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桅桿,位于成都市溫江區(qū)壽安鎮(zhèn)天鵝村,為陳氏宗祠的俗稱。陳氏宗祠,又稱陳家大院,系舊時當?shù)卮髴絷愋占易逅ā?/span>
陳家桅桿一帶,平疇沃土,河渠穿流,古來為人居上選之地。明代及清早期,這一帶為全節(jié)鄉(xiāng)轄地,當?shù)噩F(xiàn)有居民的入川先祖多為明清時期的外地移民,該陳氏一支也不例外。據(jù)保留下來的祠內(nèi)碑刻《祖籍》記載,陳氏為“川東重慶府璧山縣周家場磨灘西壩人氏,拓新津縣西河白雞嘴,經(jīng)插溫邑王高坎,終插全節(jié)鄉(xiāng)九倒拐石馬口,即今祖祠。”陳家桅桿所在地,舊名為“天鵝抱蛋”,被認為是風水寶地,天鵝村之名,即由此而來。周邊四處分布有多個農(nóng)家聚落,如龔家碾、毛家碾、趙家鴰子林、盧家青岡樹等。
▲ 陳家桅桿地理位置示意圖
碑刻《祖籍》,由陳氏“八世孫陳宗典”題寫。陳宗典,即陳氏宗祠的奠基人,清嘉慶年間出生于“九倒拐石馬口”,從其“八世孫”按時間往前推算,該陳姓一支根發(fā)于明末清初,即其居住于“川東重慶府璧山縣周家場磨灘西壩”時期。以此地為祖籍,也說明了陳家在當?shù)鼐幼〉臅r間較為久長。至于這之前陳家有何遷變,已無記載可循。明末清初,四川大亂,該陳氏一支極有可能也是奉詔填川或逃難求生的外省移民,璧山縣周家場磨灘西壩或就是其入川插占落業(yè)的“第一站”。清乾隆中,陳氏一家輾轉(zhuǎn)遷入溫江。
規(guī)模宏大的陳氏宗祠,彰顯著陳家的殷實與富有,而這一切源于陳家?guī)状说男羷谂c積累。陳家“始祖插業(yè)水田共計玖拾陸畝”,顯然,開拓耕耘這些水田并非易事。陳家的發(fā)跡大概要從陳宗典的父親陳綱說起。陳綱,字紀立,清乾隆年間人氏,受職登士郎。陳氏族人繁衍至陳綱一代時,陳家已成為當?shù)馗粦?,樂善好施的陳綱亦成為鄉(xiāng)鄰交口贊譽的人物。民國《溫江縣志﹒人物》中記載:陳綱“性慈善,好施予,晚年好靜修。垂歿之日,凡親友借貸貧不能償者,悉還其券,數(shù)計千金?!标惥V教子有方,其子陳宗文與陳宗典皆好學上進,持家敬業(yè)。陳宗典更是承其父志,“地方公益,知無不為?!标惥V的孫輩們,多學有所成。陳氏一家,頗受四鄰鄉(xiāng)親尊敬。
陳宗典生有五子,長子陳登俊為其中的佼佼者。陳登俊,又名登魁,字灼三,清道光十二年(1832)生人,少時精習武藝,咸豐九年(1859)中恩科武舉,獲任兵部差官與候補漕河守備,屬清朝正五品武階官。陳登俊《墓志銘》中寫道:“舉于鄉(xiāng),束裝入都?!备敢宰訕s,母以子貴,同治四年(1865),陳登俊的父母陳宗典與方氏,分別被清廷封贈。留存下來的“圣旨”碑刻中寫道:“陳宗典……義方啟后,谷似光前,積善在躬……茲以覃恩封爾為武德騎尉;方氏……七戒嫻明,三遷勤篤,令儀不忒……茲以覃恩封爾為宜人?!标惖强〉淖娓改讣搓惥V夫妻亦同時被封贈為武德騎尉與宜人。一家三代,富貴尊榮。陳登俊卒于光緒三十年(1904),享壽七十有二。
▲ 滿漢雙文“圣旨”碑
關于陳登俊,另有傳聞,即他曾經(jīng)“救帝于護柩途中,蒙恩賜武狀元”。清咸豐十一年(1861),咸豐帝駕崩于熱河行宮,四年后即同治四年(1865),同治帝護送咸豐帝靈柩至清東陵安葬。此事官文記載詳實,但并不見有關陳登俊“救帝”的說法,或者是陳登俊作為武官曾參與過護柩任務,但其作用被夸大了。不管怎樣,陳登俊能鄉(xiāng)試中舉與選充兵部差官,已是人中龍鳳。光宗耀祖,深孚眾望,陳登俊將其家族榮譽推至更高。民國《溫江縣志》將陳登俊列為溫邑人物,進行了專門介紹。
