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概述
脾胃腸病是指在感受外邪、內傷飲食、情志不遂、臟腑失調等病因的作用下,發(fā)生在食管、脾胃、腸道的一類內科病證。常見病有胃痛、腹痛、嘔吐、泄瀉、便秘等。脾、胃、腸的生理功能:脾主運化、主生血、主統(tǒng)血、主思慮,其運化功能包括運化水谷精微物質,灌溉五臟及四肢百骸,運化水液,促進水液的吸收及運轉。胃主受納腐熟水谷,與脾共同參與飲食的消吸收、代謝,傳入大腸進一步消化,泌別清濁,水谷精微在脾的作用下,升清上輸于肺,由心肺布散全身,食物殘渣轉輸下傳至大腸,吸收水分,形成糟粕,排出糞便。脾、胃、腸如出現(xiàn)病變,功能失調,主要表現(xiàn)為運化、腐熟水谷、傳導三方面的損傷,出現(xiàn)胃痛、納呆、呃逆、腹痛、嘔吐、泄瀉、便秘等證。
一、病因病機
(一)病因
1.外感邪毒 感受寒邪,或脘腹受涼,寒邪內客于胃,或過服寒涼藥物,或恣食生冷,寒邪傷中,胃腑受寒,而成胃痛、腹痛、嘔吐、泄瀉。
2.濕邪困脾 冒雨涉水,或久臥濕地,或恣食生冷肥甘厚味,致濕邪內阻,濕郁困脾,脾失健運,而成泄瀉。
3.食滯腸胃 暴飲暴食或飲食不節(jié),食滯腸胃,損傷脾胃,運化失職,發(fā)為嘔吐、泄瀉等證。
4脾胃虛弱 素體脾胃虛弱或病久、飲食勞倦,損傷脾胃,脾胃虛弱,中氣不足,失于濡養(yǎng)致胃痛、腹痛、嘔吐、泄瀉。
5.脾陽虛衰 素體陽虛或脾病日久傷陽,或過服寒冷傷中,或腎陽不足,不能溫煦脾胃,中臟虛寒,脾陽不足,而成泄瀉、胃痛、腹痛、嘔吐等證。
6.胃陰不足 素體陰虛或熱病日久,損傷津液,或久瀉久痢,或吐下太過,津液耗傷,或過食辛辣香燥,損傷胃陰,胃失濡養(yǎng)而成胃痛、嘔吐等。
7.肝氣犯胃 憂思惱怒,情志不遂,肝氣郁滯,失于疏泄條達,橫逆犯胃,致胃痛、泄瀉等病證。
(二)病機
脾胃為后天之本,胃為氣血水谷之海。脾胃同居中焦,脾主運化,主升清,脾為濕土,喜燥惡濕,為陽;胃主受納腐熟,通降為順,胃為燥土,喜潤惡燥,為陰。氣血生化、水精之輸布,皆賴于此。脾胃互為表里,生理相互聯(lián)系,臟腑合和,潤燥相濟,升降協(xié)調,陰平陽秘,氣血生化源源不絕;病理相互影響,若脾胃運化功能失調,氣血精微無以生成,臟腑四肢百骸失于濡養(yǎng),清濁不分,升降失調。清氣不能上輸頭面,布散全身,則頭暈乏力,中氣下陷則久瀉脫肛,內臟下垂,濁陰不降,上逆致嘔吐、惡心、噯腐吞酸、呃逆、噯氣、食少、腹脹、泄瀉。
陽氣是人體生長、發(fā)育、繁殖之根源,陽氣充盛則機體生機旺盛,陽氣虛衰,人體生機亦隨之而衰。五臟六腑生理功能活動的發(fā)揮正常,有賴于陽氣的溫煦、氣化、蒸騰作用才得以生生不息;十二經脈運行、陰血津液的布散均有賴于陽氣的激發(fā)、推動才得以循環(huán)往復,周而復始。
盧崇漢認為:“陽氣乃人體生命的活力,人體陽氣存則生,失之則死?!逼?、胃、腸功能也如此?!端貑枴そ浢}別論》曰:“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脾運化功能包括運化水谷精微物質,脾的運化功能越強健,脾之陽氣越旺盛,精微物質生成得以保證,機體營養(yǎng)充足,有足夠的物質基礎,而如果脾氣虛,脾陽木足,中臟虛寒,運化失調,則精微物質的生成、布散失調,消化吸收功能障礙,水液代謝異常,聚生水濕,生痰生瘀,發(fā)生腹脹、腹瀉、納呆食消瘦、肥胖、水腫等諸多證候。脾主氣血,《靈樞·決氣》篇云:“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為血?!逼馔?,則精微上輸布于肺,達心化赤而成血,氣血豐沛,濡養(yǎng)臟腑則目能視,耳能聽,鼻能嗅,腦能思維;脾氣旺,方能統(tǒng)攝血流,使血行于脈道之中而不外溢出脈外而出血,避兔吐血、便血、崩漏等證的發(fā)生。如脾氣郁結,脾運失常,氣血生化乏源,心失所養(yǎng),導致頭目昏眩、健忘、心悸氣短。胃為六腑之一,與脾胃同居中焦,為表里絡屬關系,胃主受納,為“水谷氣血之?!?,是機體營養(yǎng)之源泉。胃之受納功能強健,胃氣盛則機體的氣血化源充足,脾胃功能正常發(fā)揮,脾胃運化受納功能協(xié)調有序,脾之清氣能升,濁陰能降,共同完成飲食受納、腐熟、消化、吸收功能。二者任何個方面出現(xiàn)失調則易相互累灸,影響正常生理功能,出現(xiàn)納呆不思食,嘔、瀉或多食善饑、食后作脹、消瘦、乏力等癥。腸(大、小腸)接受胃之傳遞食物,泌別清濁,使精微、水液、糟粕各行其道,使二便正常。陽氣虛衰,腸之“受盛”功能失調,不能分辨“清濁”,影響脾輸布精微,二便的傳送與排泄失常,則出現(xiàn)便秘或泄瀉或小便異常。另外,脾胃腸陽氣健旺還有賴于腎氣“少火”溫煦,方能發(fā)揮正常生理功能,如腎陽虛衰,則生脾胃腸諸病。
