斷鉆研,將奧灶面、蘇幫面的特色相融合,刨出了似奧非奧、似蘇非蘇的“同得興面”,將幾乎要絕跡的老蘇州傳統(tǒng)面技藝?yán)^承了下來,做出了楓鎮(zhèn)白湯面。
同得興的這碗楓鎮(zhèn)大肉面,不僅是店家招牌,更是整個蘇式湯面的扛鼎之作。每天早晨6點一開門,定點供應(yīng)的優(yōu)質(zhì)五花肉送到同得興店里,師傅們忙著操作完驗貨上秤,拔毛清洗等一系列步驟后,要加作料放到鍋中燜4個半鐘頭才能起鍋。切肉也有講究,每塊肉在1.2兩左右,面湯制作時還要加入雞鴨骨、黃鱔骨頭、螺螄等原料吊制而成,其中還需加入酒糟,以增加風(fēng)味。楓鎮(zhèn)大肉面具有很強(qiáng)的時令性,過去只在夏至立秋兩個節(jié)氣之間供應(yīng),同得興至今仍保留了這一傳統(tǒng),并且每天僅供應(yīng)300碗,這嚴(yán)苛的要求往往使得眾多專程前往的食客與它失之交臂,卻也更為同得興增添了一份神秘和誘人的色彩。
如果你能有幸品嘗到這碗面,你會發(fā)現(xiàn)它的確名不虛傳:一碗面端上桌來,湯汁清澈見底,細(xì)白的面條撈在青花大碗中,猶如“鯽魚之背”,綠蔥點點,白糟粒粒;面上是一塊白嫩透明的燜肉,使人頓覺清新。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喝一口湯,意外的鮮香濃郁,湯水中酒釀的清甜若隱若現(xiàn),與面香結(jié)合得恰到好處。細(xì)品之,面條細(xì)滑彈牙,湯汁清澄,燜肉細(xì)嫩,入口即化,那色、那香、那味,讓你再次回想時,仍會不由自主的舌底生津。
2、裕興記
裕興記有三大法寶:兩面黃、三蝦面和禿黃油。兩面黃是蘇州觀前街上百年老店觀振興的招牌面店,解放后就很少供應(yīng),消失已有二三十年。此面有硬“兩面黃”和軟“兩面黃”之分,硬“兩面黃”是生面油炸,軟“兩面黃”是下的硬面濾干再炸,要兩面都炸成金黃色,香味飄出,然后撈出放在盤子上,再將澆頭連鹵澆在面上,讓面條吸足鹵汁,味道又香又可口。裕興記店開業(yè)之后使其重現(xiàn)江湖,不過由于軟“兩面黃”的做法太過耗時費力,現(xiàn)在裕興記供應(yīng)的“兩面黃”,基本上是硬“兩面黃”的做法。面條被炸的金黃酥脆,香入胃腸,火候剛恰好,淋在兩面黃上的澆頭是現(xiàn)炒的,吃的時候用筷子將兩面黃浸入湯汁中,略加攪拌,此時兩面黃既有油炸的酥脆又有湯汁浸過的軟糯,兩種口感交融在一起,非常奇妙。
三蝦面則是每年端午前后一經(jīng)推出,立刻引得眾多食客爭相前往嘗鮮。所謂“三蝦”,即是蝦身上的三寶:蝦子、蝦腦、蝦仁?!叭r”以太湖所產(chǎn)的白蝦品質(zhì)為上,漁民形象地稱之為“蠶子蝦”。這碗面十分費工夫,需先剔蝦子,再剝蝦仁。烹飪的時候要先起油鍋,依次下漿好的蝦仁、蝦腦和蝦籽,迅速翻炒幾下即可出鍋,中間除了少許料酒外,其他一點調(diào)料都不用加。烹飪好的三蝦盛在盤中,蝦仁、蝦腦上沾滿了蝦籽,色澤鮮艷,香氣撲鼻,讓人垂涎欲滴。
