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有地圖嗎?最早的地圖出現(xiàn)在什么時候?紙張出現(xiàn)以前,這些古代地圖制作在什么上面?
古代地圖對現(xiàn)代地圖的繪制有什么影響?.....下面就讓我來為大家解答這些問題。
秦朝時期疆域全圖
一 ,關(guān)于地圖的傳說和記載
我國最古老的地圖傳說是大禹的時候制作的。
當時全國一共有九個州,大禹收集天下的銅,鑄造了九個大鼎,每個鼎上都刻有一個州的山川形勢圖,九個鼎分別代表九個州。
這大概是我國最早的地形圖。
西漢時期疆域全圖
《尚書》記載,西周初年,周成王決定在洛河流域修建洛邑城。主持這項工程的周公旦曾派人拿著修建洛邑城城址的地形圖來見周成王。
這說明,在西周初年,我國就已經(jīng)有地圖了。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地圖已經(jīng)被廣泛使用,《孫子兵法》上就曾附了九卷圖;荊軻刺秦王獻上的是《督亢圖》。
督亢是地名,相當于今天的北京市房山和河北省的涿縣、固安、新城一帶。
西晉時期疆域全圖
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地圖是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西漢初期諸侯國長沙國南部的地形圖 、駐軍圖和城邑圖。
這三幅地圖測量和制圖已經(jīng)達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其中地形圖也是世界上現(xiàn)存的最早以實測為基礎(chǔ)繪制而成的地圖。
這三幅地圖都繪制在帛上。駐軍圖是世界上現(xiàn)在能見到的最早的彩色絹繪地圖。用帛繪制地圖開始于春秋戰(zhàn)國之交,普及在漢代。
隋朝時期疆域全圖
二,“制圖六體”和最早的地圖集
南北朝時開始使用紙張制圖,使地圖的繪制得到了快速發(fā)展。
西晉時期,我國著名的地圖學(xué)家裴秀創(chuàng)制了“制圖六體”。
六體是指分率、準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相當于現(xiàn)代繪圖中普遍運用的比例尺、方位、實際距離、地勢起伏、傾斜角度和地物形狀的繪制原則。
唐朝時期疆域全圖
裴秀創(chuàng)制的“制圖六體”使我國古代地圖的繪制在理論上有了可以遵循的準則,在地圖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元代有個叫朱思本的人繪制了一幅長七尺、寬七尺的全國地圖。當時叫《輿地圖》,精確程度遠遠超過前人。
明代有個叫羅洪先的人又把《輿地圖》增補改繪成四十四幅分圖,取名叫《廣輿圖》,這是我國保存下來的最早的地圖集。
宋遼時期疆域全圖
三, 宋代石刻地圖
我國古代還有大量的石刻地圖。
有三幅宋代的石刻地圖保留至今。其中兩幅是珍藏在西安碑林的《華夷圖》和《禹跡圖》,另一幅是早先存于蘇州府學(xué)的《墜理圖》。
《華夷圖》 和《禹跡圖》中,我國一些主要的山脈、河流以及長城和當時大多數(shù)州的地理位置都表示得很清楚。
元朝時期疆域全圖
四,清朝全國地圖——《皇輿全圖》
清代是我國歷史上制圖發(fā)展最快的時期,這一時期已經(jīng)有了比較精確的全國地圖。
公元1708年到1718年,在康熙皇帝的主持下,清朝完成了世界的《皇輿全圖》。
在這項工作中,我國首次用科學(xué)的測量方法證明地球是扁圓形的,并且在圖中最早標繪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
明朝時期疆域全圖
乾隆年間還把經(jīng)過修訂的《皇輿全圖》刻在銅板上,稱作《乾隆內(nèi)府輿圖》。
這幅圖經(jīng)過了大規(guī)模的全面實測和訂正,直到辛亥革命后,仍然作為繪制新地圖的重要依據(jù)。
清朝光緒年間,楊守敬等人編制了大型歷史地圖集——《歷代輿地圖》。詳細標明了自春秋到明朝各代的疆域境界和地名,還用清代實測以后的地圖作為底本,加上了古今對照。
由于這個地圖集比過去的歷史地圖要詳細精確,所以我國以后繪制歷史地圖往往以《歷代輿地圖》作為藍本。
清朝時期疆域全圖
五,古代立體模型地圖
我國古代不僅有平面地圖,還有立體模型地圖。
宋代科學(xué)家沈括在視察定州,即現(xiàn)在河北省定縣西部山區(qū)時,詳細測繪了那一帶的地形,還制作了模型。
沈括生活在公元十一世紀,他制作的立體地圖比歐洲最早的地圖模型 ,在時間上要早七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