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本篇推文字數(shù)為4000余字,閱讀完大概需要10分鐘左右。
科舉就是考試。
考試是為了選拔人才,培養(yǎng)官吏。
這項制度從隋朝發(fā)明出來以后,
就不斷茁壯成長,成為中國古代社會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制度。
一 科舉制好在哪兒?
科舉制的好處在于:它比以前選拔人才的制度好。
那么以前的制度是什么呢?
最早的叫世襲制。
世襲制,就是拼爹。
你父母是高官顯貴,孩子就會也是,繼而影響孫子,重孫子。
后來稍微有點遠見的統(tǒng)治者發(fā)現(xiàn),完全搞世襲制,人才不夠用啊,
于是發(fā)明了薦舉制。
這樣一些人才可以通過那些高官的薦舉制的上升通道進入社會中上層。
在薦舉制的基礎上,到了魏晉時期,
具體而言,是從名聲很不好的曹丕開始,
出現(xiàn)了大名鼎鼎的九品中正制。
這個九品中正制就是把人分成上中下三等,
然后再在此各自分上中下三類。
所以當時“中正”這個官職的對別人評價就很重要。
由此延伸出了《世說新語》這樣,專門對人評頭論足的書籍。
如果中正這個人很好,確實能推薦很多優(yōu)秀人才。
但一個人的眼光總是有限的,
所以無論如何也會有遺漏。
而科舉制解決了這個問題,你愿意來考的,我都不限制你。
更重要的問題在于,這種制度可以根據(jù)王朝的需要來變化考試的內容,
從而選拔出想要的人才。
這樣對國家有利,對百姓個人也有利,但對誰不利呢?
對那些貴族的地位是一個威脅。
唐太宗看到很多人都進入考場的時候說,
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
但初唐時期的貴族勢力龐大,
那些寒門子弟在朝中基本不怎么受待見。
這種情況到了武則天時期有了一個大的變化,
因為武則天面臨李唐貴族的普遍反對,
所以不得不廣開科舉,啟用大量寒門子弟干活兒。
有了可以替代干活兒的人,武則天血腥的鎮(zhèn)壓開始了。
但科舉制的真正盛行,還得等到宋代才算普及開來。
因為宋代皇帝發(fā)現(xiàn),
寒門百姓子弟考中后,
既無根基,也無門無派啊,
唯一忠誠的對象是皇帝。
這樣對政令實施,
國家統(tǒng)一有著極大的好處。
所以皇帝不遺余力的勸學,
宋真宗還留下《勸學詩》。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從此宋代以后,知識分子,
也就是文人士子階層的組成人員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
二 科舉要闖多少關?
今天的電視劇動不動就是狀元游街,
貴族女拋繡球招親,
光宗耀祖之類的宣傳。
能得到狀元榮譽的人,相對于千千萬萬的讀書人而言,
實在是一項至高無上的榮譽,
因為這純屬于小概率事件。
先來看第一關:父母關。
這一關,是前提條件。
什么前提呢?
1、身體不能有殘疾并且最起碼智商正常才行。
因為殘疾非常影響國家形象,所以古代不允許有殘疾的參加科考。
你可能會想到宰相劉羅鍋啊,
那是民間傳說!
當然殘疾人中很可能有非常聰明的人,非常努力的人,
但科考的門檻就是這樣。
2、父母沒有犯罪記錄。
如果有犯罪記錄,孩子是不能參加科考的。
3、父親沒有做吏的。
這個比較難理解,今天我們講官吏是一起講的。
但古代官是官,是國家認可的;
吏是官來雇傭的。
區(qū)別在于什么?