李中梓《內經知要》中說:“陰主內守,陽主外護,陽密于外,則邪不能相侵,而陰得以固于內也?!标幘茉趦葼I養(yǎng)內臟,有賴于陽氣的固密衛(wèi)外功能,陽氣不能固密,不能御邪于外,則外邪可入侵機體,損害臟腑,致臟腑氣機紊亂而致病。人體陽氣,自生命開始之時起,貫穿生、長、壯、老、已的全過程,脾胃腸病的發(fā)生也與陽氣虛衰息息相關。當然如陰陽失衡,陽氣偏盛,耗傷陰液(胃陰、腸陰),胃失濡養(yǎng),腸失濡潤,可致胃脘灼熱疼痛,腹痛綿綿,口干口苦,呃逆干嘔,反酸嘈雜,嘔血便血,大便干結等病。
二、治療方法
(一)扶陽法治療脾胃腸病的原則
溫陽扶正,治病求本。鄭欽安認為陽虛有上、中、下三焦之分,真陽或不足于上,真陰之氣即盛于上而成病,用藥即當扶上之陽以協(xié)于和平;真陽或不足于中,真陰之氣即盛于中而成病,用藥即當扶中之陽以協(xié)于和平;真陽或不足于甲,真陰之氣即盛于下而成病,用藥即當扶下之陽以協(xié)于和平(《醫(yī)理真?zhèn)鳌ぞ矶罚?。治療以扶陽溫中為法則,張仲景《傷寒論》所選之方,在上者,用桂枝湯(桂枝湯或桂枝加味湯)以扶心附;在中者,仲景用建中(大、小建中湯)、理中(理中湯或附子理中湯等以扶脾陽;在下者,仲景用四逆(四逆湯或大、小回陽飲等)、白通(白通湯或白通加味湯等)以救腎陽(《醫(yī)理真?zhèn)鳌ぞ硭摹罚?。脾胃居于中焦,是人體氣機升降出入運動的樞紐,脾之清陽升與胃之濁陰降,二者是對立統(tǒng)一的,清陽升,有利于濁陰降;反過來,濁陰降,有益于清陽的升發(fā)。脾清氣升,胃濁陰降,二者協(xié)調正常,則中焦氣機轉輸暢達,平衡無虞。如升降失常,脾陽不升,脾虛氣陷側致久瀉、便血、脫肛,治當補氣升陽;如脾胃內傷,濁陰不降,而嘔吐、噯氣、呃逆,水津不布,腸失潤澤而大便秘結,治當以降濁為主,佐以升陽,調節(jié)升降;氣滯中焦,氣機壅滯,清濁不別,上下升降失調則胃痛、嘔吐、泄瀉、脘痞,治當和胃通腑,降氣泄?jié)?,使清升濁降,恢復氣機樞紐職能。若久病脾胃氣虛,升降失調,致水火不濟,心腎不交,驚悸、失眠、夢遺等,治療以甘溫扶陽,調節(jié)升降,使水火相濟,心腎相交。脾胃升降失常,常常以脾陽不升為主,故治療以升清陽為主,輔助以降濁陰。
(二)扶陽法治療脾胃腸病的辨證要點
1.注意辨別主癥,把握本質 在諸多臨床表現(xiàn)中,主癥能反映疾病病性的本質,對病情發(fā)展起主導作用,均具有特征性的臨床癥狀表現(xiàn),有助于準確認識疾病特征,把握疾病本質及轉化規(guī)律。如泄瀉,黎明之前,臍腹作痛,腸鳴即瀉,瀉下完谷,瀉后則安,為脾陽虛;形寒肢冷,腰膝酸軟,為腎陽虛;晨起腹痛即瀉,腹部冷痛,得溫痛減,形寒肢冷,腰膝酸軟,不思飲食,為脾腎陽虛。
2.結合四診,全面分析 辨證過程中要注意盡可能全面收集病史、癥狀、體征、舌脈變化,了解疾病發(fā)生的來龍去脈,有利于全面系統(tǒng)認識疾病,準確辨證,從而正確治療。如泄瀉中之久瀉,說明病程長。瀉下清稀、完谷不化、腹部畏寒、喜溫喜按、乏力、形寒肢冷為脾腎陽虛之泄瀉,治療重在溫腎健脾,澀腸止瀉。而如果泄瀉清稀,甚則如水樣,兼見腹痛腸鳴,脘悶食少,舌淡,苔白膩,脈濡緩,為外感寒濕困脾之泄瀉,治療重在淡滲利濕,佐以疏風散寒。
3.辨別疾病病性,虛實寒熱 如久瀉不止,泄瀉清稀,完谷不化,舌淡,脈沉遲,多屬于寒證,宜溫中健脾止瀉。如瀉下急迫,瀉而不爽,臭穢,口干渴,肛門灼熱為濕熱泄瀉,屬于實證,宜清熱燥濕止瀉。辨明寒熱虛實本質,為辨證施治奠定基礎。
4·確定病位 在疾病辨證治療過程中,診斷疾病、判斷疾病虛證的同時還要確定病位之所在,在臟在腑,有無累及其他臟腑。只有正確認識了疾病是如何發(fā)生、如何演變,深淺、發(fā)展趨勢如何,擬定治則、治法、方藥時才具有針對性,做到事半功倍,防止失治、誤治。
第二節(jié) 胃痛