宗祠,亦稱祖祠,為供奉與祭祀祖宗先賢的場所,也是調(diào)教子孫、和睦族親、傳遞忠孝家風的地方。合家舉族建造宗祠的歷史悠久。清中晚期時,局勢穩(wěn)定下來的四川各地農(nóng)鄉(xiāng),許多家興族旺的人戶,紛紛建宗祠,修族譜,培祖塋。富貴顯榮的陳家,當然也是如此。陳氏族人盡忠盡孝的意愿,可以從宗祠內(nèi)的一些題匾與楹聯(lián)中看到。例如,正院門額上的匾文“皇恩祖德”、客堂門額上的匾文“恩沐九霄”,以及忠孝堂前的楹聯(lián)“圣德未酬忠務盡;先靈欲妥孝當恩?!?/span>
同治八年(1869)農(nóng)歷十一月,一家之主的陳宗典訂立了《陳氏祖訓》,對本家祖祠的經(jīng)營管理約法三章。章程規(guī)定祠田收入與孳息專用于祖祠的培修,以及祭祀等活動,子孫們不得分用余積。祖訓中還特別說明:“后世子孫中有能入學者,助銀壹佰兩;中式者,助銀貳佰兩。以示鼓勵?!标愂献迦酥匾曌x書涵養(yǎng),種學織文,于此可見一斑。陳氏宗祠內(nèi)設有的塾屋——翠柏山房,即是陳家學禮修德、培養(yǎng)子弟的地方。
▲《陳氏祖訓》碑刻
陳氏一家想必是篤學好古、風流儒雅之人。走近陳氏宗祠,即可看見大門左右壁上“觀物”與“見賓”四個大字。宋代詩人王義山云:“靜中觀物了吾心”;宋代詩人蘇頌云:“忽見嘉賓喜可知”?!坝^物”與“見賓”之語,或許就取自古人的詩句。宗祠南院照壁后面書寫的“秉心塞淵”四個大字,取自《詩經(jīng)﹒定之方中》,傳遞出宗祠主人盡心修為的理念。宗祠內(nèi)南園有東西兩個門坊,分別題名為“亭云館”和“愛吾廬”,雅人清致,溢于文辭。
建成于清同治年間的陳氏宗祠,與眾不同的是其大院門前高高豎立的兩個石桅桿。也正是因為有了門前的桅桿,陳氏宗祠才有了“陳家桅桿”的俗名?!拔U”之稱,源于其形類似于舊時艦船上置有望斗的桅桿。豎立在建筑物前的桅桿,包括基座、桿礎、桿柱,以及其上部的斗狀構(gòu)件與頂飾等;用材質(zhì)地上可分為木質(zhì)、鐵質(zhì)與石質(zhì),保留下來的以石質(zhì)的為多。桅桿上的斗,有單斗、雙斗與多斗之分。這樣的置于建筑物前的桅桿,由旗桿演變而來,早見于宋代;明清時期,特別是清代中晚期,四川城鄉(xiāng)各地所建之為數(shù)不少,相應的地名也由此而產(chǎn)生。例如,僅溫江一地,舊時就有陳家桅桿、張家桅桿、杜家桅桿、唐家桅桿、余家桅桿等。
豎立桅桿,是家族之榮譽。然而,不是每一個富貴人家都可以在自家屋院前豎立桅桿。舊時,只有家族中有考取舉人、進士,或被授予等同職官的人物,才有資格享有此等榮譽,即桅桿為功名者而立,用于功名彰表與優(yōu)賢揚歷。陳氏宗祠前的桅桿,即因其主人陳登俊有著武舉人的名份。
▲ 陳氏宗祠前豎立的桅桿
陳氏宗祠,還有一個與眾不同之處,即該大院坐西朝東的建筑體朝向定位。傳統(tǒng)上,民居建筑多是坐北朝南,即宅院大門朝南而開,大戶人家對此更有所講究。陳氏宗祠坐西朝東的選擇,大概不會是隨意任性而定,應也是沉謀重慮和風水堪輿后的結(jié)果,即有其講究。陳家祖籍重慶璧山,位于其新居地成都溫江之東,宗祠大門朝東而開,或有思念故地與感念祖恩之意。其實,舊時各類院落的朝向,并非一致,此中緣由,千差萬別,不必過多解讀。
陳家桅桿,占地廣闊,建筑規(guī)模宏大。宗祠院內(nèi),殿堂華美,依序遞進,中規(guī)中矩,另有各類廳室、塾屋、碉樓,以及大小花園等,數(shù)個寢屋分布其中,充滿傳統(tǒng)文化寓意的磚石雕刻與木質(zhì)構(gòu)件隨眼可見。美輪美奐,富麗堂皇,如此規(guī)模和精美的宗祠建筑,川西地區(qū)實屬少見。
歷史久遠、文化深厚的陳家桅桿,當為川西地區(qū)祠堂建筑的典范。走進陳氏宗祠,可看到該祠堂高雅不俗的建筑設計與環(huán)境布置,即通過大小院廳、天井、門坊、過道、花園等不同的空間層級,將物質(zhì)空間與人的需求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毫無疑問,這些建筑設計與環(huán)境布置有著特定的規(guī)制,同時也反映了古人的審美偏好與時尚標準。祠堂前的一對桅桿,則可讓今人對古時的科舉制度,以及時人崇尚學養(yǎng)、歌功頌德的歷史有所了解。
