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永升
摘要:小楷雖然是一種靜態(tài)的書體,但也能以小見大體現(xiàn)書寫者的性情。解析趙孟頫、黃道周小楷代表作《汲黯傳》和《孝經(jīng)頌》的書風差異,進而從二人生平、性情、書寫背景等角度,考察二者小楷風格差異的原因。并得出以下結(jié)論:趙孟頫、黃道周二人的處世哲學、性情、對待書法的態(tài)度都有很大的差異,相應(yīng)的是其書風的巨大差異。可見,書家個性、書寫背景是決定作品風格的主要因素。二者小楷對當時及后世有著巨大的影響,并對當代小楷創(chuàng)作有所啟示。
關(guān)鍵詞
趙孟頫、黃道周、小楷、比較研究
正文
中國書法史上歷來都重視書品與人品的關(guān)系,雖然二者沒有絕對必然的聯(lián)系,但研究書家書風時必然要對二者的關(guān)系進行思考。毋庸置疑的是,書家的性情對其書風的影響是直接的、必然的。然而在各類書體中,在表達性情方面,小楷無疑是比較隱晦的,小楷以小見大的特性正是本文研究的興趣點所在。元明時期是魏晉以后小楷的興盛期,趙孟頫、黃道周堪稱代表,就其人品道德而言,也是世俗所謂“貳臣”與“忠烈”的代表。趙松雪小楷《汲黯傳》與黃道周小楷《孝經(jīng)頌》風格的面目迥異,究竟原因何在?正是本文有待探討的問題。
黃道周《孝經(jīng)頌》局部
首先,考察其二者代表作風格的差異,進而研究其成因。黃道周小楷《孝經(jīng)》用筆簡潔明快,峭勁凝重,點畫多短促,下筆爽利,結(jié)字險勁奇崛,章法疏朗有致,這三點都和《汲黯傳》有很大的差異。
仔細觀察《孝經(jīng)頌》的點畫,橫畫與捺畫令人感觸最深。橫畫短小精悍,露鋒入紙,即刻變粗,一彈即止抑或末端上挑,多取斜勢,其爽勁之感猶如小鳥啄食。而趙松雪《汲黯傳》的橫畫舒展悠長,如道士拂袖,而其勢多平,書寫時易于柔弱。與趙相比黃字的捺短而厚重,取勢斜縱。點也多有不同,黃字之點多呈三角狀,棱角分明,有向下連帶之勢。與點畫方勁相映照的是其結(jié)字上的險勁奇崛,絕無四平八穩(wěn)的平態(tài),多欹側(cè)生姿。章法上,行距遠遠大于字距,盡顯清雄之氣?!都橱鰝鳌放c《孝經(jīng)頌》緣何有如此大的差異?談及趙孟頫和黃道周,首先引起人們關(guān)注的往往是他們的政治際遇,落實到人品上就是“貳臣”與“忠烈”的不同觀照。鑒于理性的思考,且不去糾結(jié)人品對書品的影響,我們來探討一下趙孟頫和黃道周二人的性情和書寫背景或可窺其端倪。
趙孟頫《汲黯傳》局部
趙孟頫(1254—1322),元代書畫家、文學家,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水精宮道人,湖州(浙江吳興)人。趙氏青少年時,便已才華出眾,聲名遠播。趙氏二十五歲時,宋亡。“學而優(yōu)則仕”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傳統(tǒng),趙氏雖有報國之心,但對于蒙漢易代必然有所顧慮,故而其報國之思表達得極為含蓄,他在《贈別夾谷公》詩中說“青青蕙蘭花,含英在林中。春風不披拂,胡能見幽心”。
元代國勢穩(wěn)定后,元世祖便派程鉅夫下江南尋訪遺逸,第三次趙孟頫才決定出仕。然而入仕之后的第二年,趙氏便生歸隱之心,此后這種欲仕欲隱的矛盾心態(tài)始終伴隨了他的一生。趙氏入宮后,在鏟除桑哥丞相的過程中,顯露了政治才能,深得元世祖賞識。忽必烈意欲重用之,然趙氏處事謹慎,做事始終很有分寸,以免引起蒙古人的猜忌和排斥,常常借故遠離京師任職,而留心于書畫金石文詞佛老之間。仁宗即位后,趙氏又一次受到寵遇,官至一品。趙氏地位雖高,但于成宗朝起,大抵不涉政要。總之,“孟頫入仕之初,因種種不如意,常流露牢騷不滿之語;但后來習慣仕途生涯,特別是晚年得到仁宗的恩寵,早年的心境也就發(fā)生了變化”。趙氏以此態(tài)度從政,雖然內(nèi)心堪慚苦悶,倒也風平浪靜。
