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一直都很羨慕鳥兒有雙能飛翔的翅膀,但由于人類能利用科技,現(xiàn)在人類到達的高度已遠(yuǎn)非鳥類可比,那么在大氣層中,鳥類最高能飛多高呢?
我們平時所見的大部分鳥類的飛行高度都比較低,像麻雀,通常都只有十幾米高,鵪鶉通常只作貼地飛行,而一些大海上生活的鳥,例如信天翁等大都貼近海面飛行,這只要都是由他們的生活習(xí)性決定的。
飛得比較高的鳥類,一般都是大型的鳥類,當(dāng)然,不會飛的鴕鳥企鵝之類在陸地上生活的鳥類除外,一般認(rèn)為飛得最高的鳥類都是鷹隼類大鳥,比如高山禿鷲和蒼鷹。據(jù)說亞洲北部草原上的蒼鷹可以飛一萬多米高,北美洲的白頭鷹,非洲草原上的禿鷲和鷹,也都是可以飛到一萬米以上的,據(jù)說有戰(zhàn)斗機飛行員在13000米的高度看到同高度飛行的老鷹,飛到這樣的高度,是比民航飛機飛得還高了,其實一般的戰(zhàn)斗機也很少去飛這樣的高度。因為飛機飛行的高度一般在6000到12000米之間。戰(zhàn)斗機只有在執(zhí)行特殊飛行任務(wù)的時候才會超過這個高度,而且大部分戰(zhàn)斗機也飛不到兩萬米的高空。所以飛機飛行的高度,其實和這些大型鳥類是差不多的,這也是飛機在飛行的時候為什么怕鳥類撞到的原因之一。
可能有人想問了,這些大鳥為什么要飛這么高呢?其實主要還是為了尋找獵物,正所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要想看得遠(yuǎn),就得飛得高,鷹鷲類的大鳥之所以都有“千里眼”,就是它們的捕食習(xí)性要求它們必須飛得很高,因為飛得越高,下面的視野范圍就越大,就越能看到哪里有獵物,所以狩獵的需求促使它們要飛的很高,看得很遠(yuǎn)才行。
那么小型的鳥類應(yīng)該就飛不了這么高了吧?也不是的,在小型的鳥類中,一些游隼也可以飛到萬米左右的高空,它們應(yīng)該是能飛得最高的小型鳥類了,通常游隼的個頭不足天鵝的1/5,不到蒼鷹的1/3,但是游隼卻能夠捕食蒼鷹和天鵝,因為游隼才是最厲害的食肉鳥類,可謂“鳥中之霸”,它們十分敏捷,但要想捕捉大鳥,它們就需要和天鵝與蒼鷹、禿鷲飛的一樣高,所以也練就了高飛的技能。
而且游隼也是飛得最快的鳥類之一,其飛行速度僅次于雨燕,雨燕每秒鐘可飛行48米,而游隼每秒鐘可飛行45米,擁有飛得最高和最快的技能,所以游隼這種鳥幾乎可以捕食所有鳥類,常有報道說西亞的石油王子們很喜歡這種鳥,可能就是這個原因吧。
除了鷹隼類之外,有人測得有些鶴類的鳥也可以飛到一萬米以上,而天鵝也可以飛到8800米,大概就是珠穆朗瑪峰的高度,大雁也可以飛到8000米左右,不過它們努力一下,都是可以飛越珠穆朗瑪峰的。但是這些大鳥通常不會飛那么高,通常只有在遷徙的時候才會飛到那高度,因為飛到8000米以上,空氣要比幾百米時稀薄得多,但飛行的阻力也會小一些,有利于長途飛行,所以它們才會使勁往上飛。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