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是全球第十大常見腫瘤1,2018年全球估計有54.9萬例新發(fā)膀胱癌病例,20萬死亡病例。男性人群的發(fā)病率(9.6/10萬)和死亡率(3.2/10萬)幾乎是女性的四倍。我國膀胱癌發(fā)病率與死亡率男性同樣遠高于女性。2018年我國膀胱癌發(fā)病8.22萬例,其中男性6.42萬例(男性惡性腫瘤第8位)、女性1.79萬例;膀胱癌死亡3.82萬例,男性2.86萬例(男性惡性腫瘤第12位)、女性0.95萬例。膀胱癌中90%以上為膀胱尿路上皮癌。
除特殊的芳香胺類化學物質(zhì)職業(yè)暴露和水污染外,吸煙是膀胱癌明確的主要危險因素,使膀胱癌的患病風險增加2~5倍,并且吸煙強度和時間與癌癥風險成正比,約50%的膀胱癌患者有吸煙史2。
臨床表現(xiàn)
膀胱癌患者的主要癥狀包括血尿、膀胱刺激征(即尿頻、尿急、尿痛)。當腫瘤阻塞輸尿管時,可出現(xiàn)腰部不適、下肢水腫。少數(shù)患者可因膀胱三角區(qū)及膀胱頸部的腫瘤導致出口梗阻,而出現(xiàn)排尿困難癥狀。當疾病發(fā)展至晚期,患者可出現(xiàn)體重減輕、腎功能不全、腹痛或者骨痛等晚期表現(xiàn)。
其中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80%~90%的患者都是先出現(xiàn)間歇性、無痛性全程肉眼血尿。
早期患者一般沒有臨床體征,局部晚期腫瘤有時可觸及盆腔包塊。
診斷原則
膀胱癌的診斷應依據(jù)患者病史、癥狀、體征,結合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尿細胞學和腫瘤標志物檢查以及膀胱鏡檢查做出判斷。其中,超聲檢查最常用、最基本;膀胱鏡最重要;膀胱鏡下活檢行病理檢查是金標準;而診斷性經(jīng)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TURBt)則集診斷和治療為一身。診斷流程2(圖1)。
圖1. 膀胱癌診斷流程2
膀胱癌分期
膀胱癌的分期對后期制定治療策略非常重要。根據(jù)腫瘤的浸潤深度,膀胱癌可分為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NMIBC)和肌層浸潤性膀胱癌(MIBC)3。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是指局限于膀胱黏膜層(Tis、Ta)及固有層(T1),肌層未見浸潤,既往稱為表淺性膀胱癌,約75%的患者初診時為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MIBC則是腫瘤侵犯肌層(T2)、腫瘤侵犯膀胱周圍組織(T3)、腫瘤侵犯臨近組織器官(T4)。
治療原則和策略
實體腫瘤的治療均應采取綜合手段,外科清除病灶是首選。NMIBC和MIBC有著截然不同的治療原則。NMIBC的治療相對簡單。其標準治療手段首選TURBt,術后給予輔助性膀胱灌注治療。而對于MIBC,應進行多學科評估,病灶可切除者首選根治性膀胱切除術和淋巴結清掃,輔以輔助/新輔助化療、放療;病灶不可切除或晚期患者則以系統(tǒng)化療為主,結合放療,姑息性手術和支持治療。
(1)NMIBC
NMIBC的治療策略如圖2。
圖2. NMIBC的治療策略2
NMIBC首選TURBt治療,切除肉眼可見的全部腫瘤。其他手術方式包括二次電切、經(jīng)尿道膀胱腫瘤激光手術、光動力學治療、膀胱部分切除術、根治性膀胱切除術等。
由于TURBt術后的5年復發(fā)率為24%~84%,預防術后復發(fā)、降低腫瘤侵襲性是當前的難點。目前推薦所有NMIBC患者均進行術后輔助性膀胱灌注治療(包括灌注化療和灌注免疫治療),根據(jù)復發(fā)風險采取不同的灌注方案。另外,術后密切監(jiān)測對于早期發(fā)現(xiàn)復發(fā)并給予及時二次根治治療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2)可切除的MIBC