趙氏極好交游,也深深懂得為官之道,他見風使舵,見人賦詩,因人而異,呈現(xiàn)出其思想復雜的一面。在趙孟頫內(nèi)心里隱藏著三種語言:一是面對元朝皇帝,多表耿忠并歌功頌德。二是在當朝走紅的官僚面前呈趨附之態(tài)。三是趙孟頫只有在至交面前和自吟中傾述心聲,林泉之志是這方面的主題。
從趙孟頫政治生涯的總結(jié)可以觀其性格:“縱觀趙孟頫的一生仕途,平步青云,有驚無險。程鉅夫下江南搜訪遺逸,趙孟頫以退求進;入朝后,借刀殺桑哥又怕世祖死后失寵,退避三舍到濟南府上。直到得到仁宗的恩寵,方才再次供奉朝中??梢允智逦乜吹?,趙孟頫之仕元,是擇官而仕,擇地而居,他既不愿失去內(nèi)廷的俸祿,又不愿失去江南的遺民群和文化圈,因而采用舉薦江南文人入朝的方式以影響江南的文人群,這使趙孟頫和對方都在心理上得到某種平衡??梢哉f,趙孟頫周知官場韜略、通曉權(quán)術(shù),處世圓滑審慎而不漏痕跡,維持了他在官場中和在隱士間的形象。”
從趙孟頫家世及身體狀況看其性情:趙氏十二歲時,父親卒于咸淳元年,精神極受挫折。南宋滅亡的第二年,趙父墓被盜,被迫轉(zhuǎn)移墓穴,這對趙孟頫來說是一次極大的精神打擊和羞辱。不久,其母丘氏故(趙孟頫是其父后妻所生,在家族中的地位很低)。再加一世疾病纏身,在此創(chuàng)痛中的趙孟頫,其心理是很難健全的?!霸谒囊簧?,最缺乏的是來自父輩的陽剛之氣,取而代之的是處世隱諱柔順,加之以后特定的朝廷生活,遂練就了他多猜疑、警覺和過敏的個性?!?/p>
在趙孟頫的詩文里,時常流露出灑脫不羈的浪漫情調(diào),但這掩飾不住他的本質(zhì)性格?!霸谒麖碗s的個性心理中,最突出的是富有陰柔特性的多愁善感和抑郁惆悵”。儒家的道德修養(yǎng)以及抑郁性格和生活環(huán)境造成了他言行內(nèi)斂、謹小慎微的處世態(tài)度,甚至自卑的病態(tài)心理。
趙氏書法,以二王為本,由宋高宗、智永追東晉之風,研習《蘭亭序》《圣教序》《黃庭經(jīng)》《洛神賦》《十七帖》,繼承王羲之不激不厲的平和書風,瀟灑蘊藉,沉穩(wěn)而秀麗,極具東晉士人風流倜儻的氣度。
趙氏小楷為歷代推重,鮮于樞跋其《過秦論》云“子昂篆、隸、正、行、顛草俱為當代第一,小楷又為子昂諸書第一?!壁w氏小楷主要得力于王羲之、王獻之、鍾繇、楊羲。趙孟頫的傳世小楷中除了《書褉帖源流卷》《洛神賦》《過秦論》《漢汲黯傳》等外,寫有大量的佛道經(jīng)卷。趙氏于寫經(jīng)用功之勤,歷代書家無一過之,故其用筆精熟,下筆神速而備極楷則,筆力柔媚且風神奕奕。元末顧仲瑛跋趙書《參同契》云:“終七千余言,而無一滯筆也”,鮮于樞跋其《過秦論》云:“筆力柔媚,備極楷則。后之覽者,豈知下筆神速如風雨耶?!?/p>
趙孟頫書《漢汲黯傳小楷冊》是在1320年。而管夫人死于延祐六年(1319),也就是管夫人死后一年趙書《汲黯傳》。管夫人去世令趙孟頫悲痛不已,趙與其子將管夫人運至吳興。延祐七年(1320)趙孟頫六十七歲居吳興,忘卻悲痛浸心于書畫之中,這一年九月十三,與明遠游西湖諸名剎,錄東坡遺詩“古致錯落,深得二王遺法”。清·安岐《墨緣匯觀》曾著錄評曰:“法唐人,清勁秀逸,超然脫俗,公書之最佳者”。至治二年(1322),趙孟頫六十九歲,這一年六月十六日,趙孟頫仍觀書寫字“笑談如常”,至黃昏,逝于吳興。
趙孟頫《汲黯傳》局部