陳氏宗祠的修建,經(jīng)年歷久。據(jù)《陳氏祖訓》記載,清同治八年(1960)陳家祖祠建成,此時的陳宗典已近暮年。這樣看來,陳氏宗祠的建成,應是陳家兩代人的努力與付出。必須肯定的是,清咸同年間陳家九世孫陳登俊的輝煌騰達,當是陳氏宗祠即陳家桅桿規(guī)模建成的重要因素。本家宗祠的建造,主人極為用心,在陳宗典父子指督下,建筑之木石構(gòu)件,以及各處的裝潢與雕飾,工造精細,美觀雅致。
陳登俊在外為官的時間短暫,掛冠回鄉(xiāng)后,陳登俊忙于講習武術與操辦團務等事,晚年則居養(yǎng)在家,自娛自樂。民國《溫江縣志》記載:陳登俊晚年“屏棄世事,日以栽花種竹、吹簫弄笛自娛,嘗語其孫希列曰:'方今之事,但求淡飯粗衣足矣,安用進取為哉?!标愂献陟魞?nèi)南院照壁上書寫的晚清文人黃云鶴的詩句——“莫以歲云暮,當極觀太無,早回頭,勿忘舊路,遙天遠,樂還本始初?!彼坪趺璁嫵隽舜笤褐魅说男木?。供堂墻壁上嵌有的清同治八年了一居士題寫的詩句:“春花開得早,夏蟬枝頭噪。黃葉飄飄秋來了,白雪紛飛冬又到。嘆人生容易老,倒不如早清閑,樂逍遙。雖不能成仙了,倒亦不至泥俗滔滔。”也能體現(xiàn)出大院主人了身脫命的想法。
清代晚期及至民國時期,陳家桅桿一帶屬全集鄉(xiāng)吳家場(壽安)轄,陳家一直是當?shù)仡H有勢力的大戶人家。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陳登俊的后人陳利石挑起大梁,掌管起宗祠內(nèi)外各項事務。當?shù)嘏鄹鐣婆e財大氣粗的陳利石擔任舵主,當?shù)貓F練也推舉武藝超群的陳利石擔任首領。陳利石漸漸成為吳家場舉足輕重的頭面人物。各路來人,出出進進,陳家宗祠成為一方熱鬧場所。1949年,新政權(quán)建立前夕,溫江各地的鄉(xiāng)保組織及其實力人物成為了統(tǒng)戰(zhàn)對象,然而陳利石對形勢估計不足并組織人馬與解放軍武力對抗。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陳利石在戰(zhàn)斗中被亂槍打死。陳家桅桿的故事至此告一段落。
1951年的土地改革中,陳氏祠堂被沒收。其后,祠堂大院先后被改用作倉庫、學校、幸福院與社隊辦公地等。相當長的時間里,則被附近農(nóng)戶所居用。年久失修,加之被鄉(xiāng)人粗放使用,陳氏祠堂漸損漸毀。至上世紀八十年代時,呈現(xiàn)在人們眼中的陳氏祠堂,已是殘垣斷壁,破舊不堪,其門前豎立的兩個石桅桿,也早已不知去向。
▲ 陳氏宗祠舊貌
大院雖破,終有識人。上世紀八十年代,一些文物愛好者和學者先后來此考察并建議恢復重建陳氏祠堂,當?shù)卣c文管部門對此也極為重視。1985年,陳氏祠堂被列為成都市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陳氏祠堂又被列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陳氏祠堂,即陳家桅桿搶救性的復建工作,隨之展開。修繕中,根據(jù)修舊如舊的原則,在保持原建筑布局的基礎上,能工巧匠們的本事得到了充分展示。2005年,修葺一新的陳氏祠堂開始對外開放。2013年,占地面積十多畝、建筑面積兩千多平米的陳氏祠堂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名氣由此大增。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