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4日,立春。
甲骨文班學員高妘楦主動投稿,從文字角度介紹了立和春的含義。
經云:本立道生,甲骨文是中國文字之源,文化之本。要理解立春的含義,勢必要從 甲骨文中獲得一定的啟發(fā)。那么這兩個字如何理解呢?請看高妘楦的文章。
【立,演變】
【立,甲骨文寫法,立,小篆寫法】
立春之季,萬物復蘇。
立:會意字。甲骨文“立”字,像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義:筆直的站立。后引申為樹立、設立、建立等詞義。
金文承續(xù)甲骨文字形,人的形象性似更強。篆文,把站立的“人”寫成“介”,將原來分腿叉立變成了正面直立。隸書“立”字已失去人的形象。
在中國哲學文化歷史上,“立”與其他眾多文字一樣,在不同的時期存在著不同的解釋。
甲骨文與金文的立之文形中,可以解讀出,其本義正如老子所言,大道屹立于地,大道的治真理深入人間,人類將信念改變?yōu)槌缧糯蟮?,就是立?/p>
【春,演變】
【春,甲骨文寫法,春,小篆寫法】
春:形聲字,推也。從艸從日,艸春時生也;屯聲。
春,最早見于甲骨文,本義是草木的種子生根發(fā)芽?!按骸毙误w是三個“木”一個“日”中間夾個“屯”,以三“木”一“日”表意,以“屯”表音。
春秋時期,金文“春”字的形體和甲骨文便大大不同。金文的“春”'以“艸”“日”表意,以“屯”表音,還是個形聲字。
【春,春秋金文寫法】
秦代的小篆“春”是以金文為基礎發(fā)展過來的,還可以看出意符和音符。后來,發(fā)展到漢隸時,原來的“芔”和“屯”合起來訛變?yōu)椤按鹤诸^”,下仍保留了“日”。訛變很大,完全是一種突變。于是,意符和聲符看不出來了;字的構形再也不能使用望文知義了。今天的楷書“春“字便是隸書發(fā)展而來。
“春”的本義原為“春陽撫照,萬物滋榮”,后來便以“春”作為一年四季的笫一季名--立春。
立春,為二十四節(jié)氣之首。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立春,標示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己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
在人們的概念里,立春是一個充滿希望的節(jié)氣,鳥語花香,耕耘播種。
文耕學堂推出最新文創(chuàng):
閱讀更多: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