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選擇艾絨?
選用野生向陽處,5月份長成的艾葉,風干后放置一年,此為陳年熟艾。5月成熟的艾草陽氣最足。
2、瘢痕灸灸法
又名化膿灸,選擇俞穴,涂以大蒜汁,目的是增加粘性和刺激俞穴,然后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置于俞穴,每壯燃盡去除灰燼,方可繼續(xù)下一壯,施灸時直接燒灼皮膚,所以會比較疼痛,可以在施灸部位輕輕拍打,借以緩解疼痛,一般情況下,施灸部位一周后化膿,5-6周痊愈?;摼闹委熉圆”容^給力。(古人謂若要安三里長不干,就是足三里化膿灸)。
2、無瘢痕灸灸法
施灸部位涂少量凡士林,放置適量艾柱,當艾柱燃燒2/5左右,患者覺得微有灼痛時,換用第二壯艾柱施灸,一般灸至皮膚紅暈不起泡,所以不化膿不留瘢痕。解決虛寒性疾病比較給力。
3、隔姜灸灸法
鮮姜,直徑2-3厘米,厚0.2-0.3厘米,中間用針刺數(shù)孔,然后把姜片置于俞穴,艾柱放于姜片上,以皮膚發(fā)紅不起泡為度。主要用于寒吐、腹痛、腹瀉、風寒痹痛等。
4、隔蒜灸灸法
鮮大頭蒜,切成厚0.2-0.3厘米蒜片,中間針刺數(shù)孔,置于俞穴之上,點燃艾炷數(shù)壯。多用于腫瘍。
5、隔鹽灸灸法
純凈食鹽填敷于臍,鹽上置姜片如隔姜灸,放大艾炷。多用于傷寒陰證、上吐下瀉、中風脫癥等。
6、隔附子餅灸
把附子餅研磨成粉,用酒調(diào)和成直徑3厘米,厚0.8厘米的附子餅,中間針刺數(shù)孔,放置俞穴上,點燃艾炷,多用于治療命門火衰、陽痿、早泄、瘡瘍不斂等。
7、艾藥灸灸法
艾絨24克,加上肉桂、干姜、丁香、獨活、細辛、白芷、雄黃等量共6克,卷成一個艾條。點燃一端,距離皮膚2-3厘米,熏烤俞穴,有溫熱而無灼痛,5-7分鐘;或者施灸部位不定,來回移動或上下移動艾條,稱為雀啄灸。
8、溫針灸灸法
針刺和艾灸結(jié)合,適用于留針有需要艾灸的病癥,操作時,將針刺入俞穴得氣后,并給予適當?shù)难a瀉手法而留針,繼而將艾絨固定在針尾上,或選用2厘米左右的艾條,燃盡去針。
石學敏院士艾灸施灸順序
先上后下,先陰后陽,壯先少后多、柱先小后大。
石學敏院士艾灸禁忌
實熱癥或陰虛發(fā)熱、邪熱內(nèi)熾等禁灸;
高熱、高血壓危象、肺結(jié)核晚期、大量咯血禁灸;
嘔吐、嚴重貧血、急性傳染病禁灸;
皮膚癰疽、癤腫并伴有發(fā)熱禁灸。
注意事項
艾灸后如有不適者,如身熱感、頭昏、煩躁,可令患者適當活動身體,飲水少量,針刺合谷、后溪,可迅速緩解;注意用火安全。
國家中醫(yī)藥適宜技術(shù)“中醫(yī)灸療師”培訓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