三蝦作為澆頭,有兩種吃法,一種是湯面“過橋”,一種是直接用來拌面。前者的面湯需用白湯,否則會蓋住三蝦澆頭的鮮美,拌面則比較簡單,直接拌著蔥油面,吃起來一點也不浪費.蝦仁肥美,嫩;蝦子飽滿,鮮;一粒粒形似紅米的蝦腦硬實,香。味道之鮮美真是想想都流口水!三蝦的原料并不稀奇,但是如果你親眼見過他們剝蝦仁和出蝦腦所費的細(xì)功,就知道這東西有多值錢了,“重功輕料”一目了然。
禿黃油面也是傳說中的頂級面點,禿(tei)黃油,是蘇州方言。禿,音近似忒,是“只有”或“獨有”的意思,黃油即蟹黃、蟹膏,之所以叫“禿黃油”,是因為它只選蟹膏和蟹黃,不參雜一絲蟹肉在其中,可以說是蠻奢侈的一種吃法了。裕興記的這碗禿黃油面,是用三只公蟹純膏+三只母蟹純黃,加上透熟的肥膘末,然后用蔥、姜爆香,再用黃酒燜透,高湯調(diào)味,最后再淋上豬油和灑上胡椒粉便成。炒好的澆頭色澤深黃,油光透亮,散發(fā)出誘人的香氣?,F(xiàn)炒的澆頭,趁熱倒入面里,蟹黃和蟹膏經(jīng)過高湯、肥膘的煎熬,裹上了每一根面條,濃濃的蟹香撲鼻而來,誰舍得一下子吃完呢?
3、偉記奧面館
要吃奧灶面,偉記奧面館是不錯的選擇。這家店是蘇州有名的老字號,以奧灶面為主打,紅油爆魚面和白湯鹵鴨面最為著名。地道的蘇式奧灶面源自昆山,過甜的口感讓許多外地食客難以接受,甚至留下了“蘇式面很難吃”的印象。而偉記奧面館針對這一點做了改良,特別是白湯鹵鴨面,少了一份濃甜,多了一份咸鮮。面條用精白面加工成龍須面,投鍋煮時水大透足,少投勤撈,保持水清,下使之軟硬適度。再將大麻鴨用老湯熬煮,鴨肉肥而不膩,配以剛撈起的頭湯面,白面白湯,原色原味,湯清面爽,澆頭醇厚。初夏來上一碗,再擰巴的腸胃都能給捋順了。
4、胥城大廈
胥城大廈是蘇州的一家四星級酒店,但沒想到這里最出名的居然是一款來自市井的奧灶面。胥城的奧灶面,從引進(jìn)到改良已經(jīng)有二十多年了,每天的食客絡(luò)繹不絕,著名電影演員葛優(yōu)先生也曾在胥城品嘗過奧灶面,至此胥城的奧灶面已經(jīng)成為了酒店的一大品牌,它的名聲響徹了整個蘇州城。
那么胥城奧灶面的奧妙又在哪里呢?俗話說:“唱戲靠腔,吃面靠湯?!瘪愠堑拿鏈譃榧t白兩種,白湯是以老雞、老鴨加上豬腿骨熬制而成;而紅湯的投料則也更為講究,每天留三分之一的原湯,加上等青魚頭、豬腿骨、螺螄、鱔背、蝦殼、雞殼、甲魚殼等配上上等紅棗、作料,并配以十四種中藥材每天熬煮9個小時,這樣熬出來的湯汁原汁原味,湯濃味鮮。
說到奧灶面,就得說到澆頭,胥城有爆魚、鹵鴨、燜肉、爆鱔、蝦仁五種澆頭,色濃味鮮的爆魚面,肥而不膩的燜肉面,酥而不爛的鹵鴨面,鮮美香醇的紅油爆鱔面,晶瑩透亮的蝦仁面,吃上一口胥城的奧灶面,那股美美的味道,保管讓你一輩子忘不掉!
