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鑒。
在三國故事中,親兄弟為了權(quán)利而互相爭斗的事情可以說層出不窮。著名的就是河北袁家了,袁紹、袁術(shù)兄弟二人是出了名的不合,而袁紹自己家里三個兒子袁譚、袁尚、袁熙也為了爭權(quán)奪利打的頭破血流,白白便宜了曹操;
而曹操雖然雄才大略,但是自己的兒子曹丕、曹植、曹彰等人也為了權(quán)利爭斗的厲害,民間傳說中曹丕毒死曹彰,還打算逼死曹植,幸虧曹植聰明寫了七步詩才留得性命,曹氏兄弟之情可見一斑;
就算是看起來貌似兄友弟恭的東吳,孫策放心的把江東基業(yè)交給了弟弟孫權(quán),但是孫權(quán)稱帝后卻為了自己這一脈的正統(tǒng),追謚父親孫堅為武烈皇帝,但對于打下江東基業(yè)的哥哥孫堅僅僅追封為長沙桓王,最后東吳政權(quán)還徹底除掉了孫策一脈以絕后患。
?
但是很奇怪的是,在三國末期,一般被大家視為反面人物的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三父子,卻奇跡一般的父慈子孝,而司馬師和司馬昭兩兄弟之間也沒有傳出為了爭權(quán)奪利兄弟相殘的故事。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稱帝后,不但把自己的父親司馬昭追謚為文帝,而且大度的把自己大伯司馬師追謚為景帝,這一做法和小氣的孫權(quán)比起來簡直大度的不是一星半點,那么為啥同樣是兄弟,司馬氏兄弟就可以這樣友愛呢?
本期《墨說三國》以史為鑒從著名的高平陵事件開始,分析一下司馬師、司馬昭兄弟二人兄友弟恭的原因。
?
司馬師字子元,是司馬懿的長子。司馬家可以說是人才輩出,早在東漢末年,司馬家就出了著名的“司馬八達”八位名人。而到了司馬師這一代,他也不負眾望,年少時就和當(dāng)時著名的大才子夏侯玄、何晏并稱,才華之高可見一斑。
等到司馬師開始做官的時候,因為家族的原因起點很高,年輕的時候就官拜散騎常侍,最后升到了中護軍。司馬師不但名氣大,而且很會做官,他在任職期間,被評價為選材任人“舉不越功,吏無私焉。”這是非常高的評價了。
除了這些表面工作,司馬師性格完全隨著父親司馬懿,城府極深。
因為司馬懿被當(dāng)權(quán)派曹爽打壓,需要低調(diào)裝病,只能暗中籌備司馬家的力量。負責(zé)這件事情的人選就是老大司馬師,司馬師表面上規(guī)規(guī)矩矩,但是暗中則避開朝廷耳目,培養(yǎng)了三千司馬家的死士。
這么龐大的隊伍,朝堂之上竟然無人知曉?最后這三千死士在高平陵事變中可以說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可見司馬師做事機密的程度。
根據(jù)晉書記載:司馬懿在決定發(fā)起政變之前,只告訴了長子司馬師。作為老二的司馬昭則是什么也不知道,甚至連自己父親和大哥在商量啥都不知道。
到了事變發(fā)動前一天晚上,司馬懿才把最終的方案告訴了司馬昭。結(jié)果這一天晚上司馬師跟平常沒啥區(qū)別,該吃吃,該睡睡,可能也是司馬師一直參與這事的策劃,整個步驟都爛熟于心了;但是剛剛知道這一勁爆消息的司馬昭,則是緊張的一晚上輾轉(zhuǎn)反側(cè),壓根睡不著。兄弟二人的心理素質(zhì)差異可見一斑。
?
高平陵事變后,司馬懿成功剪出了曹爽等人,司馬家族成為曹魏頭號權(quán)臣,但是司馬懿畢竟年紀(jì)大了,沒幾天就去世了,在這之后作為長子的司馬師繼承了大將軍一職,毫無疑問的成為了司馬家族的新一代領(lǐng)頭人。
而司馬昭也被派往關(guān)中,升職為安西將軍、預(yù)防蜀國姜維乘亂來攻;
司馬師玩政治是一把好手,看著曹芳打算聯(lián)合夏侯玄等人廢掉自己,干脆先下手為強,除掉了夏侯玄,廢了皇帝,另立曹髦,穩(wěn)定了局勢。
而且司馬師在軍事上也不差。司馬師面對曹氏集團殘余勢力的造反,基本上都親自帥兵平叛,在和東吳諸葛恪的戰(zhàn)爭中遇到失利后也不追究普通將士的責(zé)任,而是主動承認指揮不力,替部下背鍋。隨后在第二次戰(zhàn)爭中一舉擊敗諸葛恪。
司馬師之死也是一個意外,司馬師眼睛上長了一個大瘤子,醫(yī)師直接動刀子給割掉了,但是就在司馬師養(yǎng)病的過程中,三國后期第一猛將文鴛奇兵突襲,直接沖到軍營,司馬師驚嚇之下眼珠子竟然掉出眼眶。司馬師疼的死去活來,為了保持軍隊士氣,司馬師蒙著被子不讓人知道,疼痛之下把被子都咬爛了,而左右之人都不知道。
過了一月,司馬師疼死之后,這才有讓親兄弟司馬昭接任大將軍的事情。
?
