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fù)「揭秘」,看欲罷不能,聞所未聞的野史奇談
(圖)電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國》中的狄仁杰,劉德華(飾)
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懷英,唐代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南郊區(qū))人,唐(武周)時杰出的政治家。
武則天執(zhí)政期間,狄仁杰和婁師德同為宰相。狄仁杰經(jīng)常攻擊婁師德,而婁師德一味忍讓。
事實上,狄仁杰當(dāng)上宰相,是婁師德推薦的結(jié)果。沒有婁師德,狄仁杰就當(dāng)不上宰相,而狄仁杰卻不知道這件事。和婁師德平起平坐后,他看不起婁師德,數(shù)次排擠他,令他充外使。
狄仁杰這樣的表現(xiàn),是典型的一個白眼狼。
武則天很聰明,她就問狄仁杰:“師德賢嗎?”仁杰答道:“為將還謹守,賢則不知道?!?又問:“他知人嗎?”答道:“臣跟他同事,沒有聽說他知人。”武則天說:“朕用卿,是師德推薦,他推薦得對,確是知人!”便將師德推薦仁杰的奏章拿給仁杰著,仁杰看了,感到十分慚愧,便嘆說,“婁公盛德,我為他所 容乃不知,我不如他遠了!”
狄仁杰不但“不知人”,且心狠手辣,連著名酷吏來俊臣都不是對手。
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想當(dāng)皇嗣,擔(dān)心狄仁杰是絆腳石,就指示來俊臣誣告狄仁杰等人謀反,并隨即將狄仁杰逮捕下獄。
來俊臣逼迫狄仁杰承認“謀反”,狄仁杰當(dāng)即承認:“謀反是事實!”來俊臣滿心歡喜,隨即放松了對狄仁杰的警惕。
狄仁杰表面麻痹來俊臣,其后偷偷寫下了上訴材料,悄悄放在了自己的棉衣里,請獄吏轉(zhuǎn)告家人將棉衣取走。狄仁杰的兒子將上訴材料轉(zhuǎn)到了武則天的手中。
(圖)洛陽明堂遺址中的人物畫,狄仁杰
武則天看后,當(dāng)面質(zhì)詢狄仁杰:“你當(dāng)初為什么主動承認謀反?”狄仁杰平靜地說道:“假如我不承認謀反,估計我早就死在來俊臣的皮鞭之下了,又怎么能再見到皇上呢?”武則天選擇相信狄仁杰。
在狄仁杰為相的幾年中,武則天對他很是信任。她稱狄仁杰為“國老”,而很少直呼其名;特許狄仁杰不用下拜;武則天還曾多次告誡朝中官吏:“非軍國大事,勿以煩公?!痹谖鋭t天的朝堂里,狄仁杰地位崇高,無人可出其右。
如果沒有善于掌控權(quán)術(shù)的能力和手段,怎么會有如此優(yōu)厚的待遇?
不過,狄仁杰雖然有缺陷,但作為一代名相,確是做了不少事情,其中最大的貢獻就是立皇嗣。
武承嗣一直渴望成為太子,而武則天則猶豫不決。狄仁杰就勸武則天:您應(yīng)該立您的親生兒子為太子。如果您立了您的兒子,將來您就是皇帝的母親,配享太廟也是理所當(dāng)然;而您要是立了武氏的后人為太子,那么將來你只能是未來皇帝的姑母,讓侄子為姑母立廟,似乎不太靠譜!
武則天立即被狄仁杰的話打動,于是決定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
打動了武則天,但惡于武承嗣,為了徹底打垮對手武承嗣,狄仁杰精心挑選了自己的接班人——張柬之。
當(dāng)武則天向狄仁杰征求宰相人選的意見時,狄仁杰毫不猶豫地推薦了荊州長史張柬之。但武則天只是把張柬之的官職由長史升為司馬,卻沒有任為宰相。狄仁杰后來再次推薦張柬之,直到他被任命為宰相為止。
不達目的不罷休,這就是一個政治家的優(yōu)良品質(zhì)。
果然,張柬之沒有辜負狄仁杰的期望。武則天后期,張柬之所發(fā)動的政變,推翻武則天后周朝,推動李唐復(fù)辟,唐中宗登上皇帝寶座,李氏重掌乾坤。
這時狄仁杰已經(jīng)死了,但他生前的設(shè)計都得到了實現(xiàn),可謂最佳幕后設(shè)計師!并受到隆重表彰。狄仁杰先是被追贈為司空,后又被封為梁國公。
武則天高度信任狄仁杰,而狄仁杰卻設(shè)計推倒了武則天的王朝;還有婁師德,人家推薦了你,你還打擊人家。由做人這個角度看,狄仁杰這個人,太不地道!
*作者:王子皿,魚羊秘史簽約作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