統(tǒng)治者認為:
官有信仰,吏沒有信仰。
比如宋江這樣的,就不能參加科舉。
4、父親不能經商。
民分四等,士農工商。
從韓非子那里開始,
他認為商人不創(chuàng)造價值,
還剝削百姓,
所以商人屬于賤民。
既然如此,不僅在衣食住行上要限制商人,
連孩子都不能參加科舉。
5、父母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
古代男性是主要勞動力,種地開荒擔擔子。
要騰出一個人來連續(xù)讀書十多年,
不僅不創(chuàng)造價值,還要吃飯,
還要買筆墨紙硯,還要請先生,上私塾,
所以,連飯也吃不上的,讀書這事兒就算了吧。
但也有折中的方案,因為古代的宗族意識比較強,
一個大家族中,總會有比較富裕的人,
出于家族榮譽或者長遠打算的考慮,
會負責整個家族孩童的教育,
挑選出有天賦的孩子來,繼續(xù)讀書。
這時候,私塾的老師,
就會教給孩子們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龍文鞭影、聲律啟蒙等蒙學的書。
如果在這么小的時候背書都很費勁兒,老師也就不勉強了,
該種地種地,該放羊放羊去吧。
蒙學之后,能跟上趟的孩子開始交給寫字,
然后從對對聯(lián)開始,寫詩,
繼而是寫賦,寫八股文,
最后是結合實際問題來寫策論。
詩歌,賦,八股文都是要求聲韻的,
所以今天的人要想讀懂古人的文章,
沒點聲韻,平仄的基礎,
就少了一層技術層面的理解。
至于策論,差不多相當于今天的申論。
要求就某一個實際問題來闡述對策。
所以,蒲松齡在忙著寫聊齋志異的時候,
大家都認為他是不務正業(yè)。
同時,很多經典著作的作者往往出現(xiàn)化名,比如金瓶梅的作者蘭陵笑笑生,到底是誰?現(xiàn)在學術界正兒八經的候選人就有十幾個了。
還有作者不詳?shù)氖聝阂埠芏唷?/p>
比如三國演義的作者,大家都知道是羅貫中,但羅貫中的資料很少;
西游記的作者吳承恩,吳承恩的資料也很少。
這些都是因為那時候科舉考試不考小說,并且被認為是很庸俗的事情。
第二關 成為童生
這個童生考試的授予資格是知縣和知府地區(qū)的考試。
如果通過了縣試和府試,那么就被授予一個“童生”的資格。
行百里半九十,很多讀書人就這樣做童生,一直做到五十歲,六十歲,七十歲,還是爬不上去,于是就被一直稱為童生。
這的確是一件讓人很難堪和尷尬的事情。
第三關,成為秀才。
在童生里面再考試,這考試是該地區(qū)的“學政”來主持,
通過了這個考試,才能成為秀才,或者稱為生員。
如果是該地區(qū)本輪考試的第一名,
那就有了一個比較光榮的稱號“案首”。
還是蒲松齡,當年年輕氣盛,
一鼓作氣,憑借一篇《早起》,
成為案首。
應該說,蒲松齡當年那也是激動開心了好一陣子呢。
成為秀才是追求功名的起點,是第一步,前面的都是預備隊。
因為秀才個人的賦稅和徭役可以免除了。
另外見了低級的官員不用跪下磕頭了,
如果犯了罪,要用肉刑,必須稟告上級,革除功名以后才能動刑。
但秀才內部也是要根據(jù)成績來分類的:
第一類叫廩膳生員,簡稱廩生。
名額有限,一個縣城里面定額20人,州學里面定額30人,府學里面定額40人。
為什么有限呢?因為這些生員是公費的,政府是要提供錢糧的。雖然不多,但溫飽基本可以解決。
還有兩類叫增廣生員和附學生員,簡稱增生和附生,是自費生。本來名額也是固定的,但后來成為了當?shù)亟逃块T創(chuàng)收的手段,所以人員就越來越多了。
當然,讀書讀到了這個份上,肯定是想著繼續(xù)前進。
而下面的一步是普通讀書人非常非常關鍵的一步,就是鄉(xiāng)試。
第四關,成為舉人。
為什么說這一關特別關鍵呢,
你看看范進中舉前后的變化就知道了。
中舉之前,天天餓得頭暈眼花,被老岳父罵得狗血噴頭。
中舉之后,所有人都畢恭畢敬了,送銀子的,當仆人的,送宅子的,蜂擁而至。
為什么?
除了不加肉刑,不磕頭,入家譜外,更重要的是因為舉人享有免除名下土地賦稅的特權和做官的權利了。
第一個特權太厲害了。
當時明清二代的賦稅,正常時期在二十稅一,就是百分之五的稅。
如果范進名下的土地免賦稅,就會有人把土地主動送給范進。
每年交給范進的糧食比百分之五少一些就很滿足。
所以范進同學,從此擺脫了貧寒。
第二個特權就是有機會去做學官或知縣了。
當然,因為學習成績不夠好,可能只能在基層混來混去,
高升的機會極少,去富饒的縣城做知縣的機會也少,
非常有可能是去的是窮山惡水狼蟲虎豹刁民土匪的產地。
那么怎么才能成為舉人呢?
很簡單,考試。
還是八股文那一套。
時間是每隔三年一次。
每年的八月份考試,
俗稱秋闈。
參加的人員就是各地的秀才吧?