【概述】胃痛又稱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窩處疼痛為主要癥狀的疾病。胃痛病因可由于飲食勞倦損傷脾胃之氣、外邪犯胃(寒、暑濕)、憂思郁怒、肝木橫逆犯胃所致;臟腑虛損,或稟賦不足,脾胃虛弱導致脾胃受納運化失調,胃氣阻滯,胃失和降,不通則痛;或胃陰不足,脾胃虛寒,胃腑失于濡養(yǎng)、溫煦,不榮則胃脘疼痛。本病病位在胃,與肝、脾關系密切。西醫(yī)學急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神經官能癥、胃痙攣、胃黏膜脫垂等當以上腹胃脘疼痛為主要表現(xiàn)時可參考治療。
【從扶陽理論釋因】胃痛病位在胃,位居中焦,屬陽明,為多氣多血之腑,胃主受納,腐熟水谷,喜燥惡濕,燥不勝濕則寒濕內生,氣血內虛則胃腑不能行受納水谷之功能,出人轉輸失職,或胃虛外感寒濕之邪,或過食生寒積胃脘或久病中陽虛寒,胃失于溫養(yǎng),胃痛發(fā)作?!毒霸廊珪ば母雇础罚骸拔┦硿⒑?、氣滯最多。”“因寒者常居八九,因熱者十惟一二。強調寒、氣滯是重要的致病因素。《臨證指南醫(yī)案·胃痛》篇指出:“胃痛久而屢發(fā),必有凝痰聚瘀?!薄峨s病源流犀燭·胃痛》說:“胃痛,邪干胃脘病也。胃稟沖和之氣,多氣多血,壯者邪不能干,虛則著而為病?!辈⌒爸阅芊肝?,胃腑虛弱必在先,正虛不御邪,邪方能侵犯胃腑致病。以上論述說明“虛”和“寒”是胃痛發(fā)病的重要因素。修改至此
【用扶陽法論治】鄭欽安認為,陽虛有上、中、下三焦之分,故認為:真陽或不足于上,真陰之氣即盛于上而成病,用藥即當扶上之陽以協(xié)于和平;真陽或不足于中,真陰之氣即盛于中而成病,用藥即當扶中之陽以協(xié)于和平;真陽或不足于下,真陰之氣即盛于下而成病,用藥即當扶下之陽以協(xié)于和平(《醫(yī)理真?zhèn)鳌ぞ矶罚?。針對胃痛陽虛者,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因寒冷傷中,二是中陽虛弱,三是真陽虧虛。但究其原因,“陽虛─陽虛陰盛”是根本,治療以扶陽溫中為法則。火神派諸多醫(yī)家吳佩衡、范中林、吳生元、吳榮祖等遣方用藥多以理中湯為基礎,擅長應用附子、肉桂、干姜溫補脾腎之陽。吳生元治慢性胃炎強調養(yǎng)胃健脾、溫化寒濕為先,在此治則治法基礎上,據不同證型進行加減調整。如慢性胃炎脾胃虛弱型,寒象不甚,以六君湯為底加肉桂、公丁香、木香、砂仁、山楂、麥芽、生姜,寒象明顯用桂附理中湯或大建中湯加木香、炒小茴香、菖蒲,治療肝胃不和,小柴胡湯加公丁香、肉桂、佛手、香附、臺烏藥、炒小茴香,寒熱錯雜型以烏梅丸加吳茱萸、蓽茇、炒小茴香、臺烏藥,調整脾胃陰陽,“補偏救弊”,固護后天之本。
一、寒邪客胃
癥狀:胃痛暴作,惡寒喜暖,遇寒加重,得溫痛減,口不渴,或喜熱飲,舌淡,苔薄白,脈弦緊。
病機分析:外感寒邪,損傷中陽,胃腑氣機凝滯不暢,胃氣不和,收引作痛。
治法:溫胃散寒,理氣止痛。
方藥:良附丸加減(《良方集腋》)。藥用高良姜、香附、吳茱萸、陳皮、生姜、炙甘草。寒重加干姜,氣滯加木香,兼脾胃虛弱加黨參、白術、茯苓補中益氣。兼惡寒身痛表寒證加蘇葉、桂枝、防風,疏風散寒。兼見嘔吐,加半夏、砂仁,溫胃降逆止嘔。兼胃脘痞悶不食、噯氣、嘔吐、食滯者,加枳殼、神曲、麥芽、雞內金,消食導滯。
臨證參考:臨證需注意邪實者,以驅邪為主,正虛者應以扶正為先,虛實夾雜應祛邪扶正兼顧。胃寒較輕者可胃脘局部溫熨、腹部熱敷、服用生姜紅糖湯止痛散寒。辛香理氣之品,應中病即止,不可太過久服,以防傷津耗氣。
二、寒凝血瘀
癥狀:胃脘刺痛、冷痛發(fā)作,痛有定處,按之痛甚,食后加劇,人夜尤甚,遇寒加重,或嘔血、黑便,舌質紫暗或瘀斑,脈澀。
病機分析:寒凝阻滯氣機,血行不暢,瘀阻胃絡,不通則痛。
治法:散寒活血化疲,通絡止痛。
方藥: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合丹參飲(《醫(yī)宗金鑒》)加附子、干姜、桂枝。藥用蒲黃、五靈脂、丹參、當歸、桃仁、延胡索、檀香、砂仁、香附、附子、桂枝、干姜、炙甘草。氣虛者加黃芪、黨參補中益氣。痛甚加三棱、莪術并加枳殼、木香、郁金理氣。伴嘔血、黑便加三七、大薊化瘀止血。
