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陽明心學,我們是否明白自己的心?明白仁義禮智信的真正涵義?明白喜怒哀樂的深層原因?
圣賢如何可學而至,而不只是在文字上打轉(zhuǎn)?如何明白自己的起心動念,并防于未萌之先?
本次大講堂,我們邀請了北京師范大學繼續(xù)教育與教師培訓(xùn)學院王文靜院長,與立平老師、海峰老師,一起解讀《與陸元靜書》。
要點速覽
●
教育的最大功能就是“消變于未形”。我們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一旦有了惡念,紙上有了污跡,再去克除就來不及了。作為家長、老師,自己先要有清澈的良知,孩子的良知才能清澈。所以真正的孩子教育,是在他們小時候,防止和預(yù)防不好的品質(zhì)。換句話說就是保護——我們要做孩子清澈良知的守護者。
●
“不思善,不思惡”,不僅“惡”不能執(zhí)著,“善”也不能執(zhí)著,就算是金子的細粒,落在我們眼睛里,眼睛照樣受不了。我們要認識自己原本的真心,“執(zhí)著”的時候其實就是心上有了私欲。
●
在酬酢萬變的工作中,只要循理就能“靜”。
●
我們在一言一行中,要隨時提著自己的“照心”,把自己放到自己的對立面上,審視和觀察當下的自己。這就是“照見”的功夫。
●
陽明先生講的“必有事焉”,就是“常提不放”、“戒慎恐懼”的功夫。不論有事無事,都是“致良知”一事。
●
古之英才之所以能做出偉大的事業(yè),是因為他們的良知更為清澈。今天大多時候,我們都只是學習了他們外在的氣質(zhì)和聰明睿知。但聰明睿知乃性之質(zhì),它來自于性之體。所以,如果我們不在性之體上用功,而僅僅是去學些計謀,在陽明先生看來就是“行不著、習不察”。
●
所謂“行著、習察”就是我們對自己每一個起心動念都清清楚楚。
●
良知本來就是“明”的,不管我們的外在表現(xiàn)美不美。我們能去私欲,是因為我們能知善知惡?!皻赓|(zhì)不美者”,是因為我們心上的障蔽和渣滓多了點,所以我們只需去掉渣滓、回到原點,就能越來越“明”,就能“質(zhì)美”起來。
●
之所以說陽明心學簡易而廣大,就是因為它是“根”上之學,直接在心上下功夫,而非記誦、訓(xùn)詁之學。
●
圣賢如何可學而至?今天,我們看圣賢的傳記,看到的只是他們的良知之用,看他們寫了幾部書、打了多少勝仗、用了什么計謀、立了多少事功……但如果不在心上克私去蔽、復(fù)其本體,就會僅僅變成一個文字者,偏到羊腸小道上去了。
●
陽明心學是活潑潑的學問。喜怒哀樂是性之情,我們學習陽明心學不是去掉自己的喜怒哀樂,而是不讓七情主導(dǎo)和濁染我們的心,因為一旦心被遮蔽就會生出憂愁煩惱。我們只有不斷通過致良知,把七情的遮蔽去掉,才能恢復(fù)到心之本體的那份真樂。
●
教育界有兩句話:一是“導(dǎo)之以正”;二是“導(dǎo)之以樂”?!罢绷瞬拍堋皹贰?。
●
我們的心如同一面鏡子,當它明亮的時候,世間萬物都能“一照而皆真”。妍也好、媸也好,從鏡前走過之后,鏡子又會空空如一、恢復(fù)平靜,這便是“無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空靈”狀態(tài)。
●
圣人的心是一面特別透亮的鏡子,有一點點灰塵,他就會感到不夠明亮,就會立即打掃(改過),所以圣人常見己過。但我們常人的心,因為鏡之未磨,即便落上塵埃也很難察覺。
●
無論有事無事,都要從根本的心上用功。我們不會因為今天還沒有發(fā)病,就放棄服藥和調(diào)理,因為病根尚在。我們學習陽明心學,就是要去掉病根,防于未萌之先,調(diào)理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恢復(fù)良知本體。
微博:@致良知四合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