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謙慎是當代研究書法的杰出學者,早年即是書法的愛好者,又勤于臨池,后來藉書法研究,從而更深刻的認識歷代書法經(jīng)典、書法理論和書寫技法,真正做到懂得書法藝術,同時又是落筆不俗的書家。
秋菊堪餐冷香猶帶新月 翠梅低映冰姿自有僊風
95x13cm 紙本水墨 2017
初見白謙慎,是在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舉辦“藝術史研討會”的例行月會中。當時白先生已是美國耶魯大學藝術史博士,并在波士頓大學擔任教職,風塵仆仆來到臺北,并受邀前來發(fā)表一篇書法報告。因為先前讀過他寫的多篇有關傅山的書法研究,對他治學的嚴謹,與清晰的論證,留下深刻印象。記得當天我還特別問他,在一九八一年發(fā)表的“假漢字”與徐冰創(chuàng)作的“天書”,是誰最早開始的?他得意地說:“當然是我啦!”
藏書古鼎良朋百年相伴 美酒名花皓月四季皆春
95x13cm 灑金蠟箋 2017
第二次見到白謙慎,是在二零零八年臺灣師范大學藝術史研究所舉辦“筆墨之外-中國書法跨領域國際研討會”邀請他來發(fā)表論文,那次大會整整進行了兩天,集合了美、英、日、韓、中、港、臺研究書法相關的學者,規(guī)模之大可謂空前。我也是論文發(fā)表人之一,還參與其中一場的主持與評論工作。會后一天陪同與會學者受邀參訪故宮與晚宴,當晚我送白先生與北京故宮的王連起兩位先生回住處,白先生特別題贈一本《與古為徒與娟娟發(fā)屋-關于書法經(jīng)典問題的思考》給我,這本書文筆輕松、批判犀利,曾引起書法界不少的討論。白先生的心思縝密,學術研究成就早已有目共睹,發(fā)表的文章實事求是,少有空泛之言,嚴謹中有幽默,幽默中又常發(fā)人深省。
錄納蘭容若《摸魚兒》 87X23cm 紙本水墨 2017
白謙慎的書法以楷書為主,兼作隸書,偶作行書,但極少見。有趣的是白先生鉆研傅山多年,傅喜作奇古文字,追求支離與丑拙之美,更擅長狂草;白先生又精研吳大澄,吳專寫篆書,尤擅長金文大篆;白先生甚至花很長的時間研究“不規(guī)整、有意趣”的民間書法。但白謙慎自己并不寫奇古文字、金文大篆,也不寫狂草,更不向民間書法靠攏,而特別鐘愛端整溫文的楷書和隸書。這當然是書家自己的選擇,應是他已找到一種可長可久的書寫方向,畢竟學者書家與一般書家不同,他的長處是對中國書法史的充分掌握,眼光是深邃而高明的。白先生的書法走的是中和古雅的審美品味,平和妍雅、不激不厲,對照起中國當代書壇許多書家的狂躁與焦慮,他的書法顯得格外從容與寧靜。
録張充和 絕句 25x55cm 紙本水墨 2017
白謙慎的書法理性成分居多,不僅表現(xiàn)在詩文聯(lián)語、書寫形式的揀擇上,而他的題款大多只有年月與姓名,少有抒情言志。楷隸在字的大小、間距、筆法,常趨于一致,寫字有如老僧入定般,他的楷書橫畫常寫得厚實,橫畫的收筆總是輕壓之后就直接收筆;點畫之間常留空隙,呈現(xiàn)出蕭散的氣息。小楷有更多筆斷意連,加上疏朗的布局,字與字間,氣息通貫其間。
老一輩的文化人,如梁實秋、沈從文都喜歡以“寫字”代替“書法”兩字,他們視寫字為一個人學問、修養(yǎng)、性情的體現(xiàn)。讀書人練字,不只是喜好,同時也體現(xiàn)出字如其人的特性。那個時代很多文人都有寫字的單純喜好,沉浸在一方歡喜自在的書藝天地里。
陳如冬補畫 錄歐陽修《生查子》
22x44cm 紙本水墨 紙本設色 2016
白先生寫字,也是一種單純的喜好,不炫奇、不做怪、不張狂,寫字有如修行般,態(tài)度是敬謹?shù)?,無一絲茍且,點畫清晰。一點一畫,緩步而行;一心一念,敬慎如一??瑫逖哦吖?;隸書端莊而簡靜。
陳如冬補畫 錄李白《憶秦娥》
22x44cm 紙本水墨 紙本設色 2016
近日見到兩幅白先生寫于今年(丁酉)初夏的橫批,內容應是白先生的自況吧!其一“與古為徒”以隸書寫成,借《莊子》之語,寫的是自己尚友古人,以古人書法經(jīng)典為師,悠游在古代書藝的天地里;其二“雪泥鴻爪”用楷書寫成,以東坡之詩,喩自己這些年來不斷書寫的作品,只不過是在人生中偶然的留痕而已。
與古為徒 22x107cm 灑金蠟箋 2017
觀賞白先生的書法,有如聆聽大雅之音,他的書法與書學研究仍在不斷的精進中,值得我們細細品讀與期待。
雪泥鴻爪 22x107cm 灑金蠟箋 2017
作者簡歷:
盧廷清,臺灣師范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現(xiàn)任實踐大學專任教授,并兼任臺灣科技大學、東吳大學,講授中西藝術史、藝術賞析等課程,亦從事油畫與書法創(chuàng)作。著作以書法史、書法理論研究為主,已出版專書八種,發(fā)表論文數(shù)十篇。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