5、美味齋
美味齋不算出名,但卻深得許多老蘇州的喜愛。美味齋的爆魚面堪稱蘇州一絕,并且有“蘇州一碗面”的招牌做托,到飯點的時候需要早點去,否則很可能就沒有位子。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美味齋的爆鱔面,鱔魚有其獨有的鮮甜與韌勁,一點兒腥味都沒有,還剃了魚骨,入口感軟滑。而爆魚面更是十分入味,表皮被油煎的酥脆,當(dāng)中魚肉細(xì)嫩,甜中帶鮮。除卻常見的龍須細(xì)面,美味齋還提供蘇州少見的小闊面,雖不如細(xì)面彈牙勁道,但口感更加綿軟爽滑。
6、陸長興
陸長興,在蘇州各種百年老字號中,它應(yīng)該算是地地道道的小字輩。1992年,受到洋快餐啟發(fā)的陸氏父子申請注冊了“陸長興”商標(biāo),陸長興由此成為蘇州餐飲行業(yè)第一塊商標(biāo)。
陸長興的面名聲在外,不僅是本地人,就是許多到蘇游客也對它贊不絕口。爆魚面里的爆魚炸的剛剛好,不老不嫩,透著鮮甜;燜肉肥而不膩,入口即化;雪菜又脆又爽口,從里到外的鮮。大排面,爆蟮面,扁尖肉絲面也都是不錯的選擇。點上一碟姜絲,簡直絕配!
7、御面齋
御面齋是這幾年新晉的蘇式面館,因做法新式,用高價食材,最近兩年也被頻頻刷屏?!坝纨S”這個名字,聽上去似乎像乾隆下江南時御筆親賜的名號,頗有些狂妄之意,然而實際上店面卻小到只能放四張桌子,一不留神就錯過。小歸小,但卻布置得古意盎然,頗有些情調(diào)。中式的桌椅和掛畫,一塵不染的餐具和茶具,這環(huán)境比起普通面館算是精品級的了。
御面齋的野鴨面,是蘇式湯面中較為新穎的選擇。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條,用砂鍋滾燙鮮香地端上來,浸泡在面湯里的半片鴨腿,裹著綠的耀眼的青菜,竟讓人有種美人兒出浴的錯覺。不就是一碗野鴨面,當(dāng)真這么銷魂?NO、NO、NO!八十歲的老熟客立馬給你糾正思想,“這可一點都不肥膩的野鴨腿,湯頭原汁原味的鮮,沒有鴨騷味,面條嚼勁又軟硬適中哦!”
如果你以為這碗鴨腿面就是終結(jié),那可就大錯特錯了,這只不過是入門級的湯面。御面齋的澆頭里既有蘇州人超級愛的傳統(tǒng)蟹粉、蟹黃、蝦仁,女孩子最愛的膠原蛋白豬腳面,還有升級版的松茸、鮑魚等,以及“蘇州最貴一碗面”——澳洲龍蝦面,售價1880元。整個面端上來很是霸氣:一只大龍蝦靜靜的臥在雪白的面上,鴿蛋、鮑魚和其他海鮮盛在熬制了3個小時的雞湯里。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長時間熬煮的鮮湯,散發(fā)出濃郁的雞油香味,小嘬一口,能夠感受到鮑魚、魷魚和龍蝦海鮮的清甜。蘇式湯面中的面從來都是不是配角,御面齋選用的是極細(xì)的龍須面,卻煮的不爛不糊,軟硬恰到好處,足可見師傅的功力。
8、陸振興
陸振興面館始創(chuàng)于清代同治三年(1884年),已有140多年的歷史。該店原名“陸正興”,最早位于蘇州山塘街,后雖幾經(jīng)遷移,但卻始終由陸氏子弟代代相傳下來。1995年,由陸繼榮繼承經(jīng)營,并改名“陸振興”,以經(jīng)營蘇式面點為特色,是著名的蘇式面店之一。
陸振興是典型的蘇幫面館,燜肉面、炒肉面、爆魚面都是招牌,值得一試。陸振興也是分白湯和紅湯,白湯很贊,喝完口不干;紅湯湯色深紅,干凈無雜質(zhì),味道咸鮮偏甜,需要哪種,點單的時候特別說明一下即可。傳統(tǒng)的燜肉燜蹄滋味地道,炒肉咸鮮,筍都是選的嫩芽,口感極佳。
9、韋復(fù)興
韋復(fù)興,與蘇州博物館一街之隔,但毫不起眼,很容易就被略過了:門前亂糟糟的停放著許多電瓶車,就連招牌也被遮陽棚擋住了大半,更別提店里藍(lán)色的塑料椅子和略顯油膩的臺面讓它像極了大學(xué)食堂。然而這家店也可算得上蘇州最出名的面館之一:不僅曾登上了蘇州當(dāng)?shù)貓蠹垺豆锰K晚報》,就連蘇州電視臺都曾報道過它!
