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孩子今年夏天小升初,當時她比備考的孩子還要煎熬和緊張。
孩子報什么培訓班、報哪所學校,是她幫孩子選的;每天幾點起床,晚上復習到幾點、幾點加餐、加餐吃什么,也是她規(guī)定的;面試前的各種準備,也是她羅列了很多問題,挨個幫孩子分析過的。
但孩子最終還是和父母心中的理想學校失之交臂,去了一個普通的學校。
盡管孩子在新學校各方面的表現(xiàn)都不錯,但朋友還是非常悲憤不平:“我真的想不通,什么都給她安排得妥妥當當?shù)?,她怎么就是達不到我的期望呢?”
相信這不僅是朋友的困惑,也是很多老母親心中的疑問。
為孩子“規(guī)劃”好人生,孩子按照指定的“方向”努力生長,成為我們理想中的樣子,就會覺得欣慰;而如果孩子的成長偏離了預設的“軌道”,便焦慮不已。
在這種事無巨細的付出和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期待中,美國加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兒童心理學專家艾莉森·戈普尼克告訴我們:
在養(yǎng)育的道路上,我們不應該只是做個“木匠”,而要做一個“園丁”,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更好地成長,自己也會少很多焦慮。
巧了,去年有一篇文章,寫的就是把孩子當“植物”養(yǎng),當時就打動了很多父母。那篇講的更多是個人感受,今天,我說的更多是理論支撐(特別棒的標題,必須肯定和支持一下)。
在《木匠與園丁》一書中,艾莉森·戈普尼克提到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
一種是木匠式父母。
他們就像做桌椅一樣,用自己繪好的圖紙(明確的范式和標準)去塑造孩子。
把孩子當作“原材料”去雕琢,認為只要自己足夠努力、專業(yè),就能將孩子打造成符合自己要求的“產(chǎn)品”。
像朋友那種一手包辦孩子所有的日常、孩子只需按照大人列出的“清單”去實施的父母,就是典型的“木匠型父母”。
前一陣刷屏的“四歲天才孩子”曦曦的視頻,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和別的“天才孩子”不同,曦曦“擅長”的不是琴棋書畫,不是數(shù)理化,也不是籃球、足球等運動項目,而是在臺上宣講“成功學雞湯”,為大人們“傳道授業(yè)解惑”:
“人生一定要學會走逆境,因為逆境才是真正學習成長的機會?!?/p>
“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理由?!?/p>
“沒有競爭,你會成長做大事業(yè),你不能要求保護,受保護的孩子永遠長不大?!?/p>
咱們仔細觀察下,就會發(fā)現(xiàn)曦曦回答問題時的話語、動作與眼神是分離的,甚至有些游移,他可能只是在背誦而已。
比如,當有人問他:“工作上遇到困難怎么辦,如何走出這樣的逆境?”
曦曦有點不知所措地向爸爸求助:“他說什么?”
爸爸向他解釋了一遍,曦曦仍是一臉茫然。爸爸像意識到什么一樣說,逆境,她說做事沒有順境,就是逆境怎么辦。
“逆境”這個詞就像開關一樣,打開了曦曦的思路:“順境人人會走,但人要學會走逆境,而且越年輕越好?!?/p>
也許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說的是什么意思,只是學會了機械重復的背誦和表演。
在曦曦身上,我們更多看到的是被馴化和被塑造。
在這樣“木匠式”的養(yǎng)育模式下,孩子只是一個不斷接受填充和指令的機器,沒有思考的空間、選擇的權利及創(chuàng)造的能力。
一種是園丁式父母。
與“木匠型”父母操控孩子不同,“園丁”型父母將孩子看成一顆有生命的種子,他們努力做的是給種子提供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寬松的氛圍、足夠的愛和耐心、適度的寬容)。
在他們精心照顧的“花園”里,有各種各樣的可能性和生長姿態(tài),有的種子變成一朵花,有的種子長成一棵樹,孩子可以遇見更多的可能性。
被譽為“媽媽導師”的教育專家蔣佩蓉曾說,她的養(yǎng)育秘訣就是愛和接納。“如果我們都不接納自己孩子,執(zhí)意想把他塑造成我們想要的樣子,那還有誰會接納他?”
