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炎黃子孫,要是連一句古詩詞都說不出來,那可就鬧了大笑話了。
我們有祖先留下的五千年的璀璨的文化瑰寶,為了追隨祖先的腳步,我們從牙牙學(xué)語時(shí)到頂天立地,“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形容地十分貼切。
但是我們是否真的參透了祖先的思想呢?
我們又是否透徹地了解祖先寫下的古詩詞呢?
下面我們來說一說我們所不了解的古詩詞。
一、《靜夜思》
李白的《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p>
相信大家對這首詩再熟悉不過了,這首詩也算是大多數(shù)人背的第一首詩吧。
讓我們來進(jìn)行一下情景模擬,想象自己是李白,現(xiàn)在晚上睡不著,就在家里瞎逛悠,坐到床上。摸索著胡子,想:咦,這地上怎么有霜?抬頭一看,哦,原來是天上的月亮灑下的月光。
仔細(xì)一想,不對呀,為什么我抬頭只能看到天花板呢?其實(shí)古代的“床”并非是我們現(xiàn)在所指的床鋪的意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床”指一種可以折疊的簡易坐具,又名“交床”,“胡床”,類似我們現(xiàn)在的小板凳。也有另一種說法,“床”是低矮的欄桿。
知道了這些,一切就明了起來了,原來李白是坐在院子里或者靠著院子里的欄桿看到的月亮。
二、《滕王閣序》
王勃的《滕王閣序》中有一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用落霞、孤鶩、秋水和長天四個(gè)景象描繪的一幅寧靜致遠(yuǎn)的畫面,后人被這簡簡單單的14個(gè)字所折服,靜與動的結(jié)合,再加上“落霞”的紅色與“長天”的藍(lán)色顏色的沖撞,這種美景引人遐想,令人陶醉。然而,此句中的“霞”,指的是一種飛蛾;“落”,與“孤鶩”中的“孤”相照應(yīng),是散落、零落的意思。
即使這樣,雖然蛾子在我們的印象中并不美好,但是零散的飛蛾被孤單的野鴨在水面上追捕,就形成“落霞與孤鶩齊飛”的千古絕唱。
三、《望廬山瀑布》
第三首是李白的《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⒆,疑是銀河落九天?!?。
這首詩描繪出了廬山瀑布向下傾瀉的磅礴氣勢?!帮w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山之陡峭,水之湍急,勢不可擋,字里行間都透露出了鏗鏘有力的氣勢。
題目中說到是廬山的瀑布,就讓人不由自主地想到位于廬山的,同時(shí)是中國四大瀑布之一的三疊泉。
但是實(shí)際上李白看到的瀑布不是三疊泉,而是秀峰瀑布。廬山瀑布是由三疊泉瀑布、開先瀑布、石門澗瀑布、黃龍?zhí)逗托惴迤俨?、王家坡雙瀑和玉簾泉瀑布等組成的廬山瀑布群。被譽(yù)為中國最秀麗的十大瀑布之一。每年去三疊泉追尋李白足跡的游人不計(jì)其數(shù),很可惜他們都沒有真正地與李白,隔著看不見的時(shí)空,欣賞同一片風(fēng)景。
不過三疊泉的風(fēng)景也同樣美麗。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