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救我,我太累了!」
近日,一名女子深夜跳河輕生,被消防人員解救的時候,她泡在冰涼的水里絕望地說。
到底是什么,讓她心灰意冷,產(chǎn)生了輕生的念頭呢?
起因,竟然是因為孩子的作業(yè)。
這位劉女士在家輔導孩子寫作業(yè)的時候,和孩子起了沖突,一氣之下,選擇了跳河。
不寫作業(yè)父慈子孝,一寫作業(yè)雞飛狗跳。
陪寫個作業(yè)而已,我太難了
前不久,一個小女孩被獨自丟在上海地鐵站,哭得上氣不接下氣。
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后,趕緊調(diào)取監(jiān)控錄像,發(fā)現(xiàn)女孩的母親就在地鐵站內(nèi),并未離開,于是趕緊和她聯(lián)系。
沒想到,電話接通,對方卻氣憤地表示:「這孩子我不要了,就讓她留在那吧?!?/p>
原來,小女孩的媽媽接孩子放學,利用等車的時間,輔導孩子的作業(yè)??墒牵⒆印赣浺话胪话搿?,生生把她氣到崩潰。
于是,她一甩袖,自己先走為「靜」。
估計不少父母的內(nèi)心OS都是:上班已經(jīng)累到吐血,究竟是造了什么孽,還要輔導孩子寫作業(yè)?!
因為,大多數(shù)孩子寫作業(yè)的日常都是:
一翻開書本就犯困;
一寫作業(yè)就要喝水、拉尿;
你一催,他就不耐煩;
你一吼,他就哭……
每天工作上的煩心事,加上費力又傷神地輔導孩子寫作,兩相疊加,父母的怒氣自然像火山噴發(fā),難以控制。
除了累到情緒崩潰之外,父母監(jiān)督孩子寫作業(yè)過于急切,也是容易「爆發(fā)」的導火索。
雖然,大多數(shù)家長一開始都能夠心平氣和,但是幾次三番,孩子依舊不開竅的時候,就難免怒火中燒了。
「九九四十五、九九四十五,你生氣不?!」
拿著掃帚的爸爸,已經(jīng)氣到七竅生煙、語無倫次了。
而平時看起來好脾氣的媽媽,在講了十幾遍20減8該怎么算,女兒還是一臉懵時,終于也忍不住暴跳如雷。
輔導孩子寫作業(yè),不是心累,是心塞。
難怪有人調(diào)侃:輔導作業(yè)一時氣,一直輔導一直氣。
陪寫個作業(yè)而已,怎么那么難!
我拿什么拯救你,清奇的腦回路?
為什么孩子寫作業(yè),總是會不在狀態(tài)呢?
因為,孩子看待事物的角度和大人不同,他們的思維,能夠天馬行空到把你氣笑了。
「一家三口吃飯需要六根筷子,為什么不對?」
「因為我不用筷子,我用勺子呀?!?/p>
「假如你用筷子,是不是需要六根?」
「我不想用筷子?!?/p>
再來看看這位小朋友的答題思維:
「小朋友去郊游,不戴帽子的有幾個?」
一旁陪寫作業(yè)的爸爸,還很貼心地數(shù)出了8這個數(shù)字。
結果,孩子硬是不按套路來,他固執(zhí)地認為答案應該是7個小朋友。
因為,第一個不戴帽子、手里拿著旗子的人是——導游。
什么是「倒數(shù)」?
估計,孩子的父母會氣到無力反駁。
你能說孩子做錯了嗎?
很多時候,孩子看到的東西比我們簡單,再加上他們「驚人」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所以錯的姿勢也五花八門。
除了腦回路比較清奇之外,父母的吼叫,也是孩子容易「短路」的罪魁禍首。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國外的爸爸,是怎么被孩子「逼瘋」的。
一開始,爸爸還很冷靜地說:「我不生氣,你就告訴我,你看到了幾只老虎?」
明明試卷上只有1只老虎,孩子卻表示看到了5只。
爸爸極力克制住自己的怒火,讓孩子一一指出來。且一再強調(diào),是要看到的、看到的!