黃道周(1585—1646),字幼平,或作幼玄,一字螭若,號石齋,漳浦(今福建省漳浦縣)人。天啟二年(1622)進士。他曾任南明吏部、兵部尚書,積極招募義兵,抵御清軍南進,不幸兵敗被俘,殉節(jié)于南京。他曾上疏斥宰輔楊昌嗣,并批評皇帝“忠佞不別,邪正淆矣,何以致治”。其直言不諱,令人敬畏,絕無婉約圓滑之態(tài)。死前留下“綱常萬古,節(jié)義千秋,天地知我,家人無憂”的絕命書,可謂“壯懷激烈”。黃道周學問淵博,精天文歷數(shù)諸術(shù),工書善畫?!睹魇贰贩Q其:“以文章風節(jié)高天下,嚴冷方剛,不諧流俗”。
黃道周的楷書溯源鐘繇,用筆方勁剛健,有一股不可侵犯之勢,主張遒媚加之渾深,因此他的楷書雖剛健如斬釘截鐵,而豐腴處仍流露其清秀遒媚。一反元、明以來柔弱秀麗的書風,以剛健筆鋒和峻肆的體勢來表達性情。王文治《快雪堂跋》說他的“楷書遒勁,直逼鐘、王。”其小楷代表作有《孝經(jīng)》、《壬申元日詩冊》、《張溥墓志銘》等,用筆簡潔明快,多用方折,字勢勁峭。
崇禎十一年(1638)七月平臺抗辯獲罪以后,八月調(diào)任江西布政司都事,實為流放。因時時直諫頂撞崇禎皇帝,并得罪對立派楊嗣昌等,黃道周受到他們的懲罰與迫害實是在情理之中。崇禎十二年(1639)冬,解學龍擢南京兵部右侍郎,1640年春解學龍將解任,遵例薦舉屬吏,其中就有黃道周,并對黃道周推具備至。崇禎大怒,削二人籍。逮下刑部獄,責其黨邪亂政,并杖八十。后逮赴刑部西庫司,黃道周因此臥病八十日,幾乎喪命。崇禎十四年(1641)正月,李自成攻破洛陽殺福王朱常洵。二月,張獻忠攻破襄陽殺襄王。三月,楊嗣昌聞襄陽陷,又聞洛陽陷、福王死,畏罪自殺于重慶。松山之戰(zhàn),洪承疇等被清軍困于松山(錦州城南),錦州之圍益急。八月,作小楷《定本孝經(jīng)》。
就是在這種外憂內(nèi)患的背景下,在獄中身負病痛的黃道周“時時為書《孝經(jīng)》以當役錢,凡手書孝經(jīng)一百二十本,皆以獄卒持去,散盡無余。”我們不妨計算一下,黃道周在獄中呆八個月,平均每月要寫十五部《孝經(jīng)》,一部《孝經(jīng)》三千字左右,而且有三個月只能俯臥以避杖瘡。能否想象,只能俯臥以避杖瘡的三個月是如何寫孝經(jīng)的呢?而其《孝經(jīng)》無一不是恭謹不茍的精品,字字獨立千鈞,無一懈筆。其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藝術(shù)原動力來自何處?究其處世哲學就是以“孝”為核心的儒家哲學,藝術(shù)哲學上以“遒媚為宗”,實質(zhì)上就是以“鐘繇為宗”。大凡偉大的藝術(shù)家都是在人生的危難時出精品,像屈原、司馬遷、蘇軾等。黃道周也是如此,他在人生危難之際就寫出了大量的書法杰作,特別是一百二十本《孝經(jīng)》。其身處危難志堅、心靜正是大丈夫本色,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黃道周以被他視為“學問中第七八乘事”的書法來書寫生命的追求與信仰。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正是黃道周的精神寫照。
黃道周《孝經(jīng)頌》局部
對于趙孟頫、黃道周二者處世哲學、性情、對待書法的態(tài)度、書寫背景等方面進行比較,其小楷代表作《汲黯傳》和《孝經(jīng)頌》特點的明顯差異,自然就呈現(xiàn)出來。
處世哲學與處世態(tài)度方面,除了“學而優(yōu)則仕”的共同點外,截然不同的是,趙孟頫顯然有著明哲保身的意味;而黃道周則秉持著以“忠孝”為核心的儒家哲學,矢志不移。處世態(tài)度上也有著巨大的差異,可以說,趙孟頫樂事新朝,工于權(quán)術(shù)、為官圓滑而又謹小慎微、隱諱柔順;黃道周則是“忠孝”為本,剛正不阿。