韋復(fù)興的爆紅,皆因為它的這一碗招牌陽春面。之所以稱為招牌,不僅因為面的味道,還因為這碗面只賣3塊錢,是蘇州最便宜的一碗陽春面。所謂陽春面,也就是光面——沒有澆頭,只有湯和面。正因如此,所以對湯和面的要求就尤顯苛刻。每天早晨不到3點,韋復(fù)興的師傅就已經(jīng)開始按照傳統(tǒng)方法熬制湯頭。豬骨加上各種河鮮打底,經(jīng)過兩個多小時的熬制,面湯和白開水一樣清澈見底,但喝上一口,卻感覺鮮美無比,再加上特制的面條,讓許多蘇州人大老遠(yuǎn)趕來吃上這一口。你問值得嗎?吃過的人就簡單的一句話:“這碗面,不僅是3塊錢的事?!?div style="height:15px;">
三件子是老蘇州宴席上的壓軸菜,最后沒有這一大鍋鎮(zhèn)場,主人的面子不夠完整。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標(biāo)準(zhǔn)三件子,得用常熟鹿苑鄉(xiāng)的三黃雞、婁門麻鴨和本地黑毛豬的全蹄髈,在超大號砂鍋里燉六個小時以上,燉到湯汁稠厚食材酥爛還不走形,方是到位。最后加入最簡單的鹽調(diào)味,就已經(jīng)鮮美異常。若是大戶人家,還要在湯中加入金華火腿、鴿子、鴿蛋等好料,升級為“五件子”甚至“七件子”。在蘇州的冬天吃三件子,有多喝一碗湯少穿一件衫的說法。
這吸收了燉物精華的湯正是下面的最好湯底,整個三件子吃得差不多了,再讓店家送回廚房,加入青菜和一碗光面,配這湯底略煮一會兒,重新端上來,面條吸收了湯底的精華,香氣四溢,將這份豪華的“三件子湯面”一掃而光,最后扶墻而出,方算盡興。
有食客甚至這樣動情的形容這家面館:“我敢這么說,只要你去吃過,肯定會再想去的!”西湖面館是太湖邊臨湖鎮(zhèn)上一家經(jīng)營了20多年的老面館,雖然算不上老字號未曾威名遠(yuǎn)揚,但在當(dāng)?shù)啬且彩侨吮M皆知。西湖面館和大多數(shù)的蘇式面館一樣,清晨起營業(yè)至過午,基本下午1點就關(guān)門打烊了。因此有人為了吃上一碗他家的頭湯面,不惜清晨5點起床,驅(qū)車數(shù)十公里趕往,這碗面的誘惑力,不問可知了。
西湖面館的鱔絲面是招牌,擁有超高的點單率。面用厚實的青花大碗裝著,看起來分量十足。鱔絲塌塌滿地蓋在面上,其實,與其說是鱔絲,不如說是鱔片,看來店家選用的是身材圓潤的黃鱔,因此每一片的厚度都很給力。調(diào)味也非常出色,鱔魚吃在嘴里絲毫沒有腥味,只覺得又鮮又嫩,十分銷魂。每一根面條都裹上了濃郁的掛汁,吃起來濃郁噴香,鮮而不咸,而面條本身也非常勁道,往嘴里吸的時候甚至能感覺到面條的拉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