臨證參考:實寒證,寒甚急當散寒,防止損失陽氣,故用辛溫大熱之附子、干姜,大熱除大寒。當出現(xiàn)嘔血、黑便時要注意辨別虛實,要注意鑒別出血量大小,區(qū)分遠血、近血,配合止血,以防失治、誤治。
三、脾胃虛寒
癥狀:胃痛隱隱,喜溫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則緩,泛吐清水,神疲乏力,勞累或受涼加重或發(fā)作,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虛弱或遲緩。
病機分析:脾胃虛寒,胃失于溫養(yǎng),不榮則痛。
治法:溫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藥:黃芪建中湯(《金匱要略》)加減。黃芪、飴糖、白芍、桂枝、高良姜、生姜、大棗、甘草。泛吐清水較重,加半夏、陳皮、干姜、吳茱萸,溫胃化飲。寒甚可用大建中湯(《金匱要略》)(蜀椒、干姜、人參、飴糖),或附子理中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溫中散寒。若脾虛氣陷,脘腹墜脹,加柴胡、升麻、黨參升陽益氣。若兼見腰膝酸軟、頭暈目眩、形寒肢冷腎陽虛衰癥候,加附子、肉桂、巴戟天、仙茅,或用腎氣丸、右歸丸溫補脾腎,和胃止痛。
臨證參考:脾胃虛寒,中陽不運,導致水液代謝及脾胃升降功能失調,常常并見氣虛氣滯、痰濕內阻、寒食阻滯、寒凝血瘀等癥,導致虛實夾雜,以脾胃虛寒為本,氣滯、痰濕、食積、血瘀等為標的復雜證候。治療要分清主次,在脾、在腎,虛寒程度,辨別病勢急緩,據氣滯、痰濕、食積、血瘀不同兼證,配合行氣、化痰、消食、化瘀等治法。
【用藥分析】溫中健脾法是用于脾胃虛寒之胃痛的常用治法,《傷寒后條辨》云:“胃陽虛,即中氣失宰,膻中無發(fā)宣之用,六腑無灑陳之功,猶如釜薪失焰,故下至清谷,上失滋味,五臟凌奪,諸癥所由來也?!背_x用干姜、高良姜、吳茱萸、蜀椒溫中散寒,人參、黨參、黃芪、白術補氣健脾,溫補脾胃,扶陽散寒,代表方如理中湯、小建中湯、大建中湯。氣虛為陽虛之漸,陽虛為氣虛之甚,故氣虛為主時以補氣健脾為主,常用黃芪、黨參、人參、白術、扁豆、山藥、大棗、甘草,常用方四君子湯、保元湯、異功散。氣虛及陽,兼虛寒之象加干姜、肉桂,以溫中扶陽。陽虛陰盛,聚生水濕常用桂枝、茯苓、半夏溫化水濕,胃陽虛加公丁香、吳茱萸、肉桂、高良姜、蓽茇之類,脾陽虛加白術、蒼術、砂仁、炮姜。久病及腎,脾腎陽虛,虛寒甚,常用附子、肉桂、巴戟天、淫羊藿培補腎陽,從而恢復中焦陽氣。
【臨證驗案】
案例一:徐XX,男,年四旬余,云南省大姚縣人,住滇南個舊市。1923年10月來昆明治病,就診于余。詢及由來,悉知患心胃痛證已二十余年,經中西藥物屢治未效,近則病情日見增劇,形體消瘦,面容不展。胸膈痞脹作痛,兩脅滿悶不舒,脘腹灼痛,痛極則徹于胸背,固定不移,從心下至臍腹窿起板硬如石,按之亦痛,腰背如負薄冰,懔懔而寒。時而泛酸上沖咽喉,嘔吐黃綠酸苦涎水,心中嘈雜,知饑而不能食,唯喜燙飲,飲而不多。大便干結難解、小便短澀,手足不溫,少氣無力,入夜難寐。舌淡苔白滑膩,脈來沉遲,息間僅兩至半,且短而弱。良由病久陽虛,真火內衰,陰寒內結,脾陽不運,無力以制水邪,肝郁不舒,挾寒水上逆犯胃凌心。陽虛為病之本,寒水泛溢為病之標,乃本虛標實之證,法當扶陽溫散寒水之邪治之,先擬烏梅丸方一劑。
附片100g,干姜30g,桂尖30g,細辛10g,黃連10g,焦柏10g,當歸25g,川椒3g(炒去汗),黨參3g,烏梅2枚。
服上方,痛稍減,嘔吐酸苦水已少。此病歷經二十余載,根深蒂固,邪實而證頑矣,欲除病根,非大劑辛溫連進,方能奏效。以余多年臨床體驗,此證每于服藥之后,或見脘腹增痛,或吐酸、便瀉、小便色赤而濁等征象,可一時有所表露,此乃藥與病相攻,驅邪之兆,若藥能勝病,猶兵能勝敵,倘畏懼不專,雖欲善其事,而器不利也,何以g服!古云:“若藥不瞑眩,厥疾弗瘳”。余將此理告病者,務期早除痛苦,渠則嚴然信守,遂以吳萸四逆湯加味治之。
附片150g,吳萸18g,干姜60g,上肉桂18g(研末,泡水兌入),公丁5g,茯苓30g,白胡椒3g(研束,兌服),甘草15g。