她有三個兒子,她沒有限定孩子們一定要去學什么、做什么。
大兒子上了麻省理工,成為了父母的校友;二兒子多次被老師提出可以跳級,但他們只想尊重孩子的意愿,讓他擁有平凡快樂的人生,最后他按照自己的意愿,上了一所普通的大學;老三去學習自己熱愛的美術專業(yè),也獲得了父母的支持。
蔣佩蓉夫婦和孩子們
“做家長的就是幫助孩子們找到他們想要做的事,然后支持他們?nèi)プ?。我的育兒‘哲學’很簡單,就是去了解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見?!?/p>
所以,養(yǎng)育并非雕琢,不是要把孩子修剪齊整,而是要讓他生長出更多的枝蔓,去汲取更多的陽光,這樣才能擁抱更遼闊的遠方。
就像蔡康永說過的那樣:
“爸爸媽媽對小孩來講最珍貴的是什么?是給他一個理想的環(huán)境,讓他變成他自己,而不是變成我們要他變成的人,這就是我們對他來到這個社會最好的回報?!?/strong>
事實上,不是我們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他就能成為什么樣的人。
首先,基因對孩子的人格有著重要的影響。
美國知名心理學家朱迪斯·哈里斯經(jīng)過多年的研究,在其廣為人知的著作《教養(yǎng)的迷思》中告訴我們:父母的教養(yǎng),對孩子的人格形成遠沒想象中的重要。
這一點在從小被分離、被不同家庭收養(yǎng)的同卵雙生子身上表現(xiàn)得最明顯。
明蘇尼達大學曾對分開撫養(yǎng)的雙生子進行了詳盡的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無論是能力測驗還是人格測驗,抑或是生活習慣,都展現(xiàn)了驚人的相似性。
杰克·雅夫和奧斯卡·斯托爾兩兄弟是個典型。
他們剛出生時就被分開撫養(yǎng)。
居住在兩地的兄弟,從未有過任何通信,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但當二十年后,兄弟二人再度重逢時,卻發(fā)現(xiàn)彼此有驚人的相似。
都帶著金絲邊眼鏡,留著短胡須;都穿著藍色、帶有肩章和兩個口袋的襯衫;都喜歡從后往前看雜志;都喜歡吃辣的食物、喝甜酒;都喜歡在電梯中故意打噴嚏來嚇別人……
其次,孩子與生俱來的氣質(zhì)也很難被改變。
20世紀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亞歷山大·托馬斯和史黛拉·切斯聯(lián)合多位臨床心理學家,共同開展了一項跨度非常大的研究——“紐約縱向研究”。
他們對100多個孩子進行了長達30年的追蹤研究,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先天氣質(zhì)”。
它代表了孩子的個人風格,獨有且具有持續(xù)的穩(wěn)定性,父母也很難控制和改變。
這點,我們也深有體會,內(nèi)向害羞的孩子,我們再鼓勵他,也很難真正外向起來;而外向愛說的孩子,我們再控制,也很難讓他保持安靜。
這其實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基因對孩子的重要影響,是基因決定了每個人的“性格雛形”。
2017年,一份針對21000多對雙胞胎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孩子的不同年齡階段,基因對性格影響的比重是變化的。
在幼年時最高可接近 80%,隨著年齡的增長,比重會逐漸降低,到成年時期會趨于穩(wěn)定,約在 40% 左右。
黑線代表基因影響的變化,灰線代表非共享環(huán)境(家庭外的社會環(huán)境)影響的比重變化
由上圖可以看出,另一個因素——環(huán)境,對孩子的性格也有著很大的影響。
最后,非共享環(huán)境比共享環(huán)境對孩子的影響更大。
環(huán)境因素又可以分為兩種:共享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和非共享環(huán)境(家庭外的社會環(huán)境)。
心理學家在研究了很多人的人格特質(zhì)后發(fā)現(xiàn):
生長在相同家庭、由相同父母撫養(yǎng)的兄弟姐妹,成年后的人格并不受家庭因素的影響,也就是說,他們受非共享環(huán)境的影響更大。(從上面的曲線圖中也能看出,非共享環(huán)境對個人的影響的比重越來越大)
朱迪斯·哈里斯也認為,同輩群體(非共享環(huán)境)往往才是塑造兒童行為和改造孩子性格的地方。
在生活中,我們往往會發(fā)現(xiàn)“言傳身教”并不那么靈,孩子并不熱衷模仿父母的行為,反而同齡人中特別“酷”的孩子會成為他們的模仿對象。
因為,孩子(特別長大一些后)與同輩群體的相處時間遠遠超過與自己父母相處的時間,需要學會與同輩群體和諧相處的技巧、贏得同輩的認同。
以上無論是從遺傳學的角度,還是環(huán)境影響的角度,都說明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沒有想象中那么重要(不是不重要,只是沒有想象中那么重要)。
那么,我們到底該為孩子做些什么呢?
