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幾何和初中幾何的區(qū)別
之前疫情停課的時期,我讓女兒去自學七上的《幾何圖形初步》,后來她問我:“這些內容小學基本都學過,為什么初中還要學?”
小學幾何和初中幾何的區(qū)別到底在哪里?
簡單來說,小學幾何以觀察和動手操作為主,辨認不同形狀的幾何圖形,認識圖形的運動(平移、旋轉、翻折)、圖形的度量(長度、角度、面積、體積),歸納圖形的性質。
而初中幾何會根據認識的難易度,更系統(tǒng)更深入地研究平面圖形,從點線面體→直線的位置關系(相交、平行)→三角形→四邊形→圓,更重要的是研究方式的轉變,從小學直觀形象的實驗幾何過渡到演繹推理的論證幾何。
小學幾何通過直觀的圖形表達概念,不要求嚴謹的定義。而初中幾何是從定義和公理出發(fā),通過演繹推理去推導圖形的性質。
舉個例子,小學通過圓規(guī)畫圓直觀地認識圓的概念,并沒有給出明確的定義。
而初中會給出更精確的定義:圓心為O,半徑為r的圓可以看成是(平面上)所有到定點O的距離等于定長r的點的集合。
圓的定義很明確地指出圓其實是外面那圈封閉曲線,是一維的線。而不少人眼中,“圓”的概念是包括圓周包圍的圓盤面,這實際是受到“圓的面積”的誤導。我們談“圓的面積”時,這里的“圓”并不是指數學上定義的圓(circle),而是指圓圍住的圓盤(disk)。
重視定義
之前看過一個短視頻,有個顧客和老板為了“蒜苔炒肉”發(fā)生了爭執(zhí),原因就在于他們對于“蒜苔”的定義是不同的。
所以,要學好初中幾何,第一點就是重視定義,通過定義對幾何概念形成更精確并且一致的認識。
對于一個物體,當只研究它的形狀、大小而不考慮其他性質時,我們就說它是幾何體,簡稱為體。包圍著體的是面,面和面相交于線,線和線相交于點。從運動角度,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
點線面體作為從現實中抽象出的原始概念,是不需要定義的,上一段文字只是描述性的說明,可以幫助我們的頭腦中形成直觀的形象。
Q
什么是抽象?
A
夜空中的星星、筆尖畫在紙上的印記都給我們“點”的形象,我們從不同的事物中,拋開它們的各種物理、化學屬性,抽取出共同的本質的特征:點沒有大小,只表示位置。這樣的過程就叫抽象。抽象出的概念是存在我們頭腦中的理想概念,現實中不存在沒有大小的物體,線條也不可能無限延伸。
從原始概念出發(fā),將不同的概念用定義聯(lián)結起來,就構造了不同層級的幾何概念,比如線段→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矩形→正方形。
幾何的優(yōu)點就在于直觀,圖形可以幫助我們思考。重視定義不是死記硬背定義的語句,我們可以結合圖形來進行理解和記憶。比如對頂角和鄰補角,我們頭腦中可以想象兩條相交的直線;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我們只要能通過三線八角正確識別即可。
還有一點就是注意相關概念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多總結和歸納,這樣才能將知識聯(lián)結成網,對錯誤的概念進行修正。
這是《勤學早》上的一道題,∠BOE的補角我女兒只寫出了∠AOE。補角的概念初學者很容易與鄰補角混淆,那么學了鄰補角之后就應該去思考兩個概念的區(qū)別,從而認識到補角只是跟角度數量關系有關,與位置無關;而鄰補角不僅和角度數量關系有關,還跟位置有關。這樣才能對補角的性質有更準確的認識。
考慮問題要全面
初中幾何考慮問題時需要更全面,尤其是沒有給出明確圖像時,往往需要分類討論。
還是用《勤學早》里的一道題舉個例子:
已知平面內有ABCD四個不同的點,過其中的兩點畫一條直線,一共可以畫多少條直線?