服藥后果如余言,一劑則痛反較增,二劑則腹中氣動雷鳴。三劑則涌吐大作,吐出黃綠苦水盈盂,吐后胸胃痞脹舒緩,白滑苔漸退。更照原方附片量增至200g,每日一劑,連進十劑,愈服越見吐,痛不減反有所增之勢,小便色赤,但較長,已十余日不大便,診視則白滑苔已退盡,但舌本透白而無血色,脈轉緩和稍有神,仍喜滾飲而畏寒,正邪交作,勢均力敵。仍照前法,再進不怠。擬方白通湯加上肉桂。
白附片300g,生鹽附子150g,干姜150g,蔥白9莖,上肉桂10g(研末,泡水兌入)。
連服二劑,大便始通,色黑如漆,腹痛,痞硬稍減,能略進飲食。再服數(shù)劑,大便則暢瀉,色黑綠,臭不可當,脘腹疼痛及痞硬頓失其半,胃逆作酸已減少。此陰寒潰退,元陽漸復。照原方去蔥白加茯苓30g,砂仁15g,白術30g,甘草18g。連進數(shù)劑,大便由稀而溏,色漸轉黃,飲食漸增,舌質已略顯紅潤之色,脈沉細一息已四至,腹中痞硬已消去八、九,唯胃脘中仍感灼辣疼痛,時而吐酸水一、二口,復主以烏梅丸方。服三劑,吐止痛減,食量增加,背寒肢厥已回溫。唯形體枯瘦,正氣未充,精神尚差,胃中尚時而隱痛,繼以桂附理中湯加口芪,并兼服烏梅丸,每日三丸。每服均見好,連服十數(shù)余劑而愈,體健如常(《吳佩衡醫(yī)案》)。
按:胃病不食,其病之關鍵就是其陽氣不足。雖然開始用治療厥陰病的烏梅湯,但治療后有效卻不能觸動其本質,因此二診以后改為大劑吳萸四逆湯加味而治,而且逐漸加用附子之量,病情得以迅速改變。由于是三陰同病的狀態(tài),治療上吳氏也是交替變換方劑,三陰相兼而調治,最終頑疾得以治愈。不管其方劑如何調整,但扶助陽氣之桂附始終如一,吳附子之雅號可略見一斑(《火神派扶陽臨證備要》)。
案例二:顧XX,男,年四旬,云南省魯?shù)榭h人,住上海馬斯南路息廬三號。腎氣虛,脾濕素重,時值酷暑炎熱季節(jié),常食西瓜涼飲,夜臥貪涼,復受冷風所襲,遂致脘腹疼痛不止,痛極則徹及心胸腰背、水米不下,汗出淋漓,輾轉反側睡臥不安,時時呻吟。余診之,顏面青黯,舌苔白滑質含青色,脈來一息兩至半,沉遲無力,手足厥冷。此乃肝腎之陰夾寒水脾濕凝聚三焦,凌心犯胃,陽不足以運行,而成是狀。先以上肉桂10g研末泡水與服之。服后旋即嘔吐涎沫碗許,此為寒濕外除佳兆,繼以吳萸四逆湯加味治之。
附片100g,干姜30g,上肉桂10g(研末,泡水兌入),公丁6g,白胡椒6g(搗末,分次吞服),吳萸10g,甘草10g。
服一劑,涌吐酸苦涎水兩大碗、痛減其半。再服一劑,又吐涎水兩大碗,其痛大減,遂得安臥。次晚續(xù)診,脈已一息四至,汗止厥回,諸痛俱瘥。繼以桂附理中湯二劑調理而愈。
按:腎氣虛,脾濕素重,脾腎陽虛,常食西瓜涼飲,脾陽愈傷,復感風寒,內外合邪,寒凝經脈,肝腎之陰夾寒水,脾濕凝聚三焦,凌心犯胃,不通則痛,故脘腹疼痛不止,痛極則徹及心胸腰背、水米不下,汗出淋漓,輾轉反側,睡臥不安,時時呻吟。病急當峻猛之劑蕩滌中焦陰寒之邪,所用藥物皆為辛熱之品,陽氣來復,經脈得以溫養(yǎng),痛止病愈。
案例三:周某,男,61歲,1970年4月初診?;颊呶鸽渫?0余年,時吐酸,呃逆。開始幾年,服藥后可緩解;后10年漸重,饑則時疼。病情進行性加劇,持續(xù)疼痛,納呆,體虛,大便色黑。急送某醫(yī)院治療,診為“胃潰瘍”“胃癌待查”。建議手術,但考慮血紅蛋白僅45g/L,年老體衰,商定改由中醫(yī)保守治療。
初診,患者按腹彎腰,呻吟不已;嘔吐酸水,時時呃逆,食不下,惡寒肢冷;舌淡、苔白膩濁。證屬太陰虛寒邪盛。法宜溫中散寒,消淤止痛,以四逆湯加味主之。
處方一:炙甘草30g,炮姜30g,制附片30g(久煎),上肉桂10g,公丁香6g。
處方二:回生丹,日服2次,每次3粒,痛止停服。
二診:1周后來診,疼痛大減,便血止,反酸、呃逆明顯減輕。以甘草干姜湯加味緩服。
處方:炙甘草30g,炮姜30g,上肉桂10g,砂仁10g,白蔻仁10g,茯苓20g,白術26g。
三診:服藥調養(yǎng)月余,疼痛消失,飲食正常。
追訪(1979年7月20日):數(shù)年來,曾輕度復發(fā)1次,服甘草干姜湯加味后愈,未再復發(fā)?,F(xiàn)已七旬,尚可做一些輕活。
按:《素問·金匱真言論篇》云: “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腹部之病,按其部位,分屬太、少,厥陰。太陰為三陰之里,其脈從足入腹,屬脾絡胃。脾為濕土,陰中之至陰,凡傷于寒濕,則脾先受之。且與陽明胃相表里,脾虛胃亦虛,即所謂胃家不實,便是太陰病。此證顯系屬太陰虛寒邪盛。始終抓住太陰主證;而太陰溫里宜四逆輩,故首投四逆湯加味,兼以行氣通絡,散滯化淤為治,而病獲愈(《范中林六經辨證醫(yī)案選》《火神派扶陽臨證備要》)。
