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去氧膽酸、熊去氧膽酸均是治療膽石癥的藥物,已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各種肝疾病的治療。兩者有何區(qū)別?
熊去氧膽酸是一種二羥基膽酸, 最早從熊的膽汁中分離出來,是鵝去氧膽酸差向異構體。在生理情況下,熊去氧膽酸占人體膽汁酸的比例不超過2%,是親水性第三級膽汁酸。很早以前,我國中醫(yī)就已將其應用于各種肝病的治療。日本及歐洲學者最早提出熊去氧膽酸能夠治療膽固醇結石。1985年Leuschner等用其治療膽結石時發(fā)現(xiàn)熊去氧膽酸可同時降低血清轉氨酶,此后,大量的臨床試驗表明,熊去氧膽酸對一些肝病確有療效。熊去氧膽酸在臨床上具有重要地位, 應用研究比較充分。
【結構特點】
熊去氧膽酸是正常膽汁成分的異構體,可增加膽汁分泌,抑制肝臟膽固醇合成,減少肝臟脂肪,松弛括約肌,促進膽石溶解和膽汁排出。
【適應證】
用于膽固醇型膽結石及膽汁缺乏性脂肪瀉,預防藥物性結石形成及治療脂肪痢(回腸切除術后)。
【藥理作用】
可增加膽汁酸的分泌,同時導致膽汁酸成分的變化,在膽汁中的含量增加。還能顯著降低人膽汁中膽固醇及膽固醇酯的摩爾濃度和膽固醇的飽和指數(shù),從而有利于結石中膽固醇逐漸溶解。
1 增加膽汁酸分泌,取代肝毒性膽汁酸,有利膽作用;
2 能抑制肝臟膽固醇(膽固醇是最常見的膽汁淤積病因)的合成,顯著降低膽汁中膽固醇及膽固醇酯的量和膽固醇的飽和指數(shù),從而有利于結石中膽固醇逐漸溶解。此外,熊去氧膽酸還能促進液態(tài)膽固醇晶體復合物形成,后者可加速膽固醇從膽囊向腸道排泄清除;
3 免疫調節(jié)等;
鵝去氧膽酸是熊去氧膽酸的7β差向異構體。鵝去氧膽酸是多種動物膽汁均含有的初級膽汁酸,也是雞膽汁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其含量占雞膽汁中膽汁酸的80%。鵝去氧膽酸是內源性、疏水性的初級膽汁酸。1848年首次在鵝膽汁中發(fā)現(xiàn), 1972年美國、英國相繼報道鵝去氧膽酸能溶解X線可透射的膽結石。1975年鵝去氧膽酸寫入藥典, 中國2000年版藥典中沒有收錄。鵝去氧膽酸的存在比熊去氧膽酸廣泛, 在雞、鴨、鵝、豬、羊等動物的膽汁中, 都有相當比例的鵝去氧膽酸存在。
【適應癥】
用于膽固醇性膽結石癥,對膽色素性結石和混合性結石也有一定療效。
【藥理作用】
鵝去氧膽酸(CDCA)主要作用是降低膽汁內膽固醇的飽和度,絕大多數(shù)患者服用 CDCA 后(當 CDCA 占膽汁中膽鹽的 70%時),脂類恢復微膠粒狀態(tài),膽固醇就處于不飽和狀態(tài),從而使結石中的膽固醇溶解、脫落。大劑量的CDCA(每日 10~15 mg/kg)可以抑制膽固醇的合成,并增加膽石癥患者膽汁的分泌,但其中的膽鹽和磷脂分泌量維持不變。劑量較大時,腹瀉發(fā)生率高,對肝臟有一定毒性。
膽石癥是指膽囊、肝內管或膽總管等部位發(fā)生結石的疾病。膽囊結石指發(fā)生在膽囊的結石。
膽結石發(fā)病率的不同國家、不同人種之間都存在差異,可能與地域、飲食習慣、遺傳因素等有關。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習慣的改變,其發(fā)病率正在逐年攀升,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尤為明顯。
膽結石的病因非常復雜,影響因素很多,任何可使膽汁成分改變或造成膽道梗阻的因素都可能導致膽結石。如高膽固醇飲食、肥胖、糖尿病、高血脂、膽道感染、寄生蟲、藥物等因素。
膽結石的主要成分是膽固醇,它是一種脂質,可溶于膽汁,但不溶于水。當肝臟分泌了過多的膽固醇時,膽汁無法全部將其溶解,多余的膽固醇就析出成為固體顆粒(膽固醇結晶)。這些微小晶體在膽囊中積聚成塊,逐漸鈣化并形成膽囊結石。
動物膽汁是一類傳統(tǒng)的中藥, 既有重要的生理意義, 又有獨特的臨床應用價值。熊去氧膽酸和鵝去氧膽酸是兩種內源型膽汁酸, 熊去氧膽酸化學結構與鵝去氧膽酸類似,僅在7位羥基取代的光學活性不同。
兩個藥物相比,在治療膽結石的機制及功效上基本相同,熊去氧膽酸引起的溶石效應比鵝去氧膽酸更為迅速。
聯(lián)系客服