司馬師病危,留守洛陽的司馬昭前往許昌見司馬師最后一面。司馬家族的權(quán)杖順利的從哥哥司馬師手里交給了司馬昭。繼承大權(quán)的司馬昭雖然很高興,但是更多的是責(zé)任!在這關(guān)鍵的時刻,曹氏舊部蠢蠢欲動,要是司馬昭一個處理不好,曹氏復(fù)興,司馬氏被族滅可以說近在眼前。
曹髦覺得這是一個極好的機會,司馬師死了,司馬昭也不在洛陽!于是馬上命令司馬昭留守許昌,要司馬師的副將尚書傅嘏率六軍回京師。
要是司馬昭聽了曹髦的命令,司馬家就很危險了,司馬昭聽從了傅嘏及鐘會的建議,親自領(lǐng)兵星夜趕路,在曹髦還沒來得及準(zhǔn)備好就回到了洛陽,給了曹髦一個“驚喜”,穩(wěn)定了洛陽的局面。
曹髦雖然有心除賊,但是司馬昭棋高一著,曹髦實在沒辦法之下,最后終于決定拼死一搏,這才有著名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
等到司馬昭殺害曹髦另立傀儡后,又攻滅了蜀國,滅國的大功直接讓司馬昭聲望再上一層樓,從此更沒有人敢挑戰(zhàn)或者質(zhì)疑了。司馬昭死后,他的長子司馬炎這才名正言順的取代了魏朝。建立了晉朝。
?
說完了司馬氏兩兄弟的故事,我們再回過頭來分析,之所以司馬師、司馬昭兄弟可以齊心協(xié)力而不是手足相殘,主要是因為下面這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禮法:
司馬師是司馬家族的長子,嫡系繼承人。而且司馬師的才華、城府都很突出,要比司馬昭強。在這樣的情況下,司馬師不但有嫡長子這一正統(tǒng)地位,在城府、權(quán)利、才華等等各個方面,司馬師都超過弟弟司馬昭。
司馬昭有一個處處比自己強的哥哥,倒是很干脆的不去爭,因為爭也爭不過。
第二個原因是外部壓力:
在曹爽掌權(quán)時,司馬氏家族面臨的外部壓力極大,一個不小心司馬家就完蛋了,也根本沒心思去內(nèi)斗。
等到司馬懿發(fā)動高平陵事變,雖然除掉了曹爽,司馬氏掌握了大權(quán),但家族的主心骨司馬懿很快就去世了,壓力全部由司馬師和司馬昭兄弟二人承擔(dān)。這也是各地叛亂需要更懂軍事的司馬師親自領(lǐng)兵平叛,軍事上不那么厲害的司馬昭要留在洛陽維護大本營的重要原因。
在這種危機時刻,司馬師、司馬昭兩兄弟要是內(nèi)部不合,還想著爭權(quán)奪利,司馬氏整個家族都怕是藥丸。所以龐大的外部壓力逼的兄弟二人必須齊心協(xié)力。
第三就是司馬師、司馬昭兄弟二人本身關(guān)系就很好。
司馬師和司馬昭都是司馬懿的正妻張春華所生,是真正的親兄弟,比起其他幾個庶出的兄弟,自然還是親兄弟靠譜,從小這兩兄弟的關(guān)系就很好。
而且司馬師娶了夏侯家的閨女,結(jié)果一連生了五個女兒都沒有兒子,于是司馬昭在生了司馬炎后又生了一個兒子司馬攸,就把司馬攸過繼給了司馬師做繼承人??梢娦值芏岁P(guān)系還是極佳。
?
等到司馬炎在稱帝后追贈司馬懿為宣帝,司馬師為景帝,司馬昭為文帝,可見在司馬炎的心里面對自己這個大伯還是很敬佩的。
文/以史為鑒
圖/《虎嘯龍吟》劇照
參考資料/《三國志》、《晉書》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