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不壓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民國初年拆皇城時,一并拆除。明代中葉的《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中稱其為步糧橋。有人認為應該是“步量橋”,意思是說橋身被皇城占去一半,橋身之窄,可以用步測量。民國后又改稱不壓橋,意思是說皇城拆除,石橋如釋重負。上世紀50年代,河道改為暗管,辟成胡同,稱原來河道的南北方向段為東不壓橋胡同,原河道東西方向通后門橋的一段改屬拐棒胡同。
從東不壓橋胡同穿過地安門東大街,就是東板橋胡同。這條胡同原稱東板橋街,也是因橋而得名。原來的橋是一座南北向的木板橋,是前海之水自東不壓橋入皇城后的第一座橋,位于今東板橋胡同與北河胡同接口的地方。北河胡同也是舊日河道,河水由此東行,在水簸箕胡同一帶南下。所謂水簸箕,是說這個地方地勢低洼,容易存水。
另外一種說法更具傳奇色彩。前海東岸有個水閘,開閘時水順河道向東南流去,途經(jīng)后門橋、東不壓橋、東板橋、二道橋、水簸箕、流經(jīng)東安門北河沿兒、東安門南河沿兒、正義路后并入前門護城河流入通惠河。
單說這東不壓橋,它坐落在地安門東大街東不壓橋胡同路口,東西走向,早先這條街叫北皇城根兒,北向南的河水要穿過東不壓橋橋下,東西向的北皇城要壓在東不壓橋的橋上,為了保障橋面暢通,這堵高大厚重的皇城就壓在橋南側(cè)邊上,這樣重的皇城永久壓在拱橋的上面,下面的橋洞是承重不了的,怎么辦?先人就把下面的橋洞一分為二,北半邊的橋洞是正常大橋洞,南半邊只留一個流水的小涵洞,其余是實墻,這樣皇城就等于沒有壓在橋上而是由河床直接砌起來的。
這就叫東不壓橋。東不壓橋是石拱橋,橋面是花崗巖的大條石,北側(cè)是雕刻精美的粉紅色花崗巖石欄桿,南側(cè)則沒有,與紅墻黃硫璃瓦的皇城相映,不遠處是地安門的城門樓,您說有多美?
東不壓橋是一座東西向的石橋,位置就在胡同的南口外,在原來地安門大街街心稍偏南的地方。明清兩代的皇城墻就從半邊橋上越過。因為在地安門西大街北海后門稍東位置,有一座同樣、同名、同一功能的石橋,所以人們分別把它們稱為東、西不壓橋。
編輯丨順益興編輯整理
圖文來源丨四九城
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