在這里,我想先和大家聊一聊“魚缸法則”。
美國一家公司,在進門的地方放了一個巨大的魚缸,里面養(yǎng)著幾十條魚,但這些魚的大小在2年多的時間內(nèi)都沒啥變化,以至于很多員工都都不知道這些魚是不是還活著。
有一天,公司董事長的兒子來玩,不小心把魚缸打破了,那些魚只能被放置到外面的噴泉里。
令人意外的是,2個月之后,那些魚的尺寸由原來的三寸變成了一尺。
所以,像“木匠”一樣,幫孩子一筆一畫畫好圖紙,然后按照提前設定好的程序,去雕琢他、操控他,讓他機械化、按部就班按照我們的要求地去成長,其實就是把孩子放進了我們?yōu)樗麥蕚浜玫摹棒~缸”里。
一方面,我們無限放大了自己的作用;一方面,也給孩子的發(fā)展帶來了太多的條條框框,而這種限制,終會帶來生長的停滯不前。
艾莉森·高普尼克也從發(fā)展心理學和腦神經(jīng)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為我們揭開做父母的本質(zhì):
“好父母會把孩子打造成強健、具有高適應性和韌性的新一代人,以更好地應對未來將要面臨的不可避免、不可預測的變化?!?/strong>
這就要求我們像園丁一樣,把孩子當成一顆種子,放到更大的空間里,給他提供一片廣闊肥沃的土壤,提供源源不斷的滋養(yǎng)以及正確適當?shù)囊龑?,讓孩子成為那個不斷壯大且獨一無二的自己。
正如作家劉繼榮說的那樣:
每一粒種子,都拼盡氣力,自九天深處趕來,匆匆趕赴一場花的盛會,從天上到人間,只為讓自己那一顆小小的心,開出一樹一樹的繁華。
我們也不用過于難過,自己可能無法參與孩子的繁花似錦。
請記住,作為一顆種子,他攜帶著我們傳承給他的基因密碼(我猜,可能會有同學來抬杠,這一定是好事嗎?)。
他和我們之間,永遠緊緊系著親子之愛。
最后,想和大家分享《木匠與園丁》中的一些話,也許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啟發(fā)和思考。
愛沒有目標、基準或藍圖,但愛是有意義的。
這個意義不是為了改變我們所愛的人,而是為了給他們提供條件,讓他們蓬勃發(fā)展。
愛的意義不是塑造我們所愛之人的命運,而是幫助他們塑造自己的命運;
不是為了向他們展示道路,而是為了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道路,哪怕他們所走的道路不是我們想選的,也不是我們能為他們選擇的。
愛孩子并不是給他們一個目的地,而是為他們的旅程提供給養(yǎng)。
終有一天,我們會看著孩子,走向我們永遠無法到達的未來。
參考資料:
《木匠與園丁》,艾莉森·高普尼克,浙江人民出版社
《教養(yǎng)的迷思》,朱迪斯·哈里斯,上海譯文出版社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