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常挨揍和從來沒被打過的孩子,二十年后差距立現(xiàn),家長別犯錯了
作為新時代父母,或許你的教育方式有很多,對于孩子是否應(yīng)該“棍棒教育,”有的說“不打不成器”,有的卻說孩子應(yīng)用“愛的教育”來熏陶,這樣娃長大后才能有所建樹。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覺得這兩類觀點,并不能平行進行,而應(yīng)有更妥帖的找到“邊界”。
于明哲是5歲的小男孩,經(jīng)常說謊,媽媽說了他很多次也沒效果。前幾天他幫媽媽干家務(wù)的時候,不小心打碎了一個杯子,但是孩子并沒有承認是自己打碎的,而是說謊告訴媽媽是貓咪打碎的,然后沒有打掃就跑出去玩了。媽媽很生氣,告訴他:“今天你做錯了事,我要懲罰你,把手伸出來,打!”。而明哲卻大哭起來,還跑到爸爸身邊告狀。但最后,媽媽還是打了他。我們說教育孩子不能一味靠思想教育,適當?shù)膽土P也是很有必要的。就像明哲小朋友,首先,他說了謊,這是一個很不好的行為,如果不制止,就會發(fā)展的更加惡劣,而說教顯然不能讓孩子加深印象。再有,打碎東西要趕緊收拾起來,小朋友即沒有自己打掃,也沒有和媽媽說一聲就跑去玩了,這明顯就是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媽媽的做法很正確,如果說教不管用,那么就懲罰一下吧!曾經(jīng)有一位資深的教育工作者和我聊天時說:“從來沒有被打過的孩子和被打過的孩子,我一眼就可以看出來”。我就很好奇,她說:“沒有被打過的孩子,上課時目光呆滯,不注意聽講,學(xué)習(xí)成績也不好,不知道他們在想什么。常挨打的孩子,會閃躲,眼神很機警,身體也非常靈敏。”長期不挨打的孩子,只是對他講道理,在他不想聽的時候,就會故意走神,心不在焉的聽,慢慢養(yǎng)成習(xí)慣后,就會在以后表現(xiàn)出一系列的問題。比如上課心不在焉,表情呆滯,木訥遲鈍。還有人說,經(jīng)常挨揍和從來沒被打過的孩子,二十年后差距很大,雖然家長可能不以為然,但對孩子來說,長期下去真的不好。那么,有什么化解方法呢?想要教育出優(yōu)秀孩子,家長秉承四項原則就好我們所說的懲罰,并不是打一次就打的孩子遍體鱗傷,而是適當?shù)?/span>。目的是在孩子犯了嚴重的錯誤,或者犯了觸碰底線的錯誤時,告訴他我們看到了。比如說謊、不負責任。養(yǎng)育孩子,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那么怎么樣對待孩子?是打還是不打呢?一般我們是不提倡打孩子的,但是如果他犯了很嚴重的錯誤,光靠說教已經(jīng)不能加深他們的印象,適當懲罰就很有必要了 。比如,撒謊、偷東西,這些事情都是很嚴重的,如果不能讓孩子加深印象,長大以后,后果是很嚴重的。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喜歡一次一次的說教,其實這樣不僅孩子不會記住,反而會覺得你很煩。
記得說他一次就足夠,別沒完沒了,這樣孩子即可以加深印象,父母也省了很多力氣。現(xiàn)在的孩子,很多都期望父母的表揚,當他們表現(xiàn)很好的時候,別只說很棒,應(yīng)該就事而表揚,孩子幫媽媽干家務(wù)時,很能干,“寶寶,你真厲害,這么多工作都完成的非常棒,媽媽輕松了很多。”贊美孩子要具體,不要敷衍,有禮貌的問好,幫助了別的小朋友,都是可以表揚的,要具體,說出細節(jié),這樣孩子會更開心,。每個人都有自尊心,而孩子的自尊心則更敏感。父母在懲罰他們時候,要考慮到孩子的心理,不要在公眾場合訓(xùn)斥打罵孩子,自尊是健康人格發(fā)展的必要因素之一,對人的認知、動機、情感及社會行為都很重要,所以父母應(yīng)該保護孩子的自尊心,這對他們正常發(fā)展及身心健康都很重要。著名主持人汪涵說過,父母的雙手是用來擁抱孩子的,而不是用來打孩子的。“棍棒底下出孝子”這樣的教育理念已經(jīng)不適合當今的孩子了,但是不打不罵的教育也是行不通的,只有雙管齊下,才能讓孩子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并且能印象深刻,只要父母本著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那么什么樣的教育都是成功的。【本文圖片均來源網(wǎng)絡(luò),侵立刪】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