案例四:張某,男,37歲,汽車駕駛員,1973年4月6日初診。
患胃脘痛已十余年,在某醫(yī)院作鋇餐檢查,提示胃下垂7cm。其癥上腹脹滿,胃脘隱隱作痛,周身不適,肢酸乏力,二便尚正常,脈緩,右關弦,舌苔白厚膩。思患者系汽車駕駛員,起居寒熱失調,飲食饑飽無常,以致脾胃運化功能受損,濕食互滯,阻礙氣血運行,不通則痛,故選用具有溫寒化濕、理氣和血、消食健胃作用之五積散方治之。方如下:麻黃二錢,蒼術三錢,吳白芷二錢,杭芍三錢,當歸四錢,川芎三錢,枳殼三錢,桔梗三錢,桂枝三錢,炮姜三錢,茯苓五錢,甘草一錢,厚樸三錢,陳皮三錢,法半夏四錢,生姜三片。
上方連服三劑后,痛止脹消,脈息和緩,苔轉薄白而潤,此為積滯漸消,還當以舒肝和胃,理氣活血之劑繼續(xù)調治。
方用:丹參五錢,檀香二錢(后下),砂仁三錢(搗,后下),百合五錢,臺烏三錢,川楝子二錢(炒),元胡三錢(搗),白術五錢,法半夏四錢。
上方共服十余劑,胃脘脹痛至今未發(fā)(《李繼昌醫(yī)案》)
按:久病體虛,飲食不調,損傷脾胃,胃體失養(yǎng),不榮則痛,脾虛運化失職,氣機阻滯,出現(xiàn)寒濕、氣滯、血瘀兼夾,本虛標實互見,治療宜補中寓行,散寒、行氣、活血。
【文獻摘要】
《素問·舉痛論》:“寒氣客于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引故痛,按之則血氣散,故按之痛止。”
《景岳全書·心腹痛》:“胃脘痛證,多有因食、因寒、因氣不順者,然因食因寒,亦無不皆關于氣。蓋食停則氣滯,寒留則氣凝。所以治痛之要,但察其果屬實邪,皆當以理氣為主。”
《證治匯補·心痛》:“服寒藥過多,致脾胃虛弱,胃脘作痛?!?/p>
第三節(jié) 腹痛
【概述】腹痛指胃脘以下,恥骨毛際以上的部位發(fā)生疼痛的病證。病位在腹,有臍腹、脅腹、小腹、少腹。《癥因脈治》云:“痛在胃之下,臍之四旁,毛際之上,名曰腹痛?!?/p>
腹痛病因病機:由于腹內包括肝、膽、脾、腎、膀胱、大小腸、胞宮等臟腑,沖脈、任脈、帶脈。手足三陰經、足少陽、足陽明經脈均循行于腹部,病變涉及多個臟腑。因此,凡外感六淫時邪、飲食不節(jié)、情志失調、脾腎陽氣素虛或跌仆損傷均可導致臟腑氣機不利,經脈氣血阻滯,臟腑經絡失養(yǎng)而引起腹痛。外感六淫,寒邪為主,外感風寒或寒冷積滯胃腸,中陽受損,氣機不利,發(fā)為腹痛。飲食不節(jié)(潔),過食傷中,或過食肥甘厚味,釀生濕熱,或過食生冷損傷脾胃,腑氣壅滯,阻滯氣機,導致腹痛。情志不遂,惱怒抑郁,肝氣不舒,失于條達,肝氣橫逆犯胃,肝胃不和,脈絡郁滯而腹痛。素體陽虛,或病后中陽虛寒,或陰血不足,脈絡失于溫煦、濡養(yǎng),發(fā)作腹痛。病理性質分寒、熱、虛、實。四者往往相互錯雜,或寒熱交錯、或虛實夾雜;或為虛寒,或為實熱。西醫(yī)學如急慢性腸炎、胃腸痙攣、功能性胃腸病、消化不良,以腹痛為主要表現(xiàn)者,可參照本病辨證治療。
【從扶陽理論釋因】腹痛病因復雜,涉及臟腑多,但因寒致痛、氣滯致痛、食積腹痛為最多見?!鹅`樞·五邪》:“陽氣不足,陰氣有余,則寒中腸鳴腹痛?!碧岢鲫柼?、寒邪客于腸胃是引起腹痛的原因?!昂畾饪陀谀c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也。寒氣客于小腸,小腸不得成聚,故后瀉腹痛矣?!薄鹅`樞·邪氣臟腑病形》云:“大腸病者,腸中切痛而鳴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當臍而痛……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時窘之后……膀胱病者,小腹偏腫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庇懻搹娬{陽虛陰盛、寒邪腹痛的病理特點,同時指出腹痛與大小腸、膀胱之間的病理聯(lián)系。至宋代,對腹痛病因病機的認識更為全面,有較大提高?!疤摗薄昂奔仁菍е赂雇吹闹匾颍彩歉雇床C轉化的始動因素。與后世醫(yī)家提出的扶陽學說,用扶陽法治療虛寒病證不謀而合。