首選標準治療為根治性膀胱切除術及盆腔淋巴結清掃。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可以聯(lián)合新輔助化療、術前放療和(或)術后輔助化療,以減少復發(fā)、提高生存率(圖3)。特殊情況下行保留膀胱的手術須經(jīng)過仔細選擇,應輔以放、化療,并密切隨訪。在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時同期行永久性尿流改道手術,不過最佳方法仍待探索。
圖3. 可根治性切除NMBC的治療流程
T2-T4a,淋巴結和遠處未見轉移的患者,推薦術前行新輔助化療,pT3~pT4或淋巴結轉移的患者建議術后輔助化療。以順鉑為基礎的新輔助化療聯(lián)合根治性膀胱切除,可進一步提高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生存率,延長總體生存時間。
常用新輔助化療方案:吉西他濱聯(lián)合順鉑,DD-MVAC方案(劑量密集的甲氨蝶呤、長春堿、多柔比星和順鉑)聯(lián)合生長因子,CMV方案(順鉑、甲氨蝶呤和長春堿)。
(3)不可切除的晚期MIBC
10%~15%的膀胱癌確診時已轉移,根治術后復發(fā)轉移率為50%。對于這些轉移性膀胱癌患者,主要治療手段為全身化療,部分符合條件的患者可進行手術、放療,并聯(lián)合化療(圖4)。而近年來發(fā)展迅猛的免疫治療、靶向治療給這類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圖4. 不可根治性膀胱癌的治療流程2
化療
一線化療首選基于鉑類的聯(lián)合化療,總生存9~15個月。能耐受順鉑的患者,一線化療方案選擇GC、DD-MVAC聯(lián)合G-CSF;不耐受順鉑的患者,可選擇卡鉑聯(lián)合吉西他濱,吉西他濱聯(lián)合紫杉醇;或異環(huán)磷酰胺、多柔比星、吉西他濱序貫化療(腎功能及身體狀態(tài)好)。選擇化療方案時還要考慮患者的危險分層和全身狀況。
二線化療可選擇的藥物包括:多西他賽、紫杉醇、吉西他濱、培美曲塞、異環(huán)磷酰胺、阿霉素等藥物,根據(jù)患者耐受情況選擇單藥或聯(lián)合化療。
免疫治療
過去晚期膀胱癌患者如果對鉑類不耐受,治療十分有限,當鉑類治療失敗后更是“無藥可治”。近年來免疫治療進展迅速,大大改善了這一困境。PD-1/PD-L1抑制劑通過阻斷PD-1/PD-L1信號通路,達到抗癌效果。目前國內(nèi)已上市的PD-1/PD-L1抑制劑包括帕博利珠單抗、納武利尤單抗、卡瑞利珠單抗、信迪利單抗、替雷利珠單抗、特瑞普利單抗、阿替利珠單抗、度伐利尤單抗。
我國自主研發(fā)的PD-1抑制劑卡瑞利珠單抗聯(lián)合法米替尼對于不可切除的尿路上皮癌取得喜人的結果4,研究納入10例不可切除尿路上皮癌患者,客觀緩解率為30%,疾病控制率為70%。
除免疫治療藥物外,F(xiàn)GFR抑制劑、抗體藥物結合劑等靶向藥物也在經(jīng)治尿路上皮癌患者中表現(xiàn)出初步療效。晚期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治療選擇有望進一步擴大。
結語
膀胱癌的診斷并不困難。但在治療上,如何減少術后復發(fā)轉移,延長晚期患者的生存,提高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仍是治療難題。隨著對腫瘤生物學特性認識的深入,更多基因標簽、分子標簽被挖掘,更多藥物研發(fā)成功,相信膀胱癌的治療將邁上新的臺階,改變患者的人生。
參考文獻:
1.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n 185 Countries.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18; 0: 1-31.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 膀胱癌診療規(guī)范(2018年版)
3. Amin MB, Edge SB, Greene F, et al, editors. AJCC Cancer Staging Manual, 8th Ed. New York: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7.
4. J Clin Oncol 38: 2020 (suppl; abstr 5085)
我知道你在看喲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