媽媽也在一旁提醒孩子。
在被提醒之后,孩子終于改口了。只不過他依舊指著空白的地方,硬生生又「數(shù)」出了4只老虎。
看著一臉無辜的孩子,這位爸爸終于忍不住爆發(fā),大喊:「是1只!」
真是,同一個世界,同一款陪寫作業(yè)崩潰的爸媽。
寫作業(yè)好輪回,蒼天饒過誰呀。
也許你以為孩子是故意的,但其實不然。
在這里,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大腦的前額葉。它堪比大腦的「司令部」,掌管著記憶、思考、分析、注意力等等功能。
但是,當它處于極大的壓力下時,就容易出現(xiàn)短暫的短路,導致腦子里一片空白。
這就像我們小時候上課,突然被老師點名提問,明明知道答案,可站起來的瞬間就忘到腦后了,或者一張口就出錯。
所以,當我們暴跳如雷地輔導孩子寫作業(yè)時,其實,他們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父母的怒氣上。
至于父母具體說了些什么,他們可能根本就「沒聽見」。
這樣一想,孩子是不是有點冤呢?
輔導作業(yè)的正確打開方式
在許多家長表示輔導作業(yè)很崩潰時,孩子們其實也很委屈。他們紛紛表示,自己也很心急,但就是做不好。
那么,輔導孩子學習,正確的打開方式到底應該是怎樣的呢?
控制好情緒,避免語言傷害
看過一對母女「互懟式」的硬核對話。
輔導孩子寫作業(yè)的媽媽,氣得脫口而出:「你這個笨蛋!」
可小女孩哭著回懟的話,卻讓人既心疼又心酸:
「從今以后,你的孩子就是笨蛋了」;
「別人家的媽媽態(tài)度都很好,一個字、一個字,放在孩子心里」;
「就你這個媽媽,我還能要嗎?」
爸爸媽媽咆哮的樣子,估計在許多孩子心里都是夢魘。對于大人來說,可能只是一時情緒化的氣話,對于孩子來說,卻可能是「安全感」的崩塌。
因為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容易讓他們陷入「我什么都不好」、「我怎么那么笨」的不自信中。
所以,雖然輔導作業(yè)不易,但父母還是要先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避免語言傷害。
方法千萬條,耐心第一條
近日,一位小女孩委屈吐槽爸媽的小視頻火了。
因為一道簡單的題目怎么教孩子都不會,被批評了。
孩子不服氣地邊哭邊說:「對于你們成年人來說都學過,當然簡單呀。」
隨后,她還據(jù)理力爭:「不都說要跟自己比嗎?你都那么大人了,我才上大班呢……」
這孩子條理清晰,簡直無懈可擊。
是呀,哪個孩子不想把作業(yè)寫好,得到表揚???父母就不能多一點耐心,多一點理解嗎?
放下焦慮,多肯定和鼓勵孩子
莎士比亞曾說:人性深處最深切的渴望,就是渴望別人贊美。
小孩子才剛開始學習怎么用腦,學著怎么去思考。所以,他們常常會寫了上句忘下句、剛學完的轉眼又抓瞎、經(jīng)常在遣詞造句上卡住……
這就像是成長中的bug一樣,不可避免,太過于焦慮或追求完美,只會是兩敗俱傷。
朋友的女兒上三年級,作業(yè)從來不用操心,她幾乎沒有遭遇過輔導孩子寫作業(yè)的困惑。孩子每天都是自己獨立完成作業(yè),獨立按排學習時間。
她說,自己的秘訣是,在女兒小時候,每次輔導作業(yè)時,至少要表場女兒一個優(yōu)點或是進步的地方。
朋友覺得,女兒現(xiàn)在學習上的獨立,都是得益于小時候自己對孩子的鼓勵。
是啊,父母的肯定和鼓勵,才是激勵孩子往前走的動力源泉。
幾乎每個家長,都有一部陪孩子寫作業(yè)的血淚史,的確很辛苦。但孩子亦然。
為人父母是一場修行,輔導孩子寫作業(yè)又何嘗不是呢?
在這場修行中,我們不應該站在孩子的對立面。
而是要放下焦慮,看到孩子的努力,和他們一起攜手克服學習上的困難。
畢竟,我們能輔導孩子寫的作業(yè),也就這幾年的時間。
想到這里,是不是可以對他們再溫柔一點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