【用扶陽法論治】《金匱要略》以腹痛按之疼痛與否來鑒別腹痛的虛實,開創(chuàng)了虛實辨證方法先河,創(chuàng)立了如小建中湯、黃芪建中湯、附子粳米湯治療虛寒腹痛行之有效的方藥,初步建立起腹痛病辨證論治體系,也為臨床扶陽溫中治療腹痛奠定了基礎。《景岳全書》詳細記載了腹痛虛、實的鑒別辨證方法,“當察其可按者為虛,拒按者多實;久痛者多虛,暴痛者多實;得食稍可者為虛,脹滿畏食者為實;痛徐而緩,莫得其處者多虛,痛劇而堅定不移者為實”?!夺t(yī)宗必讀》提出補法治療腹痛,是對“痛無補法”的反駁,也是對腹痛治療的發(fā)展補充,是扶陽法治療腹痛的理論依據之一。根據辨證的虛實寒熱、在氣在血確立治法。實則瀉之,虛則補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滯者通之,瘀者散之。散寒溫中代表方:藿香正氣散、正氣天香散、良附丸、烏頭桂枝湯。健脾溫中代表方:理中湯、小建中湯、大建中湯。溫補脾腎代表方:附桂理中湯、附子理中湯、溫脾湯。
一、寒邪內積
癥狀:腹痛急暴,疼痛劇烈,得溫痛減,遇冷更甚,兼見惡寒身倦,手足不溫,口淡不渴,大便溏薄,小便清長,舌淡,苔薄白,脈弦緊。
病機分析:寒邪內侵,陽氣不通,氣血阻滯。
治法:溫中散寒止痛。
方藥:正氣天香散(《證治準繩》引劉河間方)加減。藥用干姜、蘇葉、烏藥、陳皮、香附?;蚋阶永碇袦ā短交菝窈蛣┚址健罚?、溫脾湯(《備急千金要方》)加減。寒氣上逆,用附子粳米湯(《金匱要略》)溫中降逆。腹痛甚加木香、延胡索、高良姜溫中止痛;惡寒身痛,夾表寒,加桂枝溫經散寒解表;少腹拘急冷痛,寒凝肝脈,加炒小茴香、吳茱萸暖肝散寒。腹痛拘急,大便不通,寒實積聚,用大黃附子湯(《金匱要略》)(大黃、附子、細辛)通下寒積。兼四肢厥逆者,加附子、肉桂溫腎通陽;若蛔蟲攻痛伴見吐蛔或便蛔,用烏梅丸安蛔止痛。
臨證參考:此型為實證寒痛。起病急驟,疼痛劇烈,若腹壁拘緊,壓之痛甚,要注意鑒別排除外科腹痛,如為婦女小腹疼痛,要注意經、帶、胎、產情況,應排除婦科腹痛,防止誤治。寒最易傷陽,故應散寒祛邪,固護陽氣,以免寒邪長驅直入,由實致虛。
二、血瘀腹痛
癥狀:少腹疼痛,痛勢較劇,痛如針刺,固定不移,或尿血經久不愈,舌質紫暗,脈細澀。
病機分析:瘀血停滯,氣機不暢,脈絡痹阻不通。
治法:活血化瘀。
方藥:少腹逐瘀湯(《醫(yī)林改錯》)。藥用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沒藥、當歸、川芎、肉桂、赤芍、蒲黃、五靈脂。跌仆損傷,瘀血疼痛,可加酒口服或外敷三七粉、云南白藥,或加用丹參、王不留行散瘀止痛。術后局部瘀血疼痛,加紅花、桃仁。如下焦蓄血,黑便,以桃核承氣湯加減。脅下結塊,疼痛拒按,以膈下逐瘀湯軟堅散結。
臨證參考: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滯則血瘀。寒凝也可導致血瘀,非氣不行,非溫不散,故在辨證基礎上加用益氣藥,增加行血的動力,溫經活血藥減輕行血的阻力,扶陽氣,補正氣,有利于活血化瘀,陽生陰消,瘀去新生。調暢氣血,氣血平和,機體即能早日恢復生機。
三、中臟虛寒
癥狀:腹痛綿綿,時作時止,喜熱惡寒,痛時喜溫喜按,兼見饑餓勞累后更甚,得食或休息后稍減,神疲乏力,氣短懶言,形寒肢冷,胃納不佳,面色少華,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脈沉細。
病機分析:中臟虛寒,失于溫養(yǎng),氣血不暢,脈絡失于溫胞、儒養(yǎng)。
治法:溫中補虛,緩急止痛。
方藥:小建中湯(《傷寒論》)加減。藥用桂枝、飴糖、生姜、大棗、芍藥、炙甘草。若氣虛乏力氣短,加黃芪、黨參、白術、干姜益氣健脾。若腹中冷痛劇,嘔吐,四肢怕冷,陰寒內盛,可用大建中湯(《金匱要降》)溫中補虛,散寒止痛,降逆止嘔。腹冷痛,腸鳴下痢不止,四肢逆冷,脈微,脾腎陽虛,可用附子理中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減,振奮中陽。腹冷痛大便難解,大腸虛寒,冷積便秘,可用溫脾湯溫中散寒,溫散脅下冷積。
