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我就那種玩命工作的人!”
后臺有一位朋友,看了熊爺昨天的推文之后,說他很享受自己“玩命工作的狀態(tài)”;
可他的疑惑是,為什么他都拼命成這樣了,還是小職員一個,難以升職加薪,離自己想象中的成功還很遠......
畢竟,熊爺不是什么頂級職業(yè)人(熊)才,也不好多說什么;
能做的事情就是,默默拿出這份職場大神價值百萬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這些職場經驗,來自于一本書:《習慣力》,書的“原型”,是一個世界頂級的人才培訓課程。
許多高管每年不惜支付25萬美元費用參加培訓,只為習得這些職場經驗。
替他們培訓的人,也是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高管教練:古德·史密斯。
作為全球高級領導者教練領域的先驅和權威,他曾因在人才培養(yǎng)上的卓越成就,獲得美國最高人力資源獎,并被美國管理研究院授予“終身成就獎”。
古德教練認為,企業(yè)中拼命工作、不缺智慧與魅力的人不計其數(shù);
但那些頂級職業(yè)人才得以脫穎而出、取得成功的秘密,其實只在于兩個字的優(yōu)劣,那就是:習慣。
“某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習慣,會蠶食掉你在工作和生活中付出的所有努力,并最終演變成一場大危機?!?/span>
正如文章開頭的這位朋友,夠努力還不夠,關鍵是,是否能夠改掉那些阻礙成功的壞習慣,培養(yǎng)助我們走向人生巔峰的好習慣。
而《習慣力》這本書,收錄了古德教練百萬培訓課程的精華,被公認為是“幫助改正壞習慣、培養(yǎng)好習慣“的自我蛻變之書。
今天,熊爺從書中分享給大家的職場經驗,也是助大家取得成功的5個好習慣,希望大家看完之后,能有所啟發(fā)。
習慣1
把每一次都當成第一次去聆聽
“你從給別人那里得到的東西,有80%取決于你的聆聽技能?!?/span>
或許,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聆聽就是不用做任何事情,只要坐在那里聽對方把話說完就好了;
而作者說,“高級的聆聽者”,總會把聆聽看成是一種非常積極的活動;
他們幾乎要調動全身每一塊肌肉,尤其是大腦。
書上列舉了優(yōu)秀聆聽者通常會做的2件事:
1.在開口說話前仔細思考。
特別是當我們聽到一些令我們反感的句子時,很容易被激發(fā)憤怒情緒。這時候若開口,可能會口不擇言。
所以,在開口前仔細思考十分重要:不僅要考慮說什么,還要考慮用什么方式、語氣說。
作者說,可以在開口說話前,問自己這個問題:“這樣做,真的值得嗎?”,通過這樣,就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摩擦產生。
2.帶著尊敬之情聆聽。
想要從對方那里學到東西,你必須學會帶著尊敬之情聆聽。所以,僅僅豎起耳朵是不行的,必須讓對方感覺你是全心全意在聽:
“目光和身體語言,都在為對方而存在,整個人完全鎖定在和對方的談話上?!?/span>
不尊重說話者的表現(xiàn),比如在傾聽時在心里盤算自己該說什么、粗魯?shù)卮驍鄤e人的話語等,都是十分不好的習慣。
習慣2
學會“不做任何辯解”地道歉
在職場中,學會道歉是一個很重要的習慣;因為,“道歉是人類活動中最具魔力、最具修復性的舉動之一?!?/strong>
但往往,在道歉之后,我們還會想為自己辯解幾句:
“這次是我的錯,但是我是有原因的…”
“對不起,可是…”
對此,作者建議,我們應該學會不帶任何辯解地道歉;
即,向對方表示歉意后,最多再加上一句:“我今后一定改進”,然后就不要再說多余的話了。
“我們做過什么以及為什么而道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道歉這件事?!?/span>
這是因為,感情可能在你說“對不起”這三個字時已經開始修復了;
若是在道歉后加上辯解,無論有道理或沒道理,都會讓問題變得復雜,多說的任何一句話都會讓道歉的效果大打折扣。
作者還說,道歉應該盡快開始,盡快結束。
因為越早結束道歉,我們就會越早開始接下來要做的事;反而能顯示我們道歉的誠意,已經努力想要改正的態(tài)度。
習慣3
制定可量化的目標
“一旦對目標進行了量化,就會更有動力去實現(xiàn)它們?!?/span>
有些人,看起來拼命工作,其實不過是在瞎忙活,完全不懂自己究竟花了多少時間在什么事上。
于是,作者建議我們,對自己的目標建立量化系統(tǒng),才能知道自己當前的進展如何。
這種量化,甚至可以應用到一些感性的、人際交往的課題中;
比如計算一下,對人們態(tài)度粗魯?shù)念l率是多少?在聽完別人的建議之后閉上嘴巴的頻率又是多少?