就性情而言,趙孟頫瀟灑倜儻的背后是多愁善感、抑郁惆悵,多疑敏感、警覺審慎;黃道周則是始終如一的嚴冷方剛、不諧流俗、剛毅堅韌。
在對待書法的態(tài)度上也有著很大的差異,趙孟頫提倡復古,崇尚二王,在觀念和實踐方面積極推進變革,關(guān)注整個時代的書法發(fā)展。“功名亦何有,富貴安足計。唯有百年后,文字可傳世”而黃道周則將書法視為文人余事,以家國天下為重,他說:“作書是學問中第七八乘事”,“切勿以此關(guān)心”。
小楷《汲黯傳》與《孝經(jīng)頌》均作于晚年,可以說極具代表性?!都橱鰝鳌窌谌ナ狼皟赡昙?320年9月,時趙孟頫居吳興,游西湖名剎,錄東坡遺詩。1316年7月,進拜趙孟頫為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知制誥兼修國史,用一品例,推恩三代,可謂榮耀之至,心境平易,又不乏和暢,因而《汲黯傳》筆力柔媚、平和端詳,呈現(xiàn)出雅靜安嫻、妍麗潤秀的風姿?!缎⒔?jīng)頌》作于去世前四年,即1641年,時外憂內(nèi)患國之將亡,黃道周在獄中呆八個月身負病痛,其中,有三個月只能俯臥以避杖瘡,平均日書千字,因而《孝經(jīng)頌》方折勁峭、凝重奇崛,呈現(xiàn)出遒媚渾深、端嚴渾穆的儒者氣象。
小楷雖是一種靜態(tài)的書體,但往往也能以小見大體現(xiàn)書寫者的心性,《汲黯傳》與《孝經(jīng)頌》在這方面表現(xiàn)得極為突出。通過論述與比較,若拋開道德層面因素對書法的影響,則可以看出書家個性、書寫背景是決定作品風格的主要因素。
黃道周《孝經(jīng)頌》局部
趙孟頫、黃道周的書風對于當時及后世的書法創(chuàng)作有著積極的影響。在趙孟頫之后形成了“趙派書家群”以郭畀、錢良佑、張雨、朱德潤、俞和等為代表。其中,俞和(1307—1382)終生以趙氏為追蹤目標,其小楷與趙孟頫小楷“縝密”、“飛動”的特點逼似。黃道周的書風在當世就極具影響,影響到王鐸(1592—1652)等人。黃道周長王鐸七歲,天啟二年,黃道周與王鐸、倪元璐同舉進士,在翰院相約攻書,他們都以鍾王為宗。黃、王二人雖然政治追求與對書法的態(tài)度有著很大的差異,但其小楷均出自鍾繇,氣息高古,體勢寬博。
就當代書法創(chuàng)作而言,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小楷風格及其成因?qū)τ诋敶】瑫▌?chuàng)作有著很大的啟發(fā)與借鑒意義。當代小楷的創(chuàng)作取向大抵有三:
其一,以王羲之、王獻之、趙孟頫、文徵明一派為取法對象。以古淡閑雅、俊朗秀逸為基調(diào)。章法以橫成行豎有列、豎成列橫無行為主。另外,在此基調(diào)的基礎(chǔ)上間以行草,使小楷作品更加靈動流暢。
其二,以鐘繇、黃道周、王寵為取法對象。以質(zhì)樸古拙、寬博雄厚為基調(diào)。章法以豎成列橫無行、豎無列橫無行為主。其三,在以上兩種主流書風的基礎(chǔ)上吸收樓蘭殘紙、敦煌寫經(jīng)的意趣,來增加小楷創(chuàng)作的豐富性和趣味性。章法以無行無列為主,顯得一派爛漫率意。因此,通過對小楷風格及其成因的對比探究來揭示書法風格形成的深層原因及內(nèi)在規(guī)律,對于書法史的研究及當代小楷書法創(chuàng)作有一定的助益。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