臨證參考:病屬虛寒,久病病程長,陽氣虛衰,最易感寒,而寒邪易傷陽氣,互為因果,反復難愈。治療要辨明陽虛的程度,累及臟腑,病重藥重,當熱則熱?!夺t(yī)法圓通·卷一》:“病之當服,附子、大黃、砒霜,皆是至寶;病之不當服,參、芪、鹿茸、枸杞,都是砒霜,無奈今人之不講理何……總要探求陰陽盈縮機關,與夫用藥之從陰從陽變化法竅,而能明白了然,經方時方,俱無拘執(zhí)。久之法活圓通,理精藝熟,頭頭是道,隨拈二三味,皆是妙法奇方?!?/p>
【用藥分析】腹痛辨證治療用藥:健脾益氣常用人參、黨參、黃芪、白術,溫經理氣常用陳皮、制香附、烏藥、木香、小茴香,行氣用炒枳殼、炒枳實、炒厚樸,溫中散寒用桂枝、肉桂、干姜、蜀椒、高良姜、吳茱萸,溫腎用附子、肉桂,活血用桃仁、紅花、蒲黃、五靈脂、沒藥、丹參、三七。
【臨證驗案】
案例一:張XX之妻,年三十余歲,四川省會理縣人。1924年6月患病,請西醫(yī)治療,病情日劇,就診于余。余視之,舌苔白滑兼灰黑色,脈細遲欲絕,十余日來飲食不進,微喜滾飲,雖惡寒但不見發(fā)熱,心痛徹背。時時感覺腹中有氣上沖心胸,心中慌跳,復見嘔吐,觸之,腹內有癥堅痞塊,痛不可當。緣由前醫(yī)曾于腹部注射某藥一針,其后針處硬結突起,繼而擴展大如碗口。此乃肝腎陰邪為患,復因針處被寒,陰寒挾水邪上逆,凌心犯胃,如不急為驅除,緩則必殆無救。遂擬四逆苓桂丁椒湯治之。
處方:附片130g,干姜60g,茯苓26g,公丁13g,上肉桂13g(研末,泡水兌入),白胡椒6g(搗末,分次沖服),甘草6g。
服一劑則痛減其半,再劑則諸證漸退,痛止七、八,稍進飲食。唯嘔吐未止,此乃肝腎陰寒之邪未凈,擬烏梅丸方治之。
處方:附片130g,干姜60g,當歸26g,上肉桂13g(研末,泡水兌入),黃連13g,黃柏13g,北細辛6g,潞黨參16g,川椒6g(炒去汗),烏梅3枚。
服一劑后,嘔吐止。服二劑后,腹痛全瘳,腹內痞塊漸散。繼以回陽飲(即四逆湯加肉桂),兼吞服烏梅丸十余劑,始奏全功。(《吳佩衡醫(yī)案》)
案例二:張某,男,41歲。于1992年3月9日來診。
主訴:腹痛5日。
病史:5日前不明原因出現(xiàn)臍腹隱痛,綿綿不斷,喜熱喜按,得溫得按痛減,兩天后出現(xiàn)大便稀溏,日行2?3次,飲食減少,食后腹脹。面色萎黃,形體消瘦,身倦神疲,短氣乏力。舌體胖大,舌質淡紅,苔白稍膩,脈沉細無力。
中醫(yī)診斷:腹痛(脾胃虛寒)。
西醫(yī)診斷:慢性腸炎。
治法:益氣健脾,溫中和胃。
處方:溫中湯加減(李振華經驗方):黨參10g,白術10g,茯苓15g,澤瀉10g,桂枝6g,白芍15g,砂仁8g,薏苡仁30g,煨肉豆蔻10g,訶子肉10g,炙甘草6g,干姜10g,生姜三片,大棗5枚為劑,水煎服。
醫(yī)囑:忌食生冷、油膩之品。
二診:1992年3月16日.痛減瀉止,食欲好轉;腹中仍脹,身困無力、舌體胖大、舌淡,苔白,脈沉細。濕邪漸祛,脾胃運化漸復,但氣滯腹脹仍在,故原方去補氣收澀之藥,加以理氣和胃之品,使氣行胃和而脹消。
處方:香砂溫中湯加減(李振華經驗方)。藥用:白術10g,茯苓15g,橘紅10g,砂仁8g,香附10g,厚樸10g,枳殼10g,烏藥10g,焦山楂12g,焦神曲12g,焦麥芽12g,炙甘草6g,干姜1Og。5劑水煎服。
三診:1992年3月23日。各種癥狀消失,食欲轉好,腹中不脹,體力和精神較前明顯好轉,舌淡,苔薄白,脈沉緩。病已初愈,謹以丸藥鞏固之。
處方:香砂養(yǎng)胃丸。每服6g,日3次。(《李振華醫(yī)案醫(yī)論集》)。
按:腹痛一病,可由感受六淫之邪、飲食傷中、情志不遂、外傷導致臟腑氣機郁滯,血脈搏阻不暢,“不通則痛”,屬實證。也有素體陽虛,臟腑經絡失于氣血溫養(yǎng)而致“不榮則痛”,屬虛證。虛實常常相互轉化,相兼為病。本病起病5日,表現(xiàn)臍腹隱痛,綿綿不斷,喜熱喜按,得溫得按痛減,兩天后出現(xiàn)大便稀溏,日行2?3次,飲食減少,食后腹脹。面色萎黃,形體消瘦,身倦神疲,短氣乏力。結合舌體胖大,舌質淡紅,苔白稍膩,脈沉細無力。一派中陽不足、脾胃虛寒之象,可知患者素體脾胃虛寒,治以益氣健脾、溫中和胃。方擬溫中湯加減(李老經驗方)。黨參、白術、茯苓,健脾益氣,扶正補虛,桂枝、干姜、生姜,溫中補虛,白芍、炙甘草,緩急止痛,澤瀉淡滲利濕,薏苡仁、煨肉豆蔻,健脾燥濕,訶子肉止瀉固澀。二診,瀉止腹脹,氣機阻滯,去收澀藥,防止留邪,健脾時不可過于滋膩,注意理脾行氣,氣運濕化,氣機條暢,病情漸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