只有培養(yǎng)這種量化的習慣,才能著實改變我們的行為。
作者在書中提到了一個,他與女兒的故事:
當他女兒對他說:“爸爸我不介意你經常出差,真正讓我難以接受的是你在家里的樣子。你總是在打電話,看體育比賽,根本不會花多少時間跟我在一起?!?/span>
作者才開始意識到,自己是個不稱職的爸爸。
從那一刻起,他開始“量化”他的目標:每天至少跟家人在一起相處4個小時,不看電視,也不打電話。
從那之后,他的進步非常明顯:第一年跟家里人在一起的時間是92天,第二年110天,接著131天,135天……
“我跟家人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多,同時我的事業(yè)也發(fā)展得越來越好?!?/span>
想要減肥,就量化每周喝飲料的次數(shù);想要升職加薪,就量化自己的周目標、月目標......
培養(yǎng)對目標進行量化的習慣,清楚地自己的進展如何,下一步又該做什么,這是極為重要的。
習慣4
經常審視自己的壞習慣
“有些習慣中潛藏著魔鬼,它會讓你在不知不覺間受到侵害,阻礙你走上更成功的道路?!?/span>
因此,除了培養(yǎng)好習慣之外,“經常審視、并改正自己的壞習慣”,也是一個十分好的習慣。
在書中,作者分享了一個“阻礙事業(yè)發(fā)展的魔鬼習慣”清單:
1.求勝欲太強:總是不惜一切代價去打敗對方;
2.太喜歡加分:不管有無必要,每次討論都要發(fā)表自己的一番意見,對別人進行引導或提示;
3.太喜歡點評:總要對別人的說法評論一番,把自己的標準強加于人;
4.喜歡用“不”、“但是”或“可是”來開頭:過多使用否定式過渡語,實際上是在告訴對方,“你錯了,我才是對的”;
5.亂發(fā)脾氣:經常在憤怒的時候跟人溝通,情緒化;
6.隱瞞信息:為了使自己占據(jù)一定的內心優(yōu)勢而拒絕與人分享信息;
7.不懂得贊賞:不懂得表揚或激勵別人;
8.喜歡搶功:總是高估自己在某項工作中的作用;
9.喜歡找借口:總是把自己的壞習慣歸結為某種無法改變的原因,為自己開脫,并強調“我就是這樣一個人”。
10.把一切都歸咎于過去:總是把自己的失誤或缺點歸咎于以往的人或事,其實是在掩飾自己的過失。
看完清單,是否躺槍?
只要正視心中的“小魔鬼”,有意識地改正壞習慣,或許,我們就離成功更近一步了。
習慣5
時常把自己想象成一個95歲的老人
或許有人會納悶,為什么要把自己想象成95歲的老人,這也算是一個好習慣嗎?
作者說,當我們想象自己活過耄耋之年,以那時候的心態(tài)來審視現(xiàn)在的目標、生活,或許就能恍然大悟,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究竟是什么;
保持這樣的習慣,就不會在發(fā)展事業(yè)、努力工作的道路上,走錯路,迷失方向。
在書中,作者舉了一個例子:
作者曾訪問一些臨終的人,問他們如果生命可以重來一次,他們會選擇怎么樣的生活;
這些老人,則幾乎給出一致的答案:
“如果生命可以重來,我要學會活在當下,從當前的生活找到幸福的意義,多珍惜家人和朋友,并勇敢追隨自己的夢想?!?/span>
正如作者所說,我們總是很努力地去追求我們沒有的東西,而忘了去享受我們已經擁有的東西;
以為更多的錢、更大的房子,才能夠給我們幸福;
然而,“答案永遠不是錢的問題,人們真正在意的一直都是幸福、人際關系、追隨夢想和人生意義?!?/strong>
正如你們和熊爺
每晚十點半的默契碰面
與其說是一起讀書
倒不如說
是一起在追逐幸福與夢想
別忘了接頭暗號
“成為更好的自己”
各位,晚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