對!
但,千萬別忘記有一批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他們是國子監(jiān)的監(jiān)生。
國子監(jiān)的監(jiān)生由兩類人組成:
一類是官二代組成的蔭生隊伍;
一類是優(yōu)秀的秀才們組成的學霸貢生隊伍。
這批人類似于國家某大學的附屬中學基地班,
想想就很牛叉。
八月的九號,1十二號,十五號,考三天,
接著批卷發(fā)榜。
一般而言,考試完,間隔時間越短發(fā)榜的,貓膩就越少,
拖得時間越長,就越容易出問題。
如果很幸運的,在本省的這輪考試中得到了第一名,
那就會有一個特殊稱謂:解元。
比如大名鼎鼎的唐伯虎,就是在鄉(xiāng)試中得到了解元。
但說實話,文無第一啊,
文章好不好,主考官也在做一個艱難的決定。
舉人的錄取人數(shù)是非常低的:
一個小的省份錄取50人左右,
大的省份100人左右,
三年才考一次!
想想,競爭壓力很大啊。
因為放榜的時候,正值桂花飄香,
于是這次考試有了一個詩意的名字:桂榜。
考中的舉人們,會有當?shù)氐难矒醽碇鞒忠粓鲅鐣?,名字很好聽?/p>
叫鹿鳴宴,大家一起唱鹿鳴那首詩。
對,就是那首: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還要跳魁星舞。
大家看看掌管人間文運的魁星長啥樣?
太嚇人了!
真應了今天的一句話,人丑要多讀書!
考中了舉人,大多數(shù)人,差不多可以歇一口氣了。
不是不想考,
是因為年紀差不多了,身體不允許再繼續(xù)奮斗了!
但也有很多很悲壯的,很執(zhí)著(就是認死理)的人。
乾隆年間,有一位山東章丘八十多歲的老秀才,還去參加舉人考試呢!
唉!
多少人為了舉人的名號拼盡了一生??!
考上舉人之后有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下面能和你競爭的人更少了!
壞消息是:能和你競爭的人都是久經沙場的高手!
離夢想和光榮更進了一步,加油!
第五關,成為貢士。
貢士,和偉大的皇帝更近了一步。
要想成為貢士,要經過會試。
為了表示對這考試的重視,
要在京城的貢院里考試,
內閣大學士做主考官。
考試時間為春季二月份的九號,十二號,十五號,
放榜的時候,杏花開放,所以有了另外一個詩意的名字,杏榜。
被錄取的稱為貢士,貢士中的第一名稱為 會元。
終極考試,我來了!
第六關,殿試。
主考官:百姓的精神領袖和世俗權力領袖-皇帝。
考試內容:解決實際問題的策論。
考試完,根據(jù)文章,把貢士們分為三甲。
第一甲:賜進士及第,只錄取三人,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人數(shù)不定。
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人數(shù)不定。
下面有趣的循環(huán)開始了。
第一名狀元郎,去做翰林院修撰。 注意,撰就是可以寫東西了。
第二名,第三名去做翰林院編修。注意,只能編,不具備寫的資格。
第二甲和第三甲的人再考,擅長文學的去做庶吉士,其余的去六部實習或去做知縣。
庶吉士三年后,再考,選出來,再分去翰林院或去做官。
所以庶吉士類似于一個人才儲備庫,流動站。
三 結語
考中了秀才,只是功名的起點;
考中了舉人,解決了生存的問題,可以比較體面的生活了;
考中了進士,已經是社會的上層了,
進了翰林院,已經進入了帝國的權力核心圈了。
這時候,已經不需要再考慮的溫飽問題,
而是可以考慮實現(xiàn)圣賢書中所教給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了。
當然,這只是一種理想。
因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飽讀詩書的知識分子內部也是一樣。
可能要面臨權術、朋黨、內憂、外患、貶謫等諸多問題的困擾,
甚至會搭上性命。
但畢竟還會有人去追求理想,為理想而努力,
讓圣人教導的大同夢想離人間更近一點,更近一點!
文末問題為:
據(jù)史料初步推算,明代考中進士的概率是在萬分之三,(具體數(shù)據(jù)請查閱本人拙文《論明代中晚期儒商形成的社會背景和儒商精神》),那您是否知道有人真的將解元會元狀元的榮譽納入囊中的考試天才呢?他們的命運又如何呢?
這次的文章比較長,碼字不易,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