我女兒草稿紙上刷刷畫完一數,填上6。我問她如果四點剛好在一條直線呢?她想當然地揮筆一改1~6,還是錯了。所以分類討論的意識一定要強調,關鍵在于如何有序分類,比如按共線的點從多到少:四點都共線→有三點共線,一點在線外→任意三點都不共線。
什么是公理
公理顧名思義就是公認正確的道理,現在的教材上稱為基本事實。我們來看看七年級教材上的公理:
1
直線公理
2
線段公理
3
平行公理
教材中藍色的語句要特別重視:一類是上面的公理(基本事實);一類是定義,比如兩點間的距離等等;還有一類是“推理”或者“探究”出來的性質、推論、判定方法、定理,本質上都可以證明,都是廣義上的定理。
公理的正確性極其明顯,不證自明。公理和定義就是推理的起點,而邏輯保證了從正確的起點出發(fā)能得出正確的結論,所以定理也能作為后續(xù)推理的依據。
如何進行證明
在《Euclidea》的作圖游戲里我女兒已經知道了如何用尺規(guī)作出等邊三角形,于是我就以此為例,也就是《幾何原本》命題I.1,講解了歐幾里得是如何通過定義和公理保證作圖的正確性。
首先,我們要有等邊三角形的定義:
三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作等邊三角形。
還需要圓的定義,《幾何原本》中的圓定義與現代數學不一樣,其實就是之前提過的圓盤,當然關鍵的內容是一樣的: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點的線段(半徑)都相等。
這個命題里還用到了兩個作圖公理和一個等量傳遞公理:
1. 從任意一點到另外任意一點可以畫直線;
2. 以任意點為圓心及任意長為半徑可以畫圓;
3. 等于同量的量彼此相等。
已知線段AB,以AB為邊作等邊三角形:
以A為圓心,AB為半徑畫圓;(畫圓公理)
以B為圓心,BA為半徑畫圓;(畫圓公理)
從兩圓交點C到AB連線AC、BC;(直線公理)
由作圖可知AC=AB,BC=BA;(圓的定義)
所以AC=BC;(等量傳遞公理)
三邊彼此相等,ΔABC即為所求的等邊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定義)
所有作圖步驟以及論證都是有據可依,邏輯清晰,結論的正確性自然非常令人信服,這就是尺規(guī)作圖和幾何證明。
還有反證法,也是一種非常強大的證明手段。邏輯中有個基本定律叫矛盾律,更準確地說應該是不矛盾律,就是在一個命題中不能同時推導出自相矛盾的結論。
我們來舉個例子。
可以看到,相交的定義中提到兩條不同的直線有一個公共點,為什么不分類討論有兩個公共點或者更多公共點呢?
因為我們可以證明,兩條不同直線相交只有一個交點。
我們先假設結論不成立,那么兩條不同的直線相交于至少不同的兩點,也就是說過這兩點有兩條不同的直線,這跟直線公理(過兩點有且僅有一條直線)是矛盾的,所以我們的假設是錯誤的,排除了假設的情況,反過來就證明了原先的結論,這就是反證法。
為什么需要證明
如果交兩點明顯直線就不直了??!這么顯然的東西為什么還要證明?直接當公理不就行了嗎?
直覺對于我們很重要,是公理的基礎,也是我們發(fā)現數學規(guī)律的方式之一,但是直覺也有局限性,舉個例子吧。
上面是個有趣的悖論圖,不同的圖形組合起來,只要不重疊面積是不變的,那么為什么兩個“三角形”面積會差了一個小方格呢?
答案就是藍色和紅色直角三角形的斜邊拼起來并不是直的,以后學習了一些幾何知識以后可以驗證組合后的圖形并不是三角形。
一些細微的差別我們肉眼很難發(fā)現,而且感官有時會帶給我們錯覺。比如弟弟很喜歡的那本《DK玩出來的百科:奇特視覺假象》,里面就有很多錯覺圖。
所以,數學家會很審慎地選擇公理,盡可能地選擇更少更可靠的事實作為公理,通過證明來確認發(fā)現的規(guī)律,以免后面出現矛盾。當兩個事實可以通過推理相互證明時,往往會選擇更直觀更簡潔的作為公理。
對稱思維的力與美
小學里已經學過軸對稱的概念,在學面積的時候有道題就可以巧妙地用軸對稱解決。
想象下把墻當鏡子,籬笆鏡像過去,問題就變成了48米的籬笆圍成長方形,怎么圍面積最大?這是轉化成了已知的問題:周長為定值的長方形,當四邊相等也就是正方形時面積最大。
教材里除了基本事實,還通過探究得到了一些結論。其實,我們也可以利用對稱性簡單地做個證明。
想象下把圖形以直線l鏡像過去,P點的對稱點是P',PO是到P到直線l的垂線段,所以∠POA=90?。由對稱性∠P'OA=90?,所以∠POP'=180?,即POP'三點共線。根據線段公理,PO+P'O<PA?+P'A? 。根據對稱性,PO=P'O,PA?=P'A?,所以PO<PA? ,即垂線段最短。
第二個問題,用反證法可以輕松地證明。
經過直線AB上一點A,假設可以作出至少兩條垂線AC和AD。根據垂線的定義,∠BAC=90?,∠BAD=90?。所以∠BAC=∠BAD,然而圖中顯然∠BAC<∠BAD,矛盾,假設錯誤,所以同一平面內,過直線上一點只能作出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第三個問題,同樣可以使用反證法。假設經過直線外一點P,假設可以作出至少兩條垂線PA和PB。
所以ΔPAB的內角和就超過180?,矛盾了。
對的,但是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在小學只是通過測量或者剪拼歸納出的結論,在沒有證明前還不能作為推理的依據。我們可以采用之前證明垂線段最短同樣的方法,作P關于直線AB的對稱點P',那么過PP'就有兩條直線PAP'和PBP',跟直線公理就矛盾了,假設錯誤,所以同一平面內,過直線外一點只能作出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上面兩個合起來,我們就證明了:
同一平面內,過一點只能作出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為什么要說同一平面內?
數學語言是非常嚴謹的,你想想正方體一個頂點位置的三條棱,是不是互相垂直的?所以沒有限制同一平面的話,上面的結論就不對了。
對稱不僅可以帶給我們美的感受,還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很多數學的問題。最后,給你留道思考題:
雞娃先自雞
欣賞數學之美
感受數學之趣
分享數學之思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