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率大軍出斜谷道,據(jù)武功五丈原,屯田于渭濱,與司馬懿對於渭南,并約吳國共同發(fā)兵。期間諸葛亮既屢屢遣使者下戰(zhàn)書,又致巾幗婦人之飾,以激怒司馬懿,但司馬懿忍辱據(jù)守不出,并以“千里請戰(zhàn)”的妙計平息將怒。諸葛亮想速戰(zhàn),而司馬懿卻采用了“拖”字訣。
兩國交戰(zhàn),司馬懿通過蜀漢使者探聽這諸葛亮的生活上瑣事,比如諸葛亮的睡眠、飲食和辦事多少。蜀漢使者卻警惕性不高,對司馬懿有問必答,他告訴司馬懿:“諸葛公早起晚睡,凡是二十杖以 上的責罰,都親自披閱;所吃的飯食不到幾升?!彼抉R懿通過這些細節(jié),很快知道諸葛亮活不了多久了。
果不然,諸葛亮就病重了。劉禪大驚,連忙派尚書仆射李福前來問候,同時詢問國家大事,問諸葛亮之后,誰合適執(zhí)掌相位,得到滿意的答復之后,就回成都復命。
從上述的信息,諸葛亮的身體惡化已經很嚴重,一方面是事必躬親,操勞過度,導致精神差,又因廢寢忘食,食無定,缺乏有規(guī)律的身體鍛煉,從而導致其腸胃疾病。雖然史書記載不明確,但是結合諸葛亮臨終前的種種癥狀以及他一生的主要經歷,大致有幾種不同的看法:
諸葛亮臨終前有“歐血”的癥狀,“歐血”是吐血而不是咳血,加上飯量不大,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消化系統(tǒng)的疾病,在專業(yè)的《病理學》教材中,消化性潰瘍患者發(fā)病時,往往會發(fā)生黑便和嘔血現(xiàn)象。這主要是因潰瘍底大血管被腐蝕破裂而引起的。
還有一種就是有憂心傷神導致心力交瘁,引發(fā)的高血壓、腦溢血、肝硬化等,這些與工作壓力大,長期受精神刺激,情志不調,以及營養(yǎng)不均衡等有著直接的關系。他在《前出師表》中說“受命以來,夙夜憂嘆”,說明他的睡眠很差,精神壓力極大。尤其是在第五次北伐的時候,諸葛亮感覺到匡扶漢室無望了,而蜀漢又后繼無人,心中的憂再也無法控制了徹底